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五社聯合書展
內容連載 頁數 1/4
逐步改善工作方式
 
生產力,其實就是找到正確心態的問題。對我們來說,那樣的心態,說穿了就是一句箴言:擁抱懶惰。
 
首先要澄清的是,這裡我們所說的不是放鬆放空、推諉卸責,而是想辦法盡可能地避開低價值的任務,有策略地規劃待辦事項。基本上,只要你發現自己在冗長、重複或者在無聊的工作裡埋首苦幹時,就應該問問自己,該怎麼調整做事的方式, 以免之後又發生同樣的狀況。的確,面臨一堆日復一日急待解決的大小事務,還要騰出時間反省自己工作的方式,並不簡單。簡單的是乾脆停留在自動駕駛模式、繼續用常年不變的方式做事就好。這麼做,永遠都是比較簡單的選擇。
 
以下舉幾個例子:
 
> 忍受每個禮拜一模一樣毫無意義的會議,而不是把時間花在重新按照重要性排序自己的行程,一勞永逸。
 
> 浪費時間做耗時卻不重要的工作,而不是訓練別人來接手。
 
> 一則一則地清除未讀的促銷通訊郵件,而不是乾脆全部取消訂閱。
 
我們需要做的,是採取一個投資心態,藉此投注短期心力,取得長期的成果。基本上,我們應該要按照企業的方式,思考生產力,務求投資成功。
 
假如一個禮拜過去了,而你還沒有調整自己工作的方式,那麼,你檢視自己習慣的態度,大概批判性還不足。擁抱持續改善的概念,同時,把這種投資心態,放在日常作息的第一位極為關鍵。
 
一開始,你的獲益很可能感覺起來微不足道。就算工作方式上的小調整,讓你速度提升1%,也不過幫你在40 小時的工作週裡,節省了大概30分鐘而已。你幾乎察覺不到其中差別(或者,光就這點來說,你身旁也不會有人察覺到不同)。然而,就是這些小小的改善所帶來的雪球效應,最後會產生大大差別。假如每個禮拜,你都有所改變、進而節省了1%的工時,到了年底,一個禮拜的工作量,總共只會需要24個小時而已。藉由這些方法,你還很有可能從經濟學家口中的掣輪效果(Ratchet Effect)中獲益,也就是說,每一回的改善所創造出的價值,大到讓人幾乎不可能再走回老路。想要持之以恆,那麼,就提醒自己,一開始的投資愈大,將來的收益就會愈高。
41 2 3 4 下一頁 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