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親愛的,其實那不是愛:勇敢放手,走向愛

親愛的,其實那不是愛:勇敢放手,走向愛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謝謝你曾經為我生命帶來的一切。
謝謝我自己,選擇在這裡放手,繼續前進。

  ●12種偽愛關係檢測,認清不愛你的人。
  ●12項離愛醒悟練習,學會好好分手。
  ●12步為愛深層療癒,迎接心的重生。

  隨書收錄:蘇絢慧精選「自我心理增強」心語12句,伴你向幸福啟程!  
  
  親愛的,請想起你自己,
  想起你自己的耗損、苦痛、硬撐及矛盾,
  也想起了──你真正渴望的,是愛。
  
  感情的挫折,並不能終結你成為一個勇敢去愛的人。
  你的生命,會因為懂得如何離開,
  而真正的往屬於你的前方邁進。
  ──蘇絢慧
  
  ●你不敢承認「那不是愛」,而其實只剩習慣和依賴?………>逃避型關係
  ●在這段關係中,你一直在委屈自己,討好對方?………>好女人型關係
  ●你要求自己「必須」堅強,維繫感情全是你的責任?………>照顧型關係
  ●他最愛「自己」,你永遠得不到他平等的關注和肯定?………>主角型關係
  ●雖然他就在你身邊,你卻感受不到他對你的在乎?………>空洞型關係
  
  這些「偽愛關係」,你是否似曾相識?

  你傾盡一切去愛,卻也一再受傷害,那不斷的錯待和失望使你離幸福越來越遠。在「你以為」的愛裡,只剩下抑鬱、哀傷、憤恨,還有無止境的困惑,壓得你好痛好痛。

  但你始終難以開口提分手。主動離開的人,彷彿成了關係的劊子手……

  親愛的,不是這樣的。

  愛到讓你失去自我的感情,既不健康、也不真實,那只是經不起考驗的虛假連結。

  透過12種常見的偽愛類型分析,蘇絢慧一步一步的引導我們誠實面對自己,從認清所處關係開始,進而付諸行動,學會堅定的放手,更以無盡的理解伴我們迎向下一段真切的幸福。

  讓我們把那個「可愛」的自己,重新找回來。    

  ◎認清、放手、重生,蘇絢慧伴你走向愛!
  ◎隨書收錄:蘇絢慧精選「自我心理增強」心語12句。


  ◎本書不但撫慰,而且實用:
  .【Part1令人受苦的偽愛關係】每一種偽愛類型分析的最後都附有一個「偽愛關係檢測」,運用5個是非題、4個問答題,測驗自己:「對於關係,是真實交流的愛?還是習慣性的依賴?」
  .【Part2我該如何真實面對?】每一項放手學習,都伴隨著一個「離愛醒悟練習」,引導你學會好好分手。
  .【Part3我如何療傷?又如何能真實去愛?】本篇的每一章,都將陪著你一步一步的療傷、止痛,而後學會為自己,真正的重新啟程。  
  
  對於處於偽愛關係中的你,絢慧老師贈予你的「自我心理增強」心語:
  
  ◎【逃避型關係】
  關係的意義,是心與心的連結及靠近。
  愛早已空洞的關係,剩下的將是耗損,直到走至垂死臨終。
  
  ◎【好女人型關係】
  你,不等同於所背負的角色;親密關係,也不該是兩個戴著角色面具的人的合夥。
  用角色定義自己,也用角色框架對方,勢必會讓關係只剩相互的要求及指責。
  
  ◎【照顧型關係】
  照顧者,是源自於在原生家庭學得的角色及責任,也是習慣維繫關係的方法。
  但建立親密關係時,若還是以照顧者自居,以堅毅形象來承擔另一人的生命責任,則兩人的生命課題必然混淆,雙方的個體界線也將混亂,從而產生情緒混淆(分不清楚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對方的),在關係裡,兩人皆無法得到滋養性的成長。除了自認無法卸下照顧責任外,在關係中,也很難真正經歷到親密感和安心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心靈療癒叢書作家。璞成全人發展中心總監。
  
  曾任醫學中心安寧療護中心社工師、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前後經歷13年。專業助人工作年資19年。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專業領域在自我心理發展、早年傷痛療癒、自我覺察與探索、失落悲傷諮商及陪伴工作、情緒關照及自我照顧。
  
  長期帶領專業學習課程、心理成長工作坊及團體,觸及台灣各地區的機關、單位外,也長期在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華人地區,進行心理專業工作,推動華人社會及個人的心理健康及成長。
  
