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種藍(收錄作家手寫小語印簽扉頁):被譽為韓國文學的未來,跨越物種的催淚之作

75折$ 315
4.5 /5
53位讀者評分
5
79%
4
19%
3
2%
2
0%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5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5/02/19
二十多年前,我曾看過一部由羅賓.威廉斯(Robin McLaurin Williams)主演的電影《變人》(Bicentennial Man),那是一部非常非常浪漫的科幻片。故事主角安德魯是一個管家機器人,但具有思考能力和情緒,他活了兩百年,從一個冰冷的機器活到懂得學習、發現自我,以及愛人。在這兩百年中,他不斷透過科技的力量一步一步的改變自己,讓他最終有了幾乎與人類完全相同的外觀、生活方式、成長及衰老過程,最後,他向世界議會提出申請,要求這個世界承認他是一個人,並賦予他成為一個人的權利,包括婚姻和死亡。

當年,我看這部電影時,就一直思索幾個問題,好比說:人生是什麼?永恆是什麼?為什麼有人在追求永生的同時,機器人卻想要像人一樣有著生老病死?當一個機器人的人工智慧已經強大到像人一樣、甚至超過人類的思考能力和情緒感受時,機器和人有什麼差別?總之,那部電影讓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發,多年來也時常讓我反覆咀嚼。
國際書展時,看到了韓國作家千先蘭的小說《一千種藍》,早已風聞這是一本讓人看了之後會忍不住落淚、沉思、低迴的小說,所以馬上入手,回家狂讀。果然,一讀之下,當年看過電影《變人》的感動又再度浮上心頭,而且,千先蘭的文字又美,更覺得應該把這份感動分享給大家。

《一千種藍》的故事很簡單,描述的場景也只有短短的6個月。

2035年,騎師機器人C-27從產線生產出來,但在最後流程,他被插錯了一片具有認知和學習能力的晶片,從此,他和其他的同類型機器人就有了不同。

他在賽馬場上跟一匹年僅3歲的黑色母馬Today配對。Today跑得飛快,騎在牠身上的C-27也從Today的呼吸頻率中感受到牠在競爭時的愉悅與幸福感。但因為Today過度的參賽,膝蓋過度磨耗,C-27感受到牠的痛苦,為了減輕牠的負擔,主動鬆開韁繩,因此墜馬,而被緊隨在後的其他馬匹踩爛了下半身。

失去利用價值的C-27本該報廢,但一名對機械充滿天分的少女禹延在救了他,並把他帶回家修復,重新開機後命名為花椰菜。

花椰菜在這個新環境裡,與延在、姊姊恩惠、母親寶敬共同生活。從近距離的觀察中,花椰菜得知恩惠小時候罹患小兒麻痺症,從此不良於行。原本,她可以安裝義肢再站起來,但因身為消防隊員的父親在一場救災過程中葬身火海,而使得家裡頓失經濟來源。母親領到老公殉職的撫恤金後,面臨掙扎,她必須選擇要拿這筆錢為恩惠安裝義肢?還是用以投資開設餐廳以維生計。最後,她選擇後者,但也覺得一輩子愧對女兒。

另一方面,Today因為膝傷,無法再度出賽,賽馬場打算將牠安樂死。照顧Today的獸醫福喜心裡矛盾,她得保住工作,但又很難狠心為Today施以安樂死。最後,花椰菜心生一計,說服賽馬場將兩天後即將實施的安樂死延長兩周,並讓Today和花椰菜搭配再次出賽。

Today能夠延緩死亡的命運嗎?延在、恩惠與寶敬的人生,會因為花椰菜的出現而改變嗎?

這樣的故事結構非常簡單。你或許會問:好看嗎?答案是:非常好看!

先撇開動人的故事情節不談,作者千先蘭在書中還拋出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例如:人類與動物、人類與這個世界之間的關係,很值得我們思索,也增加本書的可讀性。
作者直指,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飼養寵物的觀念和心態是值得商榷的。「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很多人就算有養動物,也不知道真正愛動物的方法。很多人沒有把動物當成同伴,而是追隨流行、根據自己的需要把動物當成了消費品。」、「每年約有一萬多隻動物會被強制結束生命。人類僅以自己的生存空間不足為由,強迫這些動物消失,卻沒有人意識到這種不正常的生態環境有多大的問題。」、「僅以無人照顧為由,強迫結束動物生命,總有一天會遭天譴。」、「地球早就成為以人類為中心的星球,動物即使遠離到沒有人類的地方也無法生存。這個社會根本就不存在動物可以生存的體系,而且只改變某部分也無法解決根本的問題。必須從頭開始,重新編寫程式。」
作者也透過獸醫福喜的口中說出:「在這個極度以人類為中心的星球上,動物就只是變化的犧牲品。人類把環境破壞到動物根本無法靠自己的能力生存,結果現在說要還牠們自由。」福喜認為,人類會有這樣的想法,根本是是源於人類想要贖罪的自私心態。

書裡也提到有一頭小公象沒有象牙。公象沒有象牙,這是一種進化嗎?「所謂進化,不過是為了生存而做出的選擇。小象為了躲過人類的魔爪生存下去,選擇自行脫落象牙,這怎麼可能是好的進化呢?」、「動物放棄生存在這個星球。當牠們判斷無法再繼續生存下去以後,基因就會自動選擇死亡的。一直被關在不見天日的地方,過著被剝削的一生,總有一天,牠們的基因會選擇死亡。」

所以,基因改造後的農作物,是為了植物好?還是為了人類好?

面對科技的發展,獸醫福喜也想著,「如果人們能像關心日新月異的新科技和人類的未來一樣,稍稍關心一下即將滅絕、遭受虐待的動物,該有多好。」延在大聲的質問:「這麼好的技術,不能也分享給動物嗎?」

但人類是自私的,我們都是先想到人,再想到其他。而所謂的「想到其他」,也都是從能不能增進人類的利益角度出發。

書裡也討論到另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即:理解。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很多時候會發生誤解,或者說是相互間的不理解。要怎麼化解誤解?要怎麼增進理解?很重要的方式就是溝通。但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真正做起來卻很困難。有時,當彼此間的裂痕大到難以跨越時,我們才會自問,人與人之間,是怎麼開始不溝通的?是何時開始不對話的?

