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預見 起飛中的智能穿戴商業契機

預見 起飛中的智能穿戴商業契機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正身處一場技術革命的開端……人們假定將來的技術和今天的一樣。
但他們還不知道,技術正在我們周圍爆炸起來,每件事都將變得不一樣了。」
 
—李•斯爾佛(Lee Silver),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物系教授

  一場像海嘯一樣的資訊技術革命,正排山倒海而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顛覆全球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習慣。這場技術革命由智慧型手機時代大步直跨走向智能穿戴設備時代,以自然的方式融入人體,介入人們的生活,並且建造生活。未來的經濟發展也將因智能穿戴設備呈現全新的格局,全球經濟因以智能穿戴設備為核心的智能技術而面臨全新的革命與洗禮。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2016年全球將銷售2.746億台智能穿戴式裝置,比起2015年的2.32億台,年成長率達18.4%。也因為這龐大的商機,讓人們興起探索智能穿戴設備的商業模式,急欲了解智能穿戴設備該以甚麼樣的商業模式成功進入盈利階段。

  本書將和讀者一起深入探討智能穿戴設備的商業模式話題,引導讀者建立廣闊的商業視野,實現商業價值。

本書特色

  系統性:本書分為三單元,即現有的商業模式、具體案例深入剖析以及未來可能存在的商業模式。通過這三個單元的系統闡述,為讀者建立一個前瞻的商業價值觀。

  全面性:本書從宏觀和微觀、現在和未來,結合理論與案例對智能穿戴設備的商業模式進行有依有據的解讀和預測,使讀者全面深入地了解這一行業目前及未來的發展方向。

  實用性:本書對互聯網行業、智能穿戴設備行業、智能家居行業、醫療行業、廣告業、創業者、投資者、政府/協會、研究機構、大專院校等單位及相關人士均具參考價值。

  可讀性:本書重點著墨於未來將會出現的商業模式,而這一部份將會從多個角度,對未來智能穿戴設備在各個領域內出現的商業模式進行暢想,因此極具可讀性。

  唯一性:本書是目前唯一一本解讀智能穿戴設備商業模式的專業書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根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曾參與中國中央電視台《大國重器》紀錄片策劃,三星集團產品戰略規劃項目,三峽二期機櫃設計規劃項目;曾參與美國通用電氣、美國華爾街證券交易所、NASIDAQ、聯合國企業全球協議研究中心、韓國三星、現代、瑞典愛立信、沃爾沃、西門子、賓士(奔馳)、歐司朗、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國家電網、長春一汽等公司的調研與授課。

  北京大學特邀授課教授、北京林業大學MBA導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客座教授。出版專著30多本,涉及技術、設計、經濟、科技等領域。現為新浪、網易、搜狐、百度百家、i黑馬、鈦媒體、富比士(福布斯)、今日頭條等 30多家主流媒體的專欄作家。

  主要研究方向:新科技與資本、智能產業、移動醫療、4D列印、互聯網與實體產業變革等。
 
 

目錄

導言  由智能技術主導的未來經濟
0.1 智能未來的八大趨勢
0.2 未來的消費模式  

第一單元 可穿戴商業模式面面觀

第一章  硬體及衍生品銷售
1.1 可穿戴設備市場前景
1.2 小米手環與Apple Watch
1.3 怎樣的硬體能獲利

第二章 大數據服務
2.1 當廣告遇上大數據
2.2 建立分析資料的模型

第三章 系統平臺及應用開發
3.1 國際主流大資料雲服務平臺
3.2 國內主流健康大資料雲服務平臺

第四章 多種模式疊加
4.1 多種商業模式疊加,打造更強大的物聯網
4.2 單一模式機會大

第二單元 經典案例剖析

第五章 Fibit智能手環
5.1  Fitbit商業成功的五大關鍵要素
5.2  Fitbit所面臨的風險
5.3  Fitbit的兩大出路

第六章 Nike+ 放棄硬體專攻軟體
6.1 耐吉為何退出可穿戴硬體市場
6.2 耐吉在可穿戴領域的軟體戰略

第七章 谷歌眼鏡誕生的3個年頭裡
7.1 在消費市場的谷歌眼鏡
7.2 谷歌帽子版眼鏡劍指可穿戴設備商業化進程
7.3 在企業市場的谷歌眼鏡
7.4 谷歌眼鏡的終極目的

第八章 Oculus Rift
8.1 Oculus Rift為遊戲而生卻不止於遊戲
8.2 「平庸」的Oculus何以備受關注?
8.3 Oculus的核心在於Oculus Home

