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 7月號/2016第173期

科學人 7月號/2016第173期

  • 雜誌名稱:科學人    新功能介紹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日期:2016/06/30
  • 定價:280
  • 優惠價:9526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人工智慧 特別報導
 
1950年代,電腦開始在西洋棋上戰勝人類,並且協助數學家證明數學定理,人們為此興奮不已。1960年代,人們的期望越來越高,覺得科學家很快就會在軟硬體上展現人類智慧、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各種任務上的表現也不會輸給人類。1967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明斯基(Marvin Minsky,今年初過世)宣稱,AI的挑戰將在一個世代內解決。
當然,這種樂觀看法顯然言之過早。不論是透過軟體協助醫師做出更準確的診斷,或是藉由網路仿效人腦來辨識影像的內容,這些事都無法符合人們原先的期望。早年的演算法不夠成熟,也缺少大量資料來執行運算。我們想讓機器呈現宛若高度智慧的人類思維,機器就必須執行大量的計算,但當時的電腦處理能力實在太「溫吞」了。
到了2000年代中期,打造擁有人類等級智慧的機器這類夢想幾乎在科學社群中消失了,甚至連AI這個詞也淡出科學領域。科學家和媒體把1970年代到2000年代中期的希望破滅稱為「AI寒冬」。
但最近這10年,情況大為不同。從2005年開始,AI的前景有了劇烈轉變,因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從那時開始發揮作用。深度學習是一種從腦科學汲取靈感以打造智慧機器的方法,最近幾年已經成為推動AI研究的主力,大型資訊科技公司都投資了幾十億美元進行研發。
深度學習是指模擬生物神經元的網路「學習」辨識影像、聽懂語音,甚至自行做決定。這項技術依賴所謂的「人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這是現今AI研究的主要方法。人工神經網路不會完全模仿生物神經元的運作方式,相反地,它是基於一般的數學原理,從範例中學習辨識影像中的人或物體,或是翻譯世界上主要的語言。
深度學習技術已經改變了AI研究,重啟人們對電腦視覺(computer vision)、語音辨識、自然語言處理與打造機器人的野心。第一個聽懂人類語音的產品在2012年問世,就是有些人常用的軟體Google Now;沒多久,辨識影像內容的應用程式也推出了,現在這項功能已經整合在Google相簿的搜尋引擎。
覺得電話自動化選單難以操作而感到沮喪的人,應該會喜歡在智慧型手機上使用個人語音助理(例如Siri)來完成這件事。回想幾年前,軟體辨識物體的功能仍不理想,可能把石頭誤認成人臉,但電腦視覺已經大幅進步,令人驚豔。在特定情況下,現在的電腦幾乎和人類一樣能辨識影像中的貓、石頭或人臉。事實上,在數百萬智慧型手機使用者的生活中,AI軟體已經不可或缺。例如,我已經很少以手寫或打字方式寫簡訊,更常透過語音輸入。
這些進步敞開了深度學習邁向商業化的大門,而且這股熱潮只會日益高漲。各家公司開始尋覓高手,專攻深度學習的博士現在是炙手可熱的稀有人才。根據一些報告,產業界從學術界挖角了很多擅長這領域的大學教授,並提供完善的研究設備和豐厚的待遇。
