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寺島町奇譚

寺島町奇譚

寺島町奇譚

  • 定價:450
  • 優惠價:85382
  • 優惠期限:2024年03月2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日本國寶級漫畫大師 瀧田祐生涯代表作
影響安倍夜郎《深夜食堂》、西岸良平《三丁目的夕陽》的重要大師作品

連太宰治、永井荷風、德田秋聲都魂牽夢縈的舊時東京
東京大空襲七十年後,重新發現日本近代史的空白頁


這一切,都消失在一九四五年春天--
日本漫畫大師瀧田祐化身為小男孩阿清,
以兒時經歷完美繪製十九篇寺島町記事,
半世紀的童年追憶,重回四○年代,
忠實再現二戰時期日本東京下町私娼區玉之井的春夏秋冬。

--

「熱騰騰~香噴噴的玄米麵包唷~!」
秋日午後,騎著單車賣玄米麵包的師傅一邊切著麵包,一邊悠悠哼唱:「營養百分百,媽媽也嚇呆,翻過來,轉一轉……」

阿清和朋友們正在小巷裡架著水桶打陀螺,目光專注,緊張得一動也不敢動。
「好!就用這顆來決勝負吧!」

「阿清!!!」媽媽在轉角大聲吼著,「趕快給我回家好好念書!」
「才不要呢!兇巴巴的老太婆!」

阿清轉頭就跑,跑過自家的居酒屋,
一路穿過迷宮般蔓延織錯的玉之井巷弄,
經過銘酒屋、美髮院、檢驗所、醫院、撞球室、和服店,
越過那條不見盡頭的黑水溝……

--


昔日的玉之井座落於今日東京晴空塔JR站再往北兩站的東向島站一帶。
不同於官營公娼區吉原的井然有序,玉之井則是私娼聚集的酒吧區,
這片昭和時代的庶民聲色場所,在瀧田祐的畫筆下熱鬧重生——
看那舊時東京連綿不絕、可以在上面走跳的屋頂,
穿過四通八達的迷宮巷弄,
走進客人們勾肩搭背、尋歡作樂的小巷,躲在簾後的小姐正不斷地叫喚拉客。
彷彿親臨現場觀看著零食小販沾醬灑粉的步驟、當時的遊戲與童玩、掏糞阿伯的特有裝備,甚至有女孩袒胸露乳在陽台上抽菸、曬太陽⋯⋯

瀧田祐成長於繁華而迷亂的下町區,再經歷故鄉街町於無情戰火中凋零,
在日本近代史上最動盪不安的年代,
瀧田祐畫筆下的淡淡鄉愁裡,正緩緩浮現老東京的輪廓,
成為戰後一代東京人在廢墟與新城間的緬懷之殿。

《寺島町奇譚》不是懷舊,不是考察資料重建,它就是現場。
所有念舊的靈魂,都必然在瀧田祐溫暖又感傷的筆繪中穿越時空,
透過男孩阿清的眼睛,看盡二戰時期的東京庶民文化史。

--
各界推薦

小野  作家
吳密察 國史館館長
阮光民 漫畫家
胡川安 作家
涂豐恩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 主編
蚩尤  畫家
陳柔縉 作家
彭傑  漫畫家
楊典錕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蔡錦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


「如果想要透過漫畫走進時空隧道,回到一九四〇年代的東京,《寺島町奇譚》是最好的選擇。瀧田祐所描繪的東京並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摩登城市,而是帶著破敗、懷舊和鄉愁的東京。畫中的主人翁就是龍田祐生活的寫照,畫出了生命力與下町生活的真實風景,以幽默的畫風中展露出深深的哀愁與喪失已久的人情味。」--作家 胡川安

「沒有過多商業漫畫語彙或刻意的劇情鋪張,因此裡頭的故事格外富有真實感。細細品嘗,確實可以感受到七十年前的時空。透過主角阿清的眼睛,看到了當時老百姓的生活,以及各種人生百態,是部值得慢慢品味的雋永小品!」--漫畫家 彭傑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瀧田祐
本名瀧田祐作,早期拜田河水泡為師,從貸本漫畫的領域跨入漫壇,後來加入日本重要漫畫雜誌《GARO》成為熱門作家。一九六八年後,由於作畫速度趨緩,不適合後來產業化的連載步調,其敘事越趨成熟,較受青年讀者群青睞,發表重心轉移到藝文雜誌,作品類型也更廣,包含許多描繪昭和時代氣氛的散文與插畫。曾改編《螢火蟲之墓 》小說原作者野坂昭如、遠藤周作、吉行淳之介、藤澤周平等眾多文學作家作品,其作品亦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或連續劇,曾獲日本政府授勳,是昭和懷舊的文化界代表人物。

