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恐懼密碼:為什麼我們總是怕黑、怕鬼、怕獨處?

Scream: Chilling Adventures in the Science of Fear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Amazon 4.5顆星好評、《華爾街日報》《出版家周刊》《華盛頓郵報》盛讚★
從懼高到怕黑,從鬧鬼地帶到犯罪天堂
解密總是讓你我心驚膽跳的內在機制
一趟令人大起雞皮疙瘩、卻又深陷其中的恐懼心理學之旅!

  什麼事情會令你感到恐懼?
  一個人走夜路、從身邊飛過的蟑螂,還是遠方模糊的人影?
  然而我們又為什麼愛看恐怖片、玩雲霄飛車、去鬼屋探險,
  偏要讓自己嚇破膽?
  究竟哪些因子左右了我們的恐懼?
  恐懼又如何反映出不為人知的自己?

  恐懼的背後,有著令人又愛又恨的謎團,
  既令我們避之唯恐不及,卻又情不自禁深受吸引!

  一名任職於美國著名鬼屋ScareHouse的恐懼社會學家,
  為了探討人性中的恐懼之謎,並鑽研如何讓鬼屋的恐怖更上層樓,
  造訪了世界各地的駭人景點,
  包括在紐約116層高樓的邊緣漫步,在日本的自殺森林裡探險,
  在廢棄的監獄過夜,被銬上手銬在漆黑的坑道裡爬行……

  從這些震撼的經歷中,逐一探索這些恐懼如何觸發我們的生理機制,
  又如何觸動我們的心理感知,
  恐懼造成的刺激又如何帶來不可思議的愉悅──

  ◆與其他人一起參與,會讓恐懼的效果加乘
  看著牙醫鑽別人牙齒時,自己也會感覺到椎心之痛,
  與他人一起乘坐雲霄飛車、觀看恐怖電影時,
  更會被其他人的嘶吼、尖叫與淚水,被推上恐怖的高峰!

  ◆破壞平衡機制,讓我們的全身器官處於不確定
  刺激性遊樂設施透過重力加速度、擾亂方向和平衡,
  讓我們的身體感到困惑而發出警報,
  進而產生暈眩感、失重感、內臟「下墜感」等恐慌發毛的感受。

  ◆恐怖谷理論:像人像到一個程度,就會讓人反感害怕
  我們喜歡絨毛玩具、機器人這些與我們相像的事物,
  並容易向它們投射情感;
  但是當它們像人像到某個特定程度之後,
  我們的大腦就會產生反感、逃避甚至恐懼!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瑪姬‧克爾(Margee Kerr)


  恐懼社會學家,於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獲得社會學博士學位,目前在該校任教。她是美國國內公認的鬼屋專家,於知名鬼屋ScareHouse從業多年,研究如何讓鬼屋變得更加恐怖與吸引人。她是美國首位測量真實恐懼的合作研究者,針對大腦與身體在現實生活中面臨威脅時如何反應,蒐集資料並加以分析。

  TED Ed影片:ed.ted.com/lessons/why-do-we-like-to-scare-ourselves-margee-kerr
  作者個人網站: www.margeekerr.com/

譯者簡介

蕭美惠


  畢業於國立政治大學英語系(前稱西洋語文學系),從事新聞及翻譯二十餘年,曾獲吳舜文新聞深度報導獎,譯作包括《成為賈伯斯》、《經濟發展理論》、《翻動世界的Google》、《透明社會》等數十本。

林奕伶

  自由譯者,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編譯,國際通訊社財經新聞編譯。譯有《人體素描聖經》、《行動思維時代》、《訂價背後的心理學》、《真希望我第一次買股票就知道這些事》、《FBI教你讀心術》等書。

楊琇玲

  美國Drexel University創造性藝術治療所舞蹈治療碩士,美國舞蹈治療學會註冊認證具督導資格之高階舞蹈治療師。合譯:《背叛:最不能碰觸的真相》、《瑜伽的科學》、《正念的感官覺醒》,審訂《曼德拉A–Z:馬迪巴的多面人生》。

陳筱宛

  英國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比較教育碩士。曾任職出版社,現為專職譯者。
 

目錄

前 言 窺探恐懼的冒險之旅

Part I 生理上的戰慄
第一章 從數十公尺高空俯衝而下
──失去控制,反而解放壓抑

第二章 在一百一十六層樓的邊緣漫步
──當恐懼火力全開,其他的感官都將失去作用

Part II 心理上的驚恐
第三章 伸手不見五指的監獄
──我們害怕的不是黑暗,而是與人隔絕

第四章 怪聲、白影、不明物體
──鬼怪真的存在嗎?

