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妹妹的墳墓(博客來獨家飛鳥樹影雷雕毛氈書套贈品版)

妹妹的墳墓(博客來獨家飛鳥樹影雷雕毛氈書套贈品版)

My Sister’s Grave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 【推理入門】私下調查?去當警察?或消極以對?──推理小說主角面對喪親之痛的N種方法

    文/翁裕庭2016年09月09日

    親人往生,絕對是人生中必然經歷的最大傷痛。和你血脈相連、相親相愛的夥伴,從此天人永隔,再也無法互相扶持、禍福與共,這是多麼深沉的悲哀、多麼巨大的災難。絕大多數人遭逢此難時,多半悲痛欲絕,彷彿天塌下來一樣。 幸好咱們的古典神探不必承受這種擾人的折磨。為了讓他們專注於解謎,作者已事 more
  • 2016/8月|推理藏書閣嚴選|當刻意疏遠的距離被拉近《妹妹的墳墓》

    文/冬陽2016年08月11日

    文/冬陽 妹妹的墳墓(博客來獨家飛鳥樹影雷雕毛氈書套贈品版) 「若是問工作裡最糟糕的一件事是什麼,所有警察都會告訴你是向親屬報告壞消息,不過實情並非如此。最糟糕的事是在報告壞消息後與親屬共處一室,當某人的生活開始崩潰瓦解時,你卻不得不在現場。」讀完這個月博客來推理藏書閣嚴選 more
  • 看更多
 

內容簡介

  【博客來獨家飛鳥樹影雷雕毛氈書套贈品版】
  博客來獨家限量灰布毛氈書套贈品,以雷射精雕特製出林鳥離枯樹,群飛於天際之圖形,
  象徵生命枯榮循環不息,看似蕭索的構圖,卻有一抹振翅新生的意味。
  
  紐約時報名家羅伯.杜格尼驚豔文壇暢銷代表作!
  ★全美狂銷八十萬冊,上市後每2秒賣出一本!
  ★亞馬遜破萬個讀者五星滿分按讚推薦
  ★盤踞排行榜長達20個月傳奇,至今不斷改寫自身紀錄
  ★美國亞馬遜驚悚文學分類排行TOP 1,Kindle電子書百大暢銷書
  ★《懸疑雜誌》2014年度選書、《圖書館期刊》2014年最佳驚悚文學
  ★南西.珀爾文學獎得主,哈波李文學獎法律小說類決選,國際驚悚作家協會(ITW)年度作家決選
  ★榮獲出版人周刊、書單雜誌等各界重量級好評大作,長駐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暢銷榜
  ★十位國內名家及各界代表聯合優選推薦!
  
  一句沒有說完的話,一個習以為常的轉身,
  卻是難以挽回的生離死別……
  
  我的妹妹失蹤了很多年,屍體從未被尋獲,
  當時的罪證與目擊者供詞都指向她被謀殺致死,
  嫌犯獲判無期徒刑定讞……
  我從來不相信這就是真相。 
  
  「答應我,聽話。」
  「好,我答應妳。」她在心臟前畫了個十字發誓。
  但從此之後,我再也沒見過她──我的妹妹莎拉。
  
  多年前的那一天,
  在我轉身留她獨自一人目送我離開後,
  莎拉不見了。
  
  鎮民傾巢滿山搜索,父母焦灼聲聲質問,
  而我搞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接著,據稱已殺死我妹妹的男人被逮捕定罪,
  卻怎麼也不說出屍首的下落,
  得不到解答的父親難忍悲痛舉槍自盡,
  母親也隨之病發身亡,
  刨心的愧疚和絕望逼得我只能逃離。
  
  多年來,我沒有一天不想起莎拉,
  也時時刻刻做著準備,
  等著她出現的那一天到來。
  
  終於,一通來電通知莎拉的白骨在家鄉山中的洞穴裡找到了。
  我踏上返家的路,展開籌謀已久的翻案上訴,
  模糊不清的證據、迴避不談的鎮民……越來越多這樁命案的疑點湧現。
  我的妹妹是怎麼死的?
  哪怕再一次讓內心傷口鮮血淋漓,
  我也會一塊一塊親手挖開,
  那個小鎮不肯對我說的祕密。
  
  當悲傷席捲,信念崩塌,
  失去至愛的痛楚,要如何被撫慰?
 

