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人 6月號/2018 第196期

科學人 6月號/2018 第196期

  • 雜誌名稱:科學人    新功能介紹
  • 刊別:月刊
  • 出版地區:台灣
  • 語言:繁體中文
  • 出版日期:2018/05/29
  • 定價:280
  • 優惠價:9526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封面故事

青少年滑手機傷腦筋?
近期新聞指出,喜歡玩智慧型手機的青少年在心理和社交上都完蛋了,腦部發育也受危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撰文/福洛拉(Carlin Flora)
翻譯/鍾樹人
有其他年齡層比青少年更常引人非議嗎?當他們成群閒晃,其他人會感到害怕、避之唯恐不及,或是規勸他們不要一時衝動。正值青春期的他們不知世事、自戀、見識甚少、焦躁,而且趾高氣昂。除此之外,你聽說過嗎?智慧型手機正在摧毀他們的大腦。數位產品廣泛流行,今日的青少年容易沮喪、焦慮、反社會,而且注意力絲毫無法集中。
在針對青少年的研究中,智慧型手機已成為評估標準之一,主要是因為它們幾乎無所不在。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一份新報告,截至2015年,73%的美國青少年(13~17歲)擁有手機;截至2016年,84%的美國家庭至少擁有一支手機。青少年身邊普遍有手機,這份報告指出高達92%的青少年每天上網,有24%「幾乎經常」這樣做,只有12%是一天僅上網一次。
最近的新聞標題暗示,青少年愛不釋手的智慧型手機讓他們罹患心理疾病、導致社交孤立。最引人注意的是去年在《兒童發展》線上發表的一份研究,主持人是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圖溫吉(Jean Twenge),研究發現跟前幾代相比,現在青少年較少飲酒、發生性行為、懷孕、駕車、約會和打工。圖溫吉在《大西洋》雜誌撰寫文章,把這些顯然正面的趨勢扭曲成極度負面的現象:青少年不願長大、令人擔憂。這篇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數據,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佳,而且把這種負面現象歸咎於智慧型手機。她寫道:「我們拿電子產品給青少年,但電子產品正對他們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而且他們變得很不開心。」
一個月之後,《紐約時報雜誌》的封面故事講述,大學校園裡「極度焦慮」的學生人數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增加,該報導點出社群媒體是因素之一。這些報導只是近期的一波話題。2015年,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臨床心理學家特克(Sherry Turkle)出版《重啟對話:談話在數位時代的力量》,有幾十則新聞訪問了她。特克指出,因為電子通訊的本質是不連貫與孤立,青少年和成人在關注並了解對方的能力上都正在減弱。她表示,這些是我們之所以為人的能力。
實際上,在智慧型手機陪伴下成長的青少年,也就是較年輕的千禧世代及後來的Z世代,並沒有變得無可救藥或澈底崩壞。我們觀察21世紀青少年的行為改變,其實無法簡單怪罪智慧型手機。天普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史坦伯(Laurence Steinberg)專門研究青少年發展,他說:「在圖溫吉撰文的那段時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持續獲得改善。」兩年前,圖溫吉和兩名同事發表了一項研究,結論是今日的青少年比前幾代更快樂,對生活也比較滿意。
分析這些趨勢很困難,因為研究人員各自著眼於心理健康的不同面向,測驗方法也不一樣。但以負面眼光看待「今日的孩子」是由來已久的行為,史坦伯說:「每當有新奇的娛樂或科技出現,一些大人就會說:『這正在扼殺我們的孩子。』他們對於小說、搖滾樂和電腦也說過同樣的批評,全世界的青少年安然經歷這些事,我確定他們也能度過智慧型手機這一關。」史坦伯在2014年出版《不是青春惹的禍》,主題正是青少年對於變動有很強的適應能力。
然而,青少年適應能力強的這種特質也讓他們變得脆弱。青春期一開始,青少年的大腦就展現明顯的可塑性(plasticity),也就是各腦區連結的可能性增強。青少年勇於冒險、追求刺激,當他們在做決定和學習,神經線路的可塑性能夠幫助他們適應環境。他們成年之後,大腦發育成熟,就會減少從事危險行為。史坦伯說:「大腦發育時,我們所遭遇的任何經歷都可能會影響大腦。」青少年的大腦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包括父母、朋友和學校。他接著說:「智慧型手機不具特殊意義,換句話說,人們花越多時間所做的事,對他們的大腦影響更為顯著。」
科學家才剛開始理解,青少年使用智慧型手機所做的事如何影響行為與神經方面的發展。已明確知道的是,這類數位產品影響青少年心智的程度,取決於如何使用智慧型手機、使用智慧型手機而沒做哪些事、在家及出外時使用智慧型手機的社會環境。
 

編者的話

別又是一場浩劫!