譯者簡介

謝仲庭
音樂工作者、吉他教師、翻譯。熱愛音樂、書本、堆砌文字及轉化語言。

相關著作:《寶石之國(1)》《寶石之國(2)》《寶石之國(3)》《寶石之國(4)【隨書贈台灣限定典藏閃膜書籤】》《寶石之國(5)【贈台灣限定明信片套組+閃膜書籤】》《寶石之國(6)【隨書贈台灣限定典藏閃膜書籤】》《悠悠哉哉》《攻殼機動隊1.5》

 

目錄

■ 導讀 重新找回東京人的共同記憶……蔡增家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 選書人序 衡量自己身在何方……鄭衍偉 Paper Film Festival 總策劃
■ 前言 
骯髒鬼附上身
虛有其表的先生
黑水溝
熱騰騰的玄米麵包
晴天木屐
愛迪生頭帶
玉之井地區0番地
風吹花落之時
鏡中美貌
萬古屋事件始末
仰望師恩
定九郎的口紅
泥鰍的忌日
進得來出得去
透過捲簾看光光
燈火飄零的街道
向西飄行的卷積雲
朝顏日記
螢之光
■解説 瀧田祐與玉之井……吉行淳之介
 

【導讀】重新找回東京人的共同記憶/蔡增家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最近,在台灣與日本,都不約而同地興起一片懷舊風,無論自大歷史或是庶民文化的角度切入,抑或以小說或是漫畫的形式再現,都讓台灣人與日本人的共同回憶中,抹上一股淡淡的哀愁。

也許是對於二次大戰期間軍國主義的不堪回首,抑或是對於二次戰末原爆記憶的餘悸猶存,從記憶的視角來看,日本人所謂的近代史,通常只有江戶史、明治維新、大正史及二次戰後的復興史。而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至一九四五年間,則彷彿一片空白之頁,它一向都留由軍事學家由對外發動戰爭的角度的詮釋,也任由中日關係學者從軍事擴張的視角來解讀。

這些只專注於上層的政治因素的論述,總是認為一九二三年關東大地震對日本經濟的重挫,導致日本軍部勢力的抬頭,驅使日本必須對外發動戰爭來尋求外部的經濟資源。正是在這種戰爭論的論調下,讓日本的近代史,猶如一部斷代史。而一九二三至一九四五年期間的日本庶民生活,自然也就被淹沒在戰爭的氛圍當中。
然而,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戰爭的烽火期間,日本底層的庶民,到底過著什麼樣的生活?二次大戰對日本的庶民文化的形式,究竟又產生何種的質變?可惜的是,這些問題都無法在目前的官方近代史中尋得解答。

***

直到近幾年,日本學界才興起了一波「新史觀論」,以新的視角來重新探索日本的近代史,並重新定位所謂的「日本史觀」。

然而在這些作品中,談到日本的近代史時,大多著重在日本對中國史觀的重塑,例如山室信一的《滿洲國的實相與幻象》(八旗文化)、宮脇淳子的《這才是真正的中國史》(八旗文化)。另外,論及日本的庶民文化時,也大多著重在江戶時代底層文化的建構,例如茂呂美耶的《江戶日本》(遠流)、《物語日本》(遠流)。在這種所謂的新史觀下,一九二三至一九四五年期間,似乎仍然是不可觸碰的政治禁忌,而在二次大戰期間,日本底層的庶民,到底過著怎麼樣的生活,自然也就無人聞問。

從政治角度來看,一九二三至一九四五年的二十餘年期間,對日本人來說,那不但是一個尷尬年代,也是一個暗黑的時代。君不見,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的電影《風起》正是從反戰的角度,來檢討當時日本對外發動戰爭的政治氛圍,並暗示現今的安倍政權,似乎正走上軍國主義的老路。這種說法不但有違日本人的歷史觀,也不順應當前主流的民意期待,它觸碰到了日本政治最敏感的神經,而招致日本右翼人士的群起撻伐。

