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諮商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第二章  兩岸關係發展現況與趨勢
 
第一節、兩岸關係的現況

 
自從1980年代中期,台灣民主化便成為驅動台灣兩岸政策與外交政策的最重要力量。民主化造成台灣人民對國家定位、國家認同與國家目標的巨幅改變;絕大部分台灣人民認為台灣是主權國家,不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不再接受「統一」為國家目標,要求台灣積極參與國際社會。台灣是一個民主國家,台灣民意走向將影響台灣政權更迭,這些民意勢必影響執政者的兩岸政策,對於兩岸關係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更直接的,台灣朝野政黨都接受,台灣民意是決定兩岸關係發展的最高原則。支持兩岸應該統一的國民黨,在2006年2月14日《自由時報》上刊登廣告強調,「任何改變中華民國現狀的決定,都應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本於民主的精神,台灣的未來有很多可能的選項,不論是統一、獨立或維持現狀,都必須由人民決定。」支持台灣主權獨立的民進黨,在其〈台灣前途決議文〉也強調,「任何有關[台灣主權]獨立現狀的更動」都必須經由台灣全體住民以公民投票方式決定。
 
再者,中國對台政策也愈來愈重視台灣民意。在2000年前,中國嚴厲反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堅持國民黨政府必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前提才願意進行兩岸談判。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中國放寬一個中國原則的定義,而且願意在沒有政治前提的情況下,兩岸政府授權民間組織進行功能性議題談判,由兩岸局長級官員代表直接談判。2008年以後,中國不再公開反對「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而且在一些案例中更加重視台灣民意的反應。
 
在具體實踐上,2008年奧運會期間,中國媒體原來稱呼台灣代表隊為「中國台北」,在台灣民意強烈反對後,中國官方便要求中國媒體改稱「中華台北」。2010年10月底,中國代表團在東京國際影展要求台灣的代表團必須以「中國台北」參加影展。當時,台灣人民群情激昂,逼迫馬政府向中國表達嚴重抗議,中國政府也警覺到問題嚴重性,便立即更正。
 
總而言之,正確理解台灣民意的趨勢,方能掌握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但是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可能影響台灣民意的走向,因此兩岸關係與台灣民意兩個面向是交互作用,需要雙向評估。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