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想想歷史

想想歷史

Thinking About History

  • 定價:480
  • 優惠價:79379
  • 優惠期限:2024年04月09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我們讀的是誰的歷史?我們該如何思考歷史?——

  究竟誰是歷史的創造者?歷史又是如何被生產?
  歷史學家該如何評估史料?一般讀者又該如何閱讀史籍?
  「描述」和「詮釋」間的鴻溝何在?歷史,到底是事實還是虛構?

  「歷史學家不能給你答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問題,可以教你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
  --莎拉.瑪札(Sarah Maza)

  由美國西北大學歷史學教授—莎拉.瑪札(Sarah Maza)所撰寫的《想想歷史》力圖描繪歷史學的廣泛和多樣性,書中每個單元皆圍繞著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中心問題構成,為討論歷史這個學門提供了絕佳素材和案例,並將帶領讀者思索歷史學在近半世紀來如何改變,為何歷史學家將注意力轉向新的行動者、空間和物體,而歷史生產過程中的衝突又引發了哪些學界內外部的熱議,進而一探創新與爭議如何形塑歷史研究領域。

  為什麼我們學習歷史?因為歷史回答了其他學科所不能解決的問題。正因為歷史在公共生活中無處不在,並有著無可抹滅的影響力,因而有關歷史研究的爭論在學術界內外不斷出現。歷史學充滿活力、不斷變化並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想想歷史》想要提供的不是答案或處方,而是持續與過往對話的邀請函,藉由向歷史不斷地提問,回應時代的需求和好奇心。基於所有耳熟能詳的理由,我們需要我們的集體過往:從我們的祖先的成功和失敗中獲得智慧和靈感、找出我們是誰,並且滋養我們的想像力,進而找到繼續前進的各種可能方向。

名人推薦

  杜正勝(中央研究院院士)、胡川安(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後研究員)、涂豐恩(「故事」創辦人)、蔣竹山(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____專業推薦

  導讀:
  陳建守(說書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好評:

  不可或缺的佳作。——《Choice》雜誌

  我們終於能夠讀到瑪札既具有高度綜合性又切合當代的作品,此書反映了歷史寫作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當前沒有第二本書能像《想想歷史》一樣具備可讀性並涵蓋眾多主題,這是本博學多聞、反映現況以及引人入勝的概述。瑪札精彩地掌握住幾個世紀以來困惑著歷史學家的許多問題的複雜性。她提出了對的問題,回顧了適當的學術成果,並且選擇從最關鍵的領域介入。《想想歷史》是簡潔又深具反思性的史學史回顧典範,也是此類著作中最好的綜述之作。——大衛.布朗(David Brown)|伊麗莎白城學院(Elizabethtown College)

  在歷經了過去五十年間歷史學家不斷地重新思考他們研究歷史的方式後,瑪札針對歷史在今日是如何被「落實」的,提出了許多深具洞見的反思。她同時引領讀者迅速地掌握在這半世紀間興起的不同史學流派以及研究方法。《想想歷史》對我而言是有關這段時期西方史學發展最優秀的概論之作。——艾倫.梅吉爾(Allan Megill)|維吉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莎拉.瑪札 Sarah Maza


  西北大學歷史學教授、藝術與科學「簡.朗」教授(Jane Long Professor)。

譯者簡介

陳建元


  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士、碩士,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目錄

導讀
導言

【第一章  誰的歷史?】
上層的歷史:「偉大的男人」和一些女人
社會史與量化
愛德華.湯普森的史學革命
抵抗與施為
權力和私人空間

【第二章  何處的歷史?】
國別史如何變得不自然
海洋、中間地帶及無主之地
全球史的興起
取代歐美

【第三章  什麼的歷史?】
從觀念到事物
不斷變化的觀念史
湯瑪斯.孔恩的科學革命
歷史脈絡中的科學
新物件史
自然和其他非人類行動者

【第四章  歷史如何被生產?】
從史官到學院學者
大眾和公共歷史
正統與修正主義:辯論如何塑造歷史
史料和檔案是否決定了歷史?

【第五章  原因或意義?】
因果關係和歷史
追尋規律和模式:社會科學式的歷史與比較
馬克思主義與年鑑學派
多元歷史與事件的回歸
追尋意義:微觀歷史
紀爾茲、傅柯以及「新文化史」

【第六章  事實還是虛構?】
客觀性的興衰
後現代主義和歷史:激進的懷疑主義和新的方法
所有事情都是被建構的
門口的野蠻人
扭曲或想像:我們如何劃定界線?

結論
致謝
 

導讀

新的歷史地景,不一樣的漫遊指南
陳建守(說書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我第一次認識《想想歷史》(Thinking About History)的作者莎拉‧瑪札是在2004年的夏天,那時我承負她一篇討論歐洲文化史作品中的歷史敘事論文的譯事工作,譯稿完成後,我時不時關注她的動向,本書就是她在2017年最新出版的著作。《想想歷史》是一本關於歷史學方法論的著作,討論的是歷史學這門學科與其他研究領域的獨特之處,瑪札縱筆所及,特別關心的是歷史學所呈現的「折衷主義」(eclecticism)特質,以及這項特質如何引發這門學科的內在張力與爭議。在瑪札之前,有許多歷史學家投身探索史學史/歷史編纂/歷史書寫(historiography)這方天地,書名相近者則有美國老牌文化史家卡爾‧休斯克(Carl E. Schorske)的《以歷史來思考:對現代主義的探索》(Thinking with History: Explorations in the Passage to Modernism, 1998)與迪耶戈‧歐斯坦(Diego Olstein)的《以全球視角思考歷史》(Thinking History Globally, 2015)這兩本書。休斯克的大作關注的是精英文化的範疇,他所要論辯的是「現代性」的課題。休斯克認為20世紀的歐美知識人不以歷史進行思考,無論是現代藝術、建築、音樂或科學都不是面向過去而生的領域,而是從一種嶄新且自主的文化空間中所發展而出的領域。這與十九世紀懷持歷史主義的人們大相徑庭。然而,不論是十九世紀依戀過去的歷史主義者亦或是二十世紀拋棄過去的現代主義者,兩者皆企圖探詢歐洲文明的意義與型態,等於是表述「現代性」焦慮的不同方式。休斯克書末則順筆提及歷史學如何在後現代文化的脈絡下,尋找新的出路與用途。
    
