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諸神的網站 讀後感
閱讀這本書以前,我學習卜筮之學十數年之久,常常都有一個疑惑:
為什麼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廟宇、不同的神明面前,著重的用神會有所不同?
難道神明的觀點也會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看法嗎?
再則,時空的境界似乎也有所差異,
像塔羅牌和成語牌二者都是以手指占卜的,
然而占問現在的問題,卻可能在牌陣上同時展現過去、現在與未來,
易經占卜也有占此應彼、占近應遠的時空問題,
後來,再深入一些閱讀了佛教的經典,
才深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似乎真是存在的,
只有這樣子相信,才能解釋卜筮裡關於時空差異及用神的問題。
既然占卜講究天人相應,相應的是哪層天的天眾,
也與訊息的準確及解釋息息相關,
筮無定法,相應無非是誠,解悟無非是緣,
說到底,還是得回歸於緣份,回歸於自心,
發心是善緣的開端,是術數相應的源頭。
這本書讓我在命理學的疆界看見盡頭,
它讓我明白,命理學家所算計出來的,不是人生最終的答案,
如果人天之間不相應,卜筮就只是一種機率,一種代入公式後的解答;
然若人天相應,卜筮的另一端就牽涉著另一個未知的世界,
你不知道祂是誰、來自何方、祂是為成就一段善緣或惡緣而來、
祂指引的目的是什麼……
你看不見聽不到,但你對命運的判斷與安排,卻深受影響 …….
這本書對應著上述觀點,有兩處文字特別吸引我:
1.第75至第78頁以神靈熟悉的文字連網、第121至第123頁神靈也需要學習:
作者用語言來實驗,神不是什麼都會,祂們也需要學習。
想想很多術數都有門派傳承,然而,術數只是與上天溝通的工具,
一些特立獨行的派別,未必適用於所有的芸芸眾生,
也因為不是所有的神仙都精通術數,
就算占者所言奇中,也無非是緣,有緣相應,
究其實,善緣之於人生何其重要,
因為你我都不知道緣份將以何種形式影響著我們的未來。
2.第175至第181頁:信息場沒有時間的限制
天眾看到的或是命理計算的,是變動的未來,有80%的可能性,
人仍保有努力的空間,改變命運。
同時,命理的詮釋者必須參透上天所指的易象是指何一時空之事,
在信息場裡,過去就是現在,現在就是未來,它們同時存在,
而在卜筮中,過去、現在與未來經常在象中交織著,
如不能明辨,即有自誤誤人的可能。
換言之,即使機關算盡,仍受限於天人的眼界及變動的可能性,
命運的精彩就在於此,你沒有絕對的答案,
因為你的用心及努力,永遠有使生命更完美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