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101:認識Web3.0的第一本書
台灣是個科技島,所以跟科技相關的書籍包山包海,博客來的分類也很細緻,我不定期都會上來滑一滑,看一下有哪些新書出版,或者往回檢視這幾年是否有漏掉哪些優質讀本。從小就習慣在這個平台上查書和(偶爾)買書,沒想到這個平台已經存在要30年了! 1995年創立時適逢網路開始普及之際,當年使用者連上網路只能讀取陽春的網頁,最初連橫幅廣告都尚未出現,使用者對於能夠快速搜尋資訊嘖嘖稱奇。
這時候的使用者只有少數一群先行者,大夥對於網路的未來滿懷憧憬,此時的網路結構是協定網路,它是開源又屬於社群的,全球資訊網和電子郵件這些最重要的協定都是網路最早期的發明,當時所有人引頸期盼,打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internet。網路有機會打造一個人人平等的新時代,經歷過20世紀的風風雨雨後,以網路迎接千禧年的到來,人類文明似乎即將跨入新的紀元。這個時期被稱為Web 1.0,使用者只有讀取(read)的功能。
電子商務在2000年以後蓬勃發展,部落格也在此時開始興起,讓每個使用者都有一片小天地,在網路上盡情書寫。2004年臉書創立,2005年Youtube上線,讓文字和影音創作的門檻大幅降低,網路自此進入Web 2.0,使用者擁有讀取與寫作(write)的能力。2007年iPhone讓人開始低頭滑移動裝置,網路藉此徹底滲透21世紀人類的生活,從物理世界到虛擬空間,我們已經離不開網路,所有事物都若有似無的被聯繫在一起。
科技究竟是好是壞? 聰明的人懂得掌握每一次世代交替的機會,善用網路對個體的賦權,發言權不再由傳統的媒體壟斷,每個人都能夠隨心所欲的發言,2010年代內容創作百花齊放,網紅產業取代演藝圈,素人成為網路使用者的焦點,進而打造一整個圍繞網路的生態系,包含社群媒體行銷、社群經營等各種新興職業。
去中心化是網路推動的其中一個浪潮,現在幾乎所有人都想經營自媒體成為影響者,粉絲達到一定人數以後就有機會帶貨和業配。傳統媒體仰賴資訊的稀缺性,廠商需要購買廣告才能觸及消費者,網路打破了資訊傳遞的壁壘,廠商可以直接面向消費者,藉由贊助優質創作者的方式,相輔相成,讓創作者獲得收入來源,優質商品也能在網紅個人魅力的加持下,精準分享給最理想的客群。
Web 1.0是由社群推動建立的,但隨著網路逐漸成熟,Web 2.0漸漸成為「企業網路」,企業網路指由公司創設的網路空間,跟全球資訊網的開放性不同,企業網路是封閉的,它可以只由一間公司創建,我們如今熟悉的網路空間,幾乎都是企業網路,例如FB、IG都是Meta的品牌;抖音和小紅書都是中國的企業所掌握;就連反射動作「搜索」都由Google所壟斷,一間公司佔據80%以上的搜索市場。企業網路的優勢顯而易見,企業有資金延攬頂級人才,快速的迭代商品,讓網路的使用難度顯著下降,使用成本也快速降低。今天大部分的網路服務幾乎都”免費”,科技公司扮演重要的角色,不過當然有時候免費的最貴,我們也付出了許多代價,從侵犯隱私到精神負擔,相信你我都心有戚戚焉~有興趣請自己去查書籍分類:博客來>中文書>人文社科>社會議題>科技與社會。
企業網路大幅提升使用者體驗,使UI/UX成為顯學,搭配心理學的設計原理,使用者的黏著度也大幅上升,如今全球使用者每天花費數小時泡在廣大無垠的網海中,就連工作幾乎也要保持隨時在線。Web 2.0完成了30年前的願景,全世界都緊密連在一起。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成就,但今天網路的樣貌和結構卻跟當初設想的不太相同。雖然企業網路確實對網路空間做出巨大的貢獻,可是當一個空間由少數幾個人所把持,群體就必須聽從掌權者的發號司令。