然而,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看,一九二三年至一九四五年這二十多年間,卻是日本庶民文化最為璀璨的年代。日本東京歷經關東大地震後的災後重建,重新塑造東京的新地圖、新面貌。在街道及建築物的重劃下,讓東京的庶民重心,從過去的日本橋,轉移到了隅田川畔,這也為日本庶民文化的互動找到了新方式、新窗口,這讓東京不再是江戶,也不再是過去的東京,日本彷彿進入第二次的文藝復興。

這段文藝復興的浪漫風貌,可以自當時日本文學家的著作中窺探出許多的線索,例如永井荷風的《隅田川》、佐藤春夫的《美麗的城》、江戶川亂步的《屋脊背後的散步者》等。我們可以看到,災後重建的東京散布著間錯有致的小公園、狹小的巷弄及蜿蜒不絕的小路,讓東京成為最佳散策(散步)旅遊的城市,而散步中所見的東京庶民風貌,則成為許多小說家筆下的最佳題材。

東京雖然歷經大改造,但是許多的河流與橋梁,卻依稀存在。這些橫跨隅田川、荒川、江戶川及古利根川的眾多河與橋,有如星點般點綴著東京。而遺留下來的無數紀念館、作家故居、博物館及美術館,正猶如燈塔般的地標,在東京四處閃耀著。它們成為東京城市文化的精髓,也是許多文學家、史學家及藝術家想像的最佳題材。

這也難怪知名作家劉檸在《東京文藝散策》(山東畫報出版社)中這麼說:「在東京,連空氣中都會瀰漫著隨筆和日本酒的氣味!」這也是日本為何有那麼多迷戀散步的作家以及優秀的散步文學之因吧!

在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當中,男主角與直子及綠那種隱晦難懂的情愫,幾乎都是在東京市區散步時所滋生的。而北千住熙攘的傳統市場、寧謐的書街神保町以及高低起伏的神樂坂,都曾為東京巷弄文化寫下最佳的註腳。但那畢竟只是冷冰冰的人文風景,尚欠缺幾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熱情與溫度。

由此可見,一九二三年至一九四五年間是戰後日本庶民文化的濫殤.也是當今東京社會文化的雛形,如果我們忽視了這個年代,將無法看到日本庶民文化的轉變,也無法窺探出整體日本庶民文化的全貌。

日本知名漫畫大師瀧田祐的經典作品《寺島町奇譚》,恰好填補了這二十多年間東京庶民文化史的空缺,讓我們有機會重新探尋老東京人的情感與熱度。而這書中故事的發生地——玉之井地區,就在現今東京都墨田區的東向島一帶,它是戰前東京私娼寮、脫衣舞廳及風俗酒廊集中的花街之一,也是許多剛從外地漂流到東京的人們開始新生活的第一站,更是眾多在社會底層討生活人的首選,它是由挑夫、小販、妓女、尋芳客及無業遊民共同交織成的畫面。

玉之井是瀧田祐小時候生活的地方,也是日本東京著名的風化區,它和現今的歌舞伎町具有相同胭脂的粉味,只是玉之井卻多了一份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那是現今冷漠的東京人欠缺的情愫。而書中的主角小男孩阿清,就如同瀧田的化身,使得書中的場景更加生動、更充滿童趣。也讓我們知道,東京人的冷漠,其實並非是與生俱來的。

在作者生動的畫風下,我們看到了老東京那連綿不絕、可以在上面走跳的屋頂,四通八達的小巷,也看見躲在簾後的小姐,不斷地叫喚拉客;我們一同走進客人們勾肩搭背、尋歡作樂的小巷,也如同親臨現場般觀看著零食小販沾醬灑粉的步驟、當時的遊戲與童玩、掏糞阿伯的特有裝備,甚至有女孩袒胸露乳在陽台上抽菸、曬太陽的場景。

