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會員專區
我要分享
  • Facebook
  • LINE
  • 複製鏈結

文字.王美霞

演繹過許多角色,無論是國文老師、學務主任、台南市國文科輔導員、《南市青年》主編、「南方講堂」創辦人,寫過《台南的樣子》等等,一切有為,只是盡心敬力。而最自在安然身分是在文字裡呼吸,因為,她深信前世的出身,不過是一隻在扉頁裡憨夢的書蠹。

攝影.方姿文

土生土長的台南人。低彩度的重度迷戀者,主張乘風追逐青春的漂泊足以忘憂,倚賴直覺且對完美有點小偏執的天蠍座。從「南方講堂」開始做城市觀察,喜歡用鏡頭記錄身邊景物的美好,一幅一幅的窗景慢慢地累積成為《台南的樣子》,在 My Camera 課程中帶學生透過相機看台南,並深信,故鄉職人們的執著與堅持是城市最美麗的風景。

本書所書寫的對象,無論所從事的行業,以本分而務實的態度,為自己生命的理想踏出每一步。許多人本著一生一作的匠心,或守一個百年家業的祈願,或寫意一個寧靜淡泊的生命理念,「心誠則靈」,默默在崗位上,演繹著個人的文化,讓生命的靈氣,自然顯現出來。
──賴清德(台南市長)

讀王美霞老師的《台南過生活》,就像是一本日記本,寫滿了台南生活中既平實,卻又處處充滿感動……生活中捨不得稍有遺漏的深深感動。
──葉澤山(台南市文化局局長)

字裡行間記錄百年傳承的生活美學、一生一作的敬業精神,也寫出台南人如何在多元創新的時代潮流中,走出踏實本分與自在悠然的步伐,這是一部學習生活與品味生命的書。
──鄭邦鎮(台南市教育局局長)

美霞老師文筆幽雅,考據詳實;而本書以萬物為經,生活為緯,編織成一幅府城平易近人的唐卡;不僅在地人的靈性受到昇華,外來者之視野更為寬廣。
──賴明亮(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神經部主治醫師)

台南是溫潤如玉的古都,只有柔美的心才能為她作傳。美霞女士對古都的描述,是戀人腳步式的,穿街走巷,三分癡七分著迷,談的都是心心相印的家常故事。那些新玩意、老店鋪,在戀人的輕聲細語中,都成了傳奇。
──簡媜(作家)

台南有傳承,有來歷,有典故,還有穿越了時間長河考驗遂點滴薈萃下來的,一套對於生活乃至生命幾近頑固的,認真且執著的美學,甚而信仰。
──郝譽翔(作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台南過生活》書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台南的愛與驕傲,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台南真實美好的生活模樣,以及台南人生活的價值與品味。
──黎燕玉(台南市中西區區長)

美霞老師用自身的台南體驗,透過她委婉溫潤的筆觸,引領我們在《台南過生活》中,細細品味出專屬台南的味道,感受台南的溫度,找回匆匆過活中忽略的美好。
──李皇興(台南市善化區區長)

欣見王美霞老師為文,喚醒我們應回歸生活的本質來保存台南原有的樣子,期待在保存傳統與發展觀光並重下,台南沒有質勝文的野,也沒有文勝質的史,且能夠文質彬彬,然後幸福!
──林國明(台南市安平區區長)

就是過生活
王美霞

這本書依然寫我台南,《台南的樣子》是一朵花開,這個城市美麗展靨之後,讓島嶼驚艷,人們以驚異的眼神、澎湃熱情的心造訪,這台南府城溫煦保有的文化底蘊以及美好人文價值,讓一波波湧來的浪,過度熱情,也使得台南顯得描線過紅,臉頰過燙,漸漸有了一種失溫的暈眩。該如何在這樣華麗的暈眩中,仍然看見台南的美好?這是花開之後,彎下腰來謙虛地反思,苗而秀,秀而實,所有花的美麗,依然要在果實素樸的豐腴裡,看見生命的證據。

