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臺灣史: 歷經荷蘭、明清、日治到民國,是什麼形塑了臺灣味?你最熟悉的臺菜,「道地」跟你想的不一樣。

7折$ 294
4 /5
3位讀者評分
5
67%
4
0%
3
0%
2
33%
1
0%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4/08/06
半百的我對當年死記硬背的史地早已不復記憶,落落長無感覺的先民歷史也打壞了我對台灣史的胃口,這本書將臺灣飲食史知識落實到日常生活,從烏魚子到牛肉湯,帶我從味覺重新看見過往,食物,其實是最庶民觀點的文化史。

每一個食材來自何方,每一項佐料的發明與遷移,每一種味道的形成和流傳,都有自己的故事。在作者筆下變得如此生動有趣。以時間為經,飲食為緯,精心梳理每個重大歷史事件,讓我對臺灣飲食更能深入理解,也讓理解近代史如品嘗美食般充滿樂趣。

從食、食材、食物,重新找回人與土地的連結,「歷史」是每日生活的累積與紀錄 ,「食物」是每日生活中重要的存在 ,「吃」的歷史演化軌跡讓我們珍視每日生活的不平凡。

當我們大啖美食之際,如能從吃的歷史感受每道食物的故事與由來,相信咀嚼之間在口中迸發的滋味,必然更有層次和感動。台灣的好食材、好風味和好人情牽引我們對料理發源地的想像,也會更認識這個福爾摩沙之地。

臉書:愛自己,不阿雜
Instagram:chinchintseng
方格子:愛自己理好生活
展開
user-img
5.0
|
2024/08/02
看了本書才知道不是介紹食譜,而是每個食材的緣由,而且作者還參考了一堆文獻,作者真的很認真讓我們知道,每個人認為的台灣味都跟想像中到不一樣!
展開
user-img
1.5
|
2024/07/23
稻米的部分,作者僅憑自己主觀認定,
就認為臺灣到1970年代以後,
一般平民才開始吃蓬萊米
根本不是這樣!
根據鄧耀宗《臺灣稻作之回顧與展望》的資料,
在1940-1950年代後,蓬萊米的產量就穩定超過再來米
怎麼可能臺灣人還在吃再來米呢?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