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鬼島

林宜敬

79折$ 284
〔幸福的鬼島〕閱讀心得
劇透警告
〔幸福的鬼島〕

每一代人都覺得台灣要完蛋了。
但是經歷戰亂、殖民、產業外移,政治邊陲化等,台灣存活了下來

作者:林宜敬
INK印刻文學
2024.06. 初版

閱讀心得---葉恩宜

一、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時間點

從作者的目錄中,分別用輯一幸福的鬼島、輯二我們的時代以及後記;來讓讀者一起進入幸福鬼島的故事脈絡裡。

而且,有幾個部分都是我有記憶以來,有印象的部分;就在目錄裡的輯二 第154頁作者談到的同學蔡藍欽。

我最愛聽蔡藍欽的歌,也是因為家裡的眾姐姐們曾經買過的CD唱片;聽過這麼一位年輕有為的創作者以及有著歌聲乾淨的靈魂在裡頭。我也知道他因年早逝、音樂界失去一位年輕創作者。

還有我當年覺得不可思議的蔣經國逝世時,我的其中之一阿姐正好國中畢業旅行被迫取消,還必須行跪拜禮做悼念。當年電視台全轉成黑白螢幕。

當然,也有我長大懂事了一些的事情;在我的母親和父親兩邊的家族流傳的家庭故事裡相類似的情節。還有包括二二八事件的陳述至近幾年的電影〔返校〕、流麻溝十五號以及電視劇的播出(國際橋牌社等);也還有更多台灣歷史是我正在閱讀的故事,如:二七部隊、山東流亡學生等事件。

二、書寫脈絡與故事鋪陳

〔幸福的鬼島〕這一本書,我看得好快啊!而且作者書寫的脈絡讓我讀起來非常駕輕就熟。

如同:陳翠蓮在推薦序說著:〔一本保存台灣家族歷史與五年級生記憶之書〕;也驗證了自己想瞭解自己的國家歷史,理當開始讀一些近年來慢慢出版的台灣歷史書。

進一步,把所有台灣本土家族歷史串聯起來;包括了同一個事件發生,有其他族群文化的不同面向與層級階級意識及理解或是誤解的產生。

例如:被遺忘的悲劇(p108),作者談到依照王鼎鈞先生的說法,一九四九年國民黨敗逃來台,原本民心潰散,政府毫無威信。後來國民政府能在台灣立定腳跟,是靠著兩大案殺開一條血路。其中之一是二二八懾伏了本省人,而另一件山東煙台聯合中學冤案則是懾伏了外省人。

當自己看到這一段落的描述時,突然又明白了有些事情;接著作者又談到了〔被自己綁架的狂熱分子〕的故事時,腦海裡搜索關鍵字〔族群意識到身份認同〕的流亡移動到其他國家和在獨裁政權與民主自由的國度裡,選擇就會有明顯的不同或是一致性。

最終,彼得•威格納教授的故事,教授的母親不願意承認她的先生是死在蘇聯秘密警察的手裡,如果承認了就是否定了蘇聯、否定了她一生信奉的社會主義與共產制度,也就是否定了她自己的一生。

而威格納太太是一個被自己的意識形態所綁架的政治狂熱分子。

三、我思我想

不知道是幸運還是慶幸,頭腦開竅的晚一點?小學中學的歷史地理各科幾乎樣樣行不通,卻愛聽外公外婆和爺爺爸爸聊過往的事情。

阿母在民國七十七年開啟文具店的生意,經營文具店賣起所有的文具類用品,當然還包括報紙,我也是一名電視兒童。除了每晚的新聞時間看時事討論外,還會跟著阿爸看政論節目。

然,阿母教會我,國中寫週記時,要看每一報紙的社論做摘要節錄。看看投稿人怎麼的陳設撰寫,是可以幫助自己的思考辯論能力。

因為自己有著大量閱讀報紙的社論和家庭副刊等習慣,也特別關注女性主義的議題。包括:自己的阿母是戰後嬰兒潮下出生的,有著時代傳宗接代的意識型態在骨子裡,即便非常會讀書卻因為家裡經濟狀況,還加上重男輕女的觀念,也得犧牲自己放棄讀書而開始工作。

阿母進入婚姻繼續生兒育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一般父母親所想要的。

當然,在我身上的族群意識與身份認同,身為台灣人死也台灣人的---台灣人。

但,要如何去卸下骨子裡的濃稠血液裡,富含的政治與生活息息相關環環相扣的連結;目前對我而言,實在遙不可及。

四、〔幸福鬼島〕我身在其中

為何?
自己不換個角度來想想

謝謝,曾經有十一年的時間,因為兒童人權與兒童文學認識了幸佳慧老師;進一步認識了〔希望小提琴〕的主角:陳孟和老先生。

謝謝,因為愛看電影和紀錄片的自己,認識了白色王子(清水鎮上的小孩)、灣生回家、斯卡羅、因〔咒〕的電玩遊戲改編成〔返校〕電影,流麻溝十五號的主角之一張常美女士、政治犯楊碧川等等,都有一面之緣。

謝謝,與 斯棓醫生的緣分,讓自己成為一個對於台灣歷史故事的更多認識與際遇。一路從林獻堂、賴和、蔣渭水、杜聰明、徐傍興、二二八事件、很多很多延伸閱讀的書單。

謝謝自己願意和孩子討論思辨這些台灣歷史,以及近期的尋找湯德章紀錄片;我也以為脫離了工會組織,也會把這些事情遺忘,但不然。這是我自己本身骨子裡的台灣人血液流動著深厚的情感連結。

五、小結與再次省思

因著 斯棓醫生推廣的閱讀、因著斯棓醫師的兩本書讓我有更多延伸閱讀書單、因著八月的幸福鬼島讓我又燃起希望與信心。

我們彼此都活在〔幸福鬼島〕上,認識更多的台灣本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