於是,我又拿起筆,書寫一個沉澱過後的《台南過生活》。生活,是一粒種子,是一顆稻米,也是一碗飯,它回到生命最樸素的本分,才看見真實的價值。我但願可以書寫這些價值,讓孩子們看見他們的父親、祖父,以及歷代先祖是以怎樣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那一碗飯。我也但願可以在這個價值中,讓喜愛台南的每一位朋友看見台南真實生活的樣子。

書中記錄了許多店家在招牌之外的生活樣貌,以及理念堅持,我所嘗試敘述的是:台南不僅是觀光與生意的場域,它更是人們生活的地方,搏感情的台南人,期待搏感情的尊重。書中許多店家,以無怨無悔的心,默默耕耘文化活動;書中的人們,不求做大,只求做好;書中的人文活動,只為讓美學成為一種生活的可能。小小常民,大大用心,要你看見台南人認真過生活。

台南的一天,從天光到暗暝,寫著人們腳踏實地過生活的影跡,熱滾滾的湯鍋、車轂轂的行當,還有廟宇裡裊裊翳入天聽的香火,都訴說這城市裡人們務實的信仰:「生活,就是顧好實實在在的飯碗。」先祖說的、聖賢教的那些不易的經典,這城市裡的人,未曾忘卻。所以,日日微光裡,活得如此有聲有色。

我依然相信:「是人讓風景美麗了,也是人讓生活有滋有味了!」因此,在這本書中,我願和各位一起品讀那些人物的生活氣味。寫店家,不在於他們的貨品菜色,在於他們堅持的理念;寫生活中互動的人,不在於他們如何傳奇,只在於他們曾以真心,溫柔相待。書中的每一位朋友,都有故事,但是都是常民的故事,雖有苦楚勞累,然而,他們以感恩的心款待現實的風霜雨雪,最後化成一抹微笑說:「我是幸福富有的!」如此「素生活,行乎生活」的常民美德,使我在提筆書寫這一段日子,心中常照如來光,他們的力量感動著我,使我對現實的坑坑洞洞,學習寬容地接納,然後把這份寬舒化成溫暖微光,放入世間微塵裡共照燈燭光!

元曲當行本色寫道:「舊酒沒、新醅潑,老瓦盆邊笑呵呵,他出一隻雞,我出一對鵝,閒快活。」台南人便如此地過日子,不論是春夏秋冬、日升日落,他們都可以在分享的喜悅中,如此快活!

人說:「呷飯皇帝大。」呷飯,是常民生活裡最重要,也最樸素的一件事。那碗大的世界,是天,是地,是生活的本分,請尋書中文字,去看台南人如何手捧一碗飯,認真過每一天的生活。


生活顯影
方姿文

看完了台南如花般美麗的樣子,也該回到如實生活的本分了。

雖然外在環境漸漸改變,但不變的是我依然喜愛著曾經跟你們一起有過記憶的土地,為這裡堅持本分的價值觀感到驕傲。今年,我開始帶著學生拿起相機一起記錄生活,透過他們的鏡頭,再審視自己對攝影的初衷,是件有趣的事。

也許偷窺是攝影者的本能之一,當觀看的角落愈來愈小,感觸也愈來愈深。我喜歡看這裡的人們努力踏實的模樣,聽他們娓娓道著從生活中體會的各式哲學,也許不若諸子百家深奧,但實是精采絕倫。每個人都是一本咀嚼有味的好書,不論是守著廚房在舌尖上挑剔的師傅、悠然自得忠於本心的藝術家、堅持一針一線一釘一釦都不容疏忽的職人,或是在市場中賣力吸引任何一個婆婆媽媽的市井小民,皆在在令人動容。

如果有緣來到台南,希望我們可以找到一扇窗,好好地享受花開花落的陪伴,看日出日落的變化,沏一壺茶,聊一個故事,然後一個再一個地聊下去。

在台南,我相信這種再平凡也不過的生活,即是最出色的構圖。

【內文節選一】(選自「輯二‧日頭赤豔豔」)