名人推薦

  優選推薦:(按筆劃排序)
  知名律師 呂秋遠
  推理評論家 杜鵑窩人
  畫家暨監所管理員 林文蔚
  資深媒體人 范立達
  外文書書評家 胡培菱
  專欄作家 馬欣
  科普作家暨推理評論人 張東君
  超人氣網路作家 晨羽
  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副教授 陳國偉
  推理作家 黃羅
  
國外知名評論及讀者同聲盛讚

  
  杜格尼以高超巧妙的手法運用所有情節元素,堆砌出最大的故事衝擊力道!──《出版人周刊》
  
  意料之外的陰謀,既令人動容又讓人震驚……對於書迷來說是不能錯過的驚喜。──《書單雜誌》
  
  本書結合了警察辦案以及法律驚悚元素,結局極端傑出……度格尼持續創作出情感豐富、引人省思、角色突出的懸疑故事,而這些故事將吸引所有懸疑小說書迷與之產生共鳴。──《圖書館期刊》
  
  第一流的精湛寫作手法,絕對能強烈吸引該類型文學讀者……細膩塑造的角色極富說服力,精采的結局滿足了眾人的心。──《科克斯評論》
  
  這部作品如同一把利刀刺入洛克威爾鄉間小鎮風情畫,帶出驚悚暗黑的新色,杜格尼將法庭內外的勢均力敵抗衡刻畫得無比強勁。他是「道地的法律驚悚小說之王」、《黑色豪門企業》暢銷名家約翰.葛里遜的接班人。──《普羅維登斯期刊》
  
  緊抓目光的開場和高潮迭起的轉折……杜格尼是傑出的說故事高手,讓人迷失在他布陣的迷宮裡。──《波士頓環球報》
  
  一個極度曲折、引人入勝的故事,巧妙高明地結合了警偵刑辦和法律驚悚元素。──《西雅圖時報》
  
  這部作品捕捉了我的注意力,讓人深深關切這對姊妹花身上發生了什麼事。高度信服的情節令人難以釋卷,結局也出乎眾人意料;我十分喜愛並推薦給任何一位偏好精采驚悚懸疑故事的讀者。──被書咬獲網(Bitten by Books)
  
  技壓群雄的驚悚文學佳作,並將讀者置於道德兩難的省思困境之中。──全美最大讀書網The Book Reporter
  
  一個絕妙緊湊的故事……一旦被杜格尼的作品擄獲,你就無法離開得了它。──《懸疑雜誌》
  
  在小說結構的轉折起伏之下,曲折的情節並沒有讓讀者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反而在深深濃霧中走進層層迷宮,提心吊膽,步步驚心。──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張東君
  
  為了瞭解故事的真相,我翻書的手停不下來,甚至連墓仔埔也敢撩落去!──推理評論人,黃羅
  
  相較於一般社會大眾對於刑事案件的印象或多或少容易隨著時間淡忘,對於監獄第一線工作者的我們來說,除了每天對於媒體大量播送的刑事案件會多加留意之外,還可能會花更多時間和其他同事去討論某些案件的犯案人數及訴訟進展,乃至於嫌疑人判刑多久,這都是監獄工作者不得不然的習慣,畢竟這些刑案中的加害者,最終都可能成為我們每天工作時實際要接觸、管理、交涉,甚至鬥智、角力的對象。尤其在面對某些重大刑案的受刑人時,很難不讓人去聯想,到底是什麼樣的情形會讓一個人對其他人做出殘忍的罪行?當案情水落石出,警方宣告偵破、訴訟結束、嫌犯判刑確定、入獄服刑後,是否意味著案件就此畫下句點?那麼對被害者來說,失去的生命、幸福,或就此糾纏一生的恐懼,那又該怎麼算?《妹妹的墳墓》中,主角崔西經過二十年的等待與努力,終於在抽絲剝繭下得到答案,讀完本書我想起1990年震驚海內外的井口真理子案,被害者的頭顱至今未曾尋獲,案子是破了,但或許答案仍是個問號。──作家暨畫家、監所管理員,林文蔚
  