科學家不但克服深度學習的挑戰,更讓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AlphaGO在圍棋比賽中打敗韓國一流棋手李世,各媒體都以頭條新聞報導這起事件。相關應用更擴展到其他專業領域,據說一套新研發的深度學習演算法,能和心臟病學家一樣從磁共振造影(MRI)診斷出心臟衰竭。
人類知識,機器學習
為何AI在過往幾十年碰到這麼多障礙?原因在於我們的多數知識沒有以文字明確記錄下來,這對撰寫任何電腦程式的人而言都是必須完成的任務,也是為什麼我們無法直接透過程式,命令電腦去做人類輕易辦到的事,例如聽懂語音、觀看影像、閱讀文字或駕駛車輛。昔日人們從複雜的資料庫中整理出一件又一件的事實,好讓電腦擁有同樣的智慧,但這樣的嘗試幾乎都失敗了。
這時深度學習登場了。深度學習屬於機器學習的一門分支,而機器學習是AI領域中範圍較廣的學科,基本上是用來訓練智慧計算系統的一些原則,最終目標是讓機器自我學習。其中一個原則,牽涉到機器如何做出「好」的決定。對動物來說,由於演化,牠們的行為應該能提高生存和繁衍的機會;在人類社會中,好的決定可能包括帶來身分地位或幸福感的人際關係;不過以無人車為例,決定的好壞取決於自動駕駛技術有多貼近合格駕駛人的行為。
我們憑藉知識在特定狀況下才做出好的決定,但這些知識不一定能明確轉譯成電腦程式碼。舉例來說,老鼠擁有與生俱來的感覺與能力,懂得探索周遭環境,知道該去哪裡嗅嗅、如何走動、尋找食物或伴侶,以及躲避掠食者。任何程式設計師都無法撰寫出一套循序漸進的程式,指使機器模仿那些行為,但是齧齒類動物天生就知道該怎麼做。
在創造出能自我學習的電腦前,資訊科學家必須找出一些基本問題的答案,例如人類如何獲得知識。一些能力是與生俱來,但多數知識是從經驗中汲取。我們憑直覺就知道的事,無法轉化成一連串明確的步驟交由電腦執行,但電腦通常能從範例和練習中學會。從1950年代起,研究人員就在尋找並嘗試改善動物或人類(甚至機器)獲取知識的通則。機器學習的目標是,建立名為學習演算法的程序,指引機器透過各種範例進行學習。
機器學習這個領域是以實驗為主,因為通用的學習演算法並不存在,沒有一套演算法能指引電腦學習每項交付的任務。任何的知識獲取演算法(knowledge-acquisition algorithm)都必須通過測試,評斷能否針對特定情況的任務和資料進行學習,無論辨識影像中的夕陽或把英文翻譯成烏爾都文(Urdu)。但我們無法證明,某種演算法在面對任何情況時都能持續全面勝過其他演算法。
AI研究人員對這個原則提出了正式的數學描述:「沒有免費午餐」定理,說明能從現實世界每一種情況進行學習的演算法並不存在。但人類的行為顯然違反這項定理,我們的腦袋似乎擁有相當普遍的學習能力,能精通各種事務:下棋、造橋、研究AI,這並非演化促成的。
這些能力顯示,人類智慧善加利用了一些假設,而這些假設或許能夠啟發我們創造出擁有通用智慧的機器。由於這個想法,人工神經網路的研究人員選擇大腦做為設計智慧系統的粗略模型。
大腦的主要計算單元是一種稱為神經元的細胞。每顆神經元在傳遞訊號時,會透過神經元之間一道小空隙,稱為突觸間隙(synaptic cleft)。神經元通過突觸間隙傳遞訊號時,在突觸後神經元所產生的突觸後電位的幅度,稱為突觸強度(synaptic strength);神經元在「學習」時,突觸強度由於長期頻繁活動會增加(稱為長期增益作用),導致兩顆神經元的連結持久增強。
腦科學促成人工神經網路的興起,科學家利用軟、硬體創造出人工神經元。早期AI子領域的研究人員以聯結論(connectionism)聞名,他們假設人工神經網路能學習複雜的任務,方法是逐漸改變人工神經元之間的連結,就能掌握輸入的內容,例如影像或對話片段。當這些人工神經網路接收了更多範例,改變突觸連結強度,就能持續進行學習,例如對夕陽影像的辨識也會更精準。
 