  歐斯坦的大作可謂是全球史的操作手冊,提出全球史的四大分析策略:比較、連結、概念化和脈絡化。歐斯坦本人是研究中世紀西班牙和世界史的專家,他的祖父母從東歐移民到南美,屬於第二代阿根廷移民的他,耳際聽的是以意第緒語(Yiddish)吟唱的民謠,開口講的是西班牙語,腦中的智識洗禮則來自以色列的學術社群和獨裁統治下的阿根廷,寫作此書之際的他則是匹兹堡大學歷史系的副教授。歐斯坦的成長歷練,就彷若全球思想的旅程一般,為《以全球視角思考歷史》預先譜下豐厚的樂章。歐斯坦跨越國族疆界、語言隔閡和區域分界的人生經驗,與全球史關懷歷史經驗的全球網絡和跨國接受若合符節。歐斯坦提出如何書寫大規模(big scale)歷史的12種可能取徑:比較史、關係史、新國際史、跨國史、海洋史、歷史社會學、文明分析、世界體系、全球史、全球化的歷史、世界史和大歷史。歐斯坦的所思所為正是要提供超越民族國家邊界的各種故事,打破方法論的國族主義,而這種浪漫主義式的國族中心方法論正是休斯克筆下十九世紀流行的歷史書寫模式。《想想歷史》出版於這兩本著作之後,我注意到瑪札似乎沒有引用這兩冊書名近似的著作,我無法斷言瑪札的這本書必然後出轉精,但《想想歷史》是以一種更加全面的方式來概述過去半個世紀以降歐美史學思潮的流變。更重要的是,《想想歷史》是立基在折衷或辯護的立場上,探討歷史知識性質、書寫技法,以及這門學科特質的著作。就如同書名所示,思考關於(about)歷史的二三事,這比用(with)歷史進行思考更加寬泛,也比在全球範圍內思考歷史更為折衷。
    
  過去對於歷史學方法論或史學思潮的寫作大抵不出兩種模式,一種是以時間的先後序列進行鋪陳,以歐美近代史學思潮為例,首章披掛上陣的可能是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和蘭克(Leopold von Ranke),再一路順筆而下論及1960年代橫掃千軍的社會史、1980年代異軍崛起的文化史以及上個世紀末的後現代/結構/殖民主義的後學家族。另一種類型則是各個次領域的盤點清單,寫作者以學林點將錄的形式,介紹歷史學的分支和該領域的重要人物。讀者會看到性別、勞工、底層、社會、文化、思想等克利奧女神在史學萬神殿中的位置。瑪札的這本大作則不從此道,她先從歷史學的3個W進行提問:誰的歷史(who)、何處的歷史(where)和什麼的歷史(what),下半部則以三章針對歷史學性質的提問和論爭作結。對於瑪札來說,歷史學較之其他學科受理論的影響較小,歷史學家側重的是深描細寫事件發生的經過,並且注意事件和脈絡之間的相互作用。在《想想歷史》中,瑪札在每一章中都提出一個思考的論題,但不提供標準答案。就如同她所說的,這本書的主題是要告訴讀者,我們應該如何思考歷史,而非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歷史。歷史(過去)之於我們的重要性不證自明,我們所要知曉的是過去數十年的創見和爭議,如何型塑這門學科和影響我們的生活。
    
  在本書的前三章,瑪札要談的是歷史學家如何將注意力轉向新的行動者、新的空間劃分和新的事物。她所措意的是新的人群分類如何帶來新的敘述方式。當研究者著手研究婦女和奴隸的歷史,背後的意義是要訓練我們所有人都要去尋找過去「正規」的歷史上那些沒有聲音的人們,挖掘在過去的社會中沒有被言明、存在於縫隙之間以及被壓抑但始終頑強存在的層面。瑪札告訴我們歷史上的「何物」與「何者」密切相關,這裡的「物」不是專指可見的物質或物件,觀念、思想這類抽象的精神世界也包含在內。將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合併在一起討論,意味著打破過去精神在上、物質在下的舊有階級關係,偉大的思想和創見不再是亙古不變的觀念,而是受到現實世界物質性設施、社會地位甚至是人類野心影響下的產物。就以「科學」這個概念為例,科學史家告訴我們,「科學」概念的變化深受科學實踐的影響,而科學實踐過程中的物質、環境性因素也是影響「科學」的一大因子,並由此探知知識生產與傳播的過程和外在因素。譬如夏平(Steven Shapin)研究科學革命這段歷史時,特別措意在實驗如何作為製造知識的實踐過程。由此延伸,作為文化實踐的「知識」和「資訊」成為思想史的新發展,有助於理解「知識」在不同脈絡時空中所扮演的角色與置放的位置,以及知識如何生產、傳播和被接受的過程。思想史不再只是「脖子以上的歷史」,而是在知識網絡的具體世界、在作家的社交世界、在讀者的情感和感官世界、以及在生產和消費書籍的世界中,所具體打造的精神世界。當我們將研究過去的視野擺放在不同的人群和事物之上,這也連帶影響了我們對於空間的劃分與認知。瑪札在第二章談論的重點就在於打破國別史的中心主義,民族國家的概念其實是晚近的發明,是歷史學家、政治家和其他弄潮兒攜手打造的結果。瑪札引入海洋史和全球史的思考取徑,認同邊緣、排拒中心,試圖去搜尋歷史上文化交流的跨國心聲。瑪札所排拒的中心,不僅是以民族國家為主體的中心,更是以歐美為代表的中心。她所要提倡的是「將歐洲地方化」(provincializing Europe),歐洲以外的歷史不再是歐洲主流敘事的變奏曲,而是具有獨特意義的主體。
    