  一部無可匹敵的驚悚、犯罪、懸疑、推理之作,能透過生動的文字,促使大腦左顳葉在心中構成一幕幕寫實逼真的畫面,讓讀者猶如置身犯罪現場,不斷跟隨緊湊的步調激發腎上腺素,如燒開的熱水般往沸點飆高……──台灣讀者,舞塵
  
  很多人寄望著司法能夠彰顯正義,但為何正義女神要蒙著眼睛呢?其實,司法只能追求真相,卻無法彰顯正義。主角崔西從頭到尾,她追求的都是真相,因為沒有真相,就沒有和解,沒有和解,就沒有原諒,沒有原諒,大家都走不下去,因為這本身才是最大的不正義。──台灣讀者,詹子藝
  
  正義是脫罪的神主牌,卻也是定罪的催命符,當犯行者自以為躱過懲罰時,報應仍隨後而至。──台灣讀者,娃娃茵
  
  有時,真相帶來的不只是公平公正而已,還有那得以放下的重擔。那些深愛著受害者的親朋好友們,需要知道事實來繼續前進,需要理由放下內心無盡的自責,但是為了正義,有時必須拋下光明讓自身走入黑暗,去換取應有的審判……文字帶來的不僅僅只是故事而已,還有句句令人思考的問號。──台灣讀者,吉娃娃
  
  對案件受害者來說,所有的決定都令人痛苦,他人的惡為什麼是他們承擔?如何在傷痛中挖出一條更不痛的路?書中所有人的痛與愛,使他們決定了自己在事件中的位置,懂了他們所背負的。命運與際遇,虛幻難以預測,有些事永遠無法復原,我盡量這麼想著,記住那些黑暗時的希望,感受還屬於我的生命。──台灣讀者,懸光
  
  有時候,愛讓人痛苦,卻也讓人勇敢。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就停不下來的小說,渴望快點知道答案,但最後得到答案後,卻又感到哀愁。──台灣讀者,軒轅萱
  
  「寧可縱放一百,不可錯殺一人」。我們永遠不可能站在全知全能神的角度看見事情的真相,因此我們必須要夠謙卑,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我們也不應該用事後得知的真相去質疑前人的判決,因為在判決的當下,那些證據就是法官的憑藉。如果,這本小說能讓多一點的人看到,相信能夠激發讀者內心,更多的思考!──台灣讀者,Scorpian
  
  非典型的敘述性詭計,挑戰讀者對程序正義與私刑制裁接受的道德底線,後勁強烈極具反思,實至名歸的名人推薦佳作──台灣讀者,夏夏
  
  此書是在現實世界生活奔波忙碌到最高點時閱讀,故事中的精采程度,卻能讓我忘記勞累。──台灣讀者,LPR
  
  一點都不意外這本書會如此暢銷,這是一本看了就無法停止的小說,作者成功吸引了我,我彷彿身處雪松叢林鎮,與崔西一同調查、渴望看見案件有著一絲曙光。──台灣讀者,Emily Jane
  
  作者推理的不是詭計,而是人心。
  更為難得的是,往往這類作品描寫的是人性的黑暗面,作者以姐姐的愛貫通全書,漸漸的她得到更多人的回應,也發現原來許許多多的隱瞞、不諒解、掙扎,也是源自於愛。──台灣讀者,Esther
  
  凌晨三點開著檯燈讀到末節,真相揭曉時我忍不住哭了,崔西和莎拉或許只是小說主角的名字,但如此濃得化不開的思念情懷,絕對是貨真價實存於世上,足以撼動你我。──台灣讀者,Olive
  
  看完之後,不只有大聲呼叫:小說好好看,太好看了!還有一種打不倒的溫柔無形力量,傳遞到讀者的心上,會讓人興起更多的勇氣,面對生活的挑戰與磨難。──台灣讀者,CindyLee
  
  作者的企圖心讓這本書不只是一個精彩的故事。親情和犯罪,兩個書中重要的元素,被法律牽繫在一起。不但營造了深度,也搭起一座橋梁,讓罪惡、悲傷和安慰的情緒不只存在於紙頁中,得以擴散至現實。──台灣讀者,忒君
  
