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羅癭公晚清史料選

羅癭公晚清史料選

  • 定價:330
  • 優惠價:929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晚清選拔翰林的標準只看楷書寫得端不端正?
  ▎董鄂妃跟董小宛是同一人?
  ▎作者為何對李鴻章既極力推崇又嚴厲譴責?

  羅癭公才華橫溢,詩詞書法,歷史掌故,無所不通,為「嶺南近代四家」之一。他交遊廣泛,曾幫助過與梅蘭芳齊名的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硯秋,和近代著名畫家徐悲鴻的藝術成長,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影響舉足輕重。他在梁啟超主編的《庸言》雜誌上開設專欄,專寫近世掌故,本書所收錄的篇章:《賓退隨筆》、《庚子國變記》、《拳變餘聞》、《德宗承統私記》、《中俄伊犁交涉始末》、《中法兵事本末》、《中日兵事本末》、《割臺記》、《太平天國戰紀》最早即出現於此。自1912年12月1日起,至1914年5月5日止,《庸言》共發行三十期,均以文筆雅潔、材料翔實、論說清晰著稱,且受到近代史研究學者的重視。

  其中《賓退隨筆》談到清末許多奇觀與荒唐事。如:朝廷任命官員十分隨意;書吏索賄層出不窮;選拔翰林只以楷書是否端正、整潔來定奪。而作者因久居北京,對《庚子國變記》、《拳變餘聞》的記述,乃從不同角度真實、客觀地記錄著當時義和團發展和衰亡的歷史。

  本書特將諸篇珍貴史料筆記重新打字、點校、分段,更方便閱讀與檢索,並由文史專家蔡登山主編與導讀,補充正史以外未探討的領域,是研究清史者與喜愛清史的讀者不可多得的最佳讀物之一。

本書特色    

  ★齊白石至交×京劇四大名旦恩師!看交遊廣泛、才華橫溢、清末民初歷史掌故大家──羅癭公,客觀、翔實地呈現清末史事點滴!
  ★寫字找羅癭公,寫詩找黃晦聞──《魯迅全集》
  ★經典史料重現×文史專家導讀
  ★重新打字、點校、分段,方便閱讀與檢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原著/羅惇曧(1872-1924)


  羅癭公原名惇曧,字掞東,號癭庵,晚號癭公。癭公幼承家學,聰慧過人,自幼有神童之目。早年與梁啟超等人同為康有為弟子。光緒二十五年(1899)二十七歲時,獲選優貢,保送上京,入國子監。民國成立後,歷任北京政府總統府秘書、國務院參議等職。羅癭公詩詞書法,歷史掌故,無所不通,亦精通京劇門徑,善於編劇度曲,深受藝界愛重。1924年羅惇曧病逝前,立下遺囑,禁止家人將自己平生所任官職寫入墓志銘,墓碑僅寫「詩人羅癭公之墓」。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家,曾製作及編劇《作家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郁達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家心靈風氣之先。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色戒愛玲》、《魯迅愛過的人》、《何處尋你──胡適的戀人及友人》、《梅蘭芳與孟小冬》、《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與《楊翠喜‧聲色晚清》等十數本著作。
 
 

目錄

導讀 一代名士羅癭公與清史筆記/蔡登山

§賓退隨筆
朝鮮紀恩碑
董內監之秘談
張文襄之自述
陳國瑞與人箋
郭嵩燾與劉坤一書
記張蔭桓
記廢科舉
記各部丞參
記外務部
清德宗之密詔
清宮詞
徐桐不與廢立之異聞
王文恪公遺事
漁洋〈秋柳詩〉注
越南遺民淚談
賜御書
太廟玉冊
榮祿貂褂
花衣期
劉銘傳別傳
毛遂脛骨
小邾子故城
蛙異
記書吏
記部曹
董妃 董小宛
太后下嫁
孝賢皇后逼水死
納蘭后為尼
同治初元誅三奸案
同道堂印
風丫頭
世宗殺允禔
孫爾準為年羹堯子
崔媽媽
翁同龢、榮祿交惡
孝全皇后賜死 康慈太后尊號
同治間恭王出樞垣

§庚子國變記

§拳變餘聞

§德宗承統私記

§中俄伊犁交涉始末

§中法兵事本末

§中日兵事本末

§割臺記

§太平天國戰紀
 
 

導讀 一代名士羅癭公與清史筆記/蔡登山

  現在知道羅癭公的人不多,但在清末民初的北京,順德羅癭公是無人不知的大名士。其人精書法,善詩詞,能飲酒,喜交遊,樂助人,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民寒士,大凡才通風雅者,都有他的好朋友。

