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希臘.村上春樹.貓

希臘.村上春樹.貓

  • 作者:郭正佩
  • 出版日期:2009/02/27
內容連載 頁數 5/6

*用小火爐煮晚餐.「打招呼洪水」

唯一比較麻煩的是沒有廚房。

雖然艾佛伊米歐斯借給我露營用的小瓦斯爐,還有中型和小型兩個煮咖啡用的壺。只有這些,勉强煮點什麼還可以,要像在米克諾斯柯斯塔廚房一般每天做像樣料理可就難了。

我站在超級市場架子前傷腦筋。唯一確定的是,煮希臘式咖啡應該不成問題。

「妳知道這是希臘咖啡粉,不是一般的即溶咖啡喔。」索佛克利突然從身邊出現。我正在挑選希臘咖啡,包裝上寫著—我猜測—「有咖啡因」,和「沒咖啡因」之類文字。當然,It’s all Greek to me.

「我知道。可是,哪一個才是有咖啡因的呢?」

「妳知道希臘咖啡怎麼煮,有工具嗎?」

「知道,我有小瓦斯爐和煮希臘咖啡用的壺。」

「這樣吧,妳告訴我想買什麼,我告訴妳包裝上寫的東西,妳晚餐打算煮什麼?」

「其實,我只有一個小火爐和兩個小小的壺。所以正在傷腦筋。」

「算了,那我幫你想。妳會需要幾個鋁箔容器,可以充當鍋子。很便宜不用擔心。有了這個,或許可以煮義大利麵或燉飯。那麼就要買義大利麵,或許還可以買點米、麵包、希臘的豆子罐頭。」我想起伊亞尼斯的發霉麵包酸豆子湯。雖然有點可怕,其實還不難喝。

索佛克利當然不是這次旅行中,第一個向我搭訕的男人,不過,我喜歡這個關於作菜的開場。再來,還有一點讓我隱約覺得應該可以和他做朋友,那就是所謂的「打招呼洪水」:

就像日本人喜歡點頭和輕輕微笑,美國人喜歡握手和訴訟,法國人喜歡葡萄酒和Howard Hawks的電影一樣,希臘人喜歡打招呼。這個只要在早晨買菜的時間,和黃昏喝咖啡的時間走在街上看看就一目了然。然真是名副其實打招呼的洪水。
舉個例來說。假設兩個上街買菜的主婦(卡特麗娜和瑪麗亞)在街上照面遇到了。於是很可能當場交換起這樣的對話。
「咖哩.沒啦,卡特麗娜,提.卡尼斯 (早安,卡特麗娜,妳好嗎?)」
「米呀.好啦,瑪麗亞,耶夫哈里斯特,也是(好啊,瑪麗亞,謝謝,妳呢?」
「米呀.好啦,其.一個,也是(我也很好,再見!)」
「也是(再見!)」
就這樣,簡直像會話用例集嘛,真的這些全部不漏的確實說完。

在費拉(Fira)市街最熱鬧街上超級市場遇見索佛克利的幾十分鐘之內,我就見識了這場「打招呼洪水」。

「咖哩.沒啦,索佛克利,提.卡尼斯 」

「米呀.好啦,瑪麗亞,耶夫哈里斯特,也是」

「米呀.好啦,其.一個,也是」

「也是」

「咖哩.沒啦,索佛克利,提.卡尼斯 」

「米呀.好啦,柯斯塔,耶夫哈里斯特,也是」

「米呀.好啦,其.一個,也是」

「也是」

「咖哩.沒啦,索佛克利,提.卡尼斯 」

「米呀.好啦,尼可斯,耶夫哈里斯特,也是」

「米呀.好啦,其.一個,也是」

「也是」

…。一直到走出超市之前,如此至少重複了大約十四、五次。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然後走出超市,廣場賣快餐的老闆就開口招呼:「 咖哩.沒啦 , 索佛克利 」。喔,這是我朋友。遇到蜂蜜店的老闆說:「也是」。這是我以前室友。紀念品店的老闆說:「也是, 索佛克利 」。這是我的好哥兒倆。遇到經過的年輕男人的說:「 咖哩.尼希塔 (晚安) 」。剛剛那是我同事。

首先兩人認出彼此在前面。於是目測出「大約這個距離可以吧」,便各自開始哇啦哇啦快速開口道出「咖哩.沒啦」等一連串的對白,直到輕輕回頭說完最後的
「也是」。

「天哪,你認識整個島上的人嗎?」

「這島上每年都有很多外來工作的人,當然不一定。不過如果是固定住在島上的多少認識吧。我在這裡住了大約八年。」

「那一天到底得和多少人打招呼呢?我在書上讀到,希臘非常喜歡打招呼。」

「雖然不知道有多少人,不過有一次我印象很深。那時候我回雅典待了一段時間再回島上。晚上和朋友到附近酒吧,結果裡面二十一個人有十三個是我必須打招呼的。」

「就這樣:
『 咖哩.沒啦 ,索佛克利, 好久不見。』
『 咖哩.沒啦 ,某某, 好久不見,我回雅典了。』
『回雅典了啊?雅典怎麼樣。』
『是。雅典很好。』
『歡迎回來,也是。』
『也是。』連續重複了十三次。」

「從他們和你打招呼的語氣,大概就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是真的喜歡你,還是只是虛應一番。」

就像村上春樹寫的:

這已經像是電視遊樂器了。眼前啪啪地出現的人物,你必須瞬間識別 (1)「要打招呼的對象」和 (2)「不必打招呼的對象」。而且就算同樣屬於(1)的人也必須依對象不同而決定招呼的等級。

希臘人真是了不起。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