書中對於理解的概念,透過機器人花椰菜的眼中觀察,反而覺得很神奇。「花椰菜眼中的人類很神奇,因為人類的眼睛即使看著相同的事物,也還是會各自發現不同之處;即便生活在一起,卻也過著各自的時間;就算望著同一個地方,記憶也各不相同;如果沒有交流便無法知道彼此的內心,還會不斷隱藏自己,直到耗盡所有燃料。」、「但,儘管如此,有時即使沒有交流,也還是能夠理解彼此;就算望著不同的事物,卻也在朝著同一個方向前進;哪怕是分隔兩地,還是會像在一起似的度過時間。人類既難懂又複雜,也很有趣。人生本身就像持續不斷的猜謎遊戲。」

仔細想想,花椰菜眼中看到的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確就是如此奇妙,有時,一語不發,卻好像還是能心意相通,了解彼此;有時,費盡唇舌,卻還是難以理解對方的內心。

就像書中的母親寶敬,她因為對大女兒恩惠心懷愧疚,但又要忙著開店作生意,很多時候只能請小女兒延在替她照顧恩惠。在延在心裡,她覺得母親對她和姊姊的關愛程度完全不同,但她不能說什麼,因為殘障的人不是她,她自覺自己比恩惠幸運太多了,所以不能再有過多的要求。「延在很早便意識到,只要有恩惠,自己就得不到父母一半的一半的愛,即使得到也轉瞬即逝。但延在沒有任何怨言,她默默做自己該做的,也沒讓父母傷過腦筋,反過來說,延在不曾期待什麼,也從不開口要求什麼。」
無條件的順從成了延在獲得寶敬的愛的最後方法。

她沉默的做好母親交代的每一件事,認為這就是表達她對母親的愛,但母親有感受到嗎?她沒問,也不知道。

「恩惠有了輪椅,能夠自理生活的一切後,這種共生關係就中斷了,恩惠不再需要延在,但這種解放帶給延在的不是自由,而是空虛。」

等到恩惠可以獨自行動,不再需要延在的協助時,延在雖然不再被姊姊綁得動彈不得,但她也失去了能在母親面前表現的機會。

而寶敬呢?她當然知道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有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並且腳踏實地地前行,但孩子們心裡想的是什麼?她其實並不確知,也不敢問,因為,她覺得草率地干涉孩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自己只要在孩子發出求救訊號時扮演伸出援手的角色就好。

恩惠喜歡被人照顧嗎?其實並不喜歡。她不願被別人視為「異類」,她最希望的是大家都能像對待一般人一樣平等的對待她。「恩惠知道人們對自己的期待,但她不想成為別人人生的慰藉和希望,她不要施捨的善意,不要把她視為需要幫助的人,這種把她視如常人般的相處方式,就是善意,她也不必對別人心存感激或內疚,一切就像人與人之間自然響起的和弦。」

有時,別人給予恩惠的溫暖安慰反而成了冰冷、尖銳的鐵窗,就像是再次提醒她,妳脫離了正常範圍。她有輪椅,輪椅能讓無法行走的人們移動,但街道上的公共設施並不友善,公車、地鐵、人行道、樓梯和手扶梯的設計反而讓這些人無法移動。科技在發展過程中徹底抹去了恩惠。而人們對這種情況視而不見,又莫名同情起坐在輪椅上的她,投來惋惜的眼神,聲稱是輪椅拯救了她。

所以,恩惠常會覺得,放學回來的路,她走得好孤獨。「我不是累,而是孤獨。雖然不知道孤獨意味著什麼,但我只能說,那條路太孤獨了。」有時,她更會感覺,這個世界就像沒有縫隙讓她進入的齒輪。恩惠覺得自己就是從一開始就被組裝成無法融入群體的機器人。

她常覺得自己被困住了。「只要能想出可以改變的方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方法,恩惠也願意嘗試。但在生活中遇到的難關總是巨大又難闖,以至於恩惠根本無法跨越和閃躲,最後只能調轉方向。恩惠至今遇過的很多死路和難關,繞來繞去,最後才繞到這裡。恩惠看不到這條路的盡頭,就算能看到也未必能抵達。每當這時,恩惠就會思考起自己的極限。雖然寶敬一再告訴恩惠,妳的人生沒有設定極限。但恩惠覺得,也許她根本不會知道極限是什麼。」

之前,她有一個同學周元,因為眼睛缺陷,無法植入隱形眼鏡,所以必須戴上厚重的眼鏡,這使得他和恩惠一樣,成了全校裡最特殊、最不正常的學生。或許也是因為自己曾經受過旁人的指指點點,所以周元比別人更懂得「特殊人物」的心境。他陪著恩惠放學時一起回家,但就只是陪伴,而不是過度的協助,這讓恩惠覺得非常自在而舒坦,也以為終於遇上了同類的朋友。

但想不到,周元後來出國,恩惠很傷心,但更傷心的是恩惠後來才知道,他去美國的原因是為了替眼睛動手術。恩惠的痛苦源於:一方面,周元不再是她的同類了,從此歸屬於「正常人」的那一類;另一方面,周元眼睛的狀況,要飛到美國才能解決,而恩惠的肢障其實在韓國就能處理,但因為沒錢,容易的事情反而做不到。所以,恩惠心中雖苦,但她更不敢抱怨。因為,她若是說她的負面情緒是來自於周元到美國動手術,無異是在抱怨自己連在韓國能做的手術也做不了。恩惠覺得,有時沉默就是答案,但她怎麼也沒料到,自己的沉默會越過寶敬,成為延在的枷鎖。

於是,她們三人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就悄悄的停止了。

但,不交流怎麼互相理解呢?人類具備可以讀懂彼此內心想法的功能嗎?花椰菜搞不懂,其實,人類自己也搞不懂。

作者在書中提到,「期待被理解是很自私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和難言之隱,也都會遇到無可奈何的狀況,但大家都在刻意隱藏,假裝若無其事。」、「理解是有極限的,有次數和底線,當越過那道底線,原本理解你的人就會在某個瞬間開始指責你有多自私了。」、「放棄期待他人的理解就等於放棄理解他人。」

延在後來覺悟,「人類根本沒有不靠交流就可以讀懂對方內心的功能,大家只是誤以為自己具備這種能力罷了。」

思念呢?