第五章 從凶宅到日本鬼屋的挑戰
──大起雞皮疙瘩的場景與角色連結

Part III 真正的恐懼來自何處?
第六章 當死亡如此靠近
──在自殺森林裡的沉思

第七章 暴力攻擊下的顫抖
──高犯罪率地區的創傷反應

Part IV 創造恐懼
第八章 比鬼屋更恐怖的恐懼實驗室
──既然無法戰勝,就去學習接納

後 記 克服恐懼,活出充實的人生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0656
  • 叢書系列:商周其他系列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44 cm / 輔導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在一百一十六層樓的邊緣漫步──
當恐懼火力全開,其他的感官都將失去作用


如果你對高度感到恐懼,位於多倫多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大樓的「邊緣漫步」(CN Tower EdgeWalk),可能是地球上最糟糕的地方。我說「可能」的原因是,「地球上」這個說詞值得商榷:這個電視塔實際上只有數千平方英尺的面積附著在地球表面;其餘是削瘦的尖塔,高聳入雲端一千英尺以上。被金氏世界紀錄列為全球最高大樓外部走道的邊緣漫步,遊客們要走到觀景臺外頭,沿著電視塔外圍走在寬五英尺的金屬格板步道上。他們被安全帶吊在步道上方的保險軌道,可以在邊緣行走和後傾,雙手放空。那裡沒有護欄。

用實心混凝土建成、高度一八一五.四英尺的電視塔,於一九七六年落成。由遠處看,像是大樓中段卡著一座西雅圖太空針塔(Seattle Space Needle),也像是一把巨大的光劍,尤其是在夜晚燈光全亮時。這棟大樓打破數項世界紀錄,並榮獲多項知名獎項:一九七六到二○一○年間,它一直是全球最高的獨立建築物,直到被杜拜的哈里發塔和中國的廣州塔超越。今日,它仍是西半球最高大樓。加拿大國家電視塔被美國土木工程學會列為世界七大奇觀,很快便成為加拿大的驕傲象徵之一。目前,主要以旅遊景點而聞名,每年吸引逾兩百萬遊客,可是這座電視塔仍然播放三十多個地區電視臺和廣播電臺,並作為無線呼叫系統和基地臺。標高一一六八英尺(一百一十六層樓)的邊緣漫步,於二○一一年啟用,以慶祝塔樓建成三十五週年。

如今,站在半空中的狹窄走道上,不過是遊客們可以選擇的眾多非典型度假方式之一。你可以攀登火山、火車沖浪(在行進中的火車車頂奔跑)、空氣彈射(AirKicking,由人體投石器發射出去)、氣泡草地滾球(Zorbing,站在大球裡,從山坡上滾下去),還有走繩運動(走在一條不怎麼緊繃的繩索上)。近來,刺激體驗成為平淡無奇的景點吸引遊客的一個主要因素。沒錯,奢華飯店、吃到飽自助餐和湛藍海水仍然有其魅力,但是二十一世紀的人們希望親身體驗。博物館、歷史古蹟和國家地標逐漸加入一些活動,將被動的觀察者變成主動的參與者。現在,你不會只是站在大峽谷的邊緣瞭望,而是站在橫越科羅拉多河的一條透明橋上俯瞰。我們怎麼會在面對可能致命的威脅時,如此大膽呢?