  羅癭公原名惇曧(一八七二-一九二四),字掞東,號癭庵,晚號癭公。廣東順德人,生於北京。其父羅家劭為清翰林院編修。癭公幼承家學,聰慧過人,自幼有神童之目。早年就讀於廣州萬木草堂,與陳千秋、梁啟超等人同為康有為弟子。後轉到廣雅書院,受廣東學政張百熙賞識。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二十七歲時,獲選優貢,保送上京,入國子監。光緒三十一年(一九○五)三十三歲應考經濟特科(清末朝廷用以選拔「洞達中外事務」人才的特設科目),成績優秀,獲授郵傳部司官。宣統三年(一九一一),羅癭公與樊增祥、林紓等集為詩社。社集則必選勝地,林紓為畫,眾繫以詩。

  民國成立後,歷任北京政府的總統府秘書、國務院參議、禮制館編纂等職。又嘗為袁寒雲師。一九一三年,參與梁啟超在北京發起的萬生園修禊會,應邀參加的有瞿鴻禨、嚴復、林紓、黃秋岳、易順鼎、顧印愚、楊度、夏曾佑等四十多人。大家曲水流觴,吟詠抒懷,彙詩成集。梁啟超作有七言長古詩一篇〈癸丑三日邀群賢修禊萬生園拈蘭亭序分韻得激字〉,有云:「永和以還幾癸丑,萬古相望此春色。」會中諸人,多有題詠,極一時之盛。

  到了一九一三年,袁世凱恢復帝制的說法甚囂塵上,時任總統府秘書的羅癭公雖與袁氏有舊, 卻不肯附逆。因此他辭官避居在廣州會館中,每日縱情詩酒,流連戲園。羅癭公的佯狂而歌,實為避禍。羅癭公也只向老朋友黃晦聞吐露過實情,「吾欲以無聊疏脫自暴於時,故借一途以自托,使世共訕笑之。」

  這時候羅癭公的好友楊穆生跟他談起榮蝶仙那兒有一名極堪造就,前途不可限量的青衣,羅癭公愛才如渴,他又問過看過程劇的朋友,幾乎異口同聲地說程硯秋這雛伶不錯。而當羅癭公親眼見到程硯秋的演出,他驚為天人,認為程硯秋未來的成就至少可以步梅蘭芳的後塵,當時他就作過預言說:「邇來菊部頹靡,有乏才之嘆,方恐他日無繼梅郎者。今艷秋(按:當時名艷秋後才改名硯秋)演出,風華輝映,他時繼軌,捨艷秋其誰?」。

  在「四大名旦」中,程硯秋是年齡最輕的,卻死得最早,硯秋死後,從此程腔,遂成絕響。一般人都知道程硯秋原是滿清旗人子弟,但不知道他還是旗人中的貴族。馬敘倫在《石屋餘瀋》中說:「硯秋為清宣宗相穆彰阿之曾孫行,穆相權傾一時,然至硯秋兄弟已無立錐之地,其母鬻之伶工。」而潘光旦的《中國伶人血緣之研究》則考證說道光初年另一位相國英樹琴(號熙齋,著有《恩福堂筆記》),是程硯秋的高高祖。照潘光旦所說,程硯秋的祖先是姓英而非姓穆,英樹琴與穆彰阿雖同為道光朝的相國,論氣焰之盛,名聲之大,則英不及穆多矣。不管程硯秋是英或穆相之後,總之他是滿清大臣之後,似可確定的。不過到他父母這一代,業已成為破落戶,江河日下的家道,使得他的母親終於不能不將他賣入戲班之中。程硯秋後來之所以能在劇壇發跡,那完全是出於「性好顧曲」的羅癭公之所賜了。

  羅癭公對於程硯秋的提攜培植,真可說不遺餘力,他當時不過一介名士而已,家累既重,開銷又大,但他竟然籌出一筆款子來給程硯秋贖身,還將他送往京劇界有「通天教主」之稱的王瑤卿處去學藝,並鄭重地拜託王氏,予以好好地調教。王瑤卿也認為程硯秋是個可造之材,乃以平生絕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直到王氏臨死之前,他還不無得意地談到程硯秋說:「一個學藝的人,應該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但若鑽進別人的小圈子,拘而不化,充其量也不會把別人的長處全學了去,那才是一輩子沒出息。程老四(指硯秋)記得我說過這樣的話,後來他自己才創造了程腔。他要是死學我,也就不懂得變化的道理了,哪還會有什麼程腔呢?」

