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小說大展
內容連載 頁數 2/8
天色已亮,我們決定聯絡遠在花蓮的助產師邱明秀,將落紅的照片與app紀錄用Line傳給她。本來擔心打擾到她的好眠,沒想到立刻收到回音:「收到,準備出發到台北,預計上午十一點火車抵達。」這個回覆讓我們兩人都安心了,距離十一點還有五個小時要熬,來想想辦法,靠自己的力量與疼痛共處吧!這段時間的學習與資料蒐集,我們兩人對自由體位分娩已經不太陌生,也知道改變姿勢可以幫助分娩。
 
所謂自由體位分娩,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助產所高美玲教授曾在受訪時指出,只要孕婦及胎兒健康狀況良好,孕婦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生產方式,無論是蹲位、站位、跪位、俯臥位、趴位、坐位等姿勢進行待產及分娩。姿勢的轉換,能影響宮縮、產力、產道、胎位、增加骨盆出口路徑,讓生產更順利,最重要的是可以舒緩疼痛感,並且縮短生產過程。
 
「只要不是平躺的姿勢,就是好的分娩姿勢,而產婦在待產過程中,會有天生本能來分辨自己怎樣最舒服。」
 
想像一下女性生理結構,人體處於直立姿勢時,骨盆朝下搭配子宮收縮,生孩子會比較順吧?如果是蹲姿,也可以讓骨盆出口增大。那麼平躺呢?曾經動過手術的人都知道,平躺排便是非常困難的,「排出」寶寶當然也一樣難,寶寶也沒辦法轉位下降啊!新光醫院婦產科醫師林禹宏(現任職不孕症中心主任)也曾在主持媽媽教室時,提到待產用力比較適合採用上半身直立的姿勢,並舉出一篇德國的研究發現來加以闡明。
 
雖然台灣大部分的產房習慣讓產婦躺著用力,但是最好的用力姿勢應該是上半身直立的姿勢(跪著或蹲著),這種姿勢除了可以縮短產程、減少疼痛,也可以避免子宮壓迫到身體後面的大血管,增加到子宮的血液供應。西方國家的婦產科醫師常會鼓勵產婦在用力時變換姿勢,以增加骨盆腔的面積。二○一四年十二月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刊登一篇德國的研究結果,以科學的方式證明跪姿的確會增加骨盆腔的空間。
8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