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強納森.海德特

75折$ 360
所有的論述頭頭是道,看完以後心有戚戚
電影的台詞說: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這句話可以用來說明,生活中各種層面的交互關聯;要求越多,反彈就越大,或者娛樂越少,依賴就更強,同樣句型剛好完美解釋了,為什麼Z世代青少年,對網路世界如此沉迷的原因。課業壓力與時俱進,父母無所不用其極,榨乾所有休閒娛樂的時間,導致孩子只能想方設法,那怕幾秒鐘也好,從網路上獲得暫時的多巴胺,便是他們快樂最大化的極致應用。


2010年的一波換機潮,讓舊世代裝備退出市場,新世代手機搶佔商機,許多好用的免費app,吸引了現代人的注意,誰還記得眼科醫師的叮嚀?誰還在意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網路世界的娛樂多元,隱居幕後又提供了安全感,孩子們不怕掀起騷動,溝通技巧持續低落,一天說不上幾句話,絲毫不會感到憂鬱恐懼,卻因為幾個追蹤人數的增加,而開始雀躍不已滿心狂喜。


人類天生具備反脆弱的能力,環境越是困苦,潛力越能發揮,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為了生存而開發自我天賦,成了生命找到出口的必然邏輯。然而網路世代的趨勢,卻把我們帶入死巷,父母自己也沉迷3C,卻希望孩子遠離科技傷害,關係日漸疏遠,造成更多難以估算的後果。若想要有所成長,家長態度必須改變,強化親子關係的活動多多益善,相信下一代信心也會明顯提升,孩子放下手機,家長找回安心,這才是美好世界應有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