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禱試讀心得
故事以平實的寫法開始,看了幾頁後才驚覺,作者想傳遞的訊息很龐大。性別議題以外更套上人與人必然的異質性,感情觀的討論也淡然地浮上檯面,散發異樣的光輝。
自我建立的初期
主角自幼發覺自己的「軀殼」與他人不同,向母親求助或尋求答案。母親給予的反應看似不以為意且豁達到了極點,實則透過穩定的情緒溝通、緩解孩子發覺與同儕有所區別後的恐慌。把「怪」換成肯定主角的「特別之處」。
成長的過程裡,總會對「愛」產生好奇,懵懵懂懂的年紀真誠相待,隨即又遇到阻礙。因為主角的生理性別竟然會依據動心的對象和歷程有所改變!在性別認同與第二性徵的迭宕中,他(她)感到困惑而非恐慌自卑。我想,母親對於孩子的「個體」表達特殊性與存在意義的肯定,是主角在摸索中得以用探尋而非跌撞懼怕的關鍵。
關於建立自我,整份試讀內容看下來,沒有感受到現代多數人在成長期無可避免的傷害他人與被傷害,是主角安定有力的支持。也使故事的推進帶有較少的雜質,更能進入作者描繪的世界,徜徉在童話般的空間且無所限制。
探討社會角色
主角年齡較小時有避風之處,但歲數增長使主角必須主動面對現實的變動、情感的糾葛。過程除了在與伴侶的關係中思索自我、性的慾望無法同想像般順遂。困在身體的難題中,身旁母親也給予建議和表達她對愛的價值觀。
後段故事描述與一位特別的存在相遇後,從接觸交流的過程中意識到真實的世界並非遵循傳統的文化、刻板印象和社會價值。
跟隨著充滿想像力的字句,看見帶有玄幻設定下的互動,應該要感到驚奇。卻因為前面的鋪墊而了解一切不可能皆有例外,慢慢地陷入作者架設的時空。尋找同伴和認可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藉由遇到另一位同樣與正常人不同的境況下,主角感到安心、同時又再次審視從小一直在意的那些「不可思議」,思索著新的情感發展背後的故事……
是含有親情、愛情、幻想、神秘等等特質的內容,讓人想盡快繼續閱讀後面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