  舉例來說,我們在課本上所認知的「啟蒙運動」,是作為一個開啟西方現代政治文化的「現代化命題」(modernization thesis)。從文藝復興到啟蒙運動,再從啟蒙運動到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所帶來的民主和自由的政治概念,因而澤披後世。這樣的歷史敘事邏輯預設了一個立場:單一的和法式的啟蒙運動。於是,英年早逝的英國史家波特(Roy Porter)告訴我們,我們需要打破以法國為中心的啟蒙運動研究,將啟蒙運動置放於不同的國族脈絡中予以檢視。啟蒙運動不是非得要如同法式啟蒙一般,擁有革命、顛覆性的運動性質,在其他國族脈絡中的啟蒙哲士,對於創建秩序的渴求要比法國的啟蒙哲士更為深刻。以波特自己的著作為例,他所研究的英國啟蒙運動就不是以推翻舊秩序和建立自由的世界為要務,英式的啟蒙不是以激進為特質,關注的重心也從政治的向度轉為道德的問題。波特的研究等如把啟蒙運動置放了國族的脈絡底下,成為複數的啟蒙運動。威瑟斯(Charles Withers)則將空間視角從國族往地理區域轉移,措意的是啟蒙運動如何置放於地理學的脈絡之中,地理學這項出現於18世紀的科學如何與自然和世界產生連結,而不再強調啟蒙運動國族特徵的重要性。倘若進一步將視角從各色的國族脈絡往全球史的脈絡推進,檢視啟蒙運動的全球史意涵,則能進一步地去除啟蒙運動的歐洲中心論,重新考慮這個由歐洲創發的概念,如何輸出到世界的其他國度。由這個角度出發,啟蒙運動是概念交換和交織的歷史、是翻譯和引用的歷史以及共同生產知識的歷史。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全球啟蒙運動的時間和空間向度,作為概念的啟蒙運動大部分是由位居地方的(local)歷史行動者加以形塑的概念,而非由歐洲的原生脈絡文本摶成的概念。作為概念的啟蒙運動讓地方的歷史行動者,開始進行全球式的思考方式,並將自身的處境置放於世界的位階。這樣一來,歐洲以外的世界不必然要亦步亦趨跟隨歐洲的啟蒙方案,要討論的是啟蒙運動與全球世界的創造之間的關係。
    
  歷史是什麼?來自過去的聲音?人類經驗的傳承?還是帝王將相的生命史?這句標語是初入史學門徑的學徒,日夜吟誦和提問的基礎。「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止盡的對話」,則是另一句金科玉律。「歷史是什麼?」一語來自於卡爾(E. H. Carr)在1961年出版的《何謂歷史?》。卡爾在學術研究上,主要是以俄國史的研究為主。他曾經發表過與俄國有關的人物傳記,在1950年到1978年間出版了十四冊大部頭的History of Soviet Russia。因為研究蘇俄革命及個人背景的原因,使卡爾對歷史產生興趣,這也影響了他研究歷史時所切入的視角。諸如「個人與社會」、「自由意志與物質決定論」、「因果關係與偶然性」和「客觀性與主觀性」都成為他思索歷史問題的主要關鍵點,也構成《何謂歷史?》書中的主要內容。瑪札的後三章基本上圍繞著卡爾的這個命題進行開展,分別討論歷史學(知識)如何被生產、歷史解釋的因果關係和意義以及歷史研究的客觀性和虛構。瑪札對這些問題所提出的解答,與一甲子前卡爾所提供的答案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唯一相同的是「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止盡的對話」。
    
