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_春季特談
內容連載 頁數 1/5
導論
 
城市共生・反造城市   
 
侯志仁(本書主編、美國華盛頓大學景觀建築系教授)
 
在這一波全球的城市共生運動中,台灣當然也沒有缺席。從城市中心到邊緣,由南方到北部,「城市共生」雖然還不是個響亮的名詞,但協力共生的理念與精神卻已蘊含在實際的行動中。這本書中,我們挑選了十二個案例,分別代表不同領域與不同背景下的實踐。有的案例致力於關懷社會裡的弱勢群體,包括街友、學生與孩童;有的則試圖在城市中開闢新的公共領域、打破原有生硬的疆界;也有案例嘗試透過「共生」的方式來推動城市的活化與「再生」;另外,仍有些案例是在公部門計畫的支持下來進行,有些則選擇遊走邊緣,當然也有案例仍維持獨立運作,依靠成員的熱心與奉獻,更有的已經發展出社會企業甚至商業化的運作方式。「共生」在本書中沒有固定的模式,它所呈現的多元面貌反而是一項特徵與特性。
 
首先,在「人生百味」與「萬華協力」的案例中,我們看到不管是新一代的網路動員模式與活動企劃,或是資深團體已經發展多年的人脈與社會網絡,串連與合作可以讓社會上的資源帶給被需要的弱勢族群。而且更重要的是,這個過程不只是資源的再分配而已,而是讓更多人能夠接觸、看見,進而認識、理解這些弱勢族群所遭遇的困境與社會結構的問題,同時並陪伴與建構新的社會以及團體之間的關係。
 
接著,在「台中中區再生基地」與「高雄哈瑪星街區保存」的案例中,我們看到「共生」與「再生」的結合。在沒落已久的台中中區,大學教授與學生透過工作坊、展覽與各項活動的策劃,吸引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來關心舊城區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催化了中區街區的再生運動。在高雄哈瑪星,「再生」的過程則透過在地團體所辦的市集、步行與實際的老屋修復來進行,這些行動所修補的不僅是城市的歷史街區,更是市民生活的紋理與想像,並藉此進行對都市開發的批判與公共生活的追求。
51 2 3 4 5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