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我們如何丈量世界?:從生活的單位看見科學的趣味

我們如何丈量世界?:從生活的單位看見科學的趣味

THE LONG AND THE SHORT OF IT: HOW WE CAME TO MEASURE OUR WORLD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生活的單位=生活的歷史+生活的科學
2016年大受好評的「單位展」帶你從創意視角認識單位
這本書現在幫你補足各種「生活單位」的知識背景
「單位」除了很實用,而且比你想像中更有趣
 
  1公斤到底有多重?1公升到底有多少水?

  1秒鐘到底有多久?是翻過一頁書的速度,還是地球轉動0.463公里?

  在使用單位之前,我們是否應該先了解單位,例如,1公尺為什麼是現在的1公尺呢?

  我們總是丈量著周遭的一切,從拇指的寬度到腰圍的寬度,從交通工具的速度到時間的速度,從巧克力的價值到金錢的價值。度量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大、更廣、更深。但是誰決定了我們的測量方法與準則呢?他們又是為什麼/憑什麼訂立了這樣的標準?

  為什麼1分鐘有60秒而不是10秒?

  1英里的距離有多遠,得看你從哪裡出發?

  測量山的海拔高度還要看月分選日子?

  為什麼穿著高跟鞋的女生比大象更危險?

  我們早就習慣了生活中的各種單位,1公分就是1公分,1公尺就是1公尺,有什麼好研究的?如果你願意探究下去,就能從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物中發現意想不到的趣味。至少,看完這本書,你不會再以為格陵蘭的面積和非洲一樣大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格瑞姆.唐諾 Graeme Donald

 
  職業作家,出版過多本解釋歷史、單字意義以及流行誤解的書籍,並且為多家報刊專欄撰文。他在《今日報》(Today)撰寫單字起源專欄已超過十年,著有《當地球是平的》(When the Earth Was Flat)、《科學家的偶然》(The Accidental Scientist)、《利用廁紙學新知》(Learn on the Loo)等書。

譯者簡介

薛浩然

 
  澳門僑生,畢業於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中英翻譯學程,現居北京,從事語音識別方面工作。譯有《國際記憶冠軍的編碼器》等書。
 
 
 

目錄

- 引言
- 第一章:高度、長度與深度:頭髮的寬度、英寸與英尺、尺寸差異釀成悲劇、拇指法則……
- 第二章:距離:第一個測量地球周長的人、英里與海里、有關地圖的誤會、星星之間的距離……
- 第三章:面積與體積:海德與百戶、土地繼承者、品脫與加侖、酒杯與酒桶……
- 第四章:重量、排水量與密度:靈魂的重量、身高體重指數、重力與重量、哈比……
- 第五章:日期和日曆:愚人節的由來、消失的日子、黃道帶、今年是哪一年……
- 第六章:時鐘與時間:高度影響時間、水鐘與沙漏、生理時鐘、當地時間與標準時間……
- 第七章:溫度:蟋蟀與溫度、溫度計的起源、被閃電擊中七次的人、彭巴效應……
- 第八章:聲與光:宇宙大爆炸、比光還要快、都卜勒聲光秀、把房子震倒的音量……
- 第九章:各種其他單位:聖誕老人物理學、女人和大象哪個更危險、黃金比例、不致死的死刑……
 
 
 

引言

  近至周遭環境、遠至廣濶宇宙,都充滿了各種可見或不可見的物質,而度量衡就是我們測量和理解這些物質的工具。不論你是要烘焙蛋糕還是駕駛波音747橫越大西洋,都需要精準掌握相關的時間、溫度以至材料用量等概念。生活,離不開度量衡。

  早在遊牧時期,人們已經開始測量事物。測量土地促成了幾何學的出現;幾何學的英文geometry就是由希臘文的「ge」(土地)和「metria」(測量)組成。販賣穀物、以物易物,同樣需要測量貨物的重量。人體許多部位本身就是非常方便的量尺,例如以前人們用手掌寬度測量馬匹高度,「手掌」(hand)這個單位仍然沿用至今,不過已經標準化為4英寸。此外,拇指、腳板、從指尖至手肘的長度,以及雙手展開的長度,都可以作為測量工具。古代人應該曾經用石頭代表一定數量的穀物重量,所以現在才有「英石」這個英制單位。不過石頭有大有小,大小不一會影響測量,因此就有統一重量和容量單位的必要。隨著商業發展,人們開始僱用員工,為了確保雇員準時上班、按照約定的時數工作,測量時間也開始變得重要。