「什麼是思念?就是逐一放棄記憶。雖然會時不時地想起,但每次都不得不承認,再也回不去了,所以要把心裡的疙瘩一個一個摘下來,直到都摘光為止。」

思念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當思念來襲時,常常會把人擊倒。它總是會在最猝不及防的時候攻擊我們最柔弱的內心。常常,那是一種如椎心刺骨般的巨痛。寶敬的體會很深,「如果能預知思念會何時湧上心頭,便能做好準備享受那一刻。但就像突如其來的離別一樣,思念也會很不親切地猛然找上門。」年輕時的她,在毫無心理準備下失去了丈夫,往後多年,她也常被突如其來的思念衝擊得措手不及。

那種痛苦,讓寶敬難以承受。她不想忘記丈夫,但也不想一直活在過去。

寶敬當然會哭,但她也只能為自己打氣,眼淚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只要全力以赴,咬緊牙關就能挺過去。

強著悲傷、強忍思念其實不是辦法。她後來才醒覺,「原來,發洩悲傷情緒也有黃金時間。錯過了這樣的時機之後,悲傷就會困在身體裡,化成流不出、排不掉的水。積水過酒,就會散發出腥臭味。當悲傷散發腥臭味後,就算想排也排不出去,只能等待著有一天能晒乾。」

她常覺得,她的時間靜止了,「像一艘帆船靜止在無風的海面上。」時間靜止在消防員奔赴火場,自己相信他一定會活著回來的等待時刻。

寶敬常想著,「我忘記了讓時間流淌的方法。」、「時間靜止,再也不走了。有時覺得這樣也沒什麼,但還是會毫無防備地被拉回那一天。」

但,那些經歷過悲傷的人,時間是怎麼流淌的?還是他們的時間也靜止了?地球上是否存在時間靜止的世界呢?怎麼做才能讓靜止的時間再度流淌呢?

花椰菜說;「妳說過,幸福可以戰勝思念。如果能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累積每天的幸福,那麼總有一天,現在的時間就可以帶動靜止的時間,再度開始流淌。」

「只有一個方法可以重返思念的瞬間,那就是幸福地活在當下。」、「只有幸福可以擊退思念。」

「痛苦只是生命體擁有的最佳防禦方式。」

「人有時會突然被什麼吸引,可能是人、愛情、音樂或物品,在無法抵抗的吸引面前,任何事都不可能成為絆腳石。」

「沒有比回到從前更完美的方法了。如果可以重返過去,世上就不會存在任何痛苦與悲傷,也不會有人要珍惜現在了。」、「為了重返過去,就要創造出像過去一樣的幸福瞬間。」、「只有幸福可以戰勝過去。」

「活著才能遇到機會,活著才能改變。」

「感受到活著的瞬間,就是幸福的瞬間。活著必須呼吸,呼吸會感受到震動,那個震動變得劇烈的瞬間,就是幸福的瞬間。」

「所謂幸福,如果連自己都感受不到,豈不是這世上最沒有意義的兩個字嗎?」

「在我身邊的妳如果幸福,我也會跟著幸福。如果想讓我幸福,妳只要讓自己幸福就可以了。」

作者告訴我們,就算再怎麼跌到谷底,其實都還是可以重啟人生的。

延在在科展時,設計出了多功能、能克服各種不同地形的輪子。她對評審說出這麼動人心弦的初衷:「有的人為了外出,需要比別人做更多準備。但就算做好了準備,也不表示可以出門了。很多時候,並不是缺乏意志或能力,但最終還是只能放棄。因為太難了,很多路如果沒有得到幫助,便無法前行。雖然有人會說,只要動手術就好,但手術費用對某些人而言根本是天文數字。而且有的人並不期待擁有像我們一樣完整的雙腿。」、「雙腿只是形體而已。那個人真正想擁有的是自由,是無論哪裡都可以去的自由。想要自由,並不需要花很 多很多錢,只要有結實,可以克服各種障礙的輪子就可以了。如果文明無法消除台階,那就製造出能夠上下台階的輪子。科技的發展不就是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嗎?我覺得現在的科技並沒有在幫助弱者,只是讓強者變得更強。」、「既然輪子可以幫助以前的人類抵達更遠的地方,那麼它一定也以幫助現在的人類。」

延在的設計,能夠幫助更多肢體殘障、行動不便的人重啟人生。

就像花椰菜,他第一次墜馬時,知道人類會像帶走其他騎師機器人一樣的帶走自己,也知道自己會像其他機器人一樣從此消失。「但是那個少女出現了,那個根本抱不動花椰菜的少女禹延在,用僅有的80萬買下了自己。花椰菜覺得,如果自己的一生也可以稱之為人生,那麼那一刻就是人類所說的重啟人生,人生的第二幕。」
每個人的人生都值得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時,失誤也沒關係,「失誤就是機會。」

花椰菜最後一次跟Today搭檔出賽時,Today的膝蓋還是很疼痛,呼吸也很急促。在馬背上的機器人說出了非常有哲理的話,花椰菜是這麼告訴Today的,「很痛的話,就不要跑了。覺得太辛苦時,放棄也是一種方法。」、「你有你的賽道,只要按照自己的速度,跑在自己的賽道上就可以了。反正這條賽道也只有你可以跑完,觀眾席發出的噓聲一點也不重要。」

只要不死,時間就會一直流逝,所以,暫時靜止又有什麼大不了?