  無論是歷史寫作中的事實與虛構,抑或歷史解釋中的因果關係,這都涉及到歷史(知識)如何被生產出來的過程。本書的第四章討論的就是另一個W:歷史如何被製作(how)。瑪札告訴我們歷史學的折衷特質,就在於歷史書寫的工作並不壟斷於學院派史家之手,任何有讀寫能力和蒐集檔案的人,都能從事書寫歷史的工作。通俗史家和專業學者的差別在於,學者要開拓新的知識疆界、尋找新課題和新方法,通俗史家則是要利用既有的研究成果來吸引成果。伴隨著通俗史學而來的是「公共」歷史如何呈現過去的課題,這涉及到博物館、檔案館、歷史紀錄片和口述歷史如何保存和呈現歷史的方式。這些機構和展演歷史的另類方式,一方面暗含了檔案文件該如何被保存與歷史該如何被書寫,另一方面則是與學院內的研究者進行對話,嘗試打造出「正規」歷史學的另一項面貌。瑪札在第五章主要談論的是因果關係/事件的二元對立,如同卡爾所言「研究歷史就是在研究原因」,無論是馬克思主義者、年鑑學派或受社會科學影響的歷史學,皆是透過尋求原因來創建解釋的模式,而且相信作為底層建築的社會和經濟因素在歷史上會發揮高於一切的影響力。作為浪花頂端泡沫的事件(布勞岱爾語)重回研究者案頭的議程表,這是出自於長期強調結構的反動,於此,事件本身不作為歷史事件的原因,而是作為變革性的力量。事件的回歸標誌出一個時代的結束:試圖對歷史變遷提出一套有系統的、科學的解釋之時代的結束。事件的形式呈現了人類對身處脈絡的回應,而非因果關係的影響,並且提出一套關於人類如何行動以及世界如何運轉的設想,特別是那些影響(但並非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本書的最後一章聚焦的是歷史學的客觀性問題。現代主義以降、後現代主義的洗禮,層層挑戰與更新研究者的視野與思維。研究歷史這件事不再等同於卡爾筆下,手工業抄寫檔案時代就存在的一種古老技藝──所謂「據實以告的人」。在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下,歷史學家早就揚棄歷史學是全然客觀的學門這一觀念。後現代歷史學家指出,沒有任何歷史學家可以涵蓋並復原過去的所有事實,沒有任何敘述可以向過去本身查證,只能依靠其他敘述進行查證。後現代的浪潮使歷史的價值和內容劇烈震盪,就如同本章的小節名稱所示:「一切事物都是被建構出來的」。後現代歷史學的大將詹京斯(Keith Jenkins)的名作《歷史的再思考》(Re-Thinking History, 1991)在1996年由麥田出版社引進漢譯本。再隔四年,臺灣學者古偉瀛和旅美中國學者王晴佳合著《後現代與歷史學:中西比較》(巨流圖書公司)出版,後現代歷史學在當時的臺灣有駸駸然蔚為大國的態勢。2006年,《歷史的再思考》出版修訂譯本,當時麥田出版社的叢書主編盧建榮還為此撰文介紹漢譯本出版十年的時代意義。古偉瀛亦以本地學者介紹後現代歷史學之姿,列為修訂譯本的另一位導讀者。後現代歷史學模糊了事實與虛構之間的界線,歷史寫作中的虛構並非造假,虛構的部份反倒是展演真實的必要之處。
    
  本文絮絮叨叨討論《想想歷史》的寫作向度和理念,終究只能觸及這本書的幾個側面,無法得其全貌。從1961年卡爾的《何謂歷史?》,中經1973年懷特(Hayden White)的《後設歷史學》、1991年詹京斯的《歷史的再思考》再到本書,一條隱然可見的歷史變遷線索於斯可見。我們可以發現專業歷史知識生產的轉變,單數大寫的歷史書寫文化業已瓦解,新的歷史圖像隨之浮現。不過,當宏大敘事(grand narrative)的框架被請下神壇後,我們該如何繼續書寫自己獨特的歷史?「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止盡的對話」,自從卡爾為歷史下此定義之後,各方的書寫論客莫不以此探究過去/現在之間的關係。我們生活在一個開放的世界,歷史就像一方承載各色記憶的水塘,任何人皆能心領神會,各取一瓢飲。就如同瑪札所云,「歷史學家不能給你答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問題,可以教你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373539
  • 叢書系列:文化思潮
  • 規格:平裝 / 416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導言
 
歷史學家的工作,看似不證自明,不過一旦你開始加以思索,就會發現這其實出人意料地難以定義。大多數人會描述歷史學為「對過去的研究」。但是「過去」是一個龐大的集合,它包括了從你開始閱讀這個句子以來的這段時間。我們在此脈絡下所說的「過去」指的是:「在相當一段時間過去後,我們對其有一些看法」,實際上這往往讓我們至少要回到一兩代以前。科學以外的大多數學科都會處理到這個意義上的「過去」。大多數人文學科研究(文學、藝術史和哲學系)都涉及到人類的過去。許多社會學家、人類學家和政治學家使用的材料,也都可以追溯到幾十年乃至幾百年前。那麼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有何獨特性呢?
 
雖然它確實獨特地特別關心過去,但歷史學作為一個研究領域,卻十分不尋常地缺乏一個總體結構或是明確定義—這種特性反而矛盾地解釋了為何它在學術界以外具有廣泛而持久的吸引力。人文學的其他領域和社會科學,相比之下更加緊密地受某些經典作品或知識體系方法或是兩者兼具的約束。
 
在文學系任教的人,一般都被認為應該要閱讀過許多重要的小說,戲劇和詩歌作品,即便在數十年間有些作者會被淡忘,而另些作者重受青睞。社會學家被要求應熟悉諸如馬克思(Karl Marx)、涂爾幹(Emile Durkheim)和韋伯(Max Weber)等主要學者,哲學家則要熟讀一群奉於萬神殿上的核心作家,上從柏拉圖(Plato)下至約翰.羅爾斯(John Rawls)。文學和藝術史研究發展出分析文本和解讀圖像的特定研究方法。
 
有些領域則需要數學或量化的專業知識。這些共同點賦予其他學科凝聚力,但這往往也造成頗成問題的副作用,那便是「行內話」(insider-speak)的出現,在某些情況下是晦澀難解的技術術語。相較之下,歷史系中可能有德川時代日本的專家、研究奧斯曼帝國的專家、研究雷根總統在位時期史的專家。他們所接觸的書可能永遠沒有一本相同,因為沒有歷史的「正典」(canon)存在,但他們必須評價關注不同主題同事所從事的研究,並要向他們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這正是為何歷史學者所寫的作品與其他領域相比,行話和技術術語出現的頻率較少,而且較能讓一般讀者感到親切。理想情況下(儘管實際狀況並不總是如此),任何人拿起任何一本歷史書甚至是學術專書,在未受過事先訓練的條件下都能夠理解其中的內容。

