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4/6
我在實驗開始時檢驗自己的HgA1c 值(為調節血糖的關鍵指標,顯示過去三個月的平均血糖值),得到的數字為五‧ 四。那個數字並不可怕,但顯然有進步的空間。在進入營養性酮化六個月之後,那個數字掉到了四‧ 七,也就是每日平均血糖為八十八毫克╱分升。
 
我的心臟健康指標也有所改變。高密度脂蛋白增加了,低密度脂蛋白粒子也變成比較健康的大型鬆軟顆粒,我的C反應蛋白(一種發炎的關鍵指標)也降到了最佳的範圍,心臟斷層掃描的結果顯示,沒有鈣化的斑塊累積在冠狀動脈當中。
 
切記,所有這些正面的改變,都是發生在我採用高達百分之八十由脂肪組成的飲食法後,其中多數為飽和脂肪酸。雖然我的低密度脂蛋白與整體的膽固醇值仍然偏高,和產生酮症之前相當(就傳統的醫學標準來看,這表示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但其他與膽固醇相關的指標卻大幅進步。更重要的是,斷層掃描的結果顯示,我的動脈當中並沒有發生任何真正的病變。
 
我的N =1營養性酮化實驗最令人好奇的一點,是對我運動表現的影響。
 
我們尚未大幅討論酮體與運動間的關係,但在這方面確實有很大的好處。我在實驗的前幾個月暫不進行任何密集的運動,因為我想先確定自己的身體已經完全適應酮症。
 
但我發現,在實驗的前幾個月當中,我的體力開始變好了,這讓我想了解在身體以酮體為主要燃料之後,我在健身房中的表現會如何。但我還是相當懷疑,因為我之前進行高強度訓練時,都會出現嚴重的低血糖問題(換句話說,血糖會大幅下降)。
 
如果你曾經去健身房運動,卻感到頭暈、飢餓、噁心、疲勞,甚至眼前一片黑到暈倒,那就是低血糖的症狀。體驗過這樣的情形幾次後,會讓你完全不想再運動。除此之外,在舉重之後出現的肌肉痠痛情形,我得花上七到十天的時間才能恢復,運動對我來說真的只有一個慘字。有些人叫我在運動前與運動後吃高糖分的水果或是含有澱粉的碳水化合物,但那樣卻無法完全解決我的問題。
 
所以,在我進入酮症狀態開始運動之後,我每三天都會做一次二十分鐘的全身舉重。我很懷疑結果如何,但我真的想看看《低碳水化合物表現的藝術與科學》中描述酮體與運動表現的內容是否為真。為了要驗證這個看法,我決定在運動之前進行十八到二十四小時的斷食,看看結果如何。我瘋了嗎?是的,或許有點瘋狂吧。
6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