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內容連載 頁數 6/9

【3】捐款、行善有助於靈修嗎?這樣做就能改變業障嗎?
 
行善是回報社會,是人與社會互動的基本態度,若太過強調行善積累功德、消業障的必要性,反而會讓修行者帶有太多目的。
 
靈修的修行法門並不太重視行善與捐款,這並非說靈修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為,一名真正了解靈修的靈乩並不會為了積累功德、福報刻意去做某一件事。不抱持任何心念的行為去行善才真正有助於修行,這比捐款佈施更難。靈修是修持元神,走靈修到一定程度後,靈修人必定會順從心去做事情,絕對不會考量利益。行善是回報社會,是人與社會互動的基本態度,若太過強調行善積累功德、消業障的必要性,反而會讓修行者帶有太多目的,造就了一顆不善心,用這種不善心去做好事,並不會得到好的福報。
  
業指心念、行為、言語所造作的結果,業障是指不良的結果障礙到自己的生活與人生。從靈修角度來說,靈修是在修持、固守元神,將心顧好,不貪求本分之外的事物,精進修持元神之炁。因此,心念、行為、言語都是業,而過不了的業便是業障──將情緒加諸於他人便是業障深厚。
  
明白這個道理後,你應該就能明白,消業障最根本的核心還是回到心,走靈修、修元神之所以能消業障,說到底就是一直在顧守元神(心)。修持內在的元神已在消業障,能真正做到此點,就有相當的功德,因此,真正了解靈修的老師與道場,並不會一直強調消業障、渡化祖先靈、辦法會。靈修修持心與元神,行善與捐款應該是修持後發自內心的結果,而不是以物易物心態下的行為。
 
【4】靈修到一個程度後,對生命、周遭事物有較透澈的看法和理解;醒覺和開悟對個人可能是好事,但對親友來說,會不會是殘酷的?
 
靈修並不是隱身於山林而避開人群,更不是一心跑靈山、會靈而對親朋好友冷漠,反而是在靈修的過程中洞徹人性而更有情。
 
靈修與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處,或許在於靈修與生活的關係密不可分,誠如仙佛的慈降:「道在紅塵鬧市修,全憑皈戒作根由,在塵不塵真佛子,在俗不俗是真修。」靈修並不是隱於山林而避開人群,更不是一心跑靈山、會靈而對親朋好友冷漠,反而是在靈修的過程中洞徹人性而更有情。
9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