會員評鑑

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4.5
|
2021/10/12
六何法,又稱6W分析法或5W1H,即何事(What)、何人(Who)、何時(When)、何地(Where)、何解(Why)及如何(How)。由這六個疑問詞所組成的問句,都不是是非題,而是需要一或多個事實佐證的應用題。

由此開始,作者開始重新檢視所謂的西方史學的思考,歷史或歷史學,產生的作品有哪些問題,是怎麼生產,有什麼樣的立論基礎,類似形上學一班,重新檢視歷史學,作者特別強調歷史是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正典,專業與非專業的分野不明顯的學科。只要願意皓首窮經,研究大量資料,轉化成自己的觀點就可以產生文獻。這個問題就開始反問,歷史學系的訓練與其他人有何不同?於是自我省思?

由第一章 whom 開始,介紹歷史大項,以中國史記為例,本紀以敘帝王,世家以記諸侯,列傳以誌人物,表以繫時事,書以詳制度。以人為主,特別是主導世界的人,領導者,帝王將相,很少有女性,這是傳統歷史書寫方式,稱之為上層的歷史,同時也強調所謂的客觀性。方式慢慢改變,特別在十七八世紀之後,馬克思認為推動社會的力量是下層社會,於是慢慢的重視戰役中小兵的觀點,運用數字的社會史與量化觀念,黃仁宇提倡的數字管理去檢視中國歷代。當然本書談到黑人的默默抵抗,奴隸制度的研究,是美好或剝削。歷史的討論很多,但是基督教對於黑人意義的差別,就出現於主動與被動的反抗。與性別,除了女性外,同志,性別革命,我們所知的性別是否可以準確套用於所有人?

接者是 何處 where,是否要強調國別史,如熟知的希臘羅馬英雄傳或羅馬帝國的興起。這些古典著作,更是以民族國家為本,興起的英國史,法國史。直到想像的共同體出現,國別史變得不自然。這些為了要強調營造共同記憶還有共同所遺忘的東西。替全體戰士立碑。這些儀式性的行為。南北戰爭之後為了要團結,立刻拋棄黑人人權,刻意將黑人問題影而不揚。都是政治目的的結果。當疆域更動時,這些人馬上出現認同問題。
全球史的視野,以工業革命這個字眼,似乎中國帝國強盛千年被漠視,直到華樂斯坦切入。再者無法面對的大量黑人奴隸問題,歷史如何描述這個問題,跨大洋的事件,超越國別,長達數百年,解釋成黑人文明低落?中間有多少轉變?為何西方興起,為何現在世界是這個樣子等問題都是世界史。彭幕蘭的大分流一書是最近的重大貢獻。這些作者如何消化大量的資料,推論的過程以及敏銳之處,而出現的結論。拍案叫絕也好,心中懷疑也好,開始想什麼角度的歷史?作者說很多研究以歐洲中心,例如物種大交換。是以歐洲中心論,或是晚明的白銀流入。自然所謂的地理大發現,古老的印度等字眼,必須檢視自己的觀點!如果以中國的觀點,或非洲的觀點,或者以大海洋的觀點,要如何訴說這個世界,及其變化?

然後是 什麼 what,雖然是以人為敘述者,記錄者,記錄各種生物,如達爾文的五年觀察過程,從觀念到事物,勞工史,天文史,宗教史。更大的是思想史,而有的觀念史!西洋政治思想史,也是這個的代表。談到科學史,湯瑪斯.孔恩的科學革命,像一座大山,典範轉移,常態科學等字眼,不斷的重複於科學社群。本書不斷的說明各種歷史事件,就連社群中人也不一定得知的軼事。波以耳對上霍布斯的真空辯論。前者是波爾定律在中學物理中必然出現,後者是《利維坦》(Leviathan)作者,社會契約論重要推手。科學哲學中各種討論,真理如何出現,也是歷史學。早年看過一本數理化通俗演義,作者是新聞學出身,依然可以寫出津津有味的科學演進歷史,再度證明歷史的非專業性。後段更是說明各種物質史,如蘋果,鉛筆,這都是在台灣出版的物件史書籍,更說道槍砲病菌與鋼鐵,是環境決定論者。晚近生態浩劫,自然環境史及和其他非人類相關行動者。如果細菌沒有幫西班牙人打敗土著,現在的歷史會改變?


