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講故事」的「人」:莫言小說敘事視角和人稱機制研究

「講故事」的「人」:莫言小說敘事視角和人稱機制研究

  • 定價:330
  • 優惠價:929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8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莫言衝破了小說創作的種種禁忌,開拓出新的小說疆域,
  為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路徑。

  通過文本細讀,本書作者對莫言小說的敘事視角、人稱機制及其審美功能作了歷時性考察,分析了莫言創造使用的「高密東北鄉」的文學地理概念和敘事空間、「我爺爺」「我奶奶」等「複合人稱視角」的「我向思維敘事」、深淺疊加的雙層敘事結構以及雜合了「物形、人性、物性」的「視角疊加」和「寄居敘事」等一系列敘事視角和敘事空間的實驗與創新;討論了莫言作品中的「新歷史主義」敘事、「多重話語」和「散點透視」的「複調敘事」和「狂歡化敘事」、極致化的人稱視角轉換造成的「迷宮敘事」、「元敘事」等敘事元素;指出莫言小說的敘事視角創新和人稱機制探索使他獲得了高度的敘事自由和強大的敘事能力以及通過這種敘事能力表達其濃烈的現實關懷情緒的膽氣和藝術自信,而這正是莫言小說獨特藝術魅力的重要支撐。

本書特色

  作者從敘述視角切入,來探討莫言小說敘事的成功經驗,闡明了敘事視角對莫言小說藝術價值生成的意義,為深化莫言小說敘事研究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名人推薦

  山東大學賀立華教授
  山東大學張學軍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西強


  1978年生,山東臨沂人,文學博士,陝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後。美國麻薩諸塞州立大學波士頓分校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大陸當代小說在主要英語國家的譯介、傳播與接受研究;莫言研究;曾朴、曾虛白及「真美善作家群」研究。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當代文壇》、《求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天中學刊》等刊物發表論文十數篇。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專案、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資助項目等七個研究專案,參與各類科研項目十二項,出版學術專著三種,譯著一種,參編教材五種。
 
 

目錄

序一 西強博士印象/賀立華 
序二 /張學軍 

引 論 
第一節 莫言文學創作概述 
第二節 莫言研究的歷史及現狀 
壹、整體研究綜論及評傳、專論、研究資料彙編、家世與生平研究和高層次科研項目 
貳、專業期刊學術論文、博碩士學位論文和報媒文章 

第一章  故鄉記憶和童年視角:
1981-1985年間的莫言小說敘事視角實驗 
第一節 童年與青少年期鄉村生存體驗 
第二節 莫言早期小說的敘事視角類型及其文本分析 
壹、第一人稱內視角/內聚焦敘述 
貳、第三人稱內視角敘述=意識流 
參、全知視角+第一人稱故事人物內視角分角色敘述 
肆、全知視角+第一人稱故事「人物」內視角分角色敘述+第一人稱故事「動物」內視角分角色敘述=互文敘述+敘事圓環 
第三節 早期小說敘事視角探索及其美學效果 

第二章  精神還鄉與「想像的過往」
1985年以後莫言中短篇小說的敘事視角實驗 
第一節 懷鄉病、精神還鄉與「我向思維敘事」 
第二節 「想像的過往」之一:「我」敘事 
壹、鄉村往事和生活想像裡的「我」 
貳、奇幻的成年故事中的「我」 
參、「煞有介事」:莫言小說敘事藝術的重要美學風格 
第三節  「想像的過往」之二:虛構家族傳奇小說中的「類我」敘事 
壹、 「我爺爺」、「我奶奶」等「類我」複合人稱的語法界定
貳、 「我爺爺」、「我奶奶」等「類我」複合人稱的敘事功能及其美學效果 

第三章  《豐乳肥臀》:新歷史主義敘事的模範文本 
第一節 小說的敘事視角探索 
第二節 小說敘事視角探索的典範性意義 

第四章  敘事語境轉換中的現實關懷言說:
從《紅高粱家族》到《天堂蒜薹之歌》 
第一節 複調敘事:多重話語 
壹、民間話語敘事 
貳、知識分子話語敘事 
參、權力話語敘事 
第二節 現實關懷言說 
壹、精神受難 
貳、小說反腐 

第五章  多重話語和複調敘事:《檀香刑》和《四十一炮》 
第一節 眾語喧嘩的狂歡化敘事範本:《檀香刑》 
第二節 穿行在現實與想像之間的二重敘事夢囈:《四十一炮》
壹、敘述夢囈:穿行在現實與想像之間 
貳、花開兩朵:敘述交織與故事交織 