  羅伯‧杜格尼著作《妹妹的墳墓》的文字深具感染力,細膩豐富的情感筆觸讓人揪心──台灣讀者,月初
  
  這是一本讓人欲罷不能的獨特作品,一本關於為被誣告的殺人犯尋求正義、峰迴路轉的現代懸疑小說。作品擁有高度完成度,描寫出一樁吸睛的謀殺案,也讓讀者被有魅力的角色說服,是十分精采的故事,我非常推薦這本書!──Amazon讀者,Joyce Metzger
  
  我完全享受閱讀這本書。它有很棒的轉折、生動的角色、流暢的情節,讓人很容易追讀下去。本書對喜好這類型作品的讀者來說是部傑作。──Amazon讀者,DeeDee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杜格尼Robert Dugoni


  《紐約時報》及美國亞馬遜暢銷作家,曾入圍「哈波‧李法律小說獎」決賽候選。出生於愛達荷州,成長於加州,他在十個手足中排行中間,因此常開玩笑說自己沒有什麼機會說話,才會轉而寫作。作品《大衛.斯洛恩》系列皆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風格被譽為堪比《無罪的罪人》史考特.杜羅和《將軍的女兒》尼爾森.狄麥爾,《普羅維登斯期刊》推崇他是「道地的法律驚悚小說之王」、「《黑色豪門企業》作者約翰.葛里遜的接班人」。

  作者官網:www.robertdugoni.com

  相關著作
  《妹妹的墳墓》

譯者簡介

李玉蘭


  台大外文系,現為自由譯者。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喜愛大自然、文學藝術和自助旅行。翻譯作品:《聖骨拼圖》、《黑色密令》、《猶大病毒》、《最終神論》、《不安的靈魂》、《靈感來了:50部經典文學的幕後故事》、《巫行者1~3》、《長夜盡頭(01):擴散》、《異星記》等作品。
 

臺灣版獨家作家序

   致忠實的讀者們:

  打從一九九九年起,我開始了全天候的筆耕工作後,就這樣過了好多年,然而如今在各位手上的這本書,卻是我的第一本繁體中文版小說。

  我當然激動不已。

  只要一想到世界的另一端,某家咖啡館內,可能有人打算利用工作空檔小憩一番,於是從背包裡抽出我的小說閱讀……這是多麼夢幻的一個畫面啊。崔西.克羅斯懷特的故事在廣大的讀者心目中獨一無二,不斷有來信告訴我他們是如何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動,以及這個故事之於他們而言,又是怎麼貼近個人的生命經歷。

  我其實不清楚自己是如何「找到」一個故事。但隨著書寫得越來越多,我越相信作者是不會「找到」故事,而是由故事找到作者,我們的工作只是把它寫下來,與大眾分享。

  我老是說自己最精采的作品都不是出自腦袋,而是來自內心深處,這情況就活生生發生在《妹妹的墳墓》上。一開始,我的人物設定比較華而不實,主角是一個背負著不可告人祕密的總裁……但沒多久,我就放棄了它(十分慶幸做了這個決定),換上更貼近個人生活經驗的故事。

  我的原生家庭總共有十個孩子,我有五個兄弟,四個姐妹;男生們兄友弟恭,感情很好,但我們之間的情感和姊妹們所共享的緊密聯繫截然不同。我還記得女孩們所有莫名其妙的儀式──她們為了合理化共享衣服、配件這件事,會搶光指著另一個人說她已經穿過了;或是把日記藏起來,找到的人就可以互相交換看;或是就寢時躺在床上,整夜沒完沒了地大聊男孩子。

  曾有人問我,是如何站在女性的觀點從事創作?其實那並不是我的作法。我認為要是那麼做了,只會帶來災難性的結果。我僅僅是從一個熱愛家人、疼愛妹妹的主角角度切入,去寫下這個故事。這個人從頭到尾眼睜睜看著某個夜晚的不幸變故發生,造成心愛的家人一個個相繼離她而去,原本幸福美滿的家也就此破碎瓦解。我想像著那個人失去了唯一的妹妹,內心的自責和糾結會如何變化,以及可能經歷怎樣的痛苦和內疚。我問自己,為了解脫這份壓抑和罪咎,那個人會怎麼做?為了找出那個關鍵夜晚的實際事發經過,她又會挖掘到多深的境地?

