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 相信世界會更美好
第一部分:人性本惡VS人性本善
第二部分:新聞與好心做壞事
第三部分:結論
第四部份:這本書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部分:人性向惡VS人性向善
英國哲學家霍布思認為:人是有恐懼所驅使的,包含對他人的恐懼或者是對死亡的恐懼。因此我們渴望安全,因此我們會對權力有種永久不得滿足、至死方休的慾望
法國哲學家盧梭認為:人類本來是非常的純樸與善良,但是自從文明社會制度產生之後,一切就走偏了,包含了農業、工業、國家,他們不能將我們遠離混亂,反而是奴役我們。在官僚和政治都還沒有出現的時候,一切歲月靜好,但是出現之後,人們變得憤世嫉俗又自私自利。
前者的主張變成了許多管理者、獨裁者、統治者的理由:給我們權力,不然就完蛋了。
後者的主張變成了許多無政府主義者、叛亂者的理由:給我們自由,不然就完蛋了。
而自此之後三百年有關於人性的所有哲學論戰,基本上都可以上溯至這兩位哲學家的言論。
🔵第二部分:新聞與好心做壞事
接著作者審視了幾個被用來佐證人性向惡的心理學實驗:包含了史丹佛監獄實驗電擊器實驗,最後發現這些實驗其實沒有參考價值,因此作者提出其實人性是向善的。
那麼下一個問題就油然而生了:那為什麼大家普遍認知裡面,都是人性是黑暗邪惡的呢?
作者認為是媒體的渲染:新聞為了聳動跟引起注意,就只能報那些極端或令人膽戰心驚的新聞:像是什麼恩將仇報啦、殺人放火啊、政治算計呀等等,但是總是報這樣的新聞,大家就會產生倖存者效應,會覺得社會就是這麼黑暗,每個人都這麼糟糕。
如果作者覺得人性是向善的,那惡行是怎麼發生呢?
作者認為純粹的邪惡是不存在的,我們看起來是邪惡的事情,通常在那個人的心裡面都有一個善良的理由去支撐。像是打仗的雙方國家,都覺得自己是為了信念而戰,是給自己的家庭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第三部分:結論
作者首先對多個心理學的實驗提出駁斥,否定人性向惡的這個命題。
接著再提出為何社會大眾對人性普遍覺得黑暗的原因:媒體渲染與誤解。但是如果要支持人性向善這個論點,不能避免要去解釋為何會有惡行的發生
作者認為大部分人都是善良的,小部分的人是邪惡的,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善良,但是不善良的人也沒那麼多,比認知到的少很多。
以大部分善良的人做討論,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信念奮鬥,但是這種奮鬥,可能會被有心人士拿來操作:像是戰爭的雙方都會覺得自己是為了正義而戰,或者是新聞媒體常常會看到說某某某很可憐,勾起大家的同情心接著群起捐款。這兩件事情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以作者提醒我們要保持有理性,不要被煽情的資訊所策動。
作者指出你是怎樣的心態看世界,你就會看到怎樣的面貌,你相信人性是黑暗的,你看到就是一個黑暗的世界,反之亦然。但是作者相信大部分的人,都還是人性光明的,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相信的美好奮鬥,但是到這邊討論的層次就升華了,變成人性向惡或者是人性向善已經沒有到那麼重要了,變成你相信什麼,這件事情就會經過一個複雜的作用反覆迴圈變成事實。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了解事實本身,讓我們可以明辨是非,可以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唬爛。但是只有擁有信念,你才能以行動去改變這個世界,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情分心。先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他成為新的事實,以此做出改變
🔵第四部份:這本書不合理的地方
1. 作者提出幾個心理學實驗的方案,這個當然要去檢視一下當初論文的實驗環境,但是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為什麼過這麼久都沒有一個人去駁斥,然後大家還是那麼開心的去引用這個實驗,就你最聰明,大家都不會檢驗,就只有你會檢驗,有待查證
2. 然後講到了蒼蠅王,說蒼蠅王作者的個人問題,所以他把人性刻畫得很黑暗,想要用這個東西去翻案人性黑暗,這本身就怪怪的吧?他只是一本小說,你把它當作你的論證? 然後推翻的方式就是看到新聞,發現真的有六個小孩在荒島上,而且他們過得很好,所以就覺得蒼蠅王背後的人性險惡理念其實是錯誤的,這個具有代表性嗎?這個具有廣泛性嗎??
3. 監獄實驗那邊也一樣,提出一個個案,就他們自己實際執行過一次,發現說沒有具備這樣的結果,就說他們這樣不行,這很明顯是沒有學過統計學啊,你做一次不成功,就說這個理論是不行的,這樣不太充分吧?這跟一個人努力讀書一天,然後去考試,考不好就說努力沒有用有什麼差別?可能是有其他因素影響到實驗,導致結果跟預期的不一樣啊?
4. 還有戰爭上的舉例也很爛,說戰後的槍裡面平均都有有兩三顆子彈,但是槍一次只能發一顆,是單點射擊的槍,所以就說其實大家都沒有很想要開槍去射殺敵人,那一支槍裡面不多裝幾顆子彈,是要射完一發再補一發子彈再射擊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