人活著,時間必然會流逝。說不定靜止下來反而更好。有人說時間走得太快,所以錯過了一切。

我們都需要練習緩速前行。

讀完最後一個字後,你會忍不住翻回這本書的最開頭,重讀這篇故事的第一、二頁,於是,原本一開始可能看不太懂的描述,此時突然有了清晰而完整的輪廓。花椰菜墜地毀損前的三秒鐘,他心裡的所念所思,就是他在這本書裡想要告訴大家的一切。
展開
user-img
5.0
|
2024/11/08
非常非常的喜歡這本書,花椰菜與人類的相遇,既詩意又浪漫,雖然裡面有著許多的無奈與悲傷,但作者告訴我們,我們都需要「緩步前行」。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8/31
|
電子書
很好看的一本書。
從具有認知學習功能的賽馬騎師機器人花椰菜(原本編號為C-27)的「人生」最後三秒開始,接著時間軸拉回六個月前花椰菜被製造出的那一天,就這樣跟著花椰菜一起生活成長,串聯起周遭角色人們的故事。

全書登場人物不多,主要角色不超過10人,不過每個人的設定都發揮了一定的效果,可以感覺出作者精心安排的細膩。雖然主角是一個機器人,但是書中探討了很多人性方面的議題,尤其是常常藉由機器人有話直說的提問,讓人反思一些刻意忽略的深層問題。

書中討論的議題相當豐富,如果要舉出較有共鳴或感觸的部分,我會選擇「珍惜」、「溝通」和「自我中心」(包含文中將賽馬當成消耗品的部分),但是相信不同的讀者會從不同的地方受到感動。

整體而言各方面都考慮的很周全,唯一要挑剔的話,可能是年代設定(2035年)似乎「不夠未來」,我覺得改成2050年左右應該更合適~
展開
user-img
4.0
|
2024/05/03
仰望藍天,看到的是什麼樣的藍呢?是單一的藍?還是一千種藍呢?你眼中的藍,和我看到的藍會是一樣的嗎?




近幾年,A I功能越來越強大,在享受A I帶來的便利性之餘,也越來越多人擔心會不會被取代,在此之前許多科幻小說也探討過A I反過來控制人類的議題!1993出生的年輕作家千先蘭 ,2020年榮獲「韓國科幻文學獎」長篇小說首獎作品《一千種藍》,不再銬上諸多科幻小說的沉重警世枷鎖,取而代之的是不矯情的溫柔與真誠的關懷!




《一千種藍》書中的主要角色都是再也平凡不過的小人物,連關鍵A I角色都是險遭廢棄的機器人。這些在社會中不起眼的人們,從馬背上摔下幾乎被踩爛的騎師機器人,因過度奔馳造成傷害而即將被安樂死的賽馬,在無意間互相交織出綿密的細網,承接了彼此的悲痛,撫慰了創傷的心靈,更令人意外的是一向被視為冷冰冰的機器人,竟然是化解人類隔閡的溫暖燭光。




誰說A I和人性是對立的?我寧可相信多年前的廣告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只要是發自良善的起點,科技帶來的不會只是許多科幻片和科幻文學所預言之終極的毁滅,而是衷心的關懷:關懷所有族群,關懷弱勢團體,關懷其他生物,甚至關懷大家認為沒有生命的科技產品。在絕望中找出生機,在孤獨中找到溫柔,這充滿愛與希望的《一千種藍》,就是一部未來仍可以好好仰望藍天,感人又暖心的另類科幻小說!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1/03
|
電子書
《一千種藍》時間設定在2035年的韓國,那時已經有任勞任怨,不怕奧客找麻煩,不怕挨打的店員機器人貝蒂取代人類,
有救難機器狗可在土石流淹水第一時間進行巡視搶救,不用擔心受傷,機器壞掉,報廢,再買新的就好。
騎師機器人也是由此開發出來的,花椰菜雖然是沒有生命的機器人,沒有疼痛,情緒感覺,
但在作者筆下,他比人更像人,他說出:Today 只有在奔跑時才會覺得幸福,透過奔跑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
唯有幸福可以戰勝過去,戰勝思念,戰勝痛苦。
最後那場比賽,花椰菜為Today找到了扭轉命運的方法時,得到了幸福。
證明幸福的樣貌,也可以有一千種。
本書沒有超級科幻或史詩級的場面,以簡單的人物背景和角色設定,
帶領讀者看見在近未來底下那些仍試圖存在的溫暖、平凡以及彼此為了理解而努力對話的時刻。
展開
user-img
5.0
|
2023/10/18
|
電子書
好美好的一本書 看了心情很愉悅
本來想說對機器人主題沒什麼興趣
但看了真的好療癒 治癒了彼此的傷痛
以和花椰菜(機器人)的相處為主軸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8/04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一匹只要求多活12天的賽馬,與一個意外有了人工智慧的機器人騎師,為了追尋幸福的定義,要在最後一次的賽道上,用最緩速的方式前行。

《一千種藍》裡輕輕的放了許多作者對社會的觀察,散放在每一個出現的角色,恰到好處的點出但並不是控訴,讀者有共鳴卻不會憤慨,我覺得是千先蘭文字裡特有的溫柔。

我最喜歡的是主角一家三口母女的變化,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像住在不同的時區裡,她們的身體很靠近,但心被現實的種種撕裂得很遠很遠,直到花椰菜進入這個家。

因為機器人並不擁有會感到後悔的心,每當它提出我們看來簡單卻又很困難的疑問時,這三個女性也同時在問自己,「為了所愛的一切,我是否願意踏出改變現況的那一步?」

最後所有人在場邊陪著賽馬「Today」,用賽道上最低速度30公里前進,我們都像是賽道上奔馳的馬兒一樣,也期待著有一天,也許可以是今天,有人可以拍拍我說:「今天的你也很努力喔」,然後陪著我,緩慢地同行一段。

「如果能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累積每天的幸福,那麼總有一天,現在的時間就可以帶動靜止的時間,再度開始流淌。」

#默默看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8/04
劇透警告
一匹只要求多活12天的賽馬,與一個意外有了人工智慧的機器人騎師,為了追尋幸福的定義,要在最後一次的賽道上,用最緩速的方式前行。

《一千種藍》裡輕輕的放了許多作者對社會的觀察,散放在每一個出現的角色,恰到好處的點出但並不是控訴,讀者有共鳴卻不會憤慨,我覺得是千先蘭文字裡特有的溫柔。

我最喜歡的是主角一家三口母女的變化,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但像住在不同的時區裡,她們的身體很靠近,但心被現實的種種撕裂得很遠很遠,直到花椰菜進入這個家。

因為機器人並不擁有會感到後悔的心,每當它提出我們看來簡單卻又很困難的疑問時,這三個女性也同時在問自己,「為了所愛的一切,我是否願意踏出改變現況的那一步?」

最後所有人在場邊陪著賽馬「Today」,用賽道上最低速度30公里前進,我們都像是賽道上奔馳的馬兒一樣,也期待著有一天,也許可以是今天,有人可以拍拍我說:「今天的你也很努力喔」,然後陪著我,緩慢地同行一段。