  ●已出版書籍:
  《死亡如此靠近》(2001,大塊文化,已絕版)入圍金鼎獎最佳文學類圖書
  《請容許我悲傷》(2003,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最佳社會科學類圖書
  《這人生》(2004,張老師文化,圖文書)
  《生命河流》(2005,張老師文化)
  《喪慟夢》(2007,張老師文化)入圍金鼎獎最佳社會科學類圖書
  《於是,我可以說再見──悲傷療癒心靈地圖》(2008,寶瓶文化)
  《因愛誕生──一段父親帶我回家的路》(2009,寶瓶文化,半自傳)
  《當傷痛來臨──陪伴的修練》(2011,寶瓶文化)
  《愛,一直都在》(2012,張老師文化,圖文書)
  《其實我們都受傷了──在關係中療癒傷痛,學習成長》(2013,寶瓶文化)
  獲103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優良讀物獎
  《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練習以愛,重新陪自己長大》(2014,寶瓶文化)
  獲103年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優良讀物獎
  《死亡如此靠近》(新修版)(2014,寶瓶文化)
  《為什麼不愛我》(2015,寶瓶文化)
  《七天自我心理學──找回原本美好的你》(2015,究竟出版)
  《你過的是誰的人生?──如實長出生命力量的5種鍛鍊》(2016,究竟出版)
  
  ●Facebook粉絲專頁:【蘇絢慧的文字隨想空間】.【璞成全人發展中心】.【同哀傷】
  ●痞客邦部落格:【蘇絢慧的療癒之邦】 
 

目錄

自序──當關係只剩空洞,你可以選擇離開嗎? 
 
Part 1令人受苦的偽愛關係(12種偽愛類型:認清那個不愛你的人)
Type 1【逃避型關係】在一起只剩下習慣──你不敢承認的「那不是愛」 
Type 2【好女人型關係】不被看見的溫柔──為了做好人(好女人),你不停忍受扮演討好的角色 
Type 3【奴役型關係】只要他高興就好──害怕自己努力不夠的緊箍咒 
Type 4【積怨型關係】忍到感情變了質──將錯就錯的陳年積怨 
Type 5【混淆型關係】分不清是愛還是恨──錯亂混淆的情感 
Type 6【汲取型關係】如幼兒般無止境的索求──依賴成性的關係 
Type 7【照顧型關係】不允許自己軟弱──以強大的照顧形象維繫關係 
Type 8【拯救型關係】誤把同情當愛情──你是「同情者」或「拯救者」,而不是情人 
Type 9【幻想型關係】明知錯了也要繼續──不願接受當初的美夢幻滅 
Type 10【空洞型關係】不存在的愛──從未真正進入關係 
Type 11【主角型關係】其實他愛的是自己──你永遠是配角 
Type 12【等待型關係】都是我的錯──無法擁有專屬的關係 
*偽愛關係總檢測*
 
Part 2我該如何真實面對?(12個離愛醒悟:學會好好分手)
Lesson 1誠實──承認自己的情緒衝擊及失落感受 
Lesson 2覺悟──面對自己的幻滅與面對的決心 
Lesson 3分辨──試著瞭解自己需要分離的理由 
Lesson 4正視──坦誠瞭解自己的性格,何以長久受困於難以分離 
Lesson 5釐清──處理自己混亂的情緒:罪惡感及自責感受 
Lesson 6思考──無法放手之清單v.s無法放手之代價 
Lesson 7接受──接納失落的發生,面對自己的不甘心 
Lesson 8擁抱──學習擁抱回自己,身體距離拉出界線 
Lesson 9收拾──將依戀在對方的情感,漸漸收回 
Lesson 10回顧──回看過程,承認自己的失誤與無能為力 
Lesson 11離去──為自己停止自憐與離開受害者位置 
Lesson 12行動──完成自己需要的告別歷程 
 
Part 3我如何療傷?又如何能真實去愛?(12步為愛學習:自我療癒,走向愛)
Step 1祝你幸福──停止指責與埋怨的報復及攻擊 
Step 2勇敢放開──留給彼此各自勇敢面對人生的祝福 
Step 3和平落幕──找到維持友善卻不打擾的方式 
Step 4重拾獨立──還給自己獨立的自我空間 
Step 5遠離干擾──問候未必是需要 
Step 6接納孤獨──這一次勇敢的為自己,接受真正的分離 
Step 7理解分離──重新定義「分離」這件事 
Step 8溫柔以對──感謝彼此的相伴,溫柔完成告別  
Step 9心情歸零──不美化,也不醜化過去的關係,讓一切回到原點 
Step 10陪伴自己──完成需要的療癒 
Step 11擁抱自己──從受傷的關係中,懂得愛回真實的自己 
Step 12重新啟程──為自己建立「真實的愛」經驗 
 
結語──移動生命,才能真正的走向愛 
推薦書目  
 

自序
  
當關係只剩空洞,你可以選擇離開嗎?

