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愛的練習簿:寫給爸媽們的5堂親子溝通課

愛的練習簿:寫給爸媽們的5堂親子溝通課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如此愛我的孩子,他卻感受不到?
  為什麼我越是愛他,他越是不想靠近?
  為什麼我們曾經那麼要好,但轉瞬間他卻想離我而去?

  "這是一本,讓爸媽學會當個爸媽的書"

  愛不是一種本能,它需要練習,
  練習抓住你和孩子間適當的距離,
  練習透過溝通來減少誤解,
  了解孩子心裡所想、心裡所要,
  用正確的方式去愛他們,才是平等且有意義的愛!
                      
  錯誤的愛給人壓力、痛苦、不悅,讓人想盡快逃離?
  跟著書中的5堂課及各種愛的練習題,讓你的愛更有意義!

  第一課:為人父母要先釐清「我是誰?」
  在教養過程中,比起孩子,爸媽得要先教育自己才行!第一課就讓趙雅麗教授幫助各位爸媽們從了解自己做起,釐清自我觀感,透過對自己的深入認識,爸媽們才能知道自己是個「怎樣的父母」,並以正確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一起成長!

  第二課:你怎麼看待孩子,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你為什麼老是……」,「你就是一個……的人」,這些父母常掛在嘴邊抱怨的話,其實都是過去灌輸給孩子所咎由自取的結果!舉凡貼標籤,規畫身份腳本,都會影響孩子的養成,所以請聽聽趙雅麗教授的第二堂課,千萬不要重蹈覆轍啦!

  第三課:一廂情願的愛,只會讓孩子更痛苦
  有太多太多爸媽習慣假愛之名行控制之實,一廂情願地認為自己是為孩子好,或者是無條件討好,殊不知實際上卻是一次又一次地傷害他。趙雅麗教授的第三堂課,就是想提醒各位爸媽別再犯自以為是的錯誤,來達到親子雙贏的結果!

  第四課:在溝通之前,得先解開親子溝通的迷思
  傾聽是溝通當中不可或缺,甚至可說是最重要的環節,然而在學習傾聽之前,趙雅麗教授將在第四堂課當中先釐清各位爸媽可能有的迷思,分析「同情心vs同理心」、「阻礙親子傾聽的原因」,才有辦法以正確態度去傾聽孩子所說的話!

  第五課:溝通,從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開始做起
  在最後一堂課中,趙雅麗教授將列舉出優秀的傾聽者特質,以不斷練習加強爸媽們在溝通時的技巧及注意事項,確保這些過程都屬於「有效溝通」,而非敷衍了事,如此一來,孩子的內心世界才會對你永遠敞開,維持緊密又穩定的親子關係!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趙雅麗 教授


  資深的傳播學者、溝通專家與心靈成長教師。是台灣第一位赴美修讀「口語溝通」的學者,並連續20年獲政府補助專研「意義科學」,除此之外,她也積極參與視障服務等社會工作,創設「口述影像發展協會」,長年擔任政府機構、企業的傳播與溝通講師及諮詢,同時更是中國廣播公司「Iren藹玲幸福相談所」節目的固定受訪溝通專家。
 
  趙雅麗教授出生於物質匱乏的年代、精神豐足的家庭,一生「沐愛而行」,身上總帶著光與愛,是學生口中永遠的「雅麗媽媽」。在學校,她有著三十多年的教學經歷,桃李芬芳,收穫了不少快樂與忘年的情誼;在家庭,她是兩個孩子的超高齡母親,也自許是孩子心中的「普通媽媽」,自認和孩子在人間結緣是最美好的生命際遇與成長經歷。一生堅持「溝通」的價值、信仰「溫暖與擁抱」的力量,有一顆永遠年輕熱情的心,和永不灰心放棄的勇氣。目前從「意義科學」的研究成果出發,講授溝通與心靈成長系列課程,擅長「意義療癒」與「話語分析」的溝通諮商。

  學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傳播學博士 

  曾任: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教授
  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系主任
  淡江大學文學院院長
  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董事長
  臺灣中華電視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著作:
  《天山:一趟沒有地圖的心靈旅程》

  最新著作:
  《愛的練習簿:寫給爸媽們的5堂親子溝通課》


 
 

目錄

作者序:親子之愛的學習與練習,永遠不遲也不晚!