第三單元 未來的商業模式預測

第九章 可穿戴醫療
9.1 移動醫療最佳硬體入口
9.2 可穿戴設備的市場機會點
9.3 人群細分

第十章 旅遊
10.1 國內線上旅遊市場持續增長
10.2 可穿戴設備:打造個性化智慧旅行

第十一章 教育
11.1 教育 O2O
11.2 可穿戴教育

第十二章 遊戲
12.1 可穿戴設備時代遊戲將面臨的變革
12.2 可穿戴設備遊戲外設
12.3 虛擬實境與遊戲合體
12.4 可穿戴設備遊戲帶來無限互動

第十三章 健身
13.1 可穿戴設備給健身行業帶來的四大趨勢
13.2 智能服裝融入健身房
13.3 全民健身時代:玩著健身

第十四章 廣告
14.1 都有誰在躍躍欲試?
14.2 可穿戴設備時代的廣告
14.3 可穿戴設備廣告存在的挑戰

第十五章 家居
15.1 物聯網的中心——人
15.2 最佳的智慧家居終端——可穿戴設備
15.3 融合了可穿戴終端的智慧家居優勢

第十六章 公共管理
16.1 身份驗證:可穿戴設備的殺手級應用
16.2 約束犯罪行為
16.3 你的城市 你來建設
 

前言

  可穿戴設備行業自2012年由公歌眼鏡引爆之後,整個領域發展至今尚處於初級階段的探索期,無論是硬體本身、系統平臺、商業模式,還是生態圈。而縱觀整個行業,我們可以預見,相對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將最先出現在可穿戴醫療領域,其次應該是與大數據結合的廣告行業、旅遊業、遊戲行業等。而運動監測類產品除了Fitbit已經形成了大數據的獲利能力之外,其餘的商業模式都相對比較傳統,就是通過硬體本身的銷售獲取盈利。

  可穿戴設備領域當前已經出現的商業模式,還是以直接的純硬體銷售為主、軟體平台為輔的模式,比如各類智慧手錶、手環、虛擬實境設備等。而在可穿戴醫療領域,已經出現了可穿戴設備與保險公司、醫療機構、資料分析公司合作的商業模式,這些也是目前整個智慧穿戴行業內比較典型的幾種商業模式。

  而在廣告、旅遊、電子商務等其他行業領域,目前都還沒有形成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最根本的原因是當下可穿戴設備的整個生態圈還未搭建完善,尤其是資料的監測、分析、反饋等還遠未達到商業化應用的標準。但是,我們可以基於現今智慧技術以及行業發展趨勢上,對未來這些領域內的商業模式做一個前瞻性的預見,而這一部分將在本書占比較大的篇幅。

  根據IDC的資料,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增長速度超過全球消費電子市場的其他任何領域。2014年,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量是前一年的3倍,達到1.92億件;預計2019 年這個數字會達到12.6億,也就意味著在全球範圍內,有279億美元的潛在銷售額。

  此外,根據NPD Display Search可穿戴設備市場及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1.53億台,其中中國大陸會成為這一領域未來最大的潛在市場。NPD Display Search指出,誠如目前許多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國大陸市場的龐大需求引導了許多廠商在設計、產品規格、成本與價格等方面承擔著引領全球的角色。同樣在智能穿戴設備領域,中國也很可能憑藉龐大市場需求的刺激,率先產生具有特色且符合國情的商業模式。

  這些預測報告其實都還只是整個可穿戴設備產業的冰山一角,或者可以理解為基於智慧手錶、手環所做出的預測。其實,可穿戴設備,作為智能穿戴產業中的一個分支,只是其中圍繞人體的智慧化產品部分。通俗地理解,就是可以「穿」、「戴」在人體身上的智能化設備;從與人體的接觸層面進行劃分,可分為體表外與體表內,也就是穿戴在人體皮膚外的穿戴式產品和植入人體內的植入式穿戴設備。

  體表外的可穿戴設備是我們目前比較熟悉的產品,主要是由谷歌眼鏡和蘋果手錶引領,加之國內的諸多創業者以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為產品形態切入的可穿戴設備領域,使其成為大眾最為熟知的一種產品形態。但智能手錶、手環類產品並不是可穿戴設備的全部,只是可穿戴設備在體表外的一種表現形式。就整個人體可穿戴設備產業層面來看,智能手表、手環儘管起步較早,但市場容量可以說是整個可穿戴設備產業中相對較小的一個模組,可以說還未發力的智能眼鏡、智能服裝、智能鞋子、智能飾品、智能內衣等體表外可穿戴設備中的任一產品形態,其市場空間都比智能手錶、手錶要大得多。