因為「兩包」,所以分享:連得堂餅鋪

.古老一條街

台南,古有八城門,鎮北坊是是十字大街北向的動脈,區內聚落蓬勃,先民活動留下的古蹟如開基玉皇宮、興濟宮、大觀音亭、烏鬼井、元和宮、開基天后宮、縣城隍廟仍屹立迄今。

現今的崇安街狹小曲仄,僅容小型車輛單向前行,兩旁老屋或門扉深鎖,或斑駁古舊,那是一條很安靜的小巷,在城市裡,遠隔繁華的喧鬧。然而,尋圖認路,你會在總爺古街上證明崇安街的身世,它是三百年前,從北門入城的重要街道,挑擔腳夫走過,鑾轎、車輿走過,絡繹不絕的人潮以及喧鬧的腳印曾在裡踏過。

而今,狹小的總爺古街,近幾年較得人喜,時見找路而來的觀光客,他們時常在巷口問:「請問,賣餅的,置叨位?」精明的人都知道,要找餅店,不必以目指證,只要靠近崇安街口,濃濃的餅香就告訴你:「手工煎餅鋪連得堂,到了!」

.四代的經營

連得堂餅鋪沒有華麗的外觀,店鋪幾坪大,大部分面積置放那座四十年的烤爐,店鋪正面一座置物櫃,老舊的格板,零星的油鹽醬醋,看得出當時雜貨店的痕跡。右方才是簡單的販賣櫃臺,櫃臺上一張紙寫著:「每人限購兩包。」那是來這裡購買的默契,每人兩包,不貪多,品嚐即可,兩包的限制讓更多人有分享的機會。所以,來到這裡不僅是享受餅香,更重要是,兩包的節制,是學習「捨得」,進而參與分享。

連得堂第一代是蔡清連、蔡清得兄弟向日本人學習做煎餅,才開始創業,店址在公園國小附近。當時物資缺乏,只有薄片切成塊的味噌及海苔口味,偶爾還是要騎車沿街叫賣。第二代時才增加雞蛋與花生煎餅,店鋪遷移到現址。第三代老闆蔡益勝早期做生意較辛苦,當時物資缺乏,零食很難得,糖柑仔和煎餅是最愛,所以老闆還兼做柑仔店,賣一些雜貨。第四代負責人蔡偉忠,大學畢業後在證券公司服務,前程看好,做得還不錯,孰料父親突然中風,為照顧家計以及父親健康,只好毅然決然回到家鄉,接手這家餅店。

.沒有時間想的事,做就對了

從光鮮時髦的職場,窩回這家百年老店,甭說工作的環境,就看這揮汗如雨的工作性質,就真是判若雲泥的分別了。「你,怎麼適應呢?」我問偉忠和他正在工作的老婆,兩位年輕人笑了笑,同聲道:「哪有時間去想適應的事呢?工作、父親的病、店面的生意,全都到了腳跟前,想都沒想,接下來,做就是了!」

說這話時,偉忠寬闊厚實的臉龐,有一股安然愜意,他笑著說:「那年,我十月月十五日離職,回到老家接手生意,十一月的時候,回去證券公司找老同事,就覺得:哇,你們吹冷氣,好冷喔!」環境的熱,餅乾的燙,讓他有了不同的調適。我特別佩服這對年輕夫妻的生命彈力,古人有言:「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對他們而言,「素生活行乎生活,素本分行乎本分」,那「做就是了」的堅決與認分,才是一家餅店繼承的家業精神!