第一課:為人父母要先釐清「我是誰?」
沒有人一出生就是爸媽:但你要先懂得「教育自我」
1.父母的自我教育:從了解與回應「我是誰?」開始

回應「我是誰?」是父母自我教育的第一個課題
1.自我觀感(Self-concept)影響所有的溝通與關係
2.父母的自我觀感為何會影響親子關係與溝通品質?

父母的自我教育:認識你的自我觀感
1.你的自我觀感是由三個面向組成的
愛的練習:好好了解你自己
◎觀念應用練習1
◎觀念應用練習2
2.構成「我是誰?」的重要拼圖:你其實有「五個不同版本的自我」

掌握親子雙方的「自我觀感」,是解開一切溝通問題的鑰匙
1.如何縮小親子雙方的角色期望落差?
2.強化與改善自我觀感的方法

愛的練習:透過孩子來探究「我是誰?」
◎觀念應用練習1
◎觀念應用練習2
◎觀念應用練習3

第二課:你怎麼看待孩子,孩子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自我」是在與他人的溝通中產生
1.父母用「貼標籤」的方式定義「孩子是誰?」
2.父母與家庭成員替孩子貼標籤會有什麼影響?
愛的練習:檢視你的自我標籤
3.父母用「身分腳本」設定「孩子應該成為什麼樣子?」
愛的練習:檢視你的身分腳本

「自我」也在社會溝通中產生
1.父母和重要他人的「反射評價」也影響「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愛的練習:檢視你對反射性評價的反應
2.父母和重要他人用「社會比較」定位「孩子是誰?」
愛的練習:檢視親子雙方的社會比較基點

第三課:一廂情願的愛,只會讓孩子更痛苦
一廂情願的愛只會和孩子距離更遠!
1.孩子要的只是一個普通媽媽
2.追求完美的媽媽並不是「一廂情願地對孩子付出」

三種一廂情願的父母,最傷孩子的心
1.你是個一廂情願「為兒女而活」的父母嗎?
2.你是個一廂情願且「一昧討好孩子」的父母嗎?
3.你是個一廂情願「把個人意志強加到孩子身上」的父母嗎?

擁有「正面穩固靈活」不斷成長的自我觀感,才能避免成為一廂情願的父母

信任與放手,孩子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從孩子的眼中,了解他們對親子之愛的感受與期望
1.跟著孩子學習:了解與回應孩子的情感需要和期望的愛
2.親子間最重要的是從小養成彼此溝通的習慣
愛的練習:和孩子一起學習「兩情相悅」的愛
◎觀念應用練習1
◎觀念應用練習2

父母如何積極引導孩子面對與理解家庭變故?

第四課:在溝通之前,得先解開親子溝通的迷思
是什麼阻礙了親子間的傾聽?
1.僵化的角色
2.不變的期盼
3.順從的壓力
愛的練習:檢視威脅自己傾聽的話語
◎觀念應用練習1
◎觀念應用練習2
◎觀念應用練習3

釐清影響傾聽品質的「界限」
1.釐清界限:認可孩子的感受,不等於允許他們的行為
2.釐清界限:別模糊輩分的界限,區別親子和朋友的身分

傾聽時要以「同理心」給予回應而非「同情心」
1.什麼是同理心?
2.什麼是同情心?
3.錯把同情心當同理心,效果大不同
4.有同情心的父母選擇情緒消除,有同理心的父母運用情緒指導
5.同理心的父母,不會強迫孩子溝通

愛的練習:你分得清楚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差異嗎?
◎觀念應用練習1
◎觀念應用練習2
◎觀念應用練習3

第五課:溝通,從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開始做起
用「心」傾聽孩子的心聲,別讓對話變成獨白!
1.你「聽到」孩子說話了嗎?
2.被傾聽的需要是一種本能:不被傾聽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3.傾聽效率的自我評估

傾聽不是本能,它需要學習與練習   
1.你是不是常犯「無效傾聽」的錯呢?
2.如何當個正確的傾聽者—謹守支持性傾聽的6原則
3.如何當個正確的傾聽者—學會有效傾聽的4步驟
愛的練習:有效傾聽的觀念練習
◎觀念應用練習1
◎觀念應用練習2

無論幼兒、兒童還是青少年,他們都需要父母的傾聽
1.傾聽幼兒、兒童的需求:學會從小傾聽你的孩子
2.傾聽青少年的情緒:懂得用正確方式和你家的大孩子溝通

想要減少溝通衝突,就得避免控制的戰爭
1.嘮叨vs.簡明扼要的話語
2.命令、判斷、評論性的語言vs. 就事論事的描述
3.尖酸刻薄的言語 vs肯定、尊重、理解的回應
4.專斷vs讓孩子參與表達

愛的練習:傾聽青少年兒女的練習
◎觀念應用練習1
◎觀念應用練習2
◎觀念應用練習3
 

作者序 
        
親子之愛的學習與練習,永遠不遲也不晚!