  
  這本書,是寫給長期困在空乏及虛耗關係裡的愛人們。
  
  讓你離開偽愛的關係,真正的往愛及健康的方向,移動。

  如果是兩個相愛的個體,即使關係裡有失落、挫折和失望,也能化危機為轉機。但若是,關係裡早已腐爛空洞,成了惡病質的關係,那麼,放手及離開,或許才能是療傷的開始。
  
  我們的人生,都有著不同的人來來去去。許多時候,我們會想:「是不是就是這個人,會陪我走到人生的最後?」卻在時間催化、歲月的衝擊下,關係中的兩人漸行漸遠,無話可說,直到走至關係的槁木死灰,不得不宣告──臨終。
  
  然而,即使曾經歷過關係的臨終,從此人我殊途,各奔東西,我們也未必能真正透澈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關係要走到這麼一步?為什麼,本來相愛相屬的兩個人,要走到面臨關係的終點時刻?
  
  過往那些弄不清楚為何分離的各種關係,總是留給我們許多痛苦的感受:遺憾的、懊悔的、愧疚的、心碎的、憤恨的、沮喪的……記憶,這些記憶一次次,像浪潮一樣,在腦海裡一波波的湧起,再退去,湧起,再退去。每一次浪來,我們無處可跑,被席捲入海,再從深陷的苦海裡,奮力的搏命爬上岸邊。
  
  每當回想起關係的分離記憶,情緒就像一首首沒有結尾的歌曲,在心頭繞呀繞,唱呀唱,始終無法在心裡真正的唱完,真正的休止下來。
  
  以致,我們越來越不敢分離、害怕分離。害怕要再面臨那分離後的情緒痛苦,害怕那永遠得不到答案的:「為什麼會這樣?」害怕一個人所要面臨的孤單,害怕自己無力承擔那結束關係後的挫敗及沮喪。
  
  於是,就算內心早已像是兩個沒有在一起的人,各自過著各自的日子,相處時連要說一句話,都顯得困難,只剩下無言和冷空氣,我們也難以坦誠的面對:這一段關係,是不是只能走到這裡?是不是該好好的結束?
  
  究竟為什麼我們那麼怕分離、怕孤單?怕到寧可消耗彼此、磨盡了愛,也要撐在關係裡,直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不能否認的,關於離別,真是讓人很吃不消的歷程。糾結的、難以釐清的、混亂的、受傷的、委屈的、倔強的,這些沒有辦法好好照顧的情緒及感受,總是排山倒海而來,無法壓抑,讓人必須回頭檢視:為何不得不走到必須分離的關卡?究竟是誰對誰錯?究竟誰是關係的殺手?是我?是你?還是有了第三者?
  
  離別的課題與放手的功課,總是那麼難。而放手過後的重新開始,也讓人在痛徹心腑後,用盡心力才能真的向前跨出一小步。生命在離別之後,有時,真的難以預料到底什麼時候,自己才能真正有了勇氣,走向下一段的人生。
  
  唯有對生命有深深的一份信任,以及來自內在的自我關愛力量,這樣的力量,才能生出真實的勇氣。
  
  無論遇到的是可接受的失去,或不可接受的失去,都要願意以「理解」來面對這一切,同時也是接納、寬容了自己。停止因為這些失去,而殘忍的對待自己、苛責或傷害自己。不要將自己推入苦痛的深淵,讓自己陷落在無情與無意識的自我罪咎中,無法自拔。
  
  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的從分離中,學會生命要我們承擔及學習的課題。
  
  好的告別,需要以祝福為基礎,深深的向那要離開人生的部分(無論是人、事、物),說聲:「謝謝你曾經為我生命帶來的一切。謝謝你讓我懂了很多事、很多生命的面貌。」然後,真誠說聲:「對不起,對於沒有彼此善待的部分、來不及懂得珍惜的部分、有所失誤的部分,真心抱歉!」
  
  最後,允許自己真正的鬆開曾經緊握的手,好好祝福那必須分離的,讓生命不是再留有一身的怨懟和仇恨,而是選擇讓一切能有所善終、善了。
  
  並且,為自己選擇讓心靈走向修復及平靜的所在。
  
  當我們真心想要找回心靈的平靜力量,那麼,好好的向那需要告別的對象說聲再會吧!
  