  這個問題,不幸的,其實也是很多人必須好好捫心自問的問題:為了找到苦苦追尋的答案,你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感謝您挑選了《妹妹的墳墓》,希望您能享受接下來的閱讀冒險。請寫e-mail 給我,讓我知道您是在哪些地方閱讀著我的書,有著什麼樣的想法。一想到我的作品在那麼遙遠的國度找到了一個新家,我的內心又一陣激動,澎湃不已。
 
名人推薦序

文/張東君

  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跟出版社說:「可是我有妹妹耶」,編輯說:「我也有兩個妹妹……」,在一番專屬於姊姊們才會有的碎碎唸之後,我跟我妹報備了要幫這本書寫推薦序的事,而且會提到她,我妹只回了我兩個字:「哈哈」。就這樣,我就當她是同意了。

  不論是獨生子女,或是有兄弟姊妹的人,在閱讀這本小說時一定都會有各種不同的感觸。因為在成長的階段中,大家一定有些親戚同學是自己喜歡或討厭的人,但是這些情緒會因時因地因狀況而異,不會總是一樣。以我自己來說,雖然長大以後覺得有妹妹很好,但是小時候可不是這麼想的。我比妹妹大四歲,卻因為早讀而比她大了五個年級,等我都上高中了她還在念小學,兩個人完全沒有「談心」的可能。我們原本共用臥室和書房,不過在我赫然發現她會偷看我的信和一年才寫個一兩次的「日記」之後,我氣得堅持要分房。但是,因為我的倉鼠會在我的房間吃東西,卻總是跑去她的房間「方便」,以至於讓她非常生氣,覺得一定是我故意教牠這麼做的,雖然我真的很無辜(倉鼠哪有這麼聰明到能夠被教成這樣),但還是暗自竊喜想著「誰叫妳讓我小時候多挨了很多打罵」(更何況我被修理的時候,她還會在旁邊一直問:「媽媽,我很乖,對不對」……相對於嬌小可愛又常考第一名的妹妹,正處於青春叛逆期、不肯唸課本卻只看自己高興的書和動物節目的老大,就被修理得更難看了)。可是等到我們各自出國讀書,我人在日本而她在美國,兩個人的交流反而變多了,慢慢就能感受到,當有什麼事需要商量的時候,有個手足還是很不錯的。

  像這些姊妹相處的情境,在《妹妹的墳墓》中不但都曾提到,也處理得很細致,讓讀者從字裡行間便看能得出主角姊妹倆的感情有多深厚緊密。正因為如此,當故事一開始便破題了妹妹的失蹤,接下來描述姊姊在過程中的懊悔與日後不停的自責,就更是緊緊揪住讀者的心。讀者的視線隨著主角一路尋找真相與解答,心疼她明知真相可能會傷人,受傷的人還會很多,卻依舊為了要尋求正義、幫妹妹討回公道,頂著周遭排山倒海的反對壓力,仍然獨自努力不懈的執著。在小說結構的轉折起伏之下,情節並沒有讓讀者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心情,反而是在深深濃霧中走入層層迷宮,步步驚心,提心吊膽,體會到在酷熱的夏天逛鬼屋,嚇出一身冷汗的爽快感。

  討論推理小說的難處,在於不破哏而道有趣之處。看別人說,絕對不如自己拿起來看,不論你有沒有兄弟姊妹,是否做過讓自己後悔的事,《妹妹的墳墓》一定能夠讓你在閱讀中不斷回顧人生的點滴,並且回首過往,咀嚼其中的歡喜與哀愁。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316910
  • 叢書系列:Best嚴選
  • 規格:平裝 / 46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崔西的手指因期待而顫抖著。一整天的陣陣微風,吹得她的風衣後襬不停翻飛,她等待著這道陣風過去。經過兩天的競賽後,只要再戰一場,一九九三年華盛頓州單動式手槍擊發賽的冠軍就出爐了。才二十二歲的崔西已蟬聯三屆冠軍,去年才把寶座拱手讓給了小她四歲的妹妹莎拉,今年姊妹倆同時打進了總決賽,兩人勢均力敵,戰況激烈。
 