堅持每人只能購買兩包,是一種調整,
讓我們在取與得的修正中,感知:
小小的獲得便可滿足,更多的滋味可以分享給其他人。

.堅持原味,古法製作

連得堂現已經營至第四代,店裡有一個刻有店章的鐵烙,上有「Leng tih tong」(連得堂)的字樣,偉忠說:「字樣應該是羅馬拼音的店名台語版。」仍然使用它,是為了尊重及傳承。因此,至今連得堂仍然堅持以傳統古法製作煎餅技術,食材是由奶油與麵粉加入糖、雞蛋與牛奶打成麵糊,原料之中不加一滴水,只以雞蛋與牛奶的份量來維持麵糊濃稠度。堅持講求料好實在,百年來始終如一,才得以讓今日的我們吃到這份口感紮實的好味道煎餅。

做煎餅SOP其實不難,動作也很簡單,烤爐加熱後,倒麵糊、翻動烤爐、挑起熱燙起鍋的烤餅,趁鬆軟時,烙印或裁切,然後趁熱以掌呵握,讓它形成微微的彎弧、置涼、收餅。這些動作,必須反覆交叉運作,同時間內,有煎餅正在炙熱,有煎餅正在烙印,有煎餅已風涼定型,每個環節都必須耐燙,烘爐內的溫度大約是一六○度左右,可想而知夏天製作煎餅是多麼痛苦的事情。所以,日積月累的簡單操作中,看出刻苦耐勞的實幹敬業態度,「耐燙,或是被燙傷,是必要的功課。」偉忠如是說。

每當與蔡偉忠聊天時,絡繹不絕的觀光客,蒞店看到古董級的烤爐,總是以相機喀嚓不絕地拍照,然後驚歎道:「好好玩喔!」其實,理性去想,這樣反覆簡單的動作,每天操作千百次,持續操作上百年,卻仍然一代傳承一代,願意繼續守著這鍋麵糊,這座烤爐,實在不得不敬佩老店的堅持精神。

.我要的其實可以不多

想像三百年前鎮北坊這條總爺古街,趕集的人們一一進城而來,肩挑兩擔糧,迤邐晃盪,走過這條總爺街。他們銜力而營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挑得動的,帶走,挑不動的,明日再來打拚,那是一個沒有整併、量販、托拉斯的年代,人心只是老實過生活。偉忠曾說:「在台南買東西,最好要有一份自制,不要把別人想要的,通通取走。」語簡而理誠,那就是分享與成全。

連得堂只做一樣煎餅,卻一心一意把它做好,這一生一作,可以找到令人尊敬的定位。生意,不要做得很大,彈性就會變得很大;人,不要求得很多,就會變得很富足。每回走在崇安街,聞香而來連得堂,握在手中的兩袋煎餅,讓我學習把貪多的心緒放掉,那是美好的節制哲學。因為,我們不求更多,所以,資源可以給予更多人,連得堂讓我們自此有了放空與分享的學習。


【內文節選二】(選自「輯六‧生活ㄟ灶腳」)


迎春迎喜迎東風:東市場

市場,是民生的心臟,由此核心源源不絕輸送的是城市裡家家飯桌食料,餵養的機能,無以倫比,創造的能量,居功厥偉。逛市場,對每個台南的主婦來說,是神聖的事業。

日日拎著菜籃出門,每位主婦逛市場,各有朝聖之處,但不可否認的,東市場,是不可能從市場朝聖的的版圖中剔除,因為它幅員大、歷史久,老店多,而且,在地人覺得逛東市場的「好野人」不在少數。東市場是低調奢華的所在,歷久彌新,永遠時鮮。

位於台南市青年路與民權路段的東菜市,民國前三年就創立,早年在城隍廟及東嶽殿附近,常有許多乞丐聚集,東菜市因此有個特別的名稱「夭鬼埕」。它是全國第一個傳統無菸市場,也是個已經超過一百歲的阿祖級市場,和五條港的水仙宮菜市場,至今仍是府城最重要的兩個市集。早年許多有錢人以開布莊起家,布莊集中在「普羅民遮街」,也就是「台灣第一街」之稱的「民權路」,而民權路往東,就是東菜市,每天有不少穿戴正式、頭毛「ㄙㄟ逗」得像一窩唐代仕女假髻的老阿媽在逛市場。

