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重塑中華:近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研究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850
  • 優惠價:976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7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華民族」是近代中國才出現的新名詞。本書是對這一觀念的歷時性考察,論述了「中華民族」觀念如何從清末醞釀、民國確立和傳播、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強化,再到抗戰前後大普及,並最終主導國內政治輿論的過程。這一觀念是伴隨著中西思想交匯、民族與國家的糾結與互動發展而來,是研究中國近代史不能不重視的思想史現象和社會文化史現象。本書是著名清史專家黃興濤教授歷經多年的學術成果。這部觀念史著作運用了歷史學與語言學的跨學科研究方法,對各項文獻材料進行了細緻的爬梳、整理和選取,顯示出作者深厚的學術積澱與嚴謹的治學態度,不僅有助於讀者瞭解「中華民族」觀念之發展脈絡,更開啟了當代史學研究的新視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黃興濤


  中國人民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兼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清史、民國史和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是《新史學》集刊召集人之一。著有《「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文化史的追尋:以近世中國為視域》、《文化怪傑辜鴻銘》、《文化史的視野:黃興濤學術自選集》、《中國文化通史.民國卷》(合著)等。主編和聯合主編有《西方的中國形象譯叢》、《文化名門世家叢書》、《明清之際西學文本》、《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新史學》第3卷)、《西學與清代文化》、《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等叢書和著作。主要譯著有《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自畫像》、《辜鴻銘文集》等。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目錄

緒論 「中華民族」:近代國人民族自覺的新符號與新概念 / 001
 
第一章 清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的醞釀
一、延續與轉換:從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說起 / 014
1. 「中國」、「中華」及其歷史上的認同 / 014
2. 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及其現代轉換——兼談作為現代國名的「中國」究竟始於何時 / 019
二、新的思想資源:現代「民族」概念在中國的形成 / 069
1. 郭士立與傳統漢文裡「民族」一詞的早期轉化 / 069
2. 清末現代「民族」概念的形成及其主要來源 / 075
三、「大民族」觀念的創發及其最初的指代詞 / 082
1. 梁啟超與「大民族」觀念的創發和「中國民族」說 / 082
2. 「中華民族」一詞的誕生及其早期觀念內涵——兩種「中華民族」概念問世記 / 089
四、尋歸「大同」:立憲運動與各民族平等融合的新自覺——以滿族官員和留日旗人的民族觀念為中心 / 098
1. 「五族大同」:立憲運動期間的民族一體融合論 / 099
2. 「同民族異種族之國民」說的發軔及其民族觀依據 / 105
3. 現代「國族」一詞的出現、概念內涵及其他 / 114
 
第二章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確立與傳播
一、民國建立與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基本形成 / 124
1. 「五族共和」論及其引發的「中華民族」觀念 / 126
2. 袁世凱與民初民族融合的新背景及實際效應 / 150
3. 「中華民國」國號、早期國歌的意義與影響 / 160
4. 李大釗、申悅廬與「中華民族」旗幟的高揭 / 171
二、五四運動後現代中華民族觀念逐漸傳播開來 / 183
1.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得以基本確立的諸多因素 / 183
2. 孫中山的有關倡導及其深遠影響 / 191
3. 梁啟超專研「中華民族」:思想來源及意義 / 206
4. 「國家主義派」的關切和外蒙「獨立」事件的刺激 / 215
5. 「中華民族」的認知進展與標誌詞符進一步流通 / 223
 
第三章 「中華民族」符號認同的強化與深化
一、南京國民政府與中華民族一體認同符號的強化 / 230
1. 兩部代表性史著之誕生及其「中華民族」觀念蘊涵 / 231
2. 國民黨政府和學界精英繼續「整合」民族的努力——蒙藏「宣化」、黃陵祭祖與「民族」重審 / 238
二、日本侵華與「中華民族」認同的深化——以「中華民族復興」話語為中心的透視 / 261
1. 「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的巨大影響——以少數民族人士的中華民族認同為例 / 262
2. 「中華民族復興」理念和話語的興起 / 273
3. 國共兩黨與「中華民族復興」論 / 286
4. 民族復興論的高漲、內涵及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關聯 / 297
三、「民族英雄」、「漢奸」與歷史教科書的「中華民族」書寫 / 320
1. 抗戰前後的「民族英雄」問題 / 320
2. 「漢奸」與「華奸」之辯 / 338
3. 中學歷史教科書裡的「中華民族」書寫 / 349
 
第四章 抗戰前後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大普及
一、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社會化與多媒介的認同表達 / 360
二、單一性民族的「中華民族」觀之強烈訴說與迴響 / 370
1. 顧頡剛關於「中華民族是一個」的論說及其爭論 / 371
2. 民族一元論的由來、其他形態與「黃帝子孫」說的新解釋——兼及吳文藻「文化多元、政治一體」之回應 / 392
3. 蔣介石以「宗族說」為基礎的「中華民族」一體觀 / 426
三、「中華國族」入憲討論與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 / 441
1. 孫科等人與「中華國族」入憲的努力 / 443
2. 芮逸夫的「中華國族」解說 / 458
四、中共的「中華民族」觀及其與其他各方之互動 / 471
1. 抗戰時期中共「中華民族」觀念的變化 / 471
2. 共產黨、國民黨和其他各方的觀念互動及其結局 / 487
 
結語 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及其認同特徵的再認識
一、“NATION”內涵的歷史性、複合性與現代中華民族認同之性質 / 503
二、「一元」抑或「多元」?「建構」還是「演化」? / 523
三、一點感悟 / 533
 
附錄 情感、思想與運動: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研究檢視 / 570
參考文獻 / 535
後  記 / 567
作者簡介 / 567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0438202
  • 叢書系列:三聯文厙
  • 規格:平裝 / 59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9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第一章 清代中國「中華民族」觀念的醞釀

「中華民族」由「中華」與「民族」兩詞組合而成,作為一種觀念,它的形成既同古老的「中國」、「中華」和「中國人」概念之內涵及其認同在清朝的延續與演變密不可分,也與外來的現代「民族」概念於此期被吸納與運用,存在著直接的關聯。這就決定了本書的探討,首先必須要著眼於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中西的有關認知與認同的互動,以及現代「民族」概念在中國的最早形成和傳播運用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清代是中國歷史上各主要民族大規模碰撞與空前融合的時期,也是中國與主導「現代世界體系」的西方列強直接接觸、衝突並深受其影響的時代,這些都為現代中華民族觀念的孕育創造了必要的歷史條件。

一、延續與轉換:從清朝滿人的「中國認同」說起

1.「中國」、「中華」及其歷史上的認同

作為古老的名詞與概念,「中國人」乃至更為基礎的「中國」、「中華」等,都無法只從清朝講起,它們的範圍、內涵經歷了漫長的延續與演化過程。據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國」一詞,出現在周成王時青銅器《何尊》銘文上。其言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1這裡的「中國」,一般認為指的是京師成周洛邑,也代指天命擁有王權的「天下」之核心。類似含義的「中國」,在《尚書》、《詩經》等經書中常可見到。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