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1/4
在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

當兩人關係中願意彼此同理時,我們走進的是對方的內心,而不是在事件上的是非對錯。而同理心要真的能在關係中運作,也必須建立在兩人有清楚獨立的個體界線上。

所謂好好表達情緒,就是讓情緒有一個表達的機會,讓情緒可以獲得理解、抒發、共鳴、接納,也可以更瞭解自己的主體感受與所發生的經驗。

但很多人都有一個迷思,將表達情緒與改變事情連結在一起;覺得若表達情緒,卻無法改變什麼,那為什麼要表達?

特別是在我們過去的經驗,往往表達情緒會招來許多橫禍;像是有更大的責備、有更猛烈的攻擊、更可怕的後果……

所以,有人會說:「若表達出生氣,對方不僅沒有改變,反而有更大的指責,那為什麼要表達生氣?」

也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表達哀傷?表達哀傷了,他也不會回來,也不會改變這個事實,那為什麼還要表達出哀傷?」

還有人會說:「為什麼要表達害怕?即使表達害怕也不能就此不用去面對,那表達害怕做什麼?」

許多人將情緒視為一種具有功能性(確實有這種功能)的策略,想用情緒去影響別人,去改變他人的決定。相反的,若情緒無法牽動他人、影響他人,則這人便會否定情緒表達的價值與意義。

確實有許多人會以情緒去操控他人,特別是當我們還是孩子時,我們常感受到大人們以情緒威脅與恐嚇,這使得許多人都害怕被情緒左右與操控,害怕靠近情緒與理解情緒。

排除以情緒進行恐嚇與威脅的病態例子,情緒的表達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關係的連結,與相互的瞭解及兩人內在世界的靠近。

當我們表達情緒時,可以是一種個體經驗的分享(例如:我感覺到有些難過,今晚的氣氛似乎不如預期……),這樣的經驗分享,並不是要「改變」任何的結果,而是我在傳達我的內在所發生的歷程,包括我的情緒感受與想法。

人與人之間,若少了可以安心表達情緒的空間,也少了相互瞭解情緒經驗的意願,那麼,即使人與人生活得再靠近,甚至睡在同一張床上,其實是充滿陌生感的,並且心靈的距離可說相當遙遠,更可能是完全疏離的。這種疏離到無話可說,疏離到你聽不見我,我也聽不見你,我碰觸不到你,你也碰觸不到我,正是因為情感上失去了連結,才無法靠近。

回應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讓兩個「不同」的人,能彼此體會與感受對方的感覺與情緒的能力,好讓我們可以離開「自我中心」的位置,去理解與體會另一個他人的情感變化與歷程。

想想看,這多麼美好,造物主使人類有能力學習與發展去體會另一個個體的感受與情緒,透過這樣的體會過程,我們能去和另一個不同個體靠近,理解他內心的世界,進而有了正確的回應。

也因為人類有同理心的能力,我們的世界才不至於情感冷漠,也才不是全然的孤立,而能與人有了情感共鳴與連結。

而同理心相較於同情心的不同之處在於,同情心不必然要瞭解對方的感受,反而是以自己的主觀體會去想像對方的處境與遭遇,失去瞭解對方的情境脈絡就擅自解讀對方的需要。在這種擅自解讀中,不僅未能尊重對方的個體性,更可能誤解了對方真正的感受與處境,同時剝奪了對方的生命力量。

同理心則不然。同理心是願意先放下自己對於事物的感受與體會,或是價值觀與評價。並且在放下自己的同時,將自己的內在情緒狀態倒空。唯有人可以先將自己放下,將自己淨空,他才可能以純粹的態度去全然承接對方的表達或情感展現。然後,在同理心的發揮下,我們賦予一個人情緒與認知的主體性,他是他生命的主人,在他的生命經驗中,他有屬於他獨特的情感與經驗,我們尊重,且願意理解。

然而,許多人在所謂的「傾聽」(關係溝通的第一條件)中,大腦其實都是處於「分析」與「評價」的狀態,而非是同理心強調的「理解」與「感受」。這樣的「傾聽」並不能達成同理心的展現,反而是另一波爭執與傷害的開端。

傾聽聲音

因為,當我們傾聽另一個人表達他的情緒感受時,或表達他的體會與經驗時,並不適合以分析與評價來對應。若是如此,對方的情緒感受或體會到的經驗,並未被我們以同理心感同身受,反而是推開與評論,自然無法給予具有理解性的回應。

所謂感同身受,絕不是指以分析與評價給出看法或意見。這是很多人在關係互動中的失誤。當然,如果是針對一個主題或議題在探討,再提出建言,或是針對一個情況給予意見或分析,這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就事論事、就情況分析好壞。但若是我們在關係中,聆聽的是另一個人的心情感受,那麼原本是要相互關懷、理解、交心、親近的人,我們卻是在他述說自己經驗與感受時,將自己的情感抽離,以理智不帶情感的方式回應,可想而知,對方會經驗到的是一種不被真正在乎、真實關懷與理解的失落與失望。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