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論語語法通論

論語語法通論

  • 定價:480
  • 優惠價:943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0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從古代漢語語法
正確理解《論語》的實用文法書

  從上古漢語的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瞭解《論語》的哲理,
  以語法為主,一窺春秋時代儒家涵養。
 
  理解經典文本的最佳基礎在於語法學,
  熟悉古代人說話、寫文章的文法規律,
  才能解讀原汁原味的經典文義。

  ◆古人慣用倒裝句:「無乃爾是過與!」,其實就是:「這恐怕是你的過失吧!」
  ◆「焉」是個語氣詞,用在句末,和白話的「呢」字相似,用來表示確認,或表示感嘆,和白話文的「啊」相近。
  ◆古人說「諾」,是應答的嘆詞,可以解釋為白話文的「好吧」。
 
  《論語》記載了孔子和弟子日常生活的言行,「片言隻語」,不嫌瑣碎,如實記錄了儒家簡約樸實的日常生活。跟著中文系教授一字一句學習上古漢語,細讀《論語》道德修養、政治學術的真正意涵,提升文言文閱讀能力,融會貫通古文閱讀方法,運用至其他各類古文經典的閱讀與解讀。

本書特色

  ★本書各例句後的篇章數字,係依據楊伯峻《論語譯注》章節的編號,以便查索,故某些章節編號與坊間所見微異。
  ★本書各例句的《論語》標點,採用較符合文義及多數學者認同者。
  ★參考專家學者說法,依研究倫理,註明其說法來源及出處。
  ★引用《論語》原文,配合相關語法論述為考量,有的僅引片段的文句。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何永清
 

  1958年生於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

  曾任小學、高中、空大、師院教師,現任教於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系。

  著有:《修辭漫談》、《現代漢語語法新探》、《增廣昔時賢文新解》(臺灣商務印書館)、《動動腦趣味語文》(國語日報社)等書。

  曾獲中國語文獎章(1995)、海洋文學獎(2006)、空大文學獎(2007)、市教大優良通識教師(2012)。

  延伸閱讀
  論語今註今譯、論語新解讀
 

目錄

提要
凡例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論語》的實詞
第一節    《論語》的名詞
第二節    《論語》動詞與形容詞
第三節    《論語》的數詞與量詞
第四節    《論語》的代詞

第三章    《論語》的虛詞
第一節 《論語》的副詞
第二節    《論語》的介詞與連詞
第三節 《論語》的助詞與語氣詞
第四節 《論語》的嘆詞與象聲詞

第四章 《論語》的構詞
第一節    《論語》的單純詞
第二節    《論語》的合成詞
第三節    《論語》專名的詞

第五章 《論語》的特殊詞法與句法基礎
第一節    《論語》的兼詞與兼類
第二節    《論語》的詞類活用
第三節    《論語》的句法基礎

第六章 《論語》的造句
第一節 《論語》的短語
第二節 《論語》的句子
第三節    《論語》特殊的句法

第七章 結論
第一節    《論語》的語法體系與語法特色
第二節    《論語》的價值與影響

附錄    《論語》用字一覽表
主要參考書目
 

自序

  語法學是一門人文科學,也是研習漢語語言的必要學科,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全球學習和使用漢語人口的增多,漢語語法學的效用及重要性,自不待言。

  《論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也是生活的聖經,其中的哲理,確實而深邃,宋代趙普說過「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言已成為千年以來《論語》的最佳評議。所以《論語》的價值,不僅是政治的、社會的、教育的、道德的、倫理的、文化的,它也是探討上古漢語、文學、學術很有益的史料。

  個人半生從事語法學的探討,早年由古漢語語法入門,1987年撰就《國語語法研究》,2002年之後,在臺北師院教授「語法學」、「漢語語法專題研究」等課程,對於現代漢語語法,有幸一睹堂奧,深究其精奧,於2005年寫成《現代漢語語法新探》一書,由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並蒙學術機構、圖書館重視及典藏,與有榮焉,爰思以今知古,進一步探討經典之語法。

