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教學理論與方法

教學理論與方法

  • 定價:450
  • 優惠價:9542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40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沒有教學,教育就淪為空談。廣義的教學包含教師的教學(teaching)與學生的學習(learning)。教學理論與方法主要來自學習理論,學習成為教學的中心課題。

  本書共分為兩篇,「教學理論篇」闡述神經科學、行為學派、認知發展、社會認知、資訊處理、認知學習、人文學派、多元智能、學習型態、情緒智商、建構理論,以及動機等理論。「教學方法篇」論述直接教學、探究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創意教學、個別化教學、小組教學、合作學習、協同教學,以及道德教學等方法,最後討論教學評量。教學理論篇各章末節研討教學應用與省思;教學方法篇各章亦有實務演練,實為本書最大特色。

  本書可供大學校院師資培育中心、教育系所學生修習教育心理學、教學原理、課程發展與設計、班級經營、青少年發展與輔導、教學實習及研習機構研習之用,亦可供各級學校教師與教育行政機關人員參考與應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清濱


  臺灣省南投縣人
  學  歷:國立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文學士(1967)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碩士(1971)
  美國北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學校行政碩士(1982)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博士(1994)
  國家考試:高等考試教育行政人員及格(1970)
  研  習:美國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師範教育與學校行政研習(1973)
  經  歷:臺北縣及人中學教師(1970~1971)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股長、視察、督學、總務室主任、第一科 科長、研究員兼督學室主任(1971~1995)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主任(1995~1997)
  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主任(1997~1999)
  教育部臺灣省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主任(1999~2002)
  中臺醫護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副教授(2003~2007)
  中臺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兼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教授(2007~2013)
  朝陽科技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教授(2007~2016)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教授(2007~)
  著  作:《學校行政》(1988)
  《學校行政與教育革新》(1997)
  《學校經營》(2007)
  《學校教育改革:課程與教學》(2008)
  《教學視導與評鑑》(2008)
  《教師心理學》(2015)
  《教學原理與實務》(2016)
  《教學理論與方法》(2018)
 
 

目錄

第一篇 教學理論篇
第1章 學習的概念
第一節 學習的定義
第二節 學習理論的先驅
第三節 學習心理學的研究
第四節 學習心理學的重要議題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2章 神經科學
第一節 腦的組織與構造
第二節 神經生理學
第三節 腦發展
第四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3章 行為學派理論
第一節 連結理論
第二節 古典制約理論
第三節 操作制約理論
第四節 接近制約理論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4章 認知發展理論
第一節 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第二節 社會文化理論
第三節 認知發展理論的啟示
第四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5章 社會認知理論
第一節 概念架構
第二節 觀察學習
第三節 模仿的歷程
第四節 自我效能概念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6章 資訊處理理論
第一節 資訊處理系統
第二節 記憶模式
第三節 遺忘
第四節 資訊處理的原則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7章 認知學習歷程
第一節 技能學習
第二節 概念學習
第三節 後設認知
第四節 問題解決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8章 人文學派理論
第一節 需求階層理論
第二節 治療學習理論
第三節 理論評述
第四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9章 其他學派理論
第一節 多元智能理論
第二節 學習型態理論
第三節 情緒智商理論
第四節 建構理論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10章 動機理論
第一節 歷史的觀點
第二節 歸因理論
第三節 社會認知
第四節 自我概念
第五節 教學的應用與省思

第二篇 教學方法篇
第11章 思考教學
第一節 直接教學法
第二節 探究教學法
第三節 問題解決教學法
第四節 創意教學法
第五節 實務演練
第12章 個別化教學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實施方式
第三節 實務演練
第13章 小組合作學習
第一節 小組教學法
第二節 合作學習法
第三節 實務演練
第14章 協同教學
第一節 協同教學的涵義
第二節 協同教學的類型
第三節 協同教學的實施
第四節 實務演練
第15章 道德教學
第一節 道德發展原則
第二節 Kohlberg的道德推理階段
第三節 Dewey的道德論
第四節 道德教學的實施
第五節 實務演練
第16章 教學評量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命題的題型
第三節 多元評量的涵義
第四節 多元評量的理論基礎
第五節 多元評量的應用
第六節 改進的途徑
第七節 實務演練