進市場有兩個入口——民權路以及青年路,老派的人,愛從民權路走入,因那一條路上有東嶽殿,很多人路過拜拜求平安,其旁有許多製香店,振發茶行、左藤紙藝等百年老店亦不少。但現今多數人都喜從青年路走來,可以順便去清祺吃一頓沒有葷腥的早餐,這家素食店的熱炒、糕點,都是一絕。然後,踅到對街,向「甕王雞&鳳凰醉雞」的老闆預約一隻用陶甕炭火悶燒的、雞肉軟嫩多汁的甕王雞,或者,點一隻有紹興酒味的冰鎮醉雞,亦可。說好,逛完市場來拿,老闆很親切地跟你說:「OK!」於是,逛市場的長征,便可開始。

市場入口右方,有一攤賣圓仔、紅豆等八寶冰的小攤位,絕對不容錯過,因為這家的紅豆是少見的極品,老闆阿秀是阿媽級的老手,她的紅豆顆顆圓潤,甜度恰當,小包三十元,大包五十元,買回家後有一種最頂級享受的吃法就是:紅豆加鮮奶,奶香濃、紅豆Q,此?只能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吃?

轉過紅豆攤,便正式進入市場即戰場的世界,除了少數幾家店面之外,大部分是格格分租,每天有不同的攤位來此廝殺,這是市場最有趣的地方,因為,它滿足了長年窩在家的主婦荒野冒險的想像。每天拎著菜籃,思考到底今天會遇到哪些攤位,是很有興味的事,特別是那些攤販叫賣工夫一流,銷售能力無以倫比,如果閒閒沒事,站在那裡的時間多一點,你簡直可以想像,那是莎士比亞戲劇裡的「凱撒大帝」,而安東尼正在廣場上發表驚天動地的演說。

入口五十米處,是成就演講家的殿堂,賣雜貨的商家,口若懸河介紹自家玲瓏百貨,老闆的商品都是家用品的小零件,上百種攤在眼前,號稱大俗賣!三寸不爛之舌讓每項都像馬蓋仙的神奇寶貝一樣,可以兩三下就讓每家的廚房、浴室、碗盆清潔溜溜。我湊前覷去,老闆吆喝著:「來、來、來,小姐,看ㄇㄞˋ,這罐啤酒花ㄌㄨ下去,輕輕搓一下,保證你家鍋子,每個都白拋拋!」然後,他指?我說:「比你的臉還要白涮涮!」這是什麼比喻呢?(拿我的臉和鍋子比?)

但是,我還是乖乖地買了兩罐啤酒花。付錢時,老闆聽出我充滿鼻音的聲音說:「小ㄐㄧㄝˊ,感冒呴?甲水的小ㄐㄧㄝˊ,要好好照顧,來、來、來,這個榨檸檬汁,好用啦!保證檸檬一擠,感冒就好……一個五十元,俗啦!甲你ㄤ說一下,阿娜達擠一下ㄋㄟ!」葷素不忌的說詞,全場都笑了!於是,我又為了我的蜂蜜檸檬汁,買了榨檸檬汁的小工具。完成交易前,他的搭檔,那位小姐說:「小ㄐㄧㄝˊ,我這裡的浴帽一個才三十元,東森電台要一百元溜,你要不要『交觀』一下?天天要用的,買了就對了!」當然,我又買了四個,因為她說,剩四頂而已,幫忙一下,傾銷啦,算一百元。這就是市場,演講雄辯家說客的大本營,書生無用武之地啊,只能掏錢包,投降!但是,小市民的演講,怎麼看都比政客的詭辯還迷人!

