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會員專區
我要分享
  • Facebook
  • LINE
  • 複製鏈結

 



用教育改變人生,用努力實現希望
美加成就50萬個夢想

  每一天,都是圓夢天!

  看見「美加」,難免會想到出國留學或遊學。確實,經過半世紀的經營,從沒有網路、資訊封閉、出國不易的年代,到上網便捷、資訊爆炸、自由出國的現在,已經有四、五十萬學子,透過「美加」的協助,負笈海外。

  但,這不是一本指導我們如何創業的傳記書,也不是一本傳授我們怎樣經營企業的管理書。

  出國留學或遊學不是最終目的,只是一種方法,讓我們拓展視野、擁有接觸世界的能力,有機會與來自各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共同學習、彼此交流、相互競技,甚至開創自己的事業。而語言,則是幫助我們運用方法、實現夢想的工具。

  夢想,或多或少存在每個人心底,只是會否被深埋在某個不為人知的角落,從此不見天日。所以,這本書要告訴我們的,是如何在每一天,透過點點滴滴的努力,一步步為自己的未來鋪路。

 

2015 / 4 / 20 出版
14.8cm×21cm | 平裝

 



  這不是一個人的故事,而是許多年輕人透過強化自己的英語能力,遠赴異地他鄉,追逐、實現夢想的相似體驗。它,讓我們看見,如果敢把眼光放在世界,未來的成就,也將是以國際為舞台。

  無論幾歲,每個人、每一天,都可以有自己的夢想,也都有能力逐夢、圓夢。只要你願意相信,相信自己、相信未來,夢想終究不會與你只是擦肩而過。

作 者 簡 介   謝其濬

  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英國蘇格蘭史特靈大學出版碩士、曼徹斯特都會大學視覺傳達碩士,現從事文字相關工作。

 

 

 

流亡學生變托福教父

   這是「美加」創辦人叢樹朗七十五歲的壽宴,席開二十九桌。

  穿著西裝,打著紅色領結,叢樹朗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在南陽街創辦第一家托福補習班的他,曾經指導過不少政商名流,桃李滿天下,堪稱是台灣的「托福教父」,包括:總統馬英九、前台北市市長郝龍斌、前新聞局局長鍾琴、主播沈春華等,都曾在美加上過課。一九八六年,他將「美加」交棒給女兒叢蓓明,之後轉戰社區大學的經營,連年拿下社大評鑑第一名。

  壽宴上,除了家人,還聚集了許多叢樹朗的朋友、同業以及歷年的學生。活動的高潮,就是他從女兒手上,接下「教育成就獎」。叢蓓明還半開玩笑地問父親:「請問您創業時,英文好嗎?有好到可以創辦美語補習班嗎?」只見他不疾不許地說:「英文不好,沒關係,我自己也會去學習、去上課,英文自然而然就有進步了。」

  過去在經常台上頒獎給高分學員的叢樹朗,如今成為領獎者,在傳統的頒獎音樂聲中,他心滿意足地環視眾人,自認對人生交出了一張值得自豪的成績單。

  曾經,他只是個失去親人、隻身在異鄉討生活的流亡學生,是夢想的力量,帶著他不斷前行,才有今日功成名就的風光。

  只是,顛沛流離的少年時代太刻骨銘心,畫面鮮明得彷彿還是昨天的事……

也曾懷抱留學夢

  當時,台灣的社會已開始瀰漫海外留學的氛圍,很多人都想出國深造,甚至還有機會留在當地發展,叢樹朗也心生嚮往:「那時候,很多台灣大學生會利用晚上去補習英文,我也跟著補,因為到美國可以打工,賺很多錢。」

  他在補習班報名學習,還把握機會向對方要了份工作,包括免費住宿的福利。當時叢樹朗每星期一、三、五在補習班打工,二、四、六則補英文,補習班不但供應晚餐,還一併提供住宿。

繼續閱讀→(點選看更多)



三十五年熱情不減/莫清崴

從「三塊魚餵你媽吃」開始

  早年的學生是升上國中才開始接觸英語,莫清崴也不例外,「那時候我真的很不喜歡英語,跟我不擅長的數學相比,我還喜歡數學多一點,」莫清崴回憶。

  癥結在於老師的教法。當時的英語老師,教法十分死板,而且又是一口濃濃的日式英文;因為老師不教KK英標,少年莫清崴只好用最土法煉鋼式的「注音拼音法」,像「Thank you very much」,就直接轉換成「三塊魚餵你媽吃」。毫無學習熱忱的他,甚至自認這輩子應該沒辦法學好英語。

  所幸,他的學習路上,出現了一些轉機。

為語言差異著迷

  首先是父親偶然聽了他的英文發音,大吃一驚,開始要求他按時收聽英語廣播教學節目──趙麗蓮博士的「鵝媽媽英語」(類似現在的「空中英語教室」),從發音開始改正,而深入淺出的內容,也讓他獲益良多。

  另外,國三時,新任的英語女老師年輕貌美(「她的外型有點類似現在的徐薇老師,」莫清崴透露),加上教學方式比較活潑,會跟學生打成一片,總算喚回了他對英語的興趣。

  中、西方語言結構的差異,讓莫清崴感到十分著迷。「我們說:『生日快樂』,因為中文是『主題優先(topic prominent)』的語言,」他舉例;「美國人則是說:『Happy Birthday』,順序剛好顛倒過來,因為英語是『主語優先(subject prominent)』的語言。」他也好奇,同一個意思,中、西方表達方式的不同,比方說,「我不怕冷」,外國人並不說「I am not afraid of cold」,而是「the cold doesn’t bother me」。
繼續閱讀→(點選看更多)



