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友情:什麼樣的人值得當朋友?

友情:什麼樣的人值得當朋友?

  • 定價:200
  • 優惠價:918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17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一般來說,我們不會把「友情」當成是一種品德, 但是要得到真正的友情,則一定需要品德。友情是一種 人際關係,也是人與人之間情誼的表現。我們會為了交 到朋友而高興,失去朋友而哀傷。能否擁有真實友情與 人生是否幸福是息息相關的。 友情,是我們人生中極其美好的寶物。快樂分享給 對方,快樂加倍了;痛苦向對方傾訴,痛苦減少了。

  每個人都想要結交知心好友,知心好友卻為何如此難尋? 世上有這麼多傳頌友情的格言與文學作品,教導我們與 朋友相處的秘訣,為何堅實的友情卻仍然如此難得到? 或許,是我們遺漏了什麼重要的事情! 我們衡量友情時,常常只看到屬於情感的那一面, 像是喜歡、討厭,卻忽視了友情還關係到「品德」,許 多友情的獲得與失去都跟品德有關。

  所以,在這個主題中,我們將與參與討論的學員一起思考友情與品德的相關性。我們將會發現,友情雖非品德,卻非常需要品德。 例如:信任、體貼、關懷、尊重、守時等等。 22 在思辨過程中,首先要從對案例的分析,來探討友情對人生的重要性。接著,我們要透過學員自己與朋友相處的經驗,一同去檢視友情建立與維持的過程如何跟品德有關。享受真摯的友誼並不一定需具備「所有」的 品德,但是一定需要具備「某些」品德,例如:誠實、 善良、正義、同理心、公平、尊重等等。 事實上,不同的人所在意的核心品德可能不同,所以結交的朋友也不同,但是無論如何,能夠成為長久的、 或值得結交的朋友,一定是透過某些品德的連結。最後, 我將從交友的相互性,指出我們對朋友的品德要求,同時也應該是我們對自己的要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鄭合修


  學歷:臺灣大學哲學所碩士
  研究領域:儒家哲學、道家哲學
  現職: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候選人

  他在機緣巧合下踏入哲學領域,並在哲學家的思考中獲得知性的感動與感召。他既希望能夠在學術上推進哲學的研究,也希望能夠將生活化的哲學思考帶給大家,讓大家能夠一起體會到,哲學是一種生活與生命的方式。

林火旺

  學歷:美國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
  研究領域:倫理學、政治哲學
  現職: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林火旺教授是一位熱情的哲學家。他是國內研究倫理學、自由主義、社會正義、公民理論的重鎮;他不僅在高等學府的象牙塔中研究,更像傳教士一般,四處演講,有時也上電視,呼籲國人提升民主素養、寬容異見、關懷他人、智慧思辨。
 

目錄

p.5 推薦序  林火旺
p.8  作者序  鄭合修
p.11 出版序  李賢華
p.13  part (1) 思辨之前
p.29  Part (2) 概念澄清
p.40  part (3) 帶領思辨
p.91  part (4) 延伸閱讀和補充資料
 

作者序

  這是我第五年參加由林火旺老師所舉辦的愛智營。能夠參與這個以「品德如何思辨」為主題的營隊,是我的一大幸運。它不僅讓我在哲學系所學的東西派上用場來幫上其他人,更在一次次的教案設計中幫助我自己重新思考我自己的生命。
 
  每一次要設計教案的時候,我會先想兩個問題:這個品德是怎麼一回事?它跟我的生命有什麼關係?而在設計友情教案的時候,我首先是一頭霧水的:友情怎麼會是一種品德?友情是一種人際關係吧!即使有以上的疑惑,友情也的確是我們的人生中一定會遇上的重要課題,好吧,讓我繼續思考這個主題。
 
  雖然友情看起來不像是品德,那麼它跟品德會不會有隱藏的關係呢?當我細細回想我過去跟朋友相處的經驗,以及絕交的經驗,那些過了十幾年卻仍然記得的事,才赫然發現,那些表面上各不相同的事,裡面都有個共同的因素,就是「我喜歡這個人在這些事上表現出來的人品」、「我討厭這個人在那些事上表現出來的人品」。我是如此,大家很可能也是這樣的吧?於是,這樣的發現就成了這個教案的設計思路。
 