在現實世界裡,我們崇尚自由民主,對獨裁政府感到反感,體驗過自由的人都無法再忍受獨裁者的飛揚跋扈,20世紀的動盪都是由獨裁或極權政權所引起,少數幾個人的意志就能導致文明的衝突與毀滅。21世紀是虛擬世代,網路空間的一切都會直接影響物理世界的模樣。同樣的類比,今天的企業網路由幾間科技巨頭所掌控,雖然不至於直接引發衝突,但企業的本質是追逐利潤,所以為了達成目的,公司和投資人的利益永遠會高於使用者權益,就算企業的初衷是良善的,人類歷史數千年,在在顯示經濟上的誘因跟理想往往對立,市場機制很現實,若企業不採取某些行為,可能就會被競爭者取而代之,因此使用者利益儘管重要,在必要時還是得讓位於企業利益。
書中揭露一個數字值得大家參考,前五大社群媒體公司FB、IG、X(前推特)、TikTok、Youtube年營收約1,500億美元,但分享給創作者的金額只有大概200億,其中大部分還是Youtube所貢獻,其他四間幾乎可忽略不計,YT最大方,創作者的抽成可達45%,相較之下其他平台抽成率可高達99%! 他們雖然提供網路時代的基礎建設,但在物理世界中基礎建設是公共財,使用費不會、也不該那麼昂貴。目前有些科技新創嘗試新的商業模式,例如近兩三年滿流行的電子報平台Substack就試著回歸網路的初心,平台抽成10%,較能讓創作者享受果實。本書做了一個假設,如果前五大社群公司抽成也降為10%,他們的收入就會降為150億,額外的1,150億除以美國平均年薪59,000美元,相當於近200萬個全職的就業機會。
順便穿插一個自己的省思,這個數據其實發人深省,因為現在要從傳統企業組織獲得穩定收入越來越困難,只好轉由這種副業和新型態的收入來源,弔詭的是,社群媒體上獲得最多人追蹤的意見領袖/教練,很多都在教人怎麼在職場上生存,或者如何找到優質工作,進入理想企業。另一類人則是不斷吐槽企業的弊病,鼓吹裸辭去數位游牧。加上AI真的已經在取代工作機會,文本都成真了,超級可怕!! 穩定的工作只會越來越少。如果有一份安穩,環境良好的工作,真的要心存感激,並時時提醒自己要持續自我提升才行。當人真的太累了,難怪現在都不婚不生><
這裡不是要去討論意識形態和資源分配正義這種議題,而是很單純去反思網路的資源確實高度集中,創作者嘔心瀝血的作品讓平台快速成長,卻無法獲得對應的報酬,累積到一定知名度以後,平台還可以依照自己的利益,去重新調整演算法或限流,若創作者希望維持觸及率,甚至得自掏腰包買廣告。鑑往知來,所有的科技公司在最草創時期都曾為了打造美好世界的夢想而登高一呼,早期創作者蜂擁而至,為平台凝聚人氣,結果等到時機成熟,企業就會開始收割,本書譯者很有創意將其翻為「韭菜循環」,我們在平台上的參與,最終都被當成韭菜收割了,無法雨露均霑。
幸好網路的未來還是有不同的可能,那就是近年越來越主流的科技關鍵字「Web 3.0」。如同本書書名《Read Write Own》,Web 3.0就是結合第一代網路的初心,以及第二代網路蓬勃的生態系,讓使用者不只能夠存取、創作,更能夠擁有(own)網路,它的底層架構就是區塊鏈。區塊鏈自從2008年中本聰提出比特幣白皮書以後,2015年以太坊也上線,打開了更廣泛應用的潛能。經過16年的各種跌宕起伏,區塊鏈的技術和生態系也越來越成熟,專注於區塊鏈產業的內行人士都深信它就是電腦和網路的未來,區塊鏈將重新塑造網路的架構。如同企業網路在2000s~2010s將開放的網路架構重新劃分、據為己有,區塊鏈的出現可望再次打破這個限制,讓網路回歸使用者手上,讓使用者成為利害關係人,既是參與者、建造者、擁有者~也是治理者。