「如果能以非常緩慢的速度累積每天的幸福,那麼總有一天,現在的時間就可以帶動靜止的時間,再度開始流淌。」

#默默看書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6
劇透警告
我不是有良好閱讀習慣的那類人,但在閱讀《一千種藍》時,卻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了這個有些奇幻,卻又並非不可能接觸到的世界。這個世界並不悲傷,但也沒有足以以「快樂」一詞來形容的場景。嗯……更準確地說,是麻木,是其中一種灰藍色的定義。



********************



救贖、彼此奔赴,是我看完試讀文章後的第二個感受。我時常像C-27那般……不,我時常像花椰菜那般望著天空,沒有企圖的望著。他有時會是澄清的藍,有時是粉橘中夾帶點紫,或是颱風來臨前的灰藍。看著看著,會突然有點想哭,「粉橘怎麼那麼美」、「灰色的雲把紅日都遮住了呢」。因為天空中不同的藍而哭泣是我的日常,要說是現代大家都有的心理病徵也好,雖然我更願意理解為「就是想哭,就是這樣。」 然後我會拍張照片,將天空傳給朋友,他看見後便會回我一張他的城市的天空。而我的朋友,他也很常哭泣。

也許我們和Today、花椰菜是相似的,唯有奔跑時,他們才是活著的,唯有哭泣時,我們才是活著的。



********************



後來,我看著抿周對延在「這些馬就像在坐牢一樣」的辯解,心中不禁浮現出奶奶的身影。小二的時候,奶奶因為諸多疾病在他肉體上的疊加,不得不住進醫院,並插管治療。那時對於大人們的哀愁,我無法完全的共感,只是覺得奶奶生病很可憐、輪番照顧奶奶的大人們看著很辛苦,但更多的「感覺」卻是醫院的消毒水味很好聞、護理站的姐姐們很溫柔、病房的冷氣很剛好、醫院自助餐的蒸蛋,奶奶很喜歡吃,我也很喜歡。

後來奶奶走了,我也長大了。偶爾再見到便當裡的蒸蛋,會短暫的想起奶奶。想起他躺在和馬房同樣舒適又安全的病床上,數次試圖把鼻胃管拔掉而被綁起來的雙手,想起和馬房相似的療養院,安靜的空間伴隨偶爾的哀號、綠色的樹、周遭清幽的一切,和我的記憶與幻想拼湊出的奶奶離世前的二十四個小時。

第一個小時,我放學後去找他,和他聊了好久的天,他跟我說他討厭療養院,他說他想回家。



********************



回家啊……我想起店長問過延在,是否曾經體驗過朝著某一個目標加速前進? 如果將答題者轉向我自己,我會回答「曾經體驗過。」那次是為了向「離家出走」這個目標加速前行。然後我離開了家,而離家的這幾年,我和很多人和解了。和家人、和朋友、和自己和解了,但我經常思考,為什麼和他們的相處不如以前親密默契了呢?

也許和好如初這個詞彙不適合這個地方,和好還是可以的,只是……就像天空那樣,每一天看起來都差不多,但其實沒有一天是和昨天完全如初的。



真的是這樣嗎?祈願《一千種藍》的上市能夠帶給我更多的啟發。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劇透警告
「科技的發展給人類帶來了什麼?」
是研究仿生機器人的延在,在關係到能否出國的關鍵比賽中遇到的最後一個問題。一個很簡單的考古題,他卻答不出來。

為什麼要賽馬?賽馬快樂嗎?賽馬的馬快樂嗎?你不是馬你怎麼知道呢?
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濠梁之辯的賽馬版,由騎師機器人「花椰菜」答出來了。
賽馬Today的不快樂,也只有他知道。

在賽道上奔跑的Today原本是快樂的,隨著馬鞭開始打 Today 的屁股,他跑得更快、獲得更好的名次、變得更出名,卻變得不幸福了!
Today 不就像許多小時表現出驚人天賦,卻被「訓練」壓垮的天才嗎?一張張考卷像鞭子,一鞭又一鞭打在他們身上,那些孩子的眼神從好奇、發光變得空洞,一面面獎牌到底閃耀了誰?

多麽諷刺啊!Today的痛,只有機器人花椰菜知道。那這些孩子的痛,有誰知道呢?

同樣遵守艾西莫夫的機器人戒律,
「一是不可以攻擊人類,二是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應該沒有情感的花椰菜,卻為了拯救Today,從馬背上摔下來,面臨報廢的命運,做出了人類「犧牲」的舉動。

而胸膛會起伏的人類,還記得「犧牲」是什麼嗎?

花椰菜發現自己和別的機器人不一樣,覺得「是自己不正常」,在這個自媒體當道的社會,強調「獨特」的自我,事實上還是媚俗的多。那些「不正常」的孩子,可能才是正常的。

這本書適合慢慢看,緩慢、溫情而不濫情的描繪如初生嬰兒般純真、努力「學習」的機器人花椰菜,他是如何「感知」這個世界、感知Today的快樂與不快樂。我們都需要安裝上花椰菜的「震動感知器」,感知雲的變化、天空的藍、喜怒和哀樂,我想這才是科技發展該帶給人類的東西。

這將是我今年最想看的翻譯小說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劇透警告
向下墜落的時候,從下而上看到的天空,是什麼顏色呢?
一段跨越物種相思相惜的情感,又是誰說只有人與人之間能夠交心?
也許你會說,機器人是沒有痛覺的,是沒有任何的其他負擔和責任的,才能毅然決然地自馬上落下,但換個角度想,就是因為他直接面對者當下的處境,以及明確的知道自己最珍貴的事物是什麼,他才能毅然決然地做下這個決定,其實,我認為沒有人會因為痛或不痛去做出選擇,最後能決定我們心中意志地,只是重不重要與值不值得而已,在落下的那一剎那,我相信他已經明確知道了,「因為他值得,所以我願意」。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劇透警告
讀《一千種藍》,彷彿看到未來世界的寫照。書裡構築了一個人類與機器人高度共存的社會,街道上有機器人維護環境,店鋪紛紛改用機器人服務來客,連賽馬場也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將騎師替換成輕量不怕摔的機器人。在這看似冰冷且人性漸失的背景設定下,作者將計就計,藉由機器人勾勒出動人情感,堪稱絕妙。

