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殺人

9折$ 269
5 /5
3位讀者評分
5
100%
4
0%
3
0%
2
0%
1
0%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4.5
|
2024/10/06
作者在開頭註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挺有意思的,因為看完故事讓人有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錯覺
故事背景是出版社產業鏈,與作家的出版糾紛
因為出版社看不到作家作品的「錢途」,所以各種理由推託不出版
於是「獅子座」的作家動了殺念!?的確不能出版對作家來說是大事
故事以兩條線為主,分為小說世界和現實世界
現實中的世界一直照著小說的世界在進行
來回交叉比對超級燒腦,讓我覺得好難啊~
雖然看到結尾有揭開謎底,但還是在心中留下一個?
最後已經讓我分不清是現實還是小說了
突然想起作者開頭那句話「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讓我對這本書有特別的感覺,很奇妙
邏輯很好的話可以來挑戰這本書,沒那麼簡單的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1/25
劇透警告
《小說殺人》閱讀後心得

 從去年暑假開始寫小說到現在(拖稿中),過程中我時不時會在腦中幻想:「如果現實中真的發生了跟我小說情節一樣的事情,那會是什麼樣的事件?而香港作家望日筆下的《小說殺人》給予我一個完美的答案《小說殺人》是講述一名小說家藉著其撰寫的一本推理小說。作者將小說家業出版書籍時所面臨到的困境寫得相當真實,感覺像是親身經歷過一樣。

 在劇情方面則是分成了「虛擬」和「現實」,然而這明確的區分,也因為作者的文筆流暢,導致讀者在讀「虛擬」時渾然忘記現實的殺人計畫,以致於混掉了許多線索,直到真相大白時才恍然大悟,而手法也結合現今的電子書科技,與「實體書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兇手的動機讓我有點感嘆,同樣身為一名小說作家,我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人願意出版我寫的小說,如果沒有,我會願意繼續寫下去嗎?小說中也有隱晦地提到現今實體書籍已經不再流行,甚至有研究說在日本社會中有許多人認為讀小說是一種次文化,這也是我要面臨的問題。

 好看的推理小說,不論是犯罪手法還是其所帶來的思考。推荐。
展開
劇透警告
/
相當精彩的一本書,我非常推薦!感謝書友仔仔心得分享推坑~!

《小說殺人》以小說與現實兩條線,分章輪流進行故事,以小說世界先呈現犯案計畫,切換到現實世界時,讓人明白那是原著作者筆下的虛構世界,同時對「現實世界」產生了代入感。

原著作者以小說進行的計畫,藉以隱喻現實世界中真實想法,當讀者一邊閱讀小說世界發展時,下一章,現實世界也發生了與小說世界內相似的情況。

相當引起好奇心對吧~厲害的是即使同時進行兩邊故事,又在極為相似的情況下,卻不會感到混亂,明確地理解兩邊故事的進度。

反而會讓人從小說故事線開始找尋各種疑點來推理。

/
值得一提的是,此部作品「務必」要先從「原著作者序」開始閱讀起。

因以前曾有在推薦序或是作者序中被爆雷過,導致我現在閱讀習慣都不會先看序,而是從第一章直接閱讀。

「原著作者序」是踏入這個混合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第一步,至於「解說及改編筆記」、「後記」等,建議翻開書頁先看作者的介紹,看完後的感觸又會更加獨特。

細節無所不在。

如同書腰底與推薦序中的提示:
第一,這故事沒有多餘的部分。
第二,你覺得不自然的部分,都有可能是刻意為之。

犯案的手法像是實踐藏在對話中的預告,利用每個人閱讀習慣的不同,來達到提示作用這部分我相當喜歡。

內容也反映真實出版圈生態,那段也是作家因出版計畫遭總編輯無限擱置,不僅影響到了生計,以及作者,更是打算替出版圈除害,而決定藉新作展開復仇的動機產生。

但是,有些事眼見不一定為憑,明知這個道理,但在故事的進行下,還是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
關於人與事,絕不能只聽單方面,尤其是關於人,會影響判斷。

/
最後,與作家同樣星座的我,特別同意後記最後兩段,關於星座對復仇想法的話。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