  很多六年級的朋友跟我一樣,都對過去的教條式灌輸的品格教育相當反感,以前必須背誦的青年12守則、24孝故事在今天大多被當成笑話看待。如果品格教育是不能廢棄的,那麼今天我們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會是什麼樣子呢?在我自己成為品德教育的教案設計團隊的成員後,我終於找到了一些心得:讓大家從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找材料,讓大家有足夠的思辨能力去對這些材料進行處理,尋找自己的答案。如果品德真的是生命中必須的,那麼它一定就在大家的生命中,只要我們有足夠的省察與思辨能力去將生活中各種大大小小事務表面的現象拂去、找出現象內在的連結,品德的重要自然會在自己心裡露面。我們在意品德嗎?其實我們都很在意的,只是以前不知道而已。
 
  在這種品德教育中,我們不希望任何人有被強制灌輸什麼的感覺,我們希望做到的,是大家真能像是孟子所說的:「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而要做到這點,不是催眠或洗腦,需要的是大家一起進行思辨。別人給的結論,縱然一時聽起來很有道理,感受一過也就忘了。唯有經過自己重重思考,那最後被我自己同意的結論才會深深地刻在心裡。品德也是一樣的,大家所希望的品德,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

鄭合修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291873
  • 叢書系列:We care
  • 規格:平裝 / 10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0.7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暖身活動:公德是什麼?

(一)目標:理解公德的意涵

(二)要引導出的核心概念:
第一,公德意指涉及公共事務的道德,所以公德涉及的是公共領域中的行為對象,而判定行為是否屬於公德範圍的依據是「行為是否影響到非特定他者應有的權益」。
第二,公共道德規範旨在促進、保障整體社會成員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應重視、保障每個社會成員所應具有的基本權益。然而,公共利益並非等同於多數人的私人利益,因為多數人的判斷可能出錯,其私人利益的考量也可能破壞社會大眾的公共利益。

(三)教具:電腦、投影機、投影片

(四)內容:
1 播放新聞影片〈人多垃圾多!白牆髒 馬桶堵 最美小學變樣〉。
2 提問:你認為遊客的行為算是缺乏公德心嗎?為什麼?(簡單提問,讓大家初步思考什麼是公德)
3 播放各種行為圖片,帶領者對各種行為進行描述。
4 再提問:哪些行為屬於缺乏公德心的行為?這些行為分別影響到哪些人?如何影響?(開始細緻討論哪些行為屬於公德的範圍)
5 進一步提問:你是基於什麼標準來判斷哪些行為屬於缺乏公德心?
6 帶領者解說如何判斷哪些行為屬於公德的討論範圍。
7 舉例延伸提問:設想你現在正在搭乘火車,並且火車規定車廂內不得吸菸。假如現在車廂內大多數人都同意可以吸菸,請問此時吸菸這個行為就符合公德了嗎?為什麼?
8 帶領者解說公共道德規範旨在促進、維護整體社會的公共利益。

二、個人為何要培養公德心?

(一)目標:思考個人應該培養公德心的理由

(二)要引導出的核心概念:個人應該培養、發揮公德心的理由在於,為了讓彼此生活在更美好的生活環境中,也就是遵守公共道德規範能促進彼此的利益,因為這能為彼此建立互信、合作的基礎。此外,發揮公德心也是一種尊重他人的表現。

一、暖身活動

(一)目標:朋友在人生中,真的很重要!

(二)教具:新聞一則〈紐約上流 花錢買朋友〉

(三)內容:
1 閱讀新聞
2 提問:你喜歡這樣花錢買的朋友嗎?為什麼?
3 小結兩方意見
4 再提問:如果大家都知道這樣的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為什麼還是會有這樣的「職業」?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一代人的努力終結氣候危機《再生》|自然科普展7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