編號C-27的騎師機器人,在陰錯陽差下被植入認知學習晶片,使它不同於一般接收、執行指令的同類,具有思考能力。它會觀察、探問,更會歸納,並做出決定。如此具有高等智慧的C-27,在與坐騎Today、馬房管理員珉周,和不按常理出牌的少女延在等一連串生物相遇後,成了「有溫度」的花椰菜,彷彿其零件運轉的摩擦生熱不再只是物理現象,而是有了人情味。

這樣的花椰菜,在為了成全Today而墜落時仰望著天,「最愛」的藍是「閉眼」前最後畫面。過程中,富有使命感的「犧牲」二字或許從來沒有飄過它腦海,理論上也不應該,畢竟那只是理性計算得出的行為。但假如花椰菜是人類,我會毫不猶豫地說它為Today做出了「犧牲」。

至於花椰菜為何做出形同犧牲的計算,是一連串學習、定義並連結的結果,雖然完全出自理性,卻成就了動人義舉,是我心目中本書最大亮點之一。在珉周引導下,花椰菜透過Today吃胡蘿蔔時有別於平常的顫動,來理解「開心」這種情緒。理解概念後,下一步是驗證。在Today奔騰賽場時,花椰菜再次從牠身上感受到代表「開心」的顫動,因此得出Today奔跑時應該會開心的結論。接著,或許是出於騎師的身分,花椰菜進一步認定Today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於是它不只一次為了Today的幸福選擇墜馬。對於理論上真正了解「幸福」為何的人類來說,墜馬的結果絕對稱不上「幸福」,但這恰恰顯示花椰菜是依著「Today的幸福等於自己的幸福」這條定義,理性做出了墜馬的決定,亦即不違背「機器人沒有情感」的一般認知。

話雖如此,看著花椰菜「情感滿溢」的理性行為,我不禁想:這為什麼不可以是專屬於機器人的情感表達方式?有了「情感」的花椰菜,會「喜歡」藍天、「在乎」Today、覺得延在「很重要」,甚至不惜「犧牲」自我,變成一個鮮活無比的角色,讓人與它一同悲喜。作者似乎想要顛覆直覺,向讀者傳達「無中生有」的情感也可以是真情實感,一點都不失分量。冷色調的藍,放在天空,總有一種和煦的感覺,因為藍是晴天的顏色。作者筆下的花椰菜,一如它所「愛」的藍,彷彿用金屬之軀散發溫熱,熨燙你我的心,成就感人故事。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劇透警告
如果一個三歲的孩子,能說得出一千個詞彙,週遭人們必將其封為神童。然而,如果這個孩子只是精準知道這些詞彙,卻無任何感受,那麼還能被捧為神童嗎?
我們對AI機器人的想像,即是它們有精準、永不疲倦的記憶體,及標準一致的工作模式。它們替代了人類的疲倦、情緒行為及失誤的可能,但人類也需要機器人的服從,若機器人有感覺,有情感,有自主的想法,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危險的情況。
試讀的幾個章節裡,視角分別是花椰菜、延在以及恩惠。
能夠說出一千種藍來形容天空,需要敏銳的觀察力與感受力。身為騎師機器人的花椰菜,卻比其他同類,甚至比人類更能用視覺來體會天空的遼闊與自由。它想觸摸馬的鬃毛,感受馬的心跳及顫動,沒有觸覺的機器人,卻比某些人類更有感,甚至更有想像力。甚至,當花椰菜認為自己駕馭的賽馬「Today」即將死亡的時候,自願跌落地面,以便讓Today可以續命。這樣犧牲自我的精神,也是某些人類無法做到的。
而被機器人取代,失去打工機會的高中女孩延在,立志成為仿生軟機器人研究員。她偶然遇見了即將變成廢鐵回收的花椰菜,花光積蓄將它帶回家。即使如此,花椰菜仍想在最後,看一眼蔚藍的天空。「天空那麼耀眼,怎麼能不看呢?」或許是花椰菜的特別,讓她起心動念,給了它第二次重生的機會。
覺得不可思議,有時有點困擾,但仍耐心回答花椰菜提問的馬房管理人珉周,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騎師機器人花椰菜,生來的使命不只是為人類的娛樂「賽馬」服務,它像是一個無邪的孩童,眼光單純,不知覺中篩選了周遭人類的特質,那些柔軟的、感性的,將會與它連結,交會出光芒。

擁有人性的機器人,與自認為有神性的人類,總是能引發許多思辯爭論。獲得新生的機器人花椰菜,讓人好奇它即將開始的一段新旅程,不論是與高中女生延在,或是遇見的人類、機器人,將會經歷什麼,感受到什麼?無論蒼白與蔚藍,都是天空,都像是花椰菜嚮往的,思想及軀體的耀眼自由。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讀著《一千種藍》的同時,有點汗流浹背,小說家敘述故事的口吻,彷若在側,除了機器人的科幻與Ai題材越來越貼近我們生活的「現實」之外,毋寧說《一千種藍》故事中流露的情感痕跡、諸種面對關鍵時刻的抉擇、角色彼此的「關係」,幾乎就是我們熟悉的、可預見的、但總是難以輕易越過的「檻」。

並不是說《一千種藍》有著能夠召喚我情感認同,就顯得稀鬆平常,恰恰好相反,在故事的情節推進中,許多的劇情引人好奇,流暢的閱讀也勾起我癢癢的心緒,而因為不同「物種」的維度,以及我們很清楚的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讓機器人工智慧角色在先天上被植入的指令,要如何面對困難的處境跟下「意識」做出最終決定?