裁判官手拿著計時器來到她耳旁,低聲說:「預備喊妳的臺詞了,『克羅斯拔槍』。」她的牛仔名號不只是在她的姓氏上動點手腳,那也是她和莎拉都愛的手槍皮套款型。
 
崔西捏住軟呢牛仔帽沿,深吸口氣,朝世界上最棒的西部牛仔電影致上最高敬意,「拔槍吧,你這混蛋。」
 
計時器嗶聲響起。
 
她右手拔出左皮套裡的柯爾特左輪手槍,拇指扳回擊錘,開槍射擊,同時間左手也已拔了槍,扳回擊錘,開槍,射倒第二支標靶。找到節奏後,她的動作更加流暢起來,速度也加快,快到幾乎聽不見鉛彈擊發的叮叮聲。
 
右手,扳擊錘,射擊。
 
左手,扳擊錘,射擊。
 
右手,扳擊錘,射擊。
 
瞄準下排靶子。
 
右手,射擊。
 
左手,射擊。
 
最後三發子彈急速擊發,砰、砰、砰。她帥氣俐落地雙槍一轉,啪的一聲放到木桌上。
 
「結束!」
 
部分觀眾高聲歡呼,但又隨即安靜下來,那些人發現了崔西已經知道的事。
 
她開了十槍,卻只有九個叮聲。
 
下排第五個標靶仍然直挺挺地站著。
 
她漏掉了它。
 
站在標靶附近的三位監看官各自豎起一隻手指,進一步確認了擺在眼前的事實。這個失誤的代價很高,她的射擊總秒數必須多加五秒。崔西驚訝地瞪著那個標靶,但再怎麼瞪,它也不會倒下了。她不甘心地收起手槍,插進皮套,往旁邊站過去。
 
所有目光都轉移到代號「孩子」的莎拉身上。
 
**
 
那輛槍架手推車是她們的父親親手打造的,讓姊妹倆用來裝槍和彈藥,崔西和莎拉一起拉著它穿過布滿碎石的停車場。頂上的天空一下子就暗了下來,氣象預報說的大雷雨提前來到。
 
崔西用鑰匙打開藍色福特卡車的硬殼車斗罩,放下尾門,猛地轉身質問,「妳搞什麼鬼?」但她壓低嗓門的能力實在不怎麼樣。
 
莎拉把帽子往車斗一丟,金髮流瀉,溢過肩膀,「什麼?」
 
崔西拿高銀色冠軍獎章,咬牙說:「妳已經好多年沒錯失過兩支標靶,妳以為我是笨蛋嗎?」
 
「是風變大了。」
 
「妳是個差勁的騙子,知道嗎?」

會員評鑑

5
37人評分
|
37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
|
2017/12/12
情節精彩緊張, 但結局卻來個大爛尾, 20年來對妹妹的失蹤茲茲不忘的人, 不停地追查真相, 在得知妹妹是為自己而死後, 主角心情卻如破案般的輕鬆, 非常不合理到極點, 另外作者舖的另一個梗沒有破案, 也是敗筆之一.
展開
user-img
4
|
2016/08/26
我不是很確定人長大後,必須面對的現實之一,是否一定要有「遺失良善」這一項,或者,這只是這個世代獨有的殘酷。

回想小時候,從孩子的角度看出去,似乎沒太多煩憂,長大後聽著那些自己也不太記得的往事,總會多多少少回憶起一些溫暖的被對待。縱使無法與書中的小鎮相比,被疼愛的感覺,也不再有過,憶起自己曾被人溫柔真摯地對待,意外地能撫平傷痛, 因為想起良善的模樣。

雪松叢林鎮,虛構的小鎮,在事件發生前,透過回憶所描述的那些種種過往,讓人聯想故鄉,不大的一個小小世界裡,大家彼此關懷,照顧著曾是他們心中最好的朋友的孩子,「我們都在那一天失去了莎拉,從此這裡就不再一樣了,她就像是小鎮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當時我們全都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