第六章 頻繁的視角轉換造成的敘事迷宮:《十三步》和《酒國》 
第一節 極致化的人稱視角轉換構建的敘事迷宮:《十三步》 
壹、極致化的人稱轉換 
貳、散點透視 
參、「元敘事」的運用 
肆、人稱/視角變換造成的美學效果 
第二節 複調敘事和敘事解構:《酒國》裡的虛實 
壹、三線並進:複調敘事策略 
貳、元小說與反元小說:敘事解構 
參、「酒國」的文化象喻 

第七章 「生人」之困與「人生」之難:《蛙》的敘事策略與現實關懷 
第一節 從《爆炸》到《蛙》:一個持續24年的生育焦慮 
第二節 《蛙》深淺疊加的雙層敘事結構與視角創新 
第三節 「三原則」之下的「罪」與「罰」書寫 

第八章 《生死疲勞》的「寄居敘事」與視角疊加 
第一節 「物」敘事:「寄居」式「移情」型疊加視角 
第二節 從擬人到「物+人」的身分疊加 
第三節 「寄居敘事」:「人」與「物」的視角疊加和視域擴展
第四節 《生死疲勞》:視角疊加中的三線敘事與「對話敘事」
第五節 《生死疲勞》敘事形式與敘事精神的美學意義
 
第九章  敘事形式探索與人物形象塑造的審美關聯:兼論莫言小說中「被壓抑」與「自我解放」的女性形象 
第一節 形式探索與對「人」的關懷 
第二節 「內部二元對立」敘事中的男人和女人:性別對立、性格對稱 
第三節 崛起的「母權」:敘事「對立」中的女性反叛 
第四節 形式探索與人物形象塑造的審美關聯 

第十章 文化母本與敘事空間營建:莫言的「高密東北鄉」與賈平凹的「商州山地」之比較 
第一節 莫言與賈平凹小說敘事的文化母本與審美「血地」 
第二節 「文學故鄉」─敘事場:莫言的「高密東北鄉」和賈平凹的「商州山地」 

結 語 

附錄一 莫言小說敘事研究文獻目錄 
附錄二  2013-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中立項的莫言研究項目名錄(24項)
 
後 記
 
 

序一 西強博士印象

賀立華


  忘記是哪國的諺語了―「不要說你是誰,只要你說出你朋友是誰,我就知道你是誰」。幾年前,正當我們組建國家項目(張志忠教授領銜,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莫言文學道路與中國文學的變革研究」)團隊時,著名青年學者陜西師範大學李躍力教授向我力薦他的好友王西強博士。才子躍力,治學嚴謹,心氣高邁,能入他法眼的青年學者不多,我信躍力。

  與躍力神清骨秀的書院氣不同,西強博士是帶著山東漢子的質樸硬朗而又溫文爾雅的春風來到這個團隊的。初入項目組,他做了一次學術討論會的綜述發言,令人耳目一新。幾十位學者發言一次聽過,他機敏地撲捉了各位學者論說的新意要點,刪繁就簡,迅速歸類,逐一點評,準確生動,博得滿堂彩。這種活兒,需要很強的記憶力、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更需要寬廣的知識面和高屋建瓴的識見。他的點評,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西強科班是英語,陜西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教育專業本科畢業後,即留校任教,執教期間改換門庭攻讀了中文系的碩士、博士學位,並進入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流動站跟隨楊揚教授做博士後研究。僅就三部學位論文的題目,即可見出他研究領域之廣泛:學士論文《許淵沖古詩英譯「三美論」研究》、碩士論文《從故鄉記憶到多重話語敘事的視角轉換―莫言小說敘事視角及其功能分析》、博士論文《曾樸、曾虛白父子及「真善美作家群」研究》;從他承擔的國家、省、部、校等各級別的研究項目可以見出西強的興趣和博學:「中國當代小說在英語國家的譯介、傳播與接受研究」、「吳宓翻譯研究」、「莫言小說英譯研究」、「中國現代敘事詩史」(學術外譯項目)……他關注中國古典詩詞的翻譯、更關注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域外傳播,他關注近代以來域外文學的輸入,也關注中國作品的輸出與接受。可以說西強博士學養的優勢,在於打通了古今,也打通了中外,他是在一個深遠寬廣的視域裡從事教學的,唯有此,他的科研方能高飛遠舉。