  並不是說真的需要再見面。而是,不論後會有期或無期,都不再牽掛,因為相信一切自有上天最好的安排。過去的聚、如今的離,都有屬天最好的安排,即使我們無法參透這一切的原理及奧祕,我們仍接受相遇有時,離別有時;關係即使無法走到最後,或繼續走在一起,也不輕易抹滅這段關係中曾經的真心,也不輕言妖魔化及否定對方的存在。留給彼此最後的尊嚴,也給彼此生命一份溫柔的慈悲。
  
  因為,相愛容易,但兩人相伴、相處卻萬分的困難,我們有各自的軟弱、各自的欲望、各自的性情義理、各自堅持的對錯,還有各自想過的人生。即使曾經堅定的要相守一起,但相守,卻不一定是兩人最好的結果。
  
  如果,你已經清楚的感受到「不愛了」、「不對了」、「不適合」;而這之前,你已經努力的挽救,也努力的想要找到一條通道通往對方的心,卻始終找不到入口;甚至,你用盡了一切的辦法,卻仍無法得到對方的善意回應,你們仍像千世的仇人一樣,始終攻擊著彼此……這種種一切都令你痛苦不堪,像是置身在地獄,而憤恨及悲傷的巨大悲痛無時無刻撕裂著你,讓你分裂破碎,或憔悴萎縮,或猙獰發狂,幾乎要不認得自己……
  
  那麼,請給自己另一種可能,還給自己生命的和平及寧靜,把一個可愛的自己,找回來。為了將這個自己找回來、愛回來,因此,你需要選擇放手,不再以為握緊的是愛,而是真正的承認,你的手心早已空掉、冷掉,因為對方早已收回他的手。
  
  而如今,可以好好牽住你的手的人,是自己。
  
  而我希望這一本書,是在你終於選擇了鬆開手後,能陪伴你、支持你,走向你個體的療傷和情感修復之書。感情的挫折,並不能終結我們成為一個勇敢去愛的人,而是對關係的麻痺和僵持,才會使我們越來越成為──一個無法再愛的人。
  
  如果你知道,人生的任何歷程,都不能終止你學習愛、成為一個有愛的人,那麼,放開一段緣盡情了的關係,會讓你學會感謝,也學會珍愛自己。
  
  你的生命,會因為懂得放開、懂得如何離開,而真的往愛移動,往屬於你的前方邁進。
  
  請繼續相信生命,請開始珍愛自己……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60665
  • 叢書系列:Vision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0.8 x 1.5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Type 1逃避型關係】
在一起只剩下習慣
──你不敢承認的「那不是愛」
 
放手,為何那麼難?

你早已心知肚明,這一段關係早猶如一灘死水。沒有活力,沒有交集,各自在不同的世界裡。有的只是消耗、爭執,及明著來暗著去的攻擊。

但因為習慣依賴,或因為恐懼孤單、恐懼面對未知,你們都騙了自己,這段關係還沒壞到無可救藥。

你心裡仍然等待著一絲可能性:你們可以不再相互傷害,好好的在關係裡依存,即使這世界再糟,你們仍是彼此最終的庇護所、最穩固的守候。你仍希望,你們一起走到天長地久,沒有分離的發生。

但是,這份心願始終還沒到來,而迎來的是你越來越不認識自己,越來越討厭自己臉上猙獰、扭曲、憤恨及哀怨的表情。在咆哮及怒吼聲中,在歇斯底里的狂怒中,在冷漠的表情中,你開始不認得對方,也不懂:自己何以成為一個那麼被仇視、不被珍惜及在乎的人?

然而,離去,是那麼困難。

那些道德的、良心上的罪惡感,和害怕孤單的恐懼無助感,都讓你不敢就此放開手。

你不敢想像自己的離開,是否將帶給對方傷害?是否自己成了別人口中,只顧自己的自私人?而離開是否真的能解脫?還是換來下一場苦難?又或是只能與對方用盡生命,耗損到彼此枯竭,才是一種仁至義盡?

與其讓對方指責你的拋棄,不如乾脆放棄自己的人生,你這麼想。因為這樣再也不用承受那些自以為是的指責,也不用累得再怎麼解釋也嫌不夠。
 
還要再騙自己,多久?

可是,親愛的,你知道嗎?我們這一生無法總是對別人負責。我們真正能夠負責,及給予交代的,只有自己。為了他人能認同及看得過去,你獨自忍受苦痛及空虛,在一份空洞的虛假關係中,扮演著自己的一角,撐住這一齣劇,好讓大家不用經歷有所變化的吃驚,也不必讓人擔心。你可知道這一份代價的辛苦及心力交瘁的疲憊?

