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內容連載 頁數 5/9
一九四九年秋天,埃利希就讀於賓州大學。大學時期的他,對昆蟲和生物的熱忱不變。其中一年,他賃居校外,室友是兩名二戰時期的老兵。他很喜歡和朋友相處,也喜歡讀書,但他形容自己的大學生涯主修「酒和女人」。說話和笑聲都相當洪亮的他,在學生時代許多眾人高談闊論的時刻,自然而然都扮演著意見領袖。人類的未來是話題中常見的主題。正是此一時期,埃利希讀了兩本寫於一九四八年,有關人口超載與資源短缺的著名警示之書:菲爾菲德.奧斯朋(Fairfield Osborn)的《被掠奪的星球》(Our plundered Planet)與威廉.發格特(William Vogt)的《生存之路》(Road to Survival)。奧斯朋是紐約動物學會(The New York Zoological Society)的執行長,而優秀的鳥類學家發格特則強調人類對大自然的依賴。他們紛紛引用幾年前落幕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強調資源缺乏與人口超載的危險。奧斯朋寫道,「人類和自然的衝突」是一場「安靜的戰役」,威脅著世人,將導致「比誤用原子能還要嚴重的終極災難」。奧斯朋在書中描繪枯竭的森林、減少的耕地及人口成長的危機,警告讀者:「下個世紀若延續上個世紀的作為,人類文明將面臨終極災難。」奧斯朋呼籲人類學習謙卑:「對這些問題的蔑視將告終結。」人類這個「地表上的新力量」必須「認清和大自然合作的必要」。發格特和奧斯朋的觀點一致──人口過多與資源枯竭,將危及人類存亡。發格特在書中表示:「人類毀滅性的開發手段,就像廣島被投擲原子彈後炸開的蘑菇雲一般。」他堅持人類不過是「另一種臣服於生物法則之下的生物」。對年輕的埃利希而言,奧斯朋和發格特的書,無疑提供了他與朋友們徹夜長談的豐富話題來源。他深信,人類和其他生物沒兩樣,都臣服於相同的自然法則,有著相同的資源限制,而人類也正因為這些問題面臨著可怕的風險。
9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