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生老病死間的大哉問

生老病死間的大哉問

  • 定價:200
  • 優惠價:9519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18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基因篩選,是否阻礙了大自然的多元發展性?
想要活得更有品質,不道德嗎?
醫療專業與病人自主權,孰輕孰重?
生老病死不同階段,生醫倫理學怎看待?

  現代的生命醫學發展,以一日千里之姿向前奔馳,憑藉科技,人類掌握了許多物種的生殺大權,包括人類自己。幾乎從未出生之時,科技已然全面介入,在走向死亡的終點之前,生醫科技也未曾離手。而這樣全面侵入的生醫發展,是否與最基本的人性尊嚴、最核心的倫理價值互相矛盾、頻發衝突呢?

  作者在本書中,討論了基因檢查、墮胎、聰明藥、安樂死、醫師專業等等生醫倫理學上的爭議,援引當代世界各地的實例,如環法冠軍阿姆斯壯的禁藥與輸血爭議、肢體殘缺的刀鋒戰士竟被四肢健全者攻擊說他作弊、想要安樂死的鮑維雅被醫院以鼻胃管強迫灌食、安潔麗娜切除乳房跟貧富公義有關係……。本書以宏觀的視野來關注生命、醫療、基因工程、哲學、倫理學、社會公義、人類未來發展等議題,是極佳的生醫倫理入門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珮華


  學歷:
  蒙納許(Monash University)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
  劍橋大學科學史暨科學哲學碩士
  臺灣大學哲學學士

  經歷:
  「哲學家闖蕩天涯」發起人及主編
  「哲學講 Philtalks」特約撰稿人

  著作:
  作者之相關論文,已刊載於西班牙Dilemata期刊、英國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期刊。另與中正大學祖旭華副教授合著之文章,已收錄於英國皇家哲學學會(The Royal Institute of Philosophy)之期刊Philosophy中。
 
 

目錄

序言
前言   001
 
一、基因不基因?檢查不檢查?   013
1.優生保健其實是種歧視?   021
2.「反歧視」,所以一切的基因檢驗都不應該做?   024
3.難道我們不該堅持每個孩子都一樣好?   029
4.基因檢測難道不會帶來更不公平、更不正義的社會?   034
5.提倡公平正義就能解決一切的問題嗎?   040
6.每個檢測都會牽涉到公平正義或是加劇貧富差距的問題嗎?   042
 
二、什麼時候可以墮胎?總是可以?有時候可以?永遠不可以?   047
1.墮胎就是殺人?   050
2.是人,就有生命權?   054
3.兩害相權取其輕   063
4.我的身體,我來主宰才是重點?   067
5.擁有「成為人的可能」才是關鍵?   071
 
三、想要更好,何錯之有?   081
1.藥物根本不會讓人真的變得更好?   085
2.只有你變得更好,難道公平?   090
3.治療?還是作弊?   094
4.到底什麼是正常?   101
5.更完美?還是喪失了自我?   110
 
四、想要好好離開,不行嗎?   121
1.死亡到底是什麼?   126
2.「讓」他好走、「幫」他好走,真的不一樣嗎?   131
3.該怎麼迎向終點是我的事,跟別人有什麼關係?   139
4.再好的制度,都有被濫用的可能?   142
 
五、當專業上最好的決策與病人的個人意願相左時,該怎麼辦?   149
1.健康當是醫師的首要顧念?   155
2.因為醫生都是為你好,所以都該聽醫生的?   158
3.不管好壞,我的身體當然是我自己來決定?   169
4.代替意亂情迷的人做的決定,只是實現他真正的希望?   178
 

序言

  這本書的成書,有賴許多機緣的成全。

  我對哲學開始有興趣,是國中時在LGS圍棋網上結識了當時在德國留學的葉達良老師,葉老師每週擔任網友的解棋志工外,下課後還會向大家談談哲學,對這門學科的好奇,基本上是從那時開始。至於對本書所主要探討的領域,科學研究與醫療行為中的倫理問題產生興趣,則是在劍橋大學求學時,受到Tim Lewens教授以及當時擔任研究員,現任教於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Elselijn Kingma教授的啟發。兩位教授的指導,不管是正式的還是非正式的,都對我日後在編寫此書上有很大的影響。