關係,不是用來偽裝「I am OK」的,也不是為了給人交代與放心的。關係,是為了經驗到兩人真心實意的交流,給予彼此最無可被取代的支持與愛護。沒有心在當中的關係,又如何能真實接觸呢?失去了被善待的自己,又如何在關係中,真正的善待彼此呢?

面對自己的真實。因為真實,是別人無法瞭解也漠不關心的,卻是你逃也逃不過的糾結。

接受了自己的真實,放下了自己的幻覺,我們才可能真正的活著,真正的與自己和好、和解。

只是,你敢於對自己誠實嗎?還是你無論如何,也選擇要繼續欺騙自己、說服自己?寧可選擇讓一切符合別人的觀感和期待,也難以選擇為自己的人生「選擇真實」?

會員評鑑

4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
|
2018/05/29
這一本書,沒有像傳統心理的教科書一樣,讀來似懂非懂,也不是屬於一般的勵志散文類書籍一樣,只是情感抒發,以作者自己的經驗在抒發己見。

這一本書特別之處,是作者以自身的心理專業知識和個案經驗為基底,深入淺出,讓任何背景的讀者都看得懂所謂的心理系統是什麼,會如何的產生我們的行為及反應模式,特別是在關係裡。

我特別喜歡作者試著分類歸納的關係型態,我相信關係或許不是這麼容易界定及分類,甚至一段關係裡,就有著複雜的關係類型。但透過作者的歸納分類,或許我們可以聚焦在關係所呈現的型態,和那些看不見的心理及人格作用,會如何的呈現在行為裡。

而我閱讀這一本書,可以感受到作者不是為了寫書而寫書,也不是為了寫成曠世巨作,而是以一種想把更多心理觀點宣導給在情感中受傷受創的個人。療癒的路途,從來不簡單,不是三言兩語勸世文章就可以達成及進行的。當中,個體的體悟性和自覺性,就具有非常多的關鍵因素。若是對自己的情況一無所知,甚至無從描繪出,那一個人究竟能如何辨識及描述出他的情感關係所遭遇的處境呢?這是作者的描述可以幫助個體的地方。

在這一方面,我認為作者帶有更多個人的理念或使命在進行他的書寫,不一定使用了什麼套路或公式。但是,這種寫法,對於重在評論或獲取行動建議,而不重在感受及覺察自己的讀者而言,可能不是十分討喜,畢竟作者想傳達的給讀者的情感支持,及給予的指引力量,不會是評論型讀者所需要的。

有些知識,既然是知識,參考百科的說明,也不是什麼問題,既然有既定的知識(就像是對於太陽或地球的描寫),普通百科就是最直接的來源。

一本書,若能給予讀者一些思考引發及面對自己問題的勇氣,我認為就已有它的價值。
展開
user-img
3
|
2018/04/28
這本書的大綱;主軸應該是正確的,只是讀來有點打高空的感覺。
比較接近[心理學解剖]書籍,而不是療癒系的紅藥水,
但是又不似專業心理學書籍那樣的正式傳統,也不是低俗言情小說那樣的單純撫慰人心,
我認為這本書的定位有點模糊,有點像不知道公式卻有答案的考卷一樣,
但這不是作弊,也許只是作者認為整體解釋太過龐大而使用的捷徑寫法。
作者的論點都是有紮實的各種心理狀態做為基礎,解釋延伸產出的錯誤決策,
在生活裡其實處處可見的謬誤,作者用感情當背景題材,指出各種心理的盲點。
以此書的內容看來,我相信作者有非常專業的心理學知識(一定很用功)!
但也因為作者的職業,這本書也不免俗的落入了這個職業必須持有的角度的共通點:
導向外部錯誤,轉成內在慰藉!
(但這本書的導入角度沒有很誇張,我認為作者[有努力]在面對自己的專業難度,
跟其它一些根本就只是在打太極拳的咨詢師比起來已經算不同了)。
通病跟作者個人沒關係,這是某些職業的原罪,就像金融業者沒有資格說實話一樣的原罪,
總不能身為一個心理咨詢師卻整天對著求助者破口大罵或指責吧?
總不能身為金融業者卻整天告訴投資人不要當沖,不要定期定額吧?
總不能身為賣雞排的老闆卻告訴消費者那桶油已經炸了兩天還沒換油吧?
有些事情,對方不能說,沒資格說,但是自己要清楚。(叢林法則)
-----
[菟絲子]那段直接完全拷貝維基,一字不差是怎麼回事....?
-----
推薦閱讀,小心閱讀。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新會員獨享】3.8~4.7加入會員輸入指定通關密語抽入會好禮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