歸零後再起飛   林心如/演員、製作人

追夢,從台灣到紐約
二○○四年,是林心如正式進入演藝圈的第九年,她突然想要休息一下,到紐約遊學。

  她不否認,當時的自己,工作就是生活的全部。「開始拍戲後,每天就是不停地工作,從這座城市,拍到下一座城市;從這個夏天,拍到另一個冬天,也曾經有過兩個星期,每天都在坐飛機,早上張開眼,都得先想想:我今天在哪裡?」

  長期的工作,讓林心如有種被淘空的感覺,她想要緩一緩腳步,讓自己歸零,再多吸收一點新的東西,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另外,林心如也坦言:「我的英文真的得再加把勁了,每次用英文交談,總覺得辭窮。」加強英文,也是她想要出國遊學的動機之一。

  林心如透露,之前她和蘇有朋合作《魔術奇緣》時,就常常在一起聊天,彼此的共識就是,工作多年後,是該出去走走,看看不一樣的世界。當時美國影集《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正在熱播,每當她和蘇有朋工作太累了,就會想像自己在紐約的中央公園跑步,疲憊感就會一掃而空。

  因此,林心如的遊學地點,就是紐約,「它是一個民族的大熔爐,又是流行藝術的重鎮,還有百老匯,那是我一直想要去看、去學習的地方。」

  她跟經紀公司請假三個月,在「美加」的安排下,展開了紐約遊學之旅。

  不過,決定出國後,恰巧有另一部戲想找林心如演出,而且是她非常喜歡的合作對象,但她還是不改出國的決心,只能忍痛推掉那部戲,「畢竟,出國唸書,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

找到重新出發的力量

  十年後,重新再溫習紐約遊學那三個月,林心如說:「那是我人生中,很開心、很自在的一段時光。」

  她透露,當初從提出遊學到成行,不到三週的時間,從找學校到辦學生簽證,都是靠「美加」一手包辦各項手續,總經理叢蓓明甚至親自陪她到紐約,兩個人一路彼此照顧,培養出好交情,一直持續到現在。「到了紐約之後,發現原本找到的住處,離語言學校太遠,她又幫我另外找了比較便利的住處,甚至在風雨中,陪著我搬家,」林心如回憶,點點滴滴,至今猶記心頭。

繼續閱讀→(點選看更多)



逐夢,現在開始!新書分享會

要怎麼樣才能更接近夢想?
走向世界,會為人生帶來什麼轉折?
分享會將邀請美加知名校友蒞臨對談,聽聽他們當時留學的甘苦歷程,
及後來如何抓住機會,成功在業界闖出一片天的精彩故事,歡迎踴躍參加!

時  間:2015.6.6(六)14:30~16:00
地  點:美加大樓(台北市南陽街50號
主辦單位:美加文教 天下文化

【免費活動,歡迎報名】因席位有限,現場將以線上報名者優先入場
線上報名:www.merica.com.tw/event/20150606

四W二H,規劃你的出國大夢想

WHY 為什麼想出國?

大學畢業了,進到職場才發現沒有競爭力?工作一段時間了,想出國體驗生活?升遷面臨瓶頸,想深造磨練管理技能?想轉行,懂的專業技術又不夠?覺得台灣好小,想出國交朋友、拓展社交圈?
思考一下自己為什麼想出國,可以幫助你釐清計劃的方向。
 
HOW MUCH
要花多少錢?

你有多少的預算幫你實現夢想呢?去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去生活費高昂的大城市,還是去物美價廉的小地方?機票、食宿、醫療保險、交通、娛樂... 除了學費,還要準備多少生活費?--空有夢想,沒有財力,出國之夢就無法成真。


HOW
準備工作有哪些呢?

  • 要準備哪些留學考試?
    資訊時代,所有訊息都在網路上,花點時間幫自己排個進度表。

  • 蒐集哪些學校資訊?
    多上網找資料、參加留學展與講座、找相關領域畢業校友或有出國經驗的人聊聊,用心做點功課才能挑出目標學校。
  • 提出申請的流程為何?該準備哪些文件?用什麼方式提交?
    在你把申請表格送出去的那刻,離「出國留學大夢想」,就更進一步了!
   
WHAT 你要出國念什麼?唸學位,或是短期進修?

你想學些什麼?是唸學位呢?還是短期進修即可?
用自己過去的學經歷和個人興趣,思考一下自己想讀些什麼。有了初步的想法,再來進一步研究你的準備工作有哪些。
 
 
WHERE 到哪裡留學呢?

世界這麼大,你想到哪裡留學呢?多數人首選是英語系國家(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和紐西蘭),你也可能是因特殊興趣而選擇其他國家,例如:到義大利學時裝、到瑞士學飯店管理......
無論目的地是哪裡,需要具備怎樣的外語能力呢?這也是你需要思考的問題。
 
   
WHEN 哪時出國?

你想哪時出國呢?現在?一年後?三年後?你要學的領域,需不需要先有幾年工作經驗呢?又要如何跟學校的開學時間配合呢?
排定合理的時間表,才能讓你從容不迫地一步一步完成所有申請出國留學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