  在華人社會,做父母和做孩子,都一樣難。
  放眼看去,我們的周遭,有太多焦慮的父母和受傷的小孩。

  為人父母,無從準備,難為。
  為人子女,無從選擇,難當。

  為師又為母,多了些親近與傾聽孩子們的機會,我看見,每個孩子長大後的表現與行為,其實都可以在他們的原生家庭與成長階段中,找到對應的根源與線索——一個沒有被充分護佑滿足的童年、一段未被理解傾聽的青春、父母的壓制、威權的教養,隨著歲月,在許多孩子的身上留下了傷痕……也讓我見證了父母之愛的恩情與仇怨。

  現代的孩子其實很無助。不反叛的,常被理所當然地擱置忽視;離經叛道的,又被另眼相待或放棄;而背負父母期望的孩子,因自身的「任務」無法正視自己,心中有著更深的脆弱和悲苦,這種種的問題,讓許多孩子的心理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而每個父母對孩子的出世,也都是既期待,又擔憂。把孩子教好,和他們相親相愛走一生,是做父母最大的願望,然而在親子同行的過程中,稍不留神,走著走著,就突然失去了和孩子的聯結,父母心中的無奈與孤絕,也甚是淒涼!

  用心傾聽,周遭有許多父母,心中藏著不足為外人道的酸甜苦辣,而做子女的,同樣也有無法言說的哀傷委屈。父母怨自己沒法得到孩子的心,更氣孩子為何從不懂自己的苦心與用心。而孩子也曾無條件的愛著自己的父母,但最終卻必須從他們令人窒息的愛中逃離。就在這樣逐漸加劇的糾結中,孩子長大了,父母更加迷惘,親子間就此形成了一道永遠無法逾越的隔閡。

  父母的角色,無從準備與預習。但我始終相信,跟著孩子,邊做邊學,我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不求完美,也不需要完美。現實生活中,沒有完美的父母。對孩子來說,父母都是有缺點的,孩子要的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父母」,而不是超級完美的爸媽。

  那個平凡、理解、溫暖與貼心的普通父母——沒有過高的期待、過多的管教、過份的壓迫控制、過重的說教和道理。但這樣的「平常心」,往往卻是許多父母最欠缺與最困難的選擇。

  沒有人是天生的好父母,所以教育孩子前,請先自我教育。

  本書從溝通專業的角度出發,探討親子關係中的典型問題與實際案例,希望以學理、我所經歷的真實故事、自己身為人母的經驗,引發更多為人父母者的一些反思,並藉以察覺自己在不經意間對孩子造成的困擾或傷害,提供父母們一個自我教育的基礎。

  所有的溝通都是從自我的溝通開始。因此,本書從回應「我是誰?」開啟父母的自我教育與探索之路,讓父母檢視自我角色扮演與子女期待間的角色落差,進而了解自己一廂情願的愛是如何塑造了孩子一生的角色和悲劇,決定了他們的命運 ,同時也點明了親子溝通中必須釐清的「界限」問題與迷思,最後提出做父母最需要練習的課題:「少說多聽」的確切「傾聽」原則與技巧。

  這也是一本愛的練習簿。透過書中豐富的練習,父母們不僅可以自我學習與練習,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練習和對話,透過孩子的眼,看見自己的角色盲點與限制,並改善自己的缺失,與孩子一起邊做邊學。我相信,做父母的只要願意放下身段,重新去理解自己的孩子,向他們學習,並共同成長,便可以減少對孩子的誤解和傷害,最終,成為更好的父母!

  人生沒有什麼角色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每個出眾的角色扮演都是在心念執著、絕不放棄的堅持中,摸索與修煉的結果。父母的角色,何嘗不是!

  我衷心期待這本書的內容,能更貼近你所經歷的真實心境與困境。藉著愛的練習,親子關係的修護與和解,永遠不遲也不晚!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904156
  • 叢書系列:親子教養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36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用閱讀擁抱你的內在小孩!不讓創傷延續的4個修復練習|聯經精選電子書每本85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共和國截止加碼
  • 天下雜誌
  • 時報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