越過了大演說區,左邊有一攤「謝偉俗新鮮蔬果專賣店」,這家菜攤的年輕老闆娘圓胖的臉,像彌勒佛,架上的菜,總是整理得乾乾淨淨,三包五十,外加兩根蔥,若是你買了蘿蔔,她會提醒你:「ㄟˊ,沒有香菜,就不夠味喔!這把新鮮香菜送你。」所以無人不愛去哪裡採購。其實,我最喜愛她的原因是她真是會做生意,明明我已年過半百了,每次看到就說:「ㄇㄟˊ ㄇㄟ,今天的菜色不錯,要帶點什麼呢?」無論是否真實,我都每次陶醉,陶醉在凍齡的喜悅裡。

路口轉角有個「阿嘉熟食」,賣的是各種香腸熟肉攤上的美味,香腸熟肉、三色蛋、小卷、粉腸、糯米腸,各種道地的台南口味熟食,歡迎試吃。

進入市場,每個人的章法各有不同,在熟食的岔路由此右轉,就是一條販賣生魚的攤販,台南主婦買魚,很少隨機,個人都有指定,或心中所喜,因此,很少在右邊一條動線看見魂不守舍的猶豫靈魂,多半是用手指彈彈肉身,或是輕挑魚眼一瞧,準確驗明新鮮度,就成交了。

我的路線是「中間偏左」,偏左路線,因為夠激進,每次都有驚爆的收穫。往中間去,大半是為了買肉,市場中有一家吳倉田老闆開設的牛肉鋪,販賣新鮮牛肉,他總能將每一片牛肉切得又細又薄,帶回家川燙做牛肉湯,正好。然後,再走進去一段路,一字排開的肉鋪,我習慣在鄭家肉鋪採購,鄭武雄夫婦的肉鋪除了鮮肉以外,最值得讚美的是每盒經過初步料理的肉類食材,比如豉汁排骨、鹹豬肉、蝦仁肉丸、珍珠丸子、紅麴漬肉、紅糟醬肉等等,料理過的食材,很適合一般職業婦女料理時烹煮,既不費時,又不費工,而且小量分包,十分實惠。每年過年時,家中的烤肉,也可以依照自家的喜愛在此注文,方便極了。老闆娘人好,喜歡閒話家常,家裡的孩子在外地,該寄什麼食材,如何宅配,都料理得清楚順當,因此,也讓離家的孩子解決了不少鄉愁。

若家中無肉食需求,我便捨中間這路,義無反顧地左轉,往裡走,第一個停留是「鄭記黑珍珠玉米」。鄭記以特殊「歪米」品種現採現煮,每天煮玉米的熱氣騰騰,Q而彈牙,鮮甜可口,有「軟Q」、「中Q」、「硬Q」、「超軟」四種口感可以選擇,老闆依顧客喜愛挑選,香甜玉米刷上薄薄的鹽水,好吃!這攤是人氣王,如果想多買些回家,還可以請老闆宅配!

對面是每個人都知道的阿花虱目魚,這家的鮮魚都從安南區自家攤位捕撈,每天現撈現賣,阿花是老闆娘的小名,三、四十年的功力,練就「三刀解法、保證無刺」的殺魚本事,老闆不僅專售虱目魚,還兼教師虱目魚料理訣竅,如果想煮虱目魚粥,隨手帶一斤虱目魚漿是不錯的選擇。

走進市場中央位置之前左邊小岔路,會有一家阿真春捲,販賣的春捲皮有兩色,綠色是菠菜口味,米色是原味,因為使用道地的豆腐乳以及碎蒜為抹底,加上香爆熱炒過的肉燥,吃起來很可口,沒有大招牌,因為熟門熟路的客人都知道,她也不愁沒有生意,常常十一點過後,當天的「叩達」就做完了,她已經站在攤位前和賣魚的阿媽聊天了。

接著,會有一家好吃的「美鳳油飯」,爽口的油飯、米粉和芋頭糕,是傳統美食。旁邊是美鳳的媽媽有名的阿粉姨賣的牛奶紅茶,阿粉姨喜歡頂著著招牌髮型,水水地賣紅茶,而且,如果有時間,不妨多停留,等一杯現榨的蔬果汁。

美鳳油飯的左前方,有一間劉家雞販,這裡賣雞可是企業化的經營,老闆將雞肉分門別類,雞翅、雞腿前段、雞腿後段、雞胸肉、雞腳、熬湯的雞骨頭,一應俱全、各自分堆,甚至,雞腳與雞腿的糾結處,那小一塊,帶著膠質,圓球般的部位,老闆也會分工,順便提醒你,這塊不錯,滷起來,有膠原蛋白。這是微型的企業,一個賣雞的老闆在此控管生產物料,有條不紊,每次去買雞肉,我就覺得,生活在台南好驕傲!