會員評鑑

4
4人評分
|
4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04/09
一本從神經科學、演化學、心理學以及社會學等角度說明「恐懼」的來源、種類以及成因。

這本書讓我獲益良多,除了專業的說明和實證,淺顯易懂的詞彙與敘述,加上說故事的方式,讓人想一讀再讀一次看完。
展開
user-img
5.0
|
2018/07/23
瑪姬‧克爾(Margee Kerr)為一位社會學博士,但你以為這本會看到滿滿的社會學理論跟實驗?那你真的大錯特錯了。

你以為這本書關於產生恐懼的學理與原因?事實上更貼近作者本身探索恐懼的經驗。
你以為作者只是一位在匹茲堡大學研究的社會學博士?
可是她卻是在鬼屋工作並研究人們恐懼多年的女性實務工作者。
你以為這本書關於作者對於恐懼喃喃自語與想像?
事實上卻有很多大腦與生理機能關於恐懼的實驗與本身經驗的結合段落。
你以為恐懼只是一種讓人造成恐慌的負面情緒?
事實上作者想告訴你恐懼其實在某些狀況下卻能讓自己變得更好(不是道德上的分析論述,而是基於實際上的體驗與生理反應),也提供了為什麼每年有那麼多人看恐怖電影或去鬼屋嚇自己的原因


我覺得作者瑪姬很了不起。她畢生浸營的課題-恐懼,是從自我的經驗出發。包括去西恩塔把自己丟在只有一根繩索的大樓外40分鐘,去體驗金氏紀錄的雲霄飛車,獨自去日本的自殺森林甚至去廢棄的監獄和危險的街道。但又結合了身體面對恐懼的生理機制(神經路徑傳遞、不同大腦區域如何控制、身體的生理反應等),所以你讀來並不覺得整本書只是作者的喃喃囈語。譯者的功力也很好,讀來順暢,有些段落(當面對自己與恐懼獨處時)能觸動人心,這也是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這本書所揭示,在安全的狀況下面對恐懼能讓人成長。(突然為作者那些經歷恐懼的片段感到害怕,因為有些狀況並不是那麼安全)她也更用自己所學,把它應用在自己設計的恐怖屋"地下室"並獲得了很大的迴響。

這本書很難定義,尤其看了八竿子打不著莫名其妙的封面。若你是因為封面或社會學內容而買書或看書的,那你可能大失所望。但這不影響這本書的精彩,關於一位女性如何面對恐懼,並從恐懼中解脫獲得成長的故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17/02/01
非常有趣的一本書!

市面大多跟恐懼有關的書籍,都在探討如何克服恐懼,
而本書乃直指恐懼的根源與核心,探索為什麼人會產生恐懼?
作者甚至憑藉她對恐懼的鑽研,作為讓美國鬼屋Scarehouse更嚇人的依據!
這本書並不直接告訴我們如何「戰勝」恐懼,
而是教我們「透析」恐懼,與恐懼和平共處。

本書提到的恐懼對象,囊括了高度、黑暗、鬼怪、暴力與死亡。
她親身在加拿大西恩塔的邊緣漫步,在日本的自殺森林裡探險,
在廢棄的監獄過夜,被銬上手銬在漆黑的坑道裡爬行,
就是希望體驗──連她這樣對恐懼知之莫甚的專家,是否能戰勝生心理的因素呢?

答案是不能。
當身體的平衡機制被外界拉大的距離感強硬破壞,
為了保護身體,就會開始釋放激素來促發恐懼感,這就是所謂的戰鬥或逃跑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
當我們明知是假的鬼怪像人像到一個程度,就會引發「恐怖谷效應」,
讓大腦不由自主地產生反感,就像對擬真機器人或VR情境的不適感。

這本書用社會學的方式進行關於恐懼的田野調查,結合心理學的分析,
無疑是一本帶來新知、充滿趣味的科普好書。
展開
user-img
1.0
|
2017/01/26
雖然作者是社會學者但這本書和社會學一點關係都沒有
沒什麼閱讀價值
不用買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宗教命理、心理勵志】2024高寶電子書暢銷書展:人生就是選擇的總和,全展75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時報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
  • 東立GoodBuy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