喪失至親,卻得不到一個明確的事發真相,是種折磨,對崔西來講尤其如此。

當年將兇手定罪的過程,始終存在著疑點,而那時彷彿有股隱形的默契同意了這樣的結局,沒找到屍首卻形同宣告這件事永無結束的一日。二十年後的一通電話,崔西再度回到雪松叢林鎮,再度面對曾經如此熟識卻又陌生的小鎮居民,莎拉的葬禮伴隨著崔西對這個小鎮、與妹妹相處的美好回憶,所以顯得特別的哀傷,彷彿真正地放手終結了一個曾屬於大家的年代。

作者無刻意或加重過往,恰如其分地偶爾與崔西的現今生活連接,就如一個片段突然閃過腦海,既感傷又懷念,但崔西執拗了二十年的堅持,則交錯般地落在崔西如今的警察身分及當年的尋找、鎖定嫌犯後逮捕、取證、開庭,那些存放她心底的疑問,隨著莎拉的遺體的發現,證實她的懷疑不再只是影子。

作為讀者,很自然會透過崔西的角度看事,愈深入就愈期待真相,其中不知不覺裡也參雜了崔西扭轉錯誤的意念,或許我們都相信,唯有正視事實才能治癒,逃避真相是否就是對的,崔西如此對抗所有反對她的人。她的性格主導了事態的演變,可是她想不到,就如年輕如我們總想不懂,出於愛所願背負的犧牲有多大。

對所有人,痛與愛,使他們決定了自己在事件中的位置,懂了他們所背負的,再看崔西始終徘徊真相不明的迷霧中,得盡全力才能抵抗在黑暗中滋生的種種懷疑,欺騙不見得是最好的處方,但仔細體會當年的關鍵決定,即使崔西的內心與外在不同調,誠如那句「不一樣的內疚」,微妙的差異足以讓崔西熬過孤獨失落的懊惱,磨練出堅強的內在。

在她的故事裡,我不認為真相的背後是夠深思熟慮,可是對受害者所有的決定都令人痛苦,他人的惡為什麼是他們承擔?如何在傷痛中挖出一條更不痛的路?怎麼熬過日復一日的回想,想著那些倘若、如果?當事件發生後,誰也回不去了,因為再也想不起良善的模樣,溫暖的感覺藏在回憶中,卻再也不能想起,所以我們會選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犧牲而非一起擁抱傷痕等待結疤的未來。

無法說誰的做法對,錯不是他們造成,所有人只是盡其努力彌補。


此書以崔西的立場述說受害家屬的心境如何反覆翻騰,如何地想要往前走的心願,當中有段話讓我很有感觸,
「希望,有時候很殘忍,但二十年來,她只能緊緊抓住它,也只有希望,才能擊退糾纏不去、利用機會吞噬她的黑暗。」

命運與際遇,虛幻難以預測,有些事永遠無法復原,我盡量這麼想著,記住那些黑暗時的希望,感受還屬於我的生命。
展開
user-img
5
|
2016/08/22
我覺得這本書99%會改拍成電影
超棒的阿!很有電影感

劇情的轉折很有意思
很為女主角的爸爸感到同情
不過就像很多好看的小說一樣
故事中總有讓人遺憾的角色或情節
但蔗就是讓好故事之所以好看的原因啊~~
展開
user-img
4
|
2016/08/22
妹妹的墳墓一書用雙時間主軸方式呈現,故事從二十年後發現命案遺骨開始述說,然後不斷穿插二十年前命案發生前後的事,讓人從二個時間點的論述推測事件的真象。這是一本讓人看了就停不來的書,作者編排手法完全抓住讀者的心,劇情峰迴路轉,讓人不得不替主角捏把冷汗。律法、刑警辦案與犯人之間的爭奪戰究竟誰贏誰輸?真相究竟為何?唯有你親自翻閱才能一探究竟。

