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2
CH1 創造自然的環境,讓孩子學習新語言
 
01 歸納,是學習的本能
 
我在大學外語學院教書近三十年,陪伴兒子學語言的過程,是從他幼兒時期開始,唸睡前故事書、從不要求他背單字和刻意記文法,就這樣陪著他一路學習與成長。轉眼間,如今他已是精通英文、日文,以及阿拉伯文等三國語言的碩士畢業生。
 
近五年,我接觸的學生年齡層,則是從大學生轉到了國中生、小學生。我全台灣跑透透,從協助台東地區孩子的英語教學開始起步,到如今更擴及屏東、高雄、新竹、苗栗和桃園等不同縣市,透過國中小英語教學觀課、議課,讓我對台灣學校教育太重視「文法、演繹」的英語教育,有非常深刻的感慨,興起了我很想寫這本書的念頭。
 
台灣的英語教學方式,很習慣灌輸學生很多文法規則;而學生使用英語時,也很容易落入先回想英語句子的規則應該是如何如何,然後才開始組織句子。這樣的學習經驗,導致我們的學生跟別人溝通時,時間總是落後了好幾秒。但我觀察國外教英語時,是直接教他們句子,讓他們從大量的閱讀與歸納中,很自然地就會使用正確的文法。
 
我小孩在六歲前,並沒有特意提供英語學習經驗。六歲那年,我送他去台北市木柵市場邊一位老外家教班那兒上課,這個外籍老師上英語課的方式非常有趣,一週只上兩次課。那位老外沒教 ABC,直接教句子,讓孩子抄句子。一個月後,孩子自然就會二十六個字母。唯一的缺點,是他不曉得字母次序,查字典比較麻煩。
 
我還記得老外老師那時告訴我:「要讓孩子學有意義的句子,而不是學沒有意義的符號,因此我的課堂裡從不單獨教二十六個字母。」那位老師在美國教移民者英語時,也是直接從句子、故事開始教起。
 
老外老師認為,語言學習不僅要內化,而且必須是「有意義的內化」。所以,透過讀故事、句子架構出的有意義情境來學習語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之下,他讓我孩子讀英語故事書、抄寫英語故事書。我的孩子學習語言,從來不曾背誦 I 後面要加 am,He 或 She 後面要加 is。有次我很好奇的問他:「你怎麼知道I 後面要用 am 呢?」他很直接的回我說:「因為我從沒在故事書中,看過 I is、He am 啊!」
21 2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