  那麼我們就以IDC的這組資料為參考來對可穿戴設備產業做一個測算,我們假設智能眼鏡的市場容量與智能手環、手錶類產品一樣大;假設智能鞋子的市場是智能手錶、手環的3倍;假設智能服裝的市場也是智能手錶、手環的3倍;假設智能飾品的市場和智能手錶、手環一樣大,先不計算人體植入式的可穿戴設備,也不計醫療類的可穿戴設備,不計未來智能手機將成為可穿戴手機的市場,以及智能內衣等,就這樣簡單地做個估算,其市場容量是多大呢?按照IDC第2階段 1810萬台出貨量來計算,1810+1810+1810×3+1810×3+1810=16290萬台,然後還要乘以相應的係數,再乘以4個季度,此時所得到的資料才是相對靠譜的市場容量資料。而所得到的這個資料還不包括每年的增量係數,因此,可以說可穿戴設備的市場容量遠超出我們當前的理解。

  本書將結合可穿戴設備的全球發展趨勢,從宏觀、微觀、具體案例以及未來預測等視角,對可穿戴設備領域的商業模式做一個系統的分析和探索,以幫助想要進入這個領域的傳統企業、創業者以及對該領域有興趣的人士更精準地切入這個行業,使投入的資本更有效地獲得回報。

  本書由陳根著。陳道雙、陳道利、林恩許、陳小琴、陳銀開、盧德建、張五妹、林道娒、李子慧、朱芋錠、周美麗等為本書的編寫提供了很多幫助,在此表示深深的謝意。

  由於水準及時間所限,書中不妥之處,敬請廣大讀者及專家批評指正。
 
著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661946
  • 叢書系列:智富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谷歌帽子版眼鏡劍指可穿戴設備商業化進程(節錄)

從谷歌眼鏡誕生,並以實際應用產品進入公眾視野的那一刻起,整個可穿戴設備產業的命運似乎就開始隨著谷歌眼鏡跌宕起伏:從最開始的被大家寄予厚望, 到後來引發的各種「吐槽」、爭議,甚至演變為抵制。但不論媒體或消費者怎麼看待,谷歌眼鏡作為可穿戴設備新時代開啟者的地位毋庸置疑。

其實,當前的谷歌眼鏡,無論在技術、形態,還是互動等方面,都可以說是一款非常精細的產品,可以說在硬體與軟體層面,都做到了幾近「極致」的體驗效果。即便如此,谷歌眼鏡還是沒有在商業化道路上有很好的推廣,這一方面與其原先的戰略意圖並不在於銷售產品,而在於引爆產業有關;另一方面則是由於應用場景中的大數據缺失,不能有效支撐谷歌眼鏡的價值發揮。以致現在在很多人眼裡,谷歌智能眼鏡失敗了,但在我看,其實不然。

在智能眼鏡被谷歌從它的 X 部門拿出來時,並不是以模型的方式,而是以實際可使用的產品形態出現在我們面前。而在谷歌將智能眼鏡展示出來之前,公司內部已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從關於智能眼鏡的一個idea,到最初如同原始電腦一般笨重到讓人無法佩戴的成品,然後經過多次的更新升級。而在這個過程中,谷歌一直沒有放棄,用超過一般企業家的毅力支持著這個「夢想」的發展。

從最初進入普通消費級市場進行測試,包括在媒體、教育、社交、影視等領域的探索;之後在遠端醫療,包括開放英國市場進行試用,到最近在企業級領域的應用探索等行為來看,谷歌一直在為智能眼鏡尋找一種最佳的商業化方式。

作為可穿戴設備產業的引路人,谷歌明白:基於眼鏡的可穿戴設備應用場景與商業價值將遠超當前的智能手錶、智能手環。也就是說,在可穿戴設備產業中,當前最火爆的智能手錶或者智能手環其實是應用場景最小的一類產品,智能眼鏡、智能服飾將會是接下來體外可穿戴設備的一個重點爆發市場。

在企業市場的谷歌眼鏡(節錄)

谷歌眼鏡,這款在消費市場頻頻受挫的智能穿戴設備,最近被科技博客爆出下一階段的戰略部署將轉向企業市場,無論這則新聞是否屬實,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谷歌眼鏡在企業市場試水溫期間,一直很受歡迎。
 

特惠贈品

載入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破關人生,I'm in!職場「破」力養成指南,電子書/有聲書/影音課程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