這部著作當然也令我想起石黑一雄、伊恩・麥克尤恩,而本書讓我想躺平望向夏季無垠的天空銀河,跟隨她敘述著「賽馬」的興衰歷程,而這個娛樂產業與人類、在該職場當中辛勞工作的各種角色/物種,看著一個產業鏈的消長,不也正是身處快速變遷的Ai洪流社會中,能夠帶給我們反思的課題?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從書名開始,怎麼樣也想不到這竟是一本科幻小說,並且十分溫柔。
  故事都是從哪裡開始的呢?或許是錯誤、或許是失敗與挫折,又或許是無能為力,但是支持我們前進的卻可能只是小小一個耀眼的瞬間——例如為了形容出你最喜歡的一片藍天。
  花椰菜的誕生雖然出自一點錯誤,但卻使他能夠感受、能夠表達、能夠選擇,甚至是能夠去愛。即使他僅僅是一部機器人,卻比起更多人類懂得如何觀察周遭,並且去「真心」體會一切,就連賽馬Today的不快樂,他也能察覺,甚至在最後寧願犧牲自己只希望Today能夠解脫。
  書中的文句都是那麼的親切且溫柔,細細的寫入了從天花板縫隙間射進來的一縷陽光,抑或是Today奔跑時如流水般流淌的鬃毛,諸如此類那麼細小,卻又能夠戳在人心裡最軟那塊的細節。

  『如果你覺得幸福,我便也覺得幸福。』

  現代人總是走得太快了,甚至喊著身邊的人也要一起快起來,卻忘了適時緩下腳步,細細感受身邊的美好。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 劇情提要
.故事主軸圍繞著四個主要角色,機器人花椰菜、賽馬today以及恩惠與延在姐妹,作者流暢地切換視角,讓我們能在機器人、動物與人類這三個不同物種之間,感受他們在龐大的大千世界下那孤獨的情感流動。

.作者將這個現代社會下的幾個議題,巧妙地安放在幾位角色身上,他們都是在大環境中遭受冷漠與疏離的對象,讀者很容易就能對角色的心境有所共鳴,進而促使自己深思,身為大環境下的一份子我們究竟還能做到什麼?我們是否也成了「孤獨的加害者」呢?

【🥦 機器人花椰菜:生命的定義】
.生命究竟是什麼?我們會如何去定義何謂活著呢?是思考的能力、是能夠靠自己進行有機的代謝、還是富有情感的言行舉止?經由人類的手所創造的機器人,能夠自由的描述各種抽象的詞彙,還能精準的運用成句,甚至有了自己的思想,還會探詢未知的事物,表現出好奇心,那他究竟是人類的心還是沒有生命的受造物呢?

.當我們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仿生」的受造物之虞,是否也逐漸在利用它們的過程中丟失了那麼一點對生命的尊重?因為是受造的,因為是設定好的,所以即使越來越像人類,也將之視為純粹的工具盡情利用,不用特別珍惜,反正壞掉了再買一個就好,究竟這樣會不會使我們的心越來越失去該有的同理心和情感,我認為這是科技快速發展下的我們很值得細想的一件事。

【🏇賽馬Today:自私的控制和愛】
.人類自以為是地認為在馬房內設計了和草原相似的環境,就能讓馬匹們活得健康自在,但那終究只是個像極了樂園的囚房,牠們從出生之際,就被人類自私地囚禁在這假想的草原裡直到被利用殆盡。


.人類作為地球上的高智慧文明生物,卻在基本生理需求外,對其他物種進行了這麼多自私又殘忍的支配,我們即使不是主使者,是否也在無意之中成為了推手呢?


【👩🏻‍🦰 妹妹延在:自我價值和認同】

.自我認同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生課題,電器需要倚靠電力才能啟動,但如果連按下開關的動力都沒有,那就真的沒有運轉的可能,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是不斷藉由自身的經歷和遭遇找到自己的價值,並且作為動力驅使自己繼續前行,如果過程中摔了一跤就再也站不起來,那即使傷口癒合了我們也會視而不見。

.延在的經歷讓我想起《歡迎光臨休南洞書店》裡的咖啡師閔俊,他後來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就是「過好這一天」,以天為單位一點一滴建構自己的價值,終將成為堅固的牆,我很期待看見延在在後續故事會如何重拾自己的價值。


-
🔖 結語
.雖然試讀的內容很短,但我整體的閱讀體驗是很好的,我很期待在全書出版後能繼續看這幾位角色是如何互動和療傷,如果看了我的試讀心得後對書本的議題感興趣,也可以前往各通路選購喔☺️
展開
user-img
5.0
|
2023/07/25
劇透警告
很喜歡書名「一千種藍」,從一道狹窄的窗光,機器人花椰菜努力說出一千個單字來形容初見的飽和度世界,他最喜歡有雲朵的天空,如此單純地享受大自然的某種現象,覺得身為人類的我們,好像已經很難純粹的去欣賞眼前一切。自己曾在京都一人旅行時因為一抬頭即觸目而見的星空,即時的想分享給朋友時被調侃了一下,當下的我及現在的我,還是會期待有一天有人能開心的分享給我如此簡單並愉悅的感受,尋找如花椰菜般的人類朋友吧! 充滿知識的機器人花椰菜,對人類單純情感的觸發,以及初次感受時細膩的描述,作者寫得很動人 !

利用聚焦在賽馬場的故事來當這本科幻小說的主軸,不需要太多高科技的形容,也不像好萊塢電影中隨時可以叫出虛擬螢幕,利用雙手放大縮小或馬上輸入資料進行瀏覽等等,作者寫的是將人類的情感透過了機器人仔細的拆解開來,我彷彿重新獲得了各種名叫情緒的禮物一般。而花椰菜為了拯救賽馬Today而選擇犧牲自己的身體,在比賽時逕自從馬背上摔了下來,只為了守護住機器人與動物間的情感羈絆。 還有對於不良於行的角色,坐在輪椅上的恩惠,裡面一句話寫著她不過是少數人中的一個,恩惠覺得如果這世界能像對待其他人一樣對待自己,出門就不會像一場艱難的生存遊戲,人們的視線、代替雙腳的輪子到處遇著的各種限制、偶爾還需要旁人的協助,作者對於人們的情感展現的觀察,有很多值得仔細思量的地方 ; 當一個有別於一般人的形態在人群中時,群眾的視線就會被吸引聚焦,當下的感受就會不斷地隨時浮出或壓抑,今天的情感釋放了些什麼,就可能會遇著不同的際遇,今日我放不下的某些,也會造就我將來在意而影響表達的方式。