杜鵑花已謝,台大校園迎來早臨的酷暑。我卻步於醉月湖畔的海洋科學館前,往事歷歷。1975~1977年我在此就讀海洋生物組碩士班,師承已故藻類學者江永棉,研究單細胞的矽藻怎麼造出精巧的殼子。當時名師薈聚,我常隨魚類學者陳樂才到潮間帶及漁港市場尋找各種魚類及螃蟹標本,然而當年的豐富度早已不在,台灣潮間帶的魚類已由300種銳減到100種;珊瑚學者楊榮宗是眾學生心儀的瀟灑教授,我常去他的實驗室觀賞新撈獲的珍奇珊瑚,不幸的是他英年早逝於墾丁海域。
我在台大海洋研究所念書時,著迷於兩個傳奇的自然現象:南極磷蝦和深海錳核。漁業學者劉錫江告訴我們,全球各大洋的深海流在南極冒頭,形成飽含營養鹽的湧升流,滋養了浮游生物,也造就了龐大的南極磷蝦族群。除了人類,世間沒有哪個單一物種的總重量,能與南極磷蝦的四億噸相比。魚、海豹、鯨和海鳥顯然吃不了這麼多,在人類缺糧的那個時代,發展捕撈南極磷蝦的產業自然是重點。台灣為此建造了700噸的小型試驗船「海功號」,要勇敢航向南極,在陌生的驚濤酷寒海域試捕南極磷蝦。聽聞這消息,我亢奮極了,直奔基隆的水產試驗所,求見領隊李燦然,熱切陳述加入團隊之殷。他竟然同意了!無奈的是兵役限制,我終未能同行。
40多年過去了,南極磷蝦的族群顯著減少,全球暖化及海水酸化是主因。每年數十萬噸的人為捕撈影響並不大,倒是中國大陸每年200萬噸的雄心新計畫,曾引起生態學界的恐慌。儘管氣候異常導致企鵝大量死亡,南極仍是全球生態系中相對的穩定區,其他海域就不然了。〈海洋保護區?紙上公園?〉是悲慘現況的報導,眾多名實不副的海洋保護區,當然捍衛不了瀕危的生物多樣性。
海洋地質學是我喜歡的另一門課,地質學者陳汝勤生動描述大洋底那無以計數的錳核圓球陣列,1000萬年才能長成拳頭大小。壯闊的景觀和謎樣的成因,誘使我央請陳教授打開庫房讓我上手把玩。這些黑球是台大海洋所的研究船「九連號」從菲律賓海2900及5700公尺深的測站採集的標本,現已轉存於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深海大規模採錳核談了半世紀,終於要付諸實現,〈深海採礦爭奪戰〉指出利之所趨,稍一不慎,又是一場新的海洋生態浩劫。
醉月湖畔,我緬懷恩師們,也深知這校園的不安,台灣大學快一年沒校長了。愚蠢的政府,請饒了這所偉大的大學吧!
 

雜誌目錄

關於封面
許多人擔心手機危害青少年心智,導致他們出現社交障礙、分心、焦慮與反社會??然而,關於這類裝置如何影響青少年大腦與行為的發展,科學家仍未有定論。單純怪罪新科技,可能無法降低青少年使用手機造成的負面影響,家長的陪伴與互動才是關鍵。

科技
28 青少年滑手機傷腦筋
 文/福洛拉(Carlin Flora)
 近期新聞指出,喜歡玩智慧型手機的青少年在心理和社交上都完蛋了,腦部發育也受危害,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醫學
36 疫苗進攻糖尿病
 文/卓斯徹爾(Kristen M. Drescher)、崔西(Steven Tracy)
 已開發國家的環境衛生進步反而導致第一型糖尿病病例增加,不過歷史指引了一條利用腸病毒開發糖尿病疫苗的方向。

天文學
42 夜空神秘閃爆
 文/羅立莫(Duncan Lorimer)、邁克勞林(Maura McLaughlin)
 天文學家意外觀測到來自宇宙深處強烈的短暫訊號,但成因至今不明。他們期望陸續啟用的望遠鏡,能夠釐清閃爆的真相與來源。

演化
50 鱷魚的致命一咬
 文/艾瑞克森(Gregory M. Erickson)
 鱷魚稱霸近岸水域逾8500萬年,任何動物一旦落入牠尖牙密佈的大口,幾乎無能倖免。科學家違背人類本能,以腎上腺素做驅動力,貼身測量鱷魚咬合力,揭開了頂級掠食者的成功秘訣。