  除此之外,羅癭公還親自教程硯秋識字、讀詩、練習書法。在羅癭公的薰陶下,程硯秋不但精通經史,一手字也寫得很漂亮,這在當時的藝人中是非常少見的。他又親自為程硯秋編寫劇本,如《紅拂傳》、《青霜劍》、《春閨夢》、《孔雀東南飛》、《碧玉簪》、《文姬歸漢》、《鴛鴦塚》、《沈雲英》、《鎖麟囊》等,多半悲鬱蒼涼,正是大作家、大詩人對於現實生活不滿的一種反映,這在軍閥時代也可以說是反映時代苦悶的歌聲,當然會風靡一時,因此程硯秋很快成為僅次於梅蘭芳的紅伶了。羅癭公曾向友人剖白其心跡說:「吾既不能囚匡天下,僅藉此一糜心力,亦當引之(指程硯秋)於正道。」卅年以還,梅派與程派分庭抗禮,各有千秋。梅蘭芳雖擁有《霸王別姬》、《生死恨》、《鳳還巢》、《太真外傳》、《宇宙鋒》、《洛神》、《廉錦楓》等得意傑作;而程硯秋亦擁有《文姬歸漢》、《聶隱娘》、《荒山淚》、《鎖麟囊》、《金鎖記》、《春閨夢》、《硃痕記》、《賀后罵殿》、《紅拂傳》等私房好戲。而在四大名旦中之尚小雲與荀慧生固不能與梅、程兩派相提並論也。

  而當程硯秋在紅氍毹上大紅特紫,聲譽扶搖直上之際,羅癭公卻窮愁不堪,家庭多故,再加上失業,境遇是每下愈況了。一九二三年,他和夫人最鍾愛的一名掌珠又一病不起,使老夫妻倆傷心欲絕,肝腸寸斷。夫人竟因此神經失常,成了瘋癲。兩個兒子宗震、宗艮,又都在求學階段。全家的生計瀕於斷絕,一日三餐都煞費經營,羅癭公的豪情壯志在妻啼兒號聲中終於被消磨殆盡。一九二四年端午節後他終因心力交瘁不支而病倒,經醫院檢查證實是三期肺病。農曆八月初他自知不起,曾向經常抽暇到醫院照料他的程硯秋透露,程硯秋淚下沾襟地說:「您老放心,我受您老的大恩大德,一直圖報無門。不論有什麼事情,我都唯有竭盡所能而已。」八月四日,羅癭公一大早就勉力撐持倚枕執管,寫下他平生最後一篇文章,那就是他的遺囑。並囑長子宗震必殮以僧服,訃告中凡前清官銜皆不錄,遺詩付曾習經(剛父)選定,墓碣必請陳三立(散原)書寫云。農曆八月二十五日(九月二十三日)羅癭公歸去之時,親屬皆不在側,程硯秋當時是第一個趕到,見到恩師遺下的數頁遺囑,悲慟得幾近昏厥。回到家中,即為恩師設立靈堂,朝夕哭奠,並輓以聯曰:「當年孤子飄零,疇實生成,豈惟末藝微名,胥公所賜;從此長城失恃,自傷孺弱,每念篝燈製曲,無淚可揮!」又日夜抄寫經書,以慰恩師在天之靈。在羅癭公喪事期間,程硯秋停演數月戴孝志哀,說:「我程某人能有今日,羅師當推首功。」羅癭公後事所用的祭奠、棺木、墓地之費都是程硯秋獨力料理承擔,費金過萬元,務極完美。這種事情,一般的士大夫都難以做到,但一個藝人卻做到了,怪不得後來康有為作詩稱程硯秋為「義伶」。

  在羅癭公的遺囑中希望墓碑由散原老人陳三立來書寫,於是程硯秋特地跑了一趟杭州西湖,拜見散原老人,乞書「詩人羅癭公之墓」七字,並酬以潤筆五百金,散原老人感其風誼,拒收潤金並贈詩一首云:「湖曲猶留病起身,日飄咳唾雜流塵。斯須培我凌雲氣,屋底初看絕代人。絕耳秦青暗斷腸,故人題品費思量。終存風誼全生死,為話西山涕數行。」其中「為話西山」是指程硯秋為羅癭公營墓於北平西山。羅癭公去世後,每次程硯秋出京演戲,行前必先去羅癭公墓前憑弔。逢羅忌日,也必去墓前祭奠,二十餘年,從未間斷。真是世事雖無常,但有義伶半生情!