很期待花椰菜與today的後續,在試讀的幾個章節裡,分享出自己很有感觸的部分以外,很期待繼續閱讀作者文字裡的情感。
展開
user-img
4.5
|
2023/07/25
|
電子書
從撲朔迷離到撥雲見日,故事讀下去會越來越想知道後面故事的進展,發現越來越有趣。
新人物的出現看似新故事的開始,陌生卻漸漸發現原來與其他人物彼此之間有著密切的交集。
「花椰菜」這熟悉的詞彙是其中一個騎師機器人的名字,他不再只有冷冰冰的編號,特別的他會思考且有了感情的羈絆,Today開心與否影響著他,這就是最純粹的情感。
機械科技是未來的趨勢,很多的工作漸漸被機器給取代,這是現今社會逐漸會面臨的問題,而人們為何創造機器人呢?為了更好的生活還是只是自私地為了娛樂?機器是否能完全取代人?值得好好思考。

第一次參與試讀活動,好久沒有好好享受閱讀的樂趣了,好書推薦。
展開
user-img
4.5
|
2023/07/25
劇透警告
《一千種藍》試讀心得

故事背景設定在距今不久之後的二〇三五年,隨著科技快速發展,相信故事當中許多由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的情況不再完全是幻想,並且這樣的未來或許更需要我們去探討:當人類生活變得更加進步與方便的同時,是否也帶來了難以迴避的倫理議題呢?

而《一千種藍》書中除了理性的探究之外,作者也帶來身而為人不可缺少的「感性」面,更以不同角色的立場讓我們發現——只要能思考、能感受、對世界有自己的體認,甚至以他人的幸福為優先而選擇自我犧牲,誰能說這不帶有「人性」呢!

開頭以C–27這個被誤插了帶有認知和學習性能晶片的機器人起筆,引領大家進入奇幻而特別的世界,看著機器人從懵懂到一點一滴感受這個世界,乃至於為了夥伴Today著想,不顧自身軀殼的完整與存在的價值,甚至違背「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的規定主動從馬背上摔下來,明明沒有心,卻讓人感覺它能與人類一般無二的溫暖。後來,延在為機器人C–27取名花椰菜,從這一刻起,機器人已經能被視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了。

接著出場的延在,是一位擁有天分卻不願拘泥於世俗的框架的少女,無論是在運動會的大隊接力賽,或者是仿生軟機器人比賽的最終面試,總是做了出乎意料的決定、脫離了固定的賽道。延在的姐姐恩惠,坐在輪椅上行動不便,日常生活總要面對許多危險和羞辱,不方便的設施、人們不友善的視線,都讓恩惠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做足外出的心理準備。

這些角色們都有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地方,雖然看似不完美、有缺陷、與眾人不相同,但正因為如此,才能造就特別而無人可取代的生命歷程,在這個世界上若有一千種藍,人類也有千百種模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追求一致是不現實也不正確的想法,不應該為了「多數」的利益而放棄「少數」的幸福這回事,沒有了差異性,這個世界也會缺乏創造力與獨特性,而這些不同,正是生命最迷人的地方。

當我們在生命中遇到難題、覺得累了的時候,永遠別忘記要抬頭仰望藍天,留給自己喘息的時間和累積面對現實的餘力,就算每個人看到的藍色各不相同,但每個人的生命重量與份量都是一樣的,堂堂正正面對自己與眾不同的人生吧!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揮灑出屬於自己的美麗畫卷。
展開
user-img
4.0
|
2023/07/25
劇透警告
延在自小就對機器人展現出極高的興趣與研究天賦,卻在爭取出國研究機會的面試問題中被問到:「為什麼喜歡機器人?」
延在當下心中冒出的最真實的想法是:「就是喜歡啊!而且可以賺很多錢!」
但延在也知道,這樣純粹、直白、毫不修飾的答案,是不會獲得面試官青睞的。於是當下的延在,選擇沉默不語,也因此錯失了這次機會。
喜歡什麼,難道一定要有什麼高大上的原因嗎?動機不高大上,就不配到更多機會跟資源嗎?
延在當下的想法,既是對機器人最純粹的喜好,後面那句「可以賺很多錢」卻也是最世俗的追求。

活在資本主義之下的我們,都深知金錢的重要性。因此在汲汲營營追求更多金錢、資源的時候,卻常常迷失在這個物神林立的世界,
忘了當初追求金錢的自己,是為了支持自己能心無旁鶩地沉浸在自己喜愛的事物上。
小說中的世界也是,人類研發機器人,是為了幫助人類自己從繁冗、重複宛如流水生產線一般的勞動中解放,但這卻成為人類與機器人競爭效率的普遍性焦慮;
奔跑本事件讓人、讓馬感到自由的事,競賽本是出於樂趣而衍生,但明明是為了娛樂,賽馬場上的馬匹卻受毫無情感的機器人鞭打,原本奔馳的享受變成一種刑罰,甚至生病了都無人在乎,便被棄若敝屣,觀賽的人類也無法專注體驗競賽的刺激,反而變成一種另類的競爭;
明明已有電動輪椅、機械義肢等發達技術,輪椅使用者恩惠要出門卻還是困難重重,無法安全駛在狹窄不平的人行道、無法順利進出門口有高低差的商店,
甚至在路上還要遭人白眼,明明是為了消彌不平等而研發出各種技術,但現實生活中的大家卻好像越來越沒有同理心、越來越失去情感連結的能力。

想來真的諷刺,在現代這個物資豐沛、科技發達的現代社會,人們卻好像都被自己的進步套上更嚴重的桎梏;本該讓交流更方便的社群媒體,卻讓越來越多人恐懼社交;本該更有效率解決人類問題的AI,卻讓越來越多人對自己在社會上的定位感到迷茫。
社會發展至此,當然也不能否認這些進步帶給全體人類的福祉,但如何在日新月異越來越重視效益的社會,找到生存的平衡?我覺得這真的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課題!
小說中延在因為發覺機器人花椰菜有感知情緒的能力,因而堅持將要被報廢的花椰菜帶回家研究。明明只是為了特定效益才被存在的機器人,卻意外有了情感連結的能力,這樣的衝突以及這之中隱含的希望,讓延在說什麼都要帶走花椰菜!
或許現在我們還沒有那麼迫切面臨機器人對我們生活帶來的轉變,但如閱讀《一千種藍》這樣的小說,就是讓我們能有更多省思的機會,以及更多想像的可能。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