  一如語言,各地本來都有自己的一套度量衡標準,但終究會逐漸趨向全國統一,因為人們需要對貨物大小和價格的認知一致,才能進行交易。本書大都使用公制和英制為標準,部分讀者可能會對此有意見,但這兩個度量衡制度的確是現行國際通用的標準。有些古老的異國單位可能連其國民也認不得,此書也自然不會討論。從前馬來語的重量單位「斤」(kati)算是一個例外,茶葉罐的英文tea caddy就是由此得名,但這些例子實在不多。

  又有些單位,例如「伏特」、「安培」、「歐姆」,定義相當複雜,但其單位名稱的由來並無特殊故事,本書也不予討論。其他類似的單位如「帕斯卡」、「爾格」、「達因」和「標準大氣壓」,都是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單位,平常生活中不易用到,因此本書也不處理。

  很多標準單位的起源十分有趣。拳擊擂台之所以為正方形,因為最初是以四條馬車鞭相圍而成,其長寬等於馬鞭長度。網球場的形狀和面積源自古代莊園的庭院大小,其特別的計分制度則與庭院時鐘的形狀有關。至於傳統時鐘的形狀為什麼是圓形、旋轉方向如何決定,這些都與日晷有關;如果時鐘當初是在南半球發明,順時針的方向就會反過來。

  歐洲鞋子尺碼的數字其實是大麥粒的數量;1英里是古代羅馬軍團士兵走1000步的長度;元素表的排列方式源自接龍遊戲;華氏溫標的0度原本是以1708年至1709年的但澤(Danzig,今位於波蘭的格但斯克)冬天的冰塊溫度決定,而華氏100度則是華倫海特(華氏溫標的創始人)妻子的腋下溫度。

  我們早就習慣了各種單位,1碼就是1碼,1公里就1公里,有什麼好研究的?不過,一如生活中其他看似無聊的事物,當你願意探究其根本,將會發現更多意想不到的驚喜。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429203
  • 叢書系列:PopSci
  • 規格:平裝 / 17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0.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面積與體積
 
品脫和加侖
 
人從中世紀時期開始使用品脫和加侖,做為乾量或濕量的容量單位,並沿用至今。品脫起初的定義是這樣的:把嘴巴含著的飲料吐出來就是1口, 32口就是1品脫。人們會在盛滿32口飲料的杯上畫一條線,標記飲料高度。品脫這個字來自拉丁文pingere,意指「畫下」這個動作。
 
事實上,這種噁心的測量容量方法是很多英制容量單位的原型。不過在以下列表中,幾個龐大的容量單位是直接以品脫(32口)的倍數進行計算。否則,試想像測量1雪莉桶(32768口)的容量大小時,要是過程中一時忘了數到第幾口,那可真倒楣。在人們變得比較講究、改用湯匙為基本容量單位之前,中世紀的容量單位如下:
 
2口=1小杯(pony)
4口=1傑克(jack)
8口=1及耳(gill或jill)
16口=1杯(cup)
32口=1品脫(pint)
64口=1夸脫(quart)
128口=1波特爾(pottle)
256口=1加侖(gallon)
512口=1配克(peck)
1024口=1坎寧(kenning)
2048口=1蒲式耳(bushel)
4096口=1史特萊克(strike)
8192口=1庫姆(coomb)
16384口=1豬頭桶(hogshead)
32768口=1雪莉桶(butt)
 
公升
 
大革命後,法國人將1公升定為邊長10公分正方體的滿水量。他們認為這1公升的水應該有1公斤,不過當時並沒有考慮到水的純度和溫度,確使其維持在最大密度的狀態,所以正方體內的水實際上不足1公斤。加上當時法國科學院制定的1公斤參考原型失準,比現在的標準多了百萬分之二十八,導致1公升的參考原型變成1.000028公升。
 
1901年,國際度量衡大會決定糾正這個微小的差距,於是棄用10公分的正方體,選擇以攝氏3.98度(這個溫度的水到達最大密度)、在1大氣壓下的1公斤純水為1公升。
 
1964年,第十二屆國際度量衡大會重新採取1790年代的立方體公升定義,所以現在1公升的水重量仍舊不足1公斤,不過也相當接近了,並不會影響一般計算。值得注意的是,「公升」如今已經不是科學界會使用的單位用語,科學家多以「立方分米」稱之。
 
酒桶
 
以前裝酒的容器大小,第一要考慮能不能通過旅館和酒吧的大門。雖然英文barrel泛指所有用木造酒桶,但嚴格來說,這個字原本指的是容量36英制加侖/31.5美制加侖的木酒桶。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21世紀的人生難題,線上解憂價,單本88折,二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