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自然生態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3
【序  自己就是心理醫生】
  
在書寫這一本書的同時,媽媽剛剛離世不久,我的心情仍灰灰暗暗,在幽冥之中恍惚,偶爾閃過一個念頭,一個畫面,淚便止歇不住,有一段時間,我很難從捷運站出來,不小心看見萬芳醫院四個大字,能不鼻酸掛淚的。
  
回想火化的那一天,高溫的火舌以1200度之姿吞吐,焰紅如霞,青光修造,如佛接引,媽媽被緩緩推送入爐,白煙從火化爐飛升飄散,與山巒渺渺的嵐霧結為一體,二小時後,法身消融成白骨,媽媽的新家叫做「骨灰甕子」,被撿骨師一片片放入她的一生。
  
陽世間紛紛擾擾的事真的結束了,餘味殘存的剩下思念。
  
回憶的廉幕在媽媽成了一張牆上的相片時緩緩拉開,在眼前一幕幕滑掠舖排,我時而笑時而哭,漫溯在記憶裡。
  
我與她人生交錯的五六十年,的確很難說忘就忘,想了會酸,忘了最好,但時光的線,卻往往平行的把我拉回從前,某一個時段的鮮明,靜下來便盤據襲來,或者電影不時倒帶播放,紛雜往事慢慢沈澱成現在的甘醇,我分鏡回想。
  
思念為何要在離開後開始?我是不解的。
   
如果有愛,可否及時?這是我想的。
  
我決定提起筆,用心理學教我的「書寫療法」,把經由反芻,消化,再造的想法,寫成哲理,用來安頓我最新失焦的心情。
  
如果思念只是思念,那不過是我與媽媽的事,但思念如果可以化成美好的哲學,那就是大家的事,不再只是我個人的告解,而是可以用來救贖別人的一帖良藥。
  
我很慶幸心理學教我的心情療癒管用,我清楚知道三個月會是我的大慟,無有分說的想念再想念,半年後會轉成思念,媽媽會漸次淡出意識埋到潛意識裡,經由某些地景地物才會召喚出來,三年吧,最快也要三年,方可塵歸塵,土歸土。
  
人生本來就是一列通往墳墓的列車,我們無有選擇的搭乘其中的一班,終究都會下車,如何演出這一生反而變得很重要,可以直直前行,起點是終點,也可以轉彎坐看雲起時,讓每一個當下都有回味,充滿風情,一輩子是我們的,但不可能有一個人陪我們一輩子,人生的起承轉合必定由自己去理解與實踐。
  
終究會走,為何要為一個叫做錢,一份叫做工作的事活得賣力辛苦,一生被它們奴用,那是何等不值的事,人生一場我們看不見結果,但卻為它拚搏,過程就在身旁我們卻完全遺忘。
31 2 3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