通常走在這一路,買菜的主婦會被琳瑯滿目的臨時攤販殺掉一半以上的時間,東摸摸、西看看,有東坡肉、蘿蔔糕,有鍋碗瓢盆,有現磨的杏仁、五穀粉,有日式精緻的保溫杯,還有季節拍賣的亮麗成衣,和每週兩次的以假亂真的名牌手錶,永遠沒有人可以輕舟已過萬重山,除非,你已六根清靜、絕塵絕念。

好不容易走到路的盡頭,遠遠傳來卡拉OK的歌聲,一聲聲、一句句都悲情且催淚,那是賣銀器飾品以及珠寶的曉萍老闆。每天,她都打扮得時鮮亮麗,一雙眼睛描得特別亮眼照人,開店做生意,誰知顧客何時上門?所以索性自娛娛人,擺了一部卡拉OK,天天唱〈行船人的愛〉,或者〈愛情的恰恰〉,附近的商家若是等生意無聊的空檔,也會一起唱,獨唱,很憂愁,對唱,很纏綿,每天,歌聲不斷,那種投入的聲音感情,簡直可以登台作秀了。所以,如果你找不到雜貨、賣水果、賣仙草,或賣衣服的頭家叨位去了?把他們從音樂的深海中撈出來,就對了!這家店面共分左右兩邊,右邊是銀器飾品,左邊是耿玲月老闆的美容教室,傳統的挽面天天有人預約,還不時有外國人拍照。

到了民權路口,賣關廟鳳梨的水果攤每日供水果盒,或六十元,或七十元不等,保證料好實在。當然,最後的回眸是邱惠美鳳梨酥,純手工製作,餡香甜而不膩,外皮酥綿爽口,最是極品。每日一早若經過店家,會看到老闆打了一大鍋的雞蛋仁在備料,如果很好奇湊近一看,老闆會很得意地說:「每顆都嘜是土雞蛋的!」這家店的蛋糕,每一出爐時,香傳十里,讓人駐足排隊。

百年市場的巡禮,會讓人感受攤販老闆的熱情、真誠,那料真價實的食材,以一代接著一代傳承的老味道,召喚我們記憶已久的味蕾。儘管,每家攤販只是很簡單的一或兩樣食材,但是堅持原汁原味的精神,使得台南舊時的常民氣息和味道一一被記錄。市場多樣,巡逛的路徑各有不同,你來台南,走進其中,久而久之,會喜愛它,會發現她的美感,你也會有自己的一張市場版圖的。

《台南的樣子》

王美霞 ∕ 文字 方姿文 ∕ 攝影

一個個美麗地景,一段段溫柔故事,就像一壺壺好茶,用歷史來浸,用感情來濾,融入在光影游藏的桌紋肌理中,等待你啜飲屬於南方的老下午。

《遠走的想像》

賴鈺婷 ∕ 著

她從小地方回來,前往靈魂更深、更遠之境。一個人揹起行囊,隨時自在地出發,旅行於異地之間的邊境,對於遠方,有著巨大的想像。

《小地方:一個人流浪,不必到遠方》

賴鈺婷 ∕ 著

一切心念並沒有任何堂皇的理由,或許,只是一時單純想出去走走,找個時間,依照心情的節氣,晃遊、行走,在這此時天涯,所謂遠方。

《出好貨:細節淬鍊老品牌的24個故事》

韋瑋 ∕ 著

新和舊的撞擊,快與慢的交接,「師傅」代代傳承,「好貨」重新包裝。不變的手藝精神,相同的情感流轉,老品牌也能很時尚,老器物也能走伸展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