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開來的「母親病」

現在的親子關係,特別是為與母親的關係而感到苦惱的人越來越多了。

原本應該是最堅固的情感牽絆,現在卻變得脆弱而且不穩定。

顯現在外的,就是虐待的增加。兒童諮商的案例,在這二十年當中增加了四十倍。然而,這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在冰山的底層,還有那些發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自覺的虐待,或是精神上的虐待及心理上的支配。可以看得出,與母親之間不穩定關係擴大的孩子當中,有三分之一會表現出對母親有不穩定的依附關係,即使長大成人後這個比例也幾乎不會改變。

邊緣性人格障礙或進食障礙、憂鬱症或焦慮症,為各種上癮症所苦的人激增;然而在這些症狀的根底,經常與母親的依附關係不穩定有關。案例的問題越是根深柢固就越和母親有關。相對地,即使是治療起來非常困難的案例,也有不少在改善母親的關係後,本身狀態產生戲劇性的改善。

不只是那些與母親有摩擦或是反抗,一看就知道關係不穩定的人,即便是表面上看起來關係良好的母子,其實是孩子方面遷就母親、受母親支配,以其他的形式顯示那份勉強的案例也不少。

不論是有自覺,或是刻意逃避,母親這種病都會在不知不覺當中侵蝕他們的人生。

由於這個緣故而為那不知所以的痛苦、空虛感、自我否定感感到煩惱的人並不在少數。

許多人不知道究竟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而在當中掙扎著。

為了避免失敗受傷,所有的事情都不去認真面對,也不跟他人建立坦誠的關係,只是消極地過著自我的人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在無形當中自認為自己就是這樣的人。

總是看別人臉色、不說出自己真心話、遷就別人,以及老是扮演吃虧角色的人,也一樣不懂為什麼自己只能這樣活著。

與母親關係不融洽,覺得沒有什麼意思的人,也會覺得這不過只是跟母親的關係而已,只要將自己與母親切割開來,就一點問題也沒有了;甚至,覺得這個問題根本很無聊,這麼想的人也不少。

不少人覺得,跟父母的關係是不需要拿出來討論的問題。

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麼想,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讓自己更加失落、受到更多的傷害。

對於有自覺與父母之間的齟齬或不和諧感覺的人,也許還可以說是願意面對問題的人。

同樣地有許多人,雖然覺得自己與母親的關係良好,但實際上是其中一方強迫自己忍讓順從,或是對父母過度言聽計從,或者是親子立場對調。

在旁人看來宛如朋友般的親子關係,或是看起來很孝順的孩子,但實際情況其實是孩子在配合不穩定的父母,被父母所綑綁而犧牲孩子自己的人生。

對親子關係無止境的影響

母親這種病,不單只是親子關係的問題。

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和母親的關係不穩固的問題,而且絕不會僅止於與母親之間的關係,而是左右你所有人生的問題。

因為與母親之間的情感羈絆,不單純只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身體的。母親這種羈絆的病,是情感上的病,而且不僅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身體的病。

你和母親的關係,是從你出生,不,應該說是從你出生之前、還是一個受精卵的時候就開始了。在你還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就和你以臍帶相連,證據就是留在你肚子上的肚臍。

從你出生瞬間開始,被擁抱、哺乳、照顧養育。那已經超乎了心理上的關係,而更深一層的關聯。沒有了這些,你不會生存下來。即使不完全是如此,但你能像現在這樣,是因為有照顧你的人。

對於還在成長發育的你的大腦或身體來說,最初跟母親相處密度最高的時期,可以說就是造就你這個人的最特別時期。

 最能夠反映出你在幼年時期有沒有獲得滿足、有沒有安心感的,就是你和母親現在的關係。

如果幼年時期得到母親充分的照料,在母愛的關注中長大,就容易和母親形成穩定的關係。

然而,若不幸的,母親的心思被其他的事情所占據,因為各種狀況無法親手照料年幼的你,那麼你們之間的關係就容易變得不穩定。

由於這個特別的時間,不只是身體,也是形塑大腦與心靈無可替代的時期。因此它的影響,不只及於你的人際關係或精神壓力的敏感度、對孩子和異性愛的方式、精神上的健康,甚至對你的身體健康、壽命,還有老化的程度都會有影響。

就連神經纖維的傳導或受體的數量這種大腦分子層級的構造,都會因為那段時間你有沒有和母親一起度過,有沒有獲得良好的照料而有所影響。

一直都和母親一起,受到她的安撫、照顧下長大的小孩,因為自己一直都有人愛,受到保護而能獲得安全感。

這不只是心理上,也會和生理的體質結合。和母親的情感穩定的人,對精神壓力的承受度較高,也不容易憂鬱。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此幸運。

剛出生的那段,即使只是和母親短暫的分開,大腦的構造也會產生差異。更何況長期不在身邊,或者是母親有什麼狀況無法擁抱或照顧新生兒的話,其影響之大更是無法估計。

這樣的孩子一生將會都被懼怕不安、不容易與人熟稔、對精神壓力敏感、缺乏自信等原因糾纏,活得很辛苦。

並且,在幼年時期沒有好好受到母親照顧的人,將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後,也容易有照顧不好孩子的情形。

母親這種病,和人的根本存在相關,它的影響大到在不知不覺當中會帶給人生重大的改變。

也正因此,這樣的人會一直執著於父母的愛。

那是因為人會本能地感到不足,覺得必須修復,所以不得不追求。

即使知道每一次的渴望都會造成傷害,然而還是不得不這麼做。

即使在毫無由來的痛苦中翻滾,也要掙扎著想辦法克服,那都是因為源自於父母的執著。

對父母的執著,會表現在想要治好母親這種病的潛在願望。

那既是一種痛苦,也是一個轉機。

只要你去追求,就有機會克服。

本書是面對母親這種病,理解那種人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並從中提供恢復的線索。

祈望你能跟著本書一起,藉由回顧你的人生,或是注視現在生活當中,能將盤據你身上的那種母親病,純化為結晶,讓它變成你心中無可替代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