作者行文轉到本書第二部分,如何生產文獻 how to produce。談到歷史學的特色,各種資料,文獻。專業與非專業,在中國古代早有史官設置,西方世界多半是有閒人如國會議員吉朋。直到法國大革命之後,才有正式歷史組織,大學也慢慢開始授予學位。這些很多是為了形塑國家意識。歷史學者以往是為國家服務,慢慢都是一群菁英觀點。早年以WASP為主,連黑人與閃米人都無緣。慢慢才有了學術與大眾歷史。例如說以傅儀觀點,東三省的國家有何意義?創新觀點的寫作,通常是業餘作家。其中討論比利時國王在剛果暴行的著作。增廣見聞外,也可以討論比利時與剛果的關係,或是大屠殺中的盧安達關係。任何號稱無觀點的紀錄片是否真如所說的客觀?電影亦也產物之一。開始談到如何展示所謂的史料,如博物館,一定有其觀點。以二戰原子彈觀點的展出,如果展出廣島核爆的傷者,那麼屬於當時的士兵飛行員一定意見很多,因為這種展出必然會減少決定投彈的正當性,是要靠辯論塑造歷史?在台灣就是二二八,是報導國軍進入統治這個島嶼或是展示之前多少公務員被殺,社會動亂!主導展覽者的政治意圖?這是身為歷史者必須詢問?
史料和檔案是否決定了歷史?史料是很有趣,日誌也許單日來說瑣碎無聊,但是連續多日乃至多年,這個完整的紀錄就可能挖掘眾多的歷史事件,中國綿延千年的天文觀察史是否可以對當代天文物理有貢獻?也許無法,但是其記錄天狗食日與歷史中弒君的對比,可以知道記錄為真或否?這也是一種研究方向,不斷像過去取經,這就是歷史學。

如果歷史是找出一種解釋。 原因或意義?why? cause or meaning。何謂歷史一書提出,研究歷史就是研究原因。因果與時間關係密不可分,但是只能推測的因果關係是否必然?比較,連結,概念化,脈絡,是全球史分析方式,同樣也可以追尋規律和模式:但是因為並非所有問題都有單一答案,很多問題不同觀點答案不同,於是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與年鑑學派,多元歷史,微觀歷史。紀爾茲、傅柯以及新文化史衝擊單一的回應原因與結果,加上最後的一篇出現,歷史是折衷主義再度出現。

歷史是當代或過去,乃至於未來? 事實還是虛構?when, fact or fiction(history in every time)。如果歷史是事件的因果關係,那麼你所選擇的材料,是否全面,通過你自己的選擇,就不是客觀性。很多證據不一定可以窮遍,以考古為資料的自然史,怎麼敢保證恐龍這種生活史必然如此,建構於被發現的古物上。如同歷史學的進展,原來都是白色男性為主的階級,到婦女,黑人陸續進入,整個視野開放也帶來不同的觀點,主流與邊緣,是否可以互換。如非洲,口述歷史是否可用,重建這個區域的歷史?語言學的引入,能指所指的差異,連語言中的隱含觀點,事物都是被建構。扭曲或想像:我們如何劃定界線?例如美國西部開拓史,如果轉換為原住民,會怎麼寫?
本書寫了很多歷史著作與觀點。什麼樣的框架去觀察研究歷史,隨之的問題與投射,自然有不自覺忽視的事務。不同國家來看世界,男性,奴隸,注意到的項目截然不同。隨時提醒自己立論基礎與相對特點。優劣互現。

  「歷史學家不能給你答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看問題,可以教你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
  --莎拉.瑪札(Sarah Maza)
書寫日期:2019/01/08
展開
user-img
5
|
2018/05/19
Maza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史學史的著作,說是她對於二戰之後西方史學的思考會來得更為貼切。她既不是以編年的方式來敘述,也不是個別的方式來陳述,而是以提問的方式「是誰」「哪裡」「如何」這幾個大問題來提問。

作者在第一章討論歷史中的「誰」,究竟是誰推動了歷史推動。過去歷史當然被男性的君王將相所佔據,這無須多言。作者富有洞見的地方在於,再討論麥考萊的《英國史》或是屈威廉的《英國社會史》時,指出他們書中雖然有與二戰之後的社會史看來如出一轍對於生活環境或者是路燈等等的研究,但是其背後的假設被瑪扎尖銳地指出「政治」是僅會發生在上層階級的有目的之行為,在社會中大體上是不可見的,在窮人或是中等階層的人士看不到的。(原文頁15)

簡而言之,他的目的不是要解釋曼諾齊歐在一個更大的線性歷史敘事中的角色,而是要解釋這位異較徒磨坊主如何理解他周遭的世界。

歷史學家質問道,屠貓兇手、異教徒磨坊主,和早期現代的人對司法懲罰或女性解剖學抱持的奇特態度,如果以上種種都無法被放入一個能夠解釋我們是如何從彼時轉變今日的故事當中,那麼告訴我們三百年前的人們看待世界的方式與我們不同,又有什麼意義呢?這種大多是要我們去理解和接受歷史上激進的他者的歷史,其目的究竟為何?

但是,正如丹尼爾.伍爾夫(Daniel Woolf)和其他人所表明的那樣,現在被普遍認為是「歷史」的東西,實際上是一套西方的記憶和敘述過去的規範和實踐,

雖然我們現在幾乎不可能跳脫到現代西方歷史規範的框架之外來思考,但我們至少意識到這些規範在成為之所以不可避免的,在歷史上的偶然性質。從全球的脈絡來看,一直被歐美學者珍視的客觀性就相當於西方消滅與其競爭的歷史寫作傳統,這個為期數百年的過程之畫龍點睛之物,與此理想聯繫的是對於書面(「客觀的」)文件的價值,以及歷史是單一且直線的過程的堅信不移。