  年近耳順,細心品讀《論語》,更覺熟悉其語法,對於研究上古漢語有莫大助力;熟悉古代法規律,亦較能正確理解經典的真義,例如:「無乃爾是過與!」(〈季氏〉16-1)這一句話,諸家的解讀不一,或謂「這恐怕是你們的錯處吧!」,或謂「這恐怕是你的過失吧!」,或謂「無乃是爾過與」的倒裝句,或謂「這恐怕是你的過錯罷?」,或謂「這豈不是你的過失嗎?」,或謂「這難道不應該責備你嗎?」,莫衷一是。如果能夠從語法來理解它,「無乃」是表示揣測的語氣副詞,用法同於「恐怕」;「爾是過」為倒序的句法,「是」是將賓語置於述語前面的倒序助詞(類似「主義是從」的句法),《論語》的「是」字僅一例用作動詞,其他都用作「代詞」或「助詞」;「爾是過」即「過爾」,語義為「責備你們」;「與」同「歟」,為反詰的語氣詞,用法同於「呢」;整句的白話語譯為:「這恐怕要責備你們呢?」。諸如此類的例子頗多,不擬一一贅述;可知了解《論語》的語法,更益於我們體悟《論語》的微言大義。

  《論語》是語錄體的經典,記言富哲理,敘事有文采,前輩關於它的語法研究,如馬建忠《馬氏文通》、許世瑛《論語二十篇句法研究》、楊伯峻《論語譯註》等專著,真知灼見,啟迪後輩,功不可沒;然而隨著語法觀念的更新進化,某些新的說法及語法理念,與昔年的舊認知,難免隔閡,孔子說過:「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古今兼容,收益更大。個人深覺學問的精進,實為不易,多載以來,感謝師友的砥礪,對於前賢披荊斬棘的貢獻,永存感配之敬意。
   
  透過《論語》的語法的有系統論述,冀能由博返約,以古證今,故費時多歲,撰成本書。不揣固陋,負暄獻曝,不足之處,自知不免,尚祈  方家賜教。在此,誠摯感恩師長及親友鼓勵與襄贊,濃情厚誼,常存我心,謹致謝忱。

2013年9月   何永清(適生)寫於臺北市立大學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0582
  • 叢書系列:通識叢書
  • 規格:平裝 / 592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9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作三節,第一節敘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節述研究的範圍與限制,第三節言研究方法。
 
第二節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論語》是儒學的要籍,也是一部流傳廣遠的儒家經典,宋代之後列入「十三經」,也是《四書》之一,更是現代人為人處世的道德依據。這部書不僅流行於華夏,也深深影響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等儒家文化浸潤的邦域,成為生活指針。
 
中國文化以儒家為中心,要了解儒家思想,必須從記載孔子語錄的《論語》入手,故柳詒徵說:「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 漆緒邦說:「孔子的言論,遠不止於《論語》所記,但是應當指出,凡所記述,大都精粹扼要,頗能反映恐子的思想、學說、精神風貌,便於誦習流傳。」 因此探討《論語》為研究孔子思想、言行和中國文化的根本。
 
其次,從漢語發展來看,《論語》保留了先秦的一些書面或口頭語料,栩栩如生,是古漢語語法的活化石,無論是它的構詞或造句,對於先秦與後代的散文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學術價值不言而喻。
 
我國當代一些名人、學者諄諄告訴我們,研讀古籍要先重視「文法」,讀書才會有大用。舉其犖犖大者,孫中山說:「欲知文章之所當然,則必自文法之學始;欲知其所以然,則必自文理之學始。文法之學為何?卽西人之『葛郎瑪』也,教人分字類詞,聯詞造句而達意志者也。」, 楊樹達說:「凡讀書有二事焉:一曰明訓詁,二曰通文法。訓詁治其實,文法求其虛。」, 胡適曾對胡頌平說:「活的語言是有文法的。我的文章寫通的原因,是從《論語》、《孟子》裡讀通的。你應該熟讀《論語》,把《論語》讀得熟透了,文章自會寫通的。」, 黃慶萱說:「文法學的學習,可以使學生知道怎樣構成通順的說辭或文章。」, 黃錦鋐說: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