編者的話

你懂AI怎麼想?
你是否已經習慣對著手機講話?喔,我們指的是:你說話的對象不是真人,而是語音助理!你是否因為懶得動手寫字,也開始利用手機的語音輸入,來轉換資訊的型式?
比起20年前,語音輸入的正確率大幅提升,更令人驚訝的是,現在的電腦還能辨識照片、人臉。這些對人類來說幾乎是天生的能力,資訊科學家要以程式語言告訴機器怎麼做,卻花了數十年的時間摸索,人工智慧(AI)這個研究領域甚至一度死寂。2005年,因為「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技術給予機器學習的能力,AI的發展突飛猛進,並且很快進入商業用途。今天AI已經滲透到你我的日常生活之中,〈人類該擔心機器人太聰明嗎?〉,其實不論你擔不擔心,都應該知道〈機器如何深度學習〉。最近另一個熱門話題則是無人車,然而可別被廣告騙了,〈自動駕駛沒那麼簡單〉!
痛,是動物維持生命安全重要的感覺,但是癢呢?抓抓、拍拍,威脅去除了為什麼還一直癢?抓癢會令人上癮,且看〈癢與痛的親密糾葛〉。世界上最精密的兩組物理實驗團隊,研究得到的〈中子壽命真矛盾〉!是測量誤差?還是其中隱含了宇宙裡不為人知的新物理?在農田中混合栽種其他植物,就可免去化學肥料,且看〈非洲土壤的增肥妙計〉!更多元的科學智慧,盡在《科學人》雜誌2016年7月號!
 

雜誌目錄

關於封面
由於深度學習技術,人工智慧再度崛起,電腦在許多方面都有重大進展,例如圖像辨識、自動駕駛與棋類比賽。但人工智慧的成果豐碩,也讓令人擔憂機器人是否會帶來威脅!
 
人工智慧特別報導
34 人工智慧 光芒再現
 
資訊科學
36 機器如何深度學習
 文/班吉歐(Yoshua Bengio)
 人工智慧經歷數十年的低潮,由於深度學習這項潛力無窮的技術,總算起死回生,在不少任務上的表現已經相當傑出。
 
資訊科學
42 人機共處的新世界
 文/翁千婷
 未來的人機合作,是讓電腦處理它擅長的事,讓人類繼續處理人類擅長的事。
 
科技點評
46 人類要擔心機器人太聰明?
 文/羅素(Stuart Russell)
 電影常有機器人大軍企圖殲滅人類的情節,專家說,免驚啦!但如果人類掉以輕心,未來可能會與執意完成任務的智慧機器發生衝突。
 
認知科學
48 開啟人類文明無限可能性
 口述/曾志朗 整理/張孟媛
 我們必須知道人類如何學習,才能教導機器學習,當人工智慧學習能量越強,給予認知科學的回饋就越清楚也越複雜,越有助於人類智慧運作的研究。
 
交通
50 自動駕駛沒那麼簡單
 文/沙拉多夫(Steven E. Shladover)
 你是否以為無人車時代即將來臨?受限於軟體研發,自動駕駛還有層級之分,即將問世的自動駕駛車,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交通
56 你的下輛車有多「自動」?
 文/周坤毅
 市面上以及即將上市的駕駛輔助系統有哪些?自動駕駛實際的應用,到什麼程度?
 
神經生物學
28 癢與痛的親密糾葛
 文/蘇瑟蘭(Stephani Sutherland)
 癢是如何產生的?癢與痛如何區別?科學家正努力釐清癢與痛的複雜關係,找出治療急性與慢性發癢的解藥。
 
生態學
62 生態旅遊考驗緬甸淨土
 文/納維爾(Rachel Nuwer)
 長期與世隔絕之後,現今的緬甸對外展現其秀麗的原始風貌,但豐富的資源帶來誘人商機,生態危機逐漸浮現。生態旅遊可兼顧環境保育與人民收入,但是充滿各種挑戰。
 
物理學
68 中子壽命真矛盾
 文/格林恩(Geoffrey L. Greene)、格騰柏(Peter Geltenbort)
 中子的壽命有多長?世界上兩項最精密的實驗竟得到不同的答案,這是測量誤差?還是其中有著不為人知的秘密?
 