本書作者所舉的例子比較多是美史史研究的成果。就筆者再大學及研究所所接觸關於史學史的經驗,這方面是比較缺乏之處,也是我在這本書中學到最多的部分。舉例而言,軍事史的重要著作《戰爭的面目》我在閱讀本書以前不曾耳聞過。基根主張主宰戰爭勝負的是戰場上的官兵而非指揮官。因此,軍事史家最重要的工作是了解在「戰場」上的實際感受。同樣是關注個人的感受,作者提醒我們早期的勞工研究,其實是在研究工會領袖,或者是工人視為鐵板一塊,關注的是公會在政治運動中的角色,而不是個別工人的具體行動與感受。也是因為這樣的背景才能解釋湯普森的史學的革命性。在接下來的部分是有關美國奴隸制度的研究,這誠如上述也是對於台灣讀者甚至是歷史研究者較為陌生的領域。Maza所提點回顧的重要研究,或許能做為有興趣者的敲門磚。像是爭論奴隸制度若是不去探討其殘酷血腥的部分,是否有辦法純粹由其所產生的經濟成果來做歷史評價?又或者是看似弱勢受奴役的黑奴,又是否真的那麼被動毫無抵抗的方式呢?後者顯然不是如此,像是基督教在黑奴社群中所發揮的作用以及他們理想的教會集會,都表現出充沛的活力。婦女史的層面成廾豐富,Maza言簡意賅地指出,男女關係的複雜性。女性史家要強調的不僅僅是女性的存在,也是要指出正視有男性的存在亦才有女性的存在。男性雖然獨佔了政經地位,但是卻時常要以一種想像的女性危險,雖然契約論究其本質而言應該是諸人相似,但是所謂的理性或是公民在十九世紀以前的解釋下都是男性的單毒品。而當壞事發生的時候,像是清朝末年批判纏足等習俗等習俗時,就說這些女性作為是無知落後的象徵。
第一章最後所討論的同性戀史,事實上筆者皆未曾聽說過,過去雖然也對於史學理論史學史的
書籍有所涉獵,不過這還是第一次接觸。喬治.昌西的《同志紐約》這本現在被視為是社會和文化史上的經典著作中闡明,1890年代到1930年代的紐約同性戀世界的無比複雜和令人驚訝,及其與現實世界直接聯繫的程度,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高。誠如Maza精煉的觀察:僅僅列舉可以替歷史對人群的標準分類──職業群體,種族,宗教多數和少數民族等等──再去添加新的分類意義並不大。因為我們現在所認為的同性戀,在十九世紀十八世紀的人眼中不僅可能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甚至是被鼓勵的事情?同性戀的歷史和廣義上性的歷史,迫使研究者和讀者學會面對,我們所處的現代分類體系的不足之處,其沒有能力真正理解過去的親密行為和身份。我們必須要仔細思考如果我們已現在自己的分類方式套入過去人們心中根本不存有的想法,Maza提出這同性戀史給予她的刺激。而非洲奴隸的歷史,絕不僅僅只是美國或是黑人的事情,除了是其他同為研究殖民史的人的共同關注,弱勢者的文化、抵抗方式以及個人的能動性,都是這些研究所能夠提供的新刺激與想法。婦女史訓練了我們所有人都要去尋找,在過去中未被說出、存在於間隙以及被壓抑但始終頑強存在的層面。

第二章首先處理想像的共同體,民族國家,共同記憶,還有共同所遺忘的東西。所打造的記憶從民族國家出現之後變得不同,過去式為戰爭經營貴族立碑,在十九世紀開始是替全體戰士立碑。這些儀式性的行為,雖然眾多事「被發明的傳統」但是對於民族意識國家意義極為重要,在十年二十年之後,這些新創立的神話往往被人民接受成為世千年不變,千年流傳下來之傳統,天皇之皇居,又或者是蘇格蘭高地裙。至於遺忘的例子,一個是南北內戰以後的紀念活動刻意將黑人問題影而不揚,此外刻意強調南北雙方白人的共同目標;又或者是二次戰後法國對於戰前以及為維奇政府期間將猶太人宛如推向死路地驅逐出境,還有刻意不去提或是低估在德國佔領期間那些替德國效力的法國人。雖然民族國家的意識形態以及首都或者是國王都是在中心所建立的,勿過Maza馬上提醒我們邊將使或是在邊區生活的人們,才是最先感受到這些儀式意識形態對於他們現實生活影響的人們。就像湯普森的工人階級是要經歷過才知道自己是同一階級,要知道自己是法國人而不是西班牙人,對於生活在邊界的人們而言,就是在銅的時候
體會到國家不再是種管轄區域,而是種領土這種現代定義之處。塞爾達尼亞的一些居民可能比大多數同胞更早地認定自己是「法國人」,而不僅僅是「法國國王的臣民」。薩林斯認為,將「法國」想像為一個固定邊界的廣闊領域,這最先是在比利牛斯山脈的邊疆形成的。此外,對於中心到編階的視野調整,作者又舉了另一本關於希特勒與史達林在交戰以外,其實這兩個極權政權不約而同都注目在波蘭與匈牙利的深層理由。除了物質上糧食的資源外,也是要滿足國內人民的愛國激情還有江問題歸咎在國外勢力上,造成這些在德國與格喔憋介的國家成維二戰期間死傷最為慘烈的地區之一,其死傷人數甚至多於德、俄國本身,這是從參戰國本身出發,或是從柏林莫斯卡的角度索賄忽視的面向。

近十年來廣受注目的全球史,Maza從馬克思、華樂斯坦切入說明了這樣的關心全球的視野十時一直存在。接著以彭木蘭在本世紀初的重要著作大分流作為全球史研究的例子。作者對於大分流一書的重點言簡意賅實屬佳作。其實這些作品精彩之處,有時候更在於推論的過程以及作者思捷敏銳之處,結論到最後往往是水到渠成。讀者若有餘力,上述的資本論、世界體系、或是大分流都值得親自閱讀,哪怕只是一章也好,看完之後可以再回到這本書上思考瑪扎為何這樣總結,書中尚有哪些課題?如果你要用兩段文字來總結這本書籍,你又會怎麼做?