最特別的是,在當時戰爭時期的緊張氣氛下,人民一面躲著美軍轟炸的空襲警報,但在空襲過後,卻立刻又如常過著生活:挑夫繼續拉著車,小販大聲叫賣著,小朋友如常地在嬉戲,小姐也繼續呼喚著客人,彷彿空襲只是短暫的休息,我們在這裡又體會到了日本底層庶民文化的堅毅與韌性。

由此可見,瀧田祐所描述的寺島町,就如同過去台北萬華的華西街一帶。然而現今的華西街,鶯鶯燕燕早已不再,只剩下夜市及龍山寺,過往繁華亦煙飛雲散,只能追憶。但是東京卻何其幸運,有一本《寺島町奇譚》作為東京人的見證與回憶。

因此,瀧田祐的《寺島町奇譚》可不只是俚俗談資,它還說著老東京人才懂的話語。它是東京庶民文化的最佳呈現,也是老東京人的共同記憶,更是今日摩登的東京,再也無法尋回的過往。東京的發展史若欠缺了玉之井地區,將如一朵失去芬芳的玫瑰,少了那抹悠然神往的底蘊。

最近,台裔作家東山彰良的新作《流》,榮獲了日本文壇直木大賞。在這部描述七○年代台北人文與地景風貌的小說中,我們看見人聲鼎沸的南門市場、摩頂放踵的中華商場,甚至髒亂街道瀰漫著濃濃的燒餅香⋯⋯這些事物深深勾引起許多老台北人的兒時回憶,這是老台北人才懂的特有氣味。而瀧田祐的《寺島町奇譚》,彷彿就是漫畫版的《流》,只是一個在東京,另一個在台北,而《寺島町奇譚》更多了一份人的情感與淬鍊。

這股懷舊風正吹動不止,它觸動了人們心中最深刻的那段生活記憶,就讓我們跟隨著瀧田祐的樸實筆觸及小人物們,好好的來回味一下,東京人的兒時記趣吧!也許下次您到東京散策時,將會別有另一番滋味。


--
【選書人序】衡量自己身在何方/鄭衍偉 Paper Film Festival總策劃


我們都是從這個起點開始認識世界,從那條滿載童年回憶的路。

只要你夠敏感,你就可以收集無限的細節。桂花暗香隨晚風輕輕搔弄鼻稍,一束塵埃在街燈下靜靜旋轉⋯⋯從家門出發往返學校,或者陪伴媽媽、奶奶上市場,就是人生最初的旅途。

當我們有點年紀之後,回顧這些童年的原風景,意義又完全不一樣了。現在,LINE和臉書每天都在推送新鮮事,像鬧區的霓虹燈一樣坐不住。可是那些會在心頭停下來的,我們不願忘記,又或者不知不覺細細滲透到身體本能的片刻,才有辦法成為刻度,幫助我們衡量自己身在何方。

瀧田祐正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在三十七歲到四十一歲這段期間,畫出了他的經典代表作《寺島町奇譚》。

一九二三年,東京發生關東大地震,老城區淺草重建時禁止設立銘酒屋(掛酒牌賣私娼的商家)。隨著許多銘酒屋擴散到近郊寺島町玉之井開業,這塊街區也跟著越來越繁榮。一九三六年五月,法國詩人尚.考克多受巴黎報社委託進行環遊世界八十天之旅,隨同旅法畫家藤田嗣治走訪這裡,在日記中留下哀愁的速寫:「女孩們擠在公共澡堂更衣室大小的侷促小屋生活。紅燈烘托這些花市的玫瑰,門上小窗點綴一張張農村少女稚嫩醉人的臉⋯⋯偶而,不幸女子當中也有人在打瞌睡。倦意沉沉的可憐的頭彷彿即將切斷似的,在窗緣上盪呀盪地。」同年九月,永井荷風以自己多次走訪玉之井觀察的體驗,開始撰寫小說《濹東綺譚》,呈現的卻是繽紛的懷舊場景:「一如既往盤著島田髻的阿雪身影、水溝污垢、與飛蚊的嗡聲強烈穿刺我的感受,喚醒過去三四十年消逝的幻影。」