語言學
74 語言演化之爭
 文/巴爾特(Michael Balter)
 歷史上傳播最成功的印歐語系起源於何處?來自演化生物學與古基因樣本的新證據,激化了這場語言學爭論!
 
環境
80 非洲土壤的增肥妙計
 文/瑞格諾德(John P. Reganold)、葛拉佛(Jerry D. Glover)
 全世界八億營養不足人口中有1/4住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當地農民長期飽受土壤貧瘠所苦,身陷飢餓與貧窮的惡性循環。近年科學家聯合各國政府,推行農林混植技術幫土壤增肥,非洲大地正一點一滴恢復健康。
 
目錄
第173期
2016年7月號
 
科學人觀點
6 生命的形變:長頸但看基因
 文/曾志朗
 
總編輯的話
8 保種無國界
 文/李家維
 
讀者論壇
10 
 
科學人新聞
12 DNA證據牽連無辜?
 生物實驗室搬上太空
 穿越腦中屏障
 動物學家也是外貌協會
 網際網路的西北航道
 飆速移動斷層
 一覽世界科技進展
 蛋殼裡的「胎教」
 自動調整度數的眼鏡
 幼兒天生會用工具?
 
形上集
20 1+2+3+4+......=﹣1/12
 文/高涌泉
 
網路不打烊
22 文法誰說了算?
 文/蘇正隆、張俊盛
 
不可勝數
24 以藝術展示數學的啟發
 文/李國偉
 
健康與科學
26 溫情防範槍枝自殺
 文/舒特(Nancy Shute)
 
專家看新聞
84 下一座對撞機
 文/貝爾(Howard Baer)、巴爾格(Vernon D. Barger)、李斯特(Jenny List)
 
資訊世界
85 自動計程車駕到!
 文/波哥(David Pogue)
 
真真假假
86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文/ 薛莫(Michael Shermer)
 
反重力思考
87 熱血火球
 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聊聊科學人
88 讓資料對你說真心話――陳昇瑋
 文/洪志良
 
解讀心智
92 超越恐懼:從心理學了解恐怖組織
 編譯/陳瑀葳
 
生物手記
96 尋訪山林隱士――熊鷹
 文/黃永坤
 
科學創藝術
100 凝結在建築中的方程式
 文/沈伯丞
 
科學人書摘
104 千奇百怪的便便趣事
 文/摘自《便便不思議》
 
圖表會說話
108 看不清楚這個標題的請舉手!
 文/權(Diana Kwon)
 

內容簡介

《科學人》雜誌-全球科普雜誌第一品牌

自2002年創刊以來共11年榮獲出版界最高榮譽雜誌出版金鼎獎!身為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科學人》一直領先報導全球最先進的科學脈動與產業趨勢,除生命演化及天文奧秘的探索外,也包括成就未來經濟創新的各種工具:「NBIC,Nano-Bio-Info-Cogno(奈米科技、生物科技、資訊科技與神經科技)」,及其聚合衍生的「長壽醫學」、「未來能源」、「淨化科技」、「即時通訊」、「人工智慧」及「前進太空」等產業趨勢內容。除了原Scientific American文章精確編譯外,台灣延伸企劃採訪篇章更佔40%以上,藉由淺顯易懂的編輯呈現方式,帶給產業精英、知識家庭、高中及大專院校師生最具未來性的知識力。

《科學人》雜誌即將於2017年2月滿15週年!15年來,在「廣」的方面,《科學人》月月帶給台灣讀者科學新知、科學新聞、重要科學研究;而在「精」的方面,《科學人》推出15週年特別獻禮:「博學誌」系列文集,滿足您在單一領域更深入、更全方位的知識渴望。

「博學誌」系列文集

問,時間為何物?(2016/9/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高涌泉 專文導讀

窺探大腦(2016/10/20修訂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 專文導讀

發現天文之美(2016/11/20修訂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專文導讀

掌握數位生活(2016/12/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 林守德專文導讀 活靈活現動物行為(2017/1/20全新出版)金鼎獎科普作家 張東君 專文導讀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R030063327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