  後人常記羅癭公菊園之事,卻不知其才華橫溢,詩詞書法,歷史掌故,無所不通。癭公既歿,曾習經為選存遺詩二百餘首,題作《癭庵詩集》付梓傳世。近人張昭芹輯錄之《嶺南四家詩》,癭公詩列於梁鼎芬之後,黃節、曾習經之前。他的詩早年學李商隱,後來又參以白居易和陸游的風格,造境沖淡瀟灑,別具韻致。羅癭公精通京劇門徑,善於編劇度曲,現存的《菊部叢談》,不僅是介紹京劇變遷和藝人生活的隨筆結集,對京劇研究也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其書法,亦負重名,字體從唐人碑帖化出,參以宋人米芾的神韻,勁氣內斂,章法、行氣雄闊不羈,一反長期流行的「館閣體」拘謹呆板的書風,深受藝界愛重。

  羅癭公還留心搜集輯存當代史料。他在《庸言》雜誌上開設專欄,發表有關近世掌故的文字。《庸言》雜誌設在天津日租界,由吳貫因任編輯人,其靈魂人物是梁啟超。自一九一二年十二月一日起,至一九一四年五月五日止,共發行三十期。執筆者除梁啟超外,以吳貫因、梁啟勳、藍公武、黃遠庸、羅癭公、張東蓀、周宏業、嚴復、林志鈞、熊垓等之文字較多。羅癭公在其雜誌上發表有《賓退隨筆》、《庚子國變記》、《拳變餘聞》、《德宗承統私記》、《中俄伊犁交涉始末》、《中法兵事本末》、《中日兵事本末》、《割臺記》、《太平天國戰紀》、《藏事紀略》、《中英滇案交涉本末》、《教匪林清變記》、《京師大學堂成立記》、《威海衛潛師記》、《曲阜謁聖記》等十五種,均以文筆雅潔、材料翔實、論說清晰著稱,且受到近代史研究學者的重視。

  《賓退隨筆》有四十三則,每則各自獨立,各有小標題。其中談到清末,朝廷命官員十分隨意。驟增一尚書,旋驟減一尚書,皆不見明旨。羅癭公感歎道:以一部長官之制,率意增減,此所以唯亡清之政也。另外,書吏索賄也成為晚清一奇觀。後來張百熙力裁書吏,就是痛恨這些為害日深,無惡不作的蛀蟲。羅癭公還告訴我們當年選拔翰林的荒唐事。他說,由於政府部門過分重視候選人的楷書,導致後來閱卷官只以楷書是否端正整潔而定奪翰林的棄取。羅癭公感歎道:考小楷之工拙,而投之以衡天下才之權,其可謬可笑莫此為甚。另外羅癭公的〈董妃•董小宛〉則引證歷歷,認為董小宛是董妃。因此孟森(心史)特別寫有〈董小宛考〉來論證董妃與董小宛並非同一人,但羅癭公則能堅信他自己的說法。

  《庚子國變記》、《拳變餘聞》則是從不同角度真實而客觀地記錄著當時義和團發展和衰亡的歷史,還記錄了當時八國聯軍殺入北京,兵荒馬亂的慘景。作者因為久居北京,故對義和團在北京的活動,有比較逼真的描述。在羅癭公筆下,李鴻章在義和團運動中,儼然成為亂世中挽救國家的中流砥柱,他說:「鴻章與各國磋議,已歷數月,心力交瘁。……各國持之堅,久未定議,而鴻章積勞病深,卒不起,瀕危,猶口授計畫,秩然不紊。……」李鴻章在去世前帶著滿腹心事吟出「臨死方知一死難」,那憤疚交集的內心擠瀝最後一滴「秋風寶劍孤臣淚」才撒手塵寰。

  《中法兵事本末》徵引張聲樹、李鴻章、唐景崧、劉永福、劉銘傳、張佩綸、左宗棠、曾國荃、張蔭桓等人的奏疏,指出主和派與主戰派的矛盾及清廷用人的失察。羅癭公則嚴厲譴責李鴻章,他在文前稱:「余編《庚子國變記》,極力推李鴻章議約之功,繼編《中日戰紀》,於李鴻章深致貶詞。茲更編《中法兵事本末》,責鴻章尤嚴。……而甲午、甲申兩役外交之巨謬,竟以弱中國而迄於亡;則邦人所言之痛心者也!大夫君子,寧忘前車之覆哉?」

  《中日兵事本末》是依據姚錫光著《東方兵事紀略》。羅癭公稱:「甲午兵事,以丹徒姚君錫光所著《東方兵事紀略》為最詳盡,而筆墨頗病冗碎,餘既略有異聞,更就當時在軍中者證焉,乃取《姚略》變易簡括之,遂成斯編。」