  西強君的博士論文《曾樸、曾虛白父子及「真善美作家群」研究》展現了他的學術優勢:論文從中國晚清文學與民國及現代文學的關係入手,進行了細緻的史料爬梳和觀點歸納,展現了百餘年來關於曾氏父子研究與「真善美作家群」研究的歷史與現狀。西強深入地探究了文學史上這個始於1927年堅持了四年之久的特殊的文學團體的組織結構、運作方式、文化姿態、政治理想、變革思路和文學著譯實績。西強肯定了這個團體獨特的「法國沙龍」式文學生活方式、群體性的文化模式、放低啟蒙姿態以「建設群眾文學」的主張;肯定了這個作家團體獨特的歷史貢獻,也指出了他們的矛盾:他們是20世紀三十年代積極參與中國文學變革的一支生力軍,但他們又是頑強地堅守自己的文學個性、自覺地與「革命文學」主潮保持著一定距離的團隊,他們獨特的審美訴求、文學理想與社會現實政治需求之間存在著深刻的思想矛盾……西強君對「真善美作家群」的研究,為後人考察三十年代文學的生態提供了一個頗為獨特的歷史視角,給人以深刻的歷史回味和思想啟發。西強君的這種研究,既有學術價值,又有現實意義。這種研究,如果沒有中國古籍整理的功夫,沒有西學資源的背景,沒有對當代文化的體察和思考,是很難做到的。

  西強博士對於莫言的研究是在古今中外和中國東部與西部文化座標點上進行的。他以「莫言與賈平凹小說敘事比較研究」的研究選題參與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世界性與本土性交匯:莫言文學道路與中國文學的變革研究」,對當今西部作家領軍人物賈平凹與山東作家莫言進行比較研究,這個選題讓他吃透了商洛文化、秦漢風度與齊魯文化之間的差異,吃透了賈平凹「商州山地」的隱逸神祕與莫言「高密東北鄉」的自由奔放;他的「莫言研究史料整理與研究」這個縱深長達三十五年的學術研究史的研究,讓他踏破鐵鞋,跑遍大江南北,深挖細找了每一個資料的來龍去脈細枝末節……這種對歷史的尊重和孜孜不倦萬苦不辭的求索精神,令人感動。西強博士不僅具有文學外部研究的寬廣視閾,而且有著對文學內部深入研究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很吃功夫的「笨」活兒,需要扎扎實實反反覆覆細讀原著,來不得半點兒討巧。他的莫言小說的敘事研究著述即是明證,他細讀了莫言的十一部長篇和百餘部中短篇,梳理考察了數百位評論家的論述觀點,在此基礎上,西強對莫言三十多年來小說創作的敘事視角、敘事功能、人稱機制、語言表達、結構安排、審美風格……進行了全面而系統的學理性研究。這種需要理論、需要識見,又需要吃苦耐勞、細針密線的功夫活兒,在當今急功近利萎靡浮躁的時風裡顯得尤為難得。只有三十幾歲的西強博士,有如此深厚的中外文化學養,又有如此嚴謹扎實不辭勞苦的治學精神,可以預料,西強君的研究,未來可期。

  目前這部書採取了一種板塊式的結構,各個板塊都可以獨立成篇,不失為一種清晰的結構方式。但某些板塊之間似乎缺少一種邏輯的聯繫,試想,如果以莫言創作時間為序來考察他幾十年小說敘事蜿蜒起伏之變化,深究其變化的原因,闡發其變化的意義,總結莫言文學敘事之規律特點……這樣寫來,也許更順當,更能體現學理的系統性。

2017年11月13日

序二

張學軍


  莫言是一個不願模仿前人,也不願重複自己的作家。他的每部小說都想變換一個新的形式,在小說創作藝術形式上進行不懈的探索,以狂放的想像,天馬行空、獨往獨來的藝術個性,褻瀆一切神靈的勇氣,衝破了小說創作的種種禁忌,開拓出新的小說疆域,創立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文學王國,為我們提供了可以進行敘事學分析的一個個實驗文本,為當代文學提供了新鮮的敘事經驗。可以說,莫言的小說創作為中國當代小說敘事學的發展開拓了新的路徑。這一豐富而又獨特的文學存在,吸引著一批批學人投入到莫言小說敘事的研究之中。青年學者王西強就是其中的一員。