表次
表2.1 腦的部位
表3.1 古典制約方式
表4.1 Piaget的認知發展階段
表4.2 Piaget與Vygotsky的理論應用比較
表5.1 影響觀察學習與表現的因素
表6.1 Gagn€撉瑣ザ葳滶?
表7.1 概念類化與區別的步驟
表9.1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論
表9.2 情緒的主要功能與例證
表9.3 教師的情緒反應頻率
表9.4 建構教學的模式
表10.1 Weiner的歸因模式
表14.1 體育科循環式協同教學設計
表15.1 Kohlberg的道德推理階段
表15.2 道德行為的判斷
表16.1 教師的發問與題型分析
表16.2 知識向度與認知歷程向度的目標分類

圖次
圖2.1 人體神經系統
圖2.2 腦的構造
圖3.1 強化時程
圖4.1 近側發展區
圖5.1 Bandura的三位一體互惠式因果關係模式
圖6.1 資訊處理過程
圖6.2 記憶理論(Atkinson-Shiffrin 模式)
圖6.3 Gagn€é的智能階層
圖8.1 Maslow的需求階層
圖11.1 探究教學五步循環模式
圖11.2 聚斂式思考與輻射式思考
圖12.1 學習活動卡
圖12.2 學習契約
圖13.1 社交關係圖
 
 

自序

  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核心;沒有教學,教育就淪為空談。廣義的教學包含教師的教學(teaching)與學生的學習(learning)。教學理論與方法主要來自學習理論,學習成為教學的中心課題。

  教學是一個複雜的歷程,它涉及許多的要素,至少包括教師、學生、教學目標、教學材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量,學習則與這些要素息息相關。除了具備專門學科的知能外,教師要了解學生身心發展的狀態、探討各級各類的教育目標、熟悉教材的組織、採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及妥善運用評量的方式,教學才能得心應手、應付裕如。這些歷程牽涉到一個問題──學習究竟如何產生?學習理論即在描述學習的歷程與本質,從而構成教學理論。

  然而,教學理論貴在實踐。教學理論要轉化為具體可行的教學方法,徒有教學理論而無教學方法,教學理論就會變成空中樓閣、紙上談兵。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必須兼籌並顧、攜手並行。

  基於上述理念,本書分為兩篇,分別探討教學理論與教學方法。「教學理論篇」闡述神經科學、行為學派、認知發展、社會認知、資訊處理、認知學習、人文學派、多元智能、學習型態、情緒智商、建構理論,以及動機等理論。「教學方法篇」論述直接教學、探究教學、問題解決教學、創意教學、個別化教學、小組教學、合作學習、協同教學,以及道德教學等方法,最後討論教學評量。教學理論篇各章末節皆有教學的應用與省思,各種教學方法亦有實務演練,實為本書最大特色。

  依據美國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的需求階層理論,人生的最高需求層次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作者畢生從事教育工作,總覺得尚有許多事情沒有完成,乃利用退休之餘,撰寫本書以達成自我實現。

  許多教師或相關教育人員博覽群籍、知識廣博、經驗豐富、處事嫻熟。但是,無可諱言,亦有少數教師滿腹經綸、博學多聞,卻常陷入「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窘境,對於教學或行政問題依然束手無策,終究無濟於事。揆其原因,泰半未能融會貫通,無法學以致用。因之,本書先從理論著手,探討各派學說,並舉出例證,以求應用;進而研討方法,將理論化為實務,舉出若干實例,以供演練。冀望讀者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對於教學與行政工作或許有所助益。

  本書可供大學校院師資培育中心、教育系所學生修習教育心理學、教學原理、課程發展與設計、班級經營、兒童(青少年)發展與輔導、教學實習及研習機構研習之用,亦可供各級學校教師與教育行政機關人員參考與應用。唯作者才疏學淺,思慮不周,舛誤之處實所難免,尚祈方家不吝指正。
 
張清濱
2017年 8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918198
  • 叢書系列:課程、學習與教學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7 x 23 x 2.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 飲食烘焙展
  • 簡報溝通說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