  我特別要感謝賴天恆學長引薦我參與三民書局的哲學輕鬆讀計畫,使此書有出版面世的可能。我同時也要感謝好友賴智信醫師、林鈺淳醫師提供了我許多第一線醫師在醫療實務上的觀點,甚至還寄臨床論文讓我參考。我也要感謝蕭伶伃、李瑞竹這兩位學識淵博的好友,幫忙我釐清一些重要的概念該如何用中文表達,拯救我殘破不堪的中文。好友黃煜翔、劉立恆、鄭詠文常常透過網路詰問我對這些議題的看法,無形中也幫助我形塑出整本書的架構。在最後修訂階段,中正大學哲學系的祖旭華老師不厭其煩地跟我一起檢討裡頭的論證表達是否清晰、哪邊可以再多做一些說明,往來了多封信件,對這本書的成書,幫助非常的多,真的非常感謝。雖然獲益於這麼多朋友的幫助,但百密一疏,書中若仍有錯漏,都是我審稿不力,希望讀者見諒。

  最後,我最感謝的還是我的父母,黃大安先生與李永香女士,謝謝你們在這樣的世道下,選擇無條件的支持我走上職業哲學家的這條路。沒有這些幫助,這本書就沒有成書的機緣。

二○一七,五月,誌於墨爾本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462943
  • 叢書系列:哲學輕鬆讀
  • 規格:平裝 / 19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0.9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一、基因不基因?檢查不檢查?

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在十九世紀登上小獵犬號時,他大概沒想到,這一趟旅程在日後會促成了生物科學的大革命,讓人類從此可以用簡單的幾條科學法則來解釋生命的起源,讓我們了解看似完全不同的生命物種,也可能系出同源、擁有共同的祖先。他大概也沒有想到,他寫出的《物種始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會啟發了自己的表弟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 1822-1911),讓表弟在日後勾勒出現代優生學(Eugenics)的理論基礎吧?

或許,你讀著讀著,心中會覺得有點疑惑「討論物種怎麼出現的科學著作,不是往回看、去討論生物怎麼演化出來的嗎?怎麼會跟優生學有關係呢?」是的,乍看之下,《物種始源》好像與優生保健沒有關係,但是,當我們仔細追問下去,思考達爾文到底是如何說明大千世界中的各式生物是如何而來時,這兩項學說,好像就沒有這麼遙遠了。

簡單來說,同樣的物種之所以可以慢慢的演化成不同生物,很大一部分的因素來自於同一物種內的個體差異。以鳥類來說,同一種類的鳥類在身材上常常也有高矮胖瘦的差異,牠們的毛色、鳥喙也各有些許的不同,這樣的差異導致了同一個種類的鳥類個體,在面對同樣的環境或是挑戰時,有不同的優勢與劣勢。剛好契合生長環境的基因者,便比其他的同類更容易繁衍下一代,而那些促使這些鳥類擁有繁衍優勢的特質,也因此被保留於大自然之中。這樣的天擇(Natural selection)過程在其後的漫漫時光,讓原本系出同源的鳥類有可能因為彼此的子孫在不同環境底下生存,被挑選出的特質各不相同外,彼此間的差異也越來越大,最後分道揚鑣,成為不同的物種。

達爾文的表弟高爾頓所提出的優生學理論,其實就是把達爾文這套「描述」不同的物種怎麼一一透過演化而出現的科學理論,進一步的轉化成「指引」人類社會的倫理學理論。高爾頓認為,如果同一個物種之中,每個個體都會有些微的差異,那人類社群理當也是如此。人類在身高、智商、髮色、膚色等等的特質上,也都不盡相同,有的人比較聰明,有些人則比較愚笨。如果人類跟其他的生物在這方面沒有不同的話,我們何不將那些擁有比較好的特質的人挑選出來,然後鼓勵他們多多生育,透過遺傳,把他們這些美好的特質傳播出去呢?就像我們會將在賽馬比賽中奪冠的冠軍馬當作種馬一樣,為什麼我們不將這套做法也施用在自己身上?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