  王西強的《「講故事」的「人」:莫言小說的敘事視角和人稱機制研究》是在其碩士論文的基礎上寫成的,當年的碩士學位論文經過十餘年的精心打磨,如今已成為精粹堅實的學術專著。它的思想閃光、學識才情和青春朝氣並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退,反而愈發顯現其學術價值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雖然莫言研究已是當下的熱門話題,對莫言敘事學的探討也愈加深入,但這並不影響《「講故事」的「人」:莫言小說的敘事視角和人稱機制研究》的獨特價值。這是一部精益求精之作,是深鑽苦研的結晶。他以青年學者的敏銳,從敘述視角切入,來探討莫言小說敘事的成功經驗,闡明了敘事視角對莫言小說藝術價值生成的意義,為深化莫言小說敘事研究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在莫言研究中,研究者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對其作品進行了各種各樣歸納概括,如新歷史主義、尋根、鄉土等等,這些歸納和概括都具有合理性,也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任何概括都是以犧牲其他豐富的材料為代價的,也會遮蔽住某些特質。要想深入研究莫言還應從具體文本深入細緻的解讀入手,發掘出尚未被發現的藝術特質。隨著時代的變遷,新思潮、新觀念和新方法的湧現,人們對一部文學作品也會有著新的認識和理解。「詩無達詁」、「文無達詮」就說明了對一部文學作品進行多樣解讀闡釋的可能。王西強的這部著作,在文本細讀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運用了西方敘事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考察莫言的小說,但並沒有從概念出發,生搬硬套,而是從莫言小說創作的實際出發,對莫言小說文本進行了具體細緻的解讀和論析。其中既有對莫言中短篇小說敘事實驗歷時性的考察,也有對其長篇小說敘事經驗的探討,所論作品幾乎涵蓋了莫言全部小說。在論析的過程中新意迭出,不時地閃現出真知灼見。如對《紅高粱家族》「類我」複合人稱的具體分析就尤為精當,建立在對莫言小說細讀精研基礎上的價值判斷就頗有說服力。

  固然,王西強對莫言小說敘事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但這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王西強是一個富有學術潛質的青年學者,他的學術生命力正處在旺盛時期,既然目標已經確立,就要朝著已開闢的新思路鍥而不捨地深入研究下去,深究細研,開拓求新。也期盼著他以其開闊的學術視野、出眾的學識才情和悟性,在學術沃土上結出更精美的成果。
 
2017年10月27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265511
  • 叢書系列:文學視界
  • 規格:平裝 / 270頁 / 14.8 x 21 x 1.3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結語

莫言小說的敘事探索主要體現在敘事視角實驗方面,視角的變換、複合型敘事視角的知域疊加、極致化的人稱轉換、「我向思維敘事」、「寄居敘事」和多重話語複調敘事等,讓莫言的小說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莫言長達二十年的農村生存經驗中,童年孤獨的言語禁閉造成了他強烈的話語欲望,童年時的耳朵閱讀經驗為他的小說敘事提供了豐富的故事資源儲備;「文化大革命」時代的語言暴力和文學語言政治化所造成的社會性「煞有介事」的話語腔調,對他的小說敘事語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向民間敘事話語傳統和西方小說敘事新勢力的借鑒,以及莫言出眾的感悟能力和強烈的創新欲望,使他不斷求新探索,並總有驕人收穫;大膽的理論探索精神、高漲的創作實踐熱情、系統的理論修養和廣泛涉獵中外文學經典名著的閱讀經驗,為他的敘事探索提供了廣闊的世界性文學視野;超常敏銳的感覺能力和天才的想像力,讓他的小說敘事具有了天馬行空的狂氣和雄氣。

這幾種藝術因素的合力作用共同孵化出了莫言小說敘事的以下幾種美學風格:眾聲喧嘩的雜語交響、虛實相生的敘事結構、煞有介事的敘事腔調、天馬行空的意象交織1、泥沙俱下的語言濁流、深沉刻薄的思想能力、親切真誠的民間立場、模糊朦朧的文本表意。

在對莫言小說的閱讀過程中,讀者往往會發現,歷史的莊嚴凝重感在他「煞有介事」的顛覆性話語腔調和解構性敘事策略的夾擊之下土崩瓦解,卸去了權力話語苦心塗抹的濃妝的歷史往事,在文本中獲得了讀者的認同,得以歸真,從而使人有沉入故事的感覺,對人物的感覺如同身受。同時,作家又運用元(小說)敘事技巧來暴露小說的虛構性,以造成讀者對人物故事情感和作家敘事情感的間離。作家深沉刻薄的思想能力、真誠的民間文化立場和價值取向,使他的小說文本呈現出強烈的文化批判意識和現實關懷情緒。同時,小說敘事視角的頻繁轉換,也造成了小說文本的模糊多義和嚴重的閱讀接受障礙,部分地遭到了閱讀和批評的離棄。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本書的誕生,要攻略多少出版環節?一探出版業秘辛與編輯工作的甘苦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三采全書系
  • 歐萊禮社方展
  • 尖端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