這本書的作者Chris Dixon是世界上最知名的加密貨幣領域投資人之一,他是矽谷最大的創投公司之一Andreessen Horowitz(又稱為a16z)的general partner。題外話,如果想了解創投產業,記得去讀《矽谷創投啟示錄》,金融時報和麥肯錫2022年度商業書獎決選作品之一(2024年名單這週又出來了哦~贊助者改為Schroders集團),讀完你以後讀科技相關的書籍就會覺得很親切,因為太多矽谷的創新都跟創投息息相關。
這些創投家推動了20世紀中葉至今的科技文明,Web 2.0企業網路的建立跟他們也有密切關係。創業投資人經常也是科技福音的佈道者,向群眾宣揚科技的優勢,並提點科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Dixon也是一位知名的crypto evangelist,他很用心長期經營部落格、寫文章,也協助創立a16z負責投資crypto和blockchain的部門及基金,領投一些代表性的新創。
創投業也有一個很知名的榜單叫Midas List,富比世雜誌每年都會選出全球科技業最佳投資人,這幾年區塊鏈是媒體的焦點,Chris Dixon就獲選為2022年的榜首,一個非常耀眼的成就! 他最知名的投資案就是Coinbase,最成功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如果想知道Coinbase的創業故事可以去讀《加密貨幣之王》,跟FTX的《無限風暴》位於光譜的兩極啊,恰好五月時Binance的CZ也認罪被判刑。
「加密貨幣」在媒體的報導中,往往只關注投機行為,使大眾誤以為區塊鏈技術只用於犯罪行為,而蒙上一股陰影,讓大眾對它持懷疑態度,進而忽略其長遠的價值。區塊鏈其實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而且已經在我們一般人沒注意到的檯面下快速進行中,如果你想跟上時代潮流,認識一下區塊鏈應該是必須的吧。
有鑑於很多人對區塊鏈和加密行業仍感到陌生,Dixon決定捲起袖子自己來寫一本Blockchain 101(如果你看到書名叫”某某101”,在英文裡代表某個領域的入門介紹),以高中生都能了解的語言,向讀者介紹這個產業的來龍去脈。我過去幾年應該讀過5~7本跟區塊鏈有關的書,間斷地也看了一些紀錄片,但坦白說從來沒有完整的了解過全貌,大概只知皮毛,(小聲地說~這也是廣泛閱讀的缺點啦,因為不可能非常深入了解,所以如果心得分享有誤,請多見諒。)
本書出版於今年(2024)一月,七月就已經有繁中版超讚,超級快速! 而且翻譯和審訂品質就不用懷疑了,台灣區塊鏈領域的頂級KOL用心把關,保證讀起來平易近人,清晰明瞭! 我平常沒有很積極追蹤區塊鏈產業的發展,偶爾看到新聞才會更新腦中的資訊,如果你也是跟我一樣好奇想”快速又有點深入地”了解區塊鏈,但又沒有太多技術背景的讀者,本書可以放到待讀清單的上方,因為你不只會了解區塊鏈的背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於整個「網路」的結構會有嶄新的認識,光這一點就值得買回來看了~另外一個有趣的感受,是重溫了從小開始接觸網路至今的種種回憶和感受,如果你還記得學生時代打電動的那種fu,久違了啊。
如果你想讀扎實的內容評論,推薦《VK科技閱讀時間》的評論,記得要多多支持優質創作者喔!
最後呼應一下首段,本書也是博客來8月的推薦選書之一,官方的書單也是每個月都要關注的閱讀資訊呢。如果你喜歡探索書單,其實也能不定期上Amazon看一下Editor’s Picks,小弟的閱讀書單也是有受到亞馬遜演算法所影響~看完編輯精選,再去逛一逛New Release and Upcoming。書海無垠,生也有涯,知也無涯,期許自己於漫漫職涯,能把握每次閱讀的機會,靜聽馬蹄聲達達,繼續享受好書帶來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