  《割臺記》敘述清廷割臺後,臺灣人民的抗日保土鬥爭。對唐景崧調度無方,統率不力,受叛軍挾制,也有所批評。其材料或許得自好友陳衍、易順鼎及俞明震等人。

  《太平天國戰紀》是羅癭公有感於清朝廷對太平天國記錄的忌諱篡改,而根據北王韋昌輝嫡子韋以成所撰《天國志》稿本重撰而成。他說:「奮發自撰述,盡數其事蹟,而行以吾之文詞,削其事之煩碎,存者就十之八九焉」。但據研究太平天國的專家羅爾綱進一步考證,羅癭公《戰紀》的構成可以歸納為:一是純屬虛構的;一是根據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材料而故意為增改的;一是據坊刻本《忠王李秀成自傳》。

  陳雪峰在〈羅癭公的筆記文學〉一文中說對於羅癭公歷史筆記的史料價值,要辯證看待。他的歷史筆記,敘事條理清楚,可以當成文學作品來看待。其描寫歷史的筆法值得借鑒。以李鴻章為例,羅癭公對他在不同歷史活動中的評價是截然不同的,這也說明了羅癭公能基本客觀評價歷史人物。

  南開大學學者馮珊珊則認為羅癭公的史料筆記,「為人們認識羅癭公提供了另一個視角,更為認識晚清民國的軍事、經濟、教育、宗教方面的事件、人物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這也是此次選編此書的主要用意所在,但由於篇幅所限,有幾篇較為次要者就無法選入。而選錄者皆重新打字、點校、分段,以使讀者更方便閱讀。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924109
  • 叢書系列:血歷史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4.8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孫爾準為年羹堯子】

世宗奪位,年羹堯有力焉,大被親任。及羹堯權傾中外,乃摭其罪黜辱之,罰守杭州城門。羹堯日坐城門外,見一老儒,出入恆不逾時,呼而問之,蓋家貧授讀城外,歸而養母,故晨出暮歸也。羹堯心識之。一日,約儒宵待於家,至期,攜一僕來,登堂請拜母,並請其婦出見。命僕去外衣,一旗裝婦人也。羹堯命以姑禮見儒母,以大婦禮見儒妻,告儒曰:「此吾妾也,吾得罪,必不能全其家,吾死慮絕嗣,此妾已孕,今以託君。」以一匣饋之,皆奇珍也。儒受而諾焉。羹堯旋被戮。妾生子冒儒姓孫氏,以功致公爵。又聞諸祥符顧瑗亞蘧,言侍郎嚴修本浙江籍,自言為年大將軍之後,未知信否。

【崔媽媽】

文宗乳母曰崔媽媽,居宮中有大權。宮中有四宮嬪:曰牡丹春、海棠春、杏花春、芍藥春者,皆以所居名之。四宮嬪皆漢人,蘇產小足,為崔媽媽所進者也。僧王格林沁方為御前大臣,一日,於乾清門外見數小轎直入門內,喝問之,輿夫不答,王厲聲止之。一太監出,崔媽問叫於後者誰也,太監以僧王對。崔作色曰:「叫他聽信。」次日,而僧王斥退。光緒間內廷太監有崔總管者,權亞於李連英,或曰即崔媽媽子也。

【翁同龢、榮祿交惡】

光緒初,李文正鴻藻、沈文定桂芬同在樞府,文定以熟諳掌故稱上旨,權頗重,漢人在樞府類當國者,自文定始也。榮祿方為步軍統領,年甚少,不慊於文定。值晉撫出缺,是日文定方乞假,榮祿入見,乃力保文定授晉撫。命下,舉朝皆詫,樞臣既未進言,則言者必為外臣,是日除榮祿入見外,皆疏遠小臣,則言者必為榮祿。翁同龢方為詹事,與榮祿盟兄弟也,同輩使偵榮祿,時方有試差,同龢不預,與榮祿語甚憾文定,非揭其陰私,榮祿信之。翁問沈外任何意也?榮言吾言諸太后,遂有是命。翁歸,告李文正,謀有以報之。數日而西安將軍出缺,文正力保榮祿,遂外任西安。迄翁繼秉政,而榮祿十年不遷,怨翁極深。戊戌四月,翁以導景皇帝行新政得罪,廢於家,諭言「以為居心險詐者戒」,蓋指前事也。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生活風格】堡壘文化|奇光|雙囍|廣場,電子書聯展, 單本88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