就在同時,瀧田祐在這裡度過童年時光。這讓他用一種更自然親暱的觀點描寫此處的市井生活。

瀧田祐得以用私小說的形式創作並發表這部視覺文學作品,和日本出版史發展有很大的關係。一九四九年,瀧田祐投入兒童漫畫大師田河水泡門下學藝,然而發表管道有限難以維生,於是輾轉在老師推薦下,投入熱門的貸本漫畫出版界。時值五○年代,書籍仍舊是價格昂貴的奢侈品,在那個電視尚未出現的年代,去租書店閱讀和看電影一樣,是庶民生活娛樂的重要一環。相較於競爭激烈、內容和篇幅範圍限制較大的主流期刊,「貸本」這種專攻出租市場不走書店通路、頁數規格較長可以敘述完整故事的出版品就這樣成為自由創作的重要園地。幾年後,瀧田祐透過劇畫運動發起人之一櫻井昌一介紹,加入日本最傳奇的漫畫雜誌《GARO》。六○年代是日本成人視覺閱讀的關鍵轉折期,漫畫開始成為文化藝術領域的重要表現形式,關注現實社會、人性幽微與視覺敘事實驗,成為成人閱讀的一部分。這本傳奇出版人長井勝一創辦的漫畫雜誌不僅齊集安西水丸(插畫家)、系井重里(廣告創意總監)、鶴見俊輔(哲學家)、赤瀨川原平(前衛藝術家)、鈴木清順(藝術電影導演)、筒井康隆(小說家)、南伸坊(插畫裝幀設計師)、唐十郎(小劇場導演)等人供稿創作,更哺育了水木茂、柘植義春、丸尾末廣、杉浦日向子等等大師。電影大導園子溫二十歲的時候甚至帶著漫畫前往編輯部毛遂自薦,結果落選。

《GARO》雜誌讓《寺島町奇譚》得以生長。瀧田祐細膩的筆觸和敘事方式吸引文學圈注意之後,全書結局最後甚至發表在《別冊小說新潮》。此後,瀧田祐的發表重心轉移到藝文雜誌,改編《螢火蟲之墓》小說原作者野坂昭如、遠藤周作、吉行淳之介、藤澤周平等眾多文學作家作品,並經常受邀登上電視節目、拍攝廣告與雜誌彩頁專題,成為昭和懷舊的文化界代表人物,影響了後來《三丁目的夕陽》以及《深夜食堂》。若是以台灣讀者熟悉的人物來舉例,或許可以說他是日本漫畫界的吳念真……吧 ?

現在前往東京近幾年的熱門景點東京晴空塔,JR往北兩站東向島站,就是寺島町的舞台。這塊太宰治、德田秋聲都曾流連忘返的私娼區,在《寺島町奇譚》故事最終那場浩劫之後已經不復存在。身處視覺時代,我們卻連回顧三十年前的生活印象都不容易,可是瀧田祐靠記憶描繪的,近七十年前的街景卻栩栩如生。從嘴上的流行歌、玄關的掏糞工、孩子們賭陀螺的玩法、到水桶防火堆疊的形式……庶民生活切片就這樣留下紀錄。直到今天,這本書都還是昭和迷的重要參考藍本。

翻看《寺島町奇譚》的時候,我總是不免遙想台灣。漢娜.鄂蘭這麼說:「最大的為惡者是那些不記憶的人,因為他們從未思考,而沒有了記憶,他們就肆無忌憚了。對於人類而言,思考過去的事物意味著向深層境界移動,意味著紮根,讓自己穩定下來,使他們不至於被任何可能發生的事物席捲而去,不管那是所謂時代精神、大歷史,或者就只是單純的誘惑。最大的惡不是根本的惡,它沒有根,而正因它無根,它就沒有任何限制,所以它可以走向難以想像的極端,橫掃整個世界。」從《鼠族》(MAUS)、《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悲喜交家》(Fun Home)、到《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當今視覺文學創作大量以紀實回憶為題材,或許正是為了和不記憶、不思考、瞬間沖刷而去的資訊爆炸對抗。日常生活有多難能可貴,就看你回想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腦海中有沒有畫面。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355220
  • 叢書系列:PaperFilm
  • 規格:平裝 / 656頁 / 21 x 14.8 x 3.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9歲~25歲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YUUJI殿堂級巨作,絕對武力狂氣執著美形 × 倒楣健氣陽剛前總攻,電子書1+2集同步發售《PASSION》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