神經科學
56 腦造影看向未來
 文/加布瑞里(John Gabrieli)
 腦造影技術可以找出憂鬱症和成癮的最佳治療方法,甚至還有機會重塑教育方式。

化學
62 週期表上的穩定島
 文/杜爾曼(Christoph E. Dullmann)、卜洛克(Michael Block)
 爭先製造世界上最重元素的賽事已然開始,除此之外,科學家還試圖鍛造壽命長的超重元素,找出元素穩定存在的粒子組成秘密。

永續發展
70 深海採礦爭奪戰
 文/皮考克(Thomas Peacock)、阿爾佛德(Matthew Alford)
 深海底部有豐富礦核,藏量堪比陸上礦藏,各國已展開採礦作業,卻也衝擊了深海生態系。科學家正加緊研究步伐,設法減少危害,以防生態浩劫。

生物多樣性
76 海洋保護區?紙上公園?
 文/赫夫南(Olive Heffernan)
 在地圖上一一劃出大型海洋保護區,看似保障海洋永續,但若沒有科學知識做後盾並落實嚴格管理,仍難扭轉海洋資源枯竭的命運。

目錄
第196期
2018年6月號

科學人觀點 
6 好朋友,志同道合全靠腦 
 文/曾志朗 

總編輯的話 
8 別又是一場浩劫!
 文/李家維 

讀者論壇
10    

科學人新聞
12 蝙蝠早遷暖化之故?
 桉樹流汗保命
 科學教育能幫助大眾接受演化論?
 警覺的植物
 泰國花梨木哀歌
 一覽世界科技進展
 追尋昆蟲失落的年代
 紅毛猩猩自製草藥
 找尋系外行星聖母峰

形上集 
22 費曼兩三事
 文/高涌泉

教科書之外
24 林中兩條路
 文/周成功、圖/陳文盛

網上世代 
26 個人資料一釋出難收回
 文/莊庭瑞

專家看新聞
83 解放女性潛能
 文/愛因斯坦(Lisa Einstein)

健康與科學
84 腰圍之戰
 文/華立斯(Claudia Wallis)

資訊世界
86 只捕捉歡樂時刻的相機?
 文/波哥(David Pogue)

真真假假
88 因行善而傷人?
 文/薛莫(Michael Shermer)

反重力思考
90 狂野媽咪
 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聊聊科學人
92 輻射熱情的化學人──陳柏憲
 文/洪志良

生物手記
96  香蕉王國原生蕉──台灣芭蕉
 文/邱輝龍

科學人書摘
100 瓷磚見對稱
 文/摘自《數學好有事》

圖表會說話
104 影響壽命的因子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圖表╱布瑞摩爾(Nadieh Bremer)
 

內容簡介

《科學人》雜誌-全球科普雜誌第一品牌

自2002年創刊以來共11年榮獲出版界最高榮譽雜誌出版金鼎獎!身為全球科普雜誌的第一品牌,《科學人》一直領先報導全球最先進的科學脈動與產業趨勢,除生命演化及天文奧秘的探索外,也包括成就未來經濟創新的各種工具:「NBIC,Nano-Bio-Info-Cogno(奈米科技、生物科技、資訊科技與神經科技)」,及其聚合衍生的「長壽醫學」、「未來能源」、「淨化科技」、「即時通訊」、「人工智慧」及「前進太空」等產業趨勢內容。除了原Scientific American文章精確編譯外,台灣延伸企劃採訪篇章更佔40%以上,藉由淺顯易懂的編輯呈現方式,帶給產業精英、知識家庭、高中及大專院校師生最具未來性的知識力。

《科學人》雜誌即將於2017年2月滿15週年!15年來,在「廣」的方面,《科學人》月月帶給台灣讀者科學新知、科學新聞、重要科學研究;而在「精」的方面,《科學人》推出15週年特別獻禮:「博學誌」系列文集,滿足您在單一領域更深入、更全方位的知識渴望。

「博學誌」系列文集

問,時間為何物?(2016/9/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高涌泉 專文導讀

窺探大腦(2016/10/20修訂版)  中央研究院院士 曾志朗 專文導讀

發現天文之美(2016/11/20修訂版)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孫維新 專文導讀

掌握數位生活(2016/12/20全新出版) 台灣大學資工系教授 林守德專文導讀 活靈活現動物行為(2017/1/20全新出版)金鼎獎科普作家 張東君 專文導讀

各期珍藏

上頁 下頁
 

詳細資料

  • 條碼:R030069768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其他】2024采實電子書全書系:春暖花開‧享閱讀,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3本79折
 

購物說明

退換貨說明

請注意!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

非屬上列品項之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