跳脫到「國家」和「現代性」之外思考的代價是巨大的:它需要放棄熟悉的故事(即......的「崛起」、「發展」或「勝利」),也可能要放棄所有關於過去的無所不包的故事。
把二十世紀印度農民的文化歸類為「古老的」或「前政治性的」,就是在堅持著「人類的時間是單一、同質和世俗的這種觀念」。

思想雖然是抽象的,但是也可以歸入「什麼」(What)這一種類。作者當然把最重要的Lovejoy, Skinner, Darnton的最重要的要點指出。前幾年中研院邀請了史金納進行了三場演講,之後結集成的政治價值的系譜一書無疑是對史金納本身史學方法,或是歐洲早期近代思想史感興趣的人的入門磚,同樣研究霍布斯、馬基維利,同時也曾針對史金納的研究方法專文探討的蕭高彥的編者緒論對於Maza關於劍橋學派簡短說法不滿足的讀者而言,可以先從這裡進行。

第四章的主角轉移到寫作歷史的作家本身。作者討論的通俗作家、歷史紀錄片以及歷史蘋道等等。這裏固然我們知道了許多不曾聽說過的作品,像是討論比利時國王在剛果暴行的著作,筆者孤陋寡聞不曾耳聞。這本著作除了在史學史知識上可以增廣見聞,另外一個重點是,我們可以品味馬札是怎麼思考的。在我們的身邊有這種未曾被公開討論的暴行存在嗎?或者是標榜以客觀角度來呈現的紀錄片、回憶錄?各種著作必然都有帶有其立場,馬札展現出來的則是把故事說得更細鑽得更深,把背後所具有的立場清楚地剖析呈現出來,像是肯.伯恩斯(Ken Burns)是要追求他自己稱之為「情感共識」(emotional consensus)的東西,此共識圍繞美國文化的一個共同核心。紀念碑、古戰場、歷史景點、博物館 也是分析的對象,我們身邊不也滿布著可以思考的題材。只出來歷史景點在史實上的爭議性是第一步,五門可以嘗試踏出的第二步則是,結合自己的歷史資料,說出自己的解釋說,為什麼是這樣的敘事被官方或是被著史之人所強調,被淹蓋的別種說法又為何不受青睞?展覽也會帶來許多爭議, 書中所用的故事是廣島原子彈以及轟炸機所掀起的爭議。美軍退伍軍人、軍事史家、展覽館所想奧呈現還有想要被呈現都各自不相同。一樣這是刺激思考的一點。瑪莎一樣給了她的分析「二戰退伍軍人在這個時候為數眾多而且依然活躍,而戰後的嬰兒潮世代其中許多人對愛國軍國主義持懷疑態度,當中的某些成員亦在此時作為學者和博物館員工開始活躍。」讀者可以依樣畫葫蘆,思考像是某些展覽為何要這麼進行,如果是十年前或者是給不同人來舉辦又會是什麼模樣?

「布朗寧與戈德哈根的著作就是兩位學者檢驗相同的證據、提出相同的問題,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的典型例子。」

誠如本文開頭所說,Maza這本書對我來說最大的價值在於將美國歷史學界二戰之後的研究成果批沙利金地將最勁滑經典的部分挑出來評點。過去翻閱過的無論事法國史學革命或是二十世紀西方的史學對於書籍的介紹以及史學的緣起比起Maza的書籍自然是來得詳細,而Maza一書的強謝以及突破性有幾點。第一,以提問的方式進行,每章都是一個像傘般的大問題涵蓋的數個子問題,而不追求從蘭克、布克哈特起頭這樣子的編年敘述法。第二,奴隸史、同性戀史以及二十世紀美國史,些都是過去此類史學導論書籍鮮少著墨之處,對於好奇或是有興趣的讀者誠然有其好處。

瑪莎不斷地提醒我們,我們怎麼去分類用什麼樣的框架去觀察研究歷史,隨之而來的問題以及眼光所投射到的以及不自覺地忽視的事務也就會隨之不同。當你用不同國家來看世界,當你用男性的來看,或是當你用奴隸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時,你會注意到的事情也就截然不同。這是很重要的提醒,雖然乍聽之下貌似自然而然的道理。舉例而言,在研究蘇格蘭1707年與英格蘭成立聯合王國一事,可以從蘇格蘭本身的社會、政治、經濟著手,亦可從兩國從中世以來啾錯綜復雜的合縱、通婚與交流、還可以從蘇格蘭與法國之間的聯繫乃至於蘇格蘭是否與英格蘭連結對於當時歐洲的勢力均衡乃至於當時英格蘭、法國、西班牙在北美與西印度群島對於殖民地的爭奪有關。隨著你要問的問題不同,你會去關注當時流亡法國的詹姆斯三世是否具備上帝賦予的權利,又或者你會去關心當時蘇格蘭人的普遍生活條件,國家是否具備足夠的金錢,由或者是回溯到1699年時讓蘇格蘭貴族們血本無歸的在中美洲的冒險投資。為了要進行研究這些取捨本來就是必要的,Maza的意思是,當我們身陷在自己的研究中,或是浸淫在自己的研究久了,可能將很多事情視為理所當然,對於很多似乎顯而易見的東西也視而不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蓋亞2024★國際書展新書展|譚劍《復仇女神的正義》、星子《乩身II 3》全新上市!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雁暢銷展
  • 靈性療癒展
  • 防癌抗老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