這二十年來崔西總是在熬日子,甚至放棄教職成為一位優秀的警探,但她從沒放棄尋找真相,終於在妹妹遺骨被發現的這時,崔西開始有了揭開真相的時機。

我和崔西一樣,都是愛打破沙鍋問到底,有著疑問擱在心底,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好,這是個性使然。當崔西站在法庭上,她迫切地想找出事件的真相,她收集了許多証據都是為了這一天。

找出真相是好的嗎?如果真相更傷人,是不是就此遺忘更好?我不能說哪個是最好的,因為有時心裡的傷需要真相來醫治,即使真相令人難堪,還是不得不找尋答案。選擇遺忘,或許可以少受一點傷,但我們沒有預知的能力,總是在事後才會發現原本的選擇並不一定是最好的,或許我們可以在這些事之後學習更多,學會原諒自己、原諒別人,讓日子過的更不一樣。
展開
user-img
5
|
2016/08/20
"崔西剛才把獎章連同車鑰匙一起放到莎拉手中。
從此之後二十年,崔西再也沒看過那兩樣東西。"

崔西和妹妹莎拉在比完射擊比賽後分道揚鑣,崔西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簡單的一句再見,卻是她這輩子對妹妹的最後一次道別。故事以這句話拉開序幕,二十年過去,崔西已是西雅圖重案組的警探,卻還是無法放棄追尋妹妹離奇失蹤的真相。即使當時的犯人已經被捕入獄,即使她的丈夫離她而去,崔西卻始終不相信這就是當時的真相。當她發現當時犯人被起訴時的證據和證詞疑點重重,崔西下定決心要找出事情真正的經過。當她的調查陷入僵局時,接到的一通電話告訴她,莎拉的屍體被找到了。新發現的證據支持了她一直以來的懷疑,崔西終於有強而有力的證據證明當時的犯人並不是真兇。然而事實卻遠比她所想像的還要黑暗糾結,拼上自己的一切再加上青梅竹馬,丹,的幫助,崔西是否真的可以解開真相呢?


"寧可縱放一百,不可錯殺一人。"

小說的第一部分以這句話作為開頭,其實這句話和我在電影裡常聽到的台詞剛好相反。當書中的發展越來越指向當初被捕的犯人是被栽贓時,這句話看起來格外的諷刺。但是當犯人先前受害者的家屬現身說法時,所謂的正義,所謂的法律制裁的定義和有效性卻又受到挑戰。若是寧願縱放一百,不願錯殺一人,那麼受害者的家屬該如何自處? 當法律無法還他們一個公道,難道要尋求私了的途徑嗎? 書中探討了這兩種矛盾的心理,當你確信犯人的身分,卻因為證據不足無法將他繩之以法時,你會怎麼做呢?


"我們有時候最好把問題留在心中,不一定要找到答案。"
"找出答案,又不會傷害到別人。"
"會傷人的。"

書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這段對話。當崔西開始對真相產生懷疑,她探訪了當時的相關人士,得到的卻是這種模糊不清的回答。崔西感覺到大家試圖隱藏真相,唯獨不肯告訴她,崔西不懂,對她隱瞞真相怎麼會是為了她好? 固執的她執著地想挖出被埋藏已久的事實,但當真相慢慢水落石出,她將發現事實也許真的不是她可以接受的。


無知也是一種幸福

我覺得這本書把矛盾的心情寫得非常深刻。當時辦案的警長不斷地告訴崔西,犯人已經受到懲罰,希望她放下這段痛苦的回憶,好好的繼續生活。然而崔西卻覺得在她了解事情的真相前,她絕對不會放棄自己的調查。在崔西的眼裡,她不理解警長的做法,認為他刻意隱瞞真相,居心不軌。然而警長是秉持著什麼樣的原則而做出了這種決定? 他又承受了怎麼樣的後果呢? 我覺得作者模糊了黑與白的界線,許多角色游移在灰色地帶。崔西的堅持到底是一種勇氣抑或是對其他人的虐待? 而警長的作為到底是正義的表現還是一種自以為的公平? 無知到底是不是幸福? 你比較想要知道痛徹心扉的真相,還是因為無法得知真相而痛苦呢?


FB搜尋: 安久讀英文小說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蓋亞2024★國際書展新書展|譚劍《復仇女神的正義》、星子《乩身II 3》全新上市!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