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傳:輝達創辦人如何打造全球最搶手的晶片

79折$ 395
4 /5
17位讀者評分
5
47%
4
12%
3
23%
2
0%
1
18%

精選書評

全部書評 | 共13則書評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user-img
5.0
|
2025/03/20
本書介紹老黃的Nvidia,輝達在美國股市史上創下單日市值增加2000多億美元的記錄,雖然小黃在環境很差的學校讀書,但會發光的金子是密封不了的,作者引用海明威“太陽依舊升起”Mike的破產過程"先是慢慢地,然後突然間“,來形容勳哥如何致富,真是一絕。AI發展的過程真是不簡單,一本書寫的也只是皮毛而已。
展開
user-img
4.5
|
2025/03/10
執著於書名有意義嗎? 不然書名就輝達的老黃就滿意了嗎? 會買這本書,還不是因為輝達股價高漲,還有輝達對於台股的影響力? 真是夠了,不要為了噴而噴,不然講老黃的阿貓阿狗故事會更想看? 就是要看老黃怎麼讓輝達起死回生賺大錢, 不要以為亂嘴,就能刷了什麼存在感。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2/17
好看!本人親述,真的更貼近於真實、不為人知的黃仁勳。他人格特質中的矛盾、過人的洞察力,真是厲害。想要了解本人和企業間最完整的關聯性,看到創辦人如何影響企業精神與形成商業優勢,這本真的必讀。
展開
user-img
4.0
|
2025/02/11
市面上出現了三本相似主題的書。

這很有趣。作為有機會搶先閱讀的讀者,自然也會被問到這幾本書的異同之處。

三采出版的《nVIDIA 輝達之道》是以公開資訊根據時間軸所彙整的內容,淺顯易懂沒有太多廢話,對於想了解輝達這家公司基本資訊的讀者來說已經足夠。

而商業周刊出版的《輝達之道》與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在書名上已經點出了兩本書的相異之處。

前者聚焦於企業層面,講述黃仁勳及輝達從草創時期到如今成為科技巨頭的過程,強調了輝達是如何一次次克服挑戰、進行創新,並在人工智慧市場中占據領導地位。後者側重於個人傳記和黃仁勳的個人故事,強調他的決策和領導風格對於輝達所帶來的影響。

兩位作者都強調採訪了黃仁勳與周邊人士,宣稱是全球第一本黃仁勳授權採訪的傳記。根據我側面向出版社了解的結果,我想是進行方式上認知的差異。

這麼理解好了。

一本是黃仁勳授權的第一本關於「輝達」的傳記,另一本是黃仁勳授權的第一本關於「黃仁勳」的傳記。

在我看來,兩本書都有值得一讀的地方,甚至可以說兩本結合起來才是完整的故事,至少截至去年底。輝達和黃仁勳的故事會不會有新的篇章展開,甚至像張忠謀自傳一樣隔了二十六年才出版下冊?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黃仁勳和輝達的故事,正進入第四個十年的新篇章,而且和人工智慧的發展習習相關。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談談《輝達之道》與《黃仁勳傳》的不同,以及我在看完《黃仁勳傳》後的一些個人看法。

...

說到輝達對於人工智慧發展的影響。

正好藉此談談這兩本書在架構上鋪陳的不同。在《輝達之道》這本書中,作者金泰是位資深科技新聞記者,他以三個十年來區隔並撰寫輝達的不同階段發展。

第一個十年(1993-2003)

從黃仁勳簡短的成長故事帶出他的個人特質。

主要談及輝達的創立與早期發展,如何從一家小型初創企業成為 GPU 市場中的領導者,過程中所遭遇的困難、創新突破與市場競爭。

第二個十年(2004-2013)

輝達的崛起,特別是在遊戲和高性能運算領域所奠定的重要里程碑;不僅鞏固了輝達在 GPU 市場的領導地位,更拓展了新的應用場景。

第三個十年(2014-2024)

焦點轉移到人工智慧技術如何推動輝達的轉型,並將公司帶入新的高度。主要談及輝達在這波人工智慧革命中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成功,如何成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的重要角色。

三個十年的結構鋪陳,很好的展示了輝達在不同階段所面臨的挑戰、成就與轉型過程。這也不禁讓我好奇輝達的下一個十年會是如何的光景?

在《黃仁勳傳》中則是採用不同的架構來展現黃仁勳人生與職涯中的兩個關鍵階段。

階段一:創立輝達到成為市場領頭羊

包括輝達的前兩個十年。

同樣從黃仁勳的成長歷程帶出個人特質到輝達的創立,然後是輝達的早期歷程,從瀕臨破產到站穩腳步所經歷的種種挑戰與初期成就。

提及的主要事件與時間點和《輝達之道》基本一致,但在細節與闡述方式略有不同。

階段二:抓住一生一次的機會

輝達的第三個十年到至今的發展。

內容聚焦在輝達取得相對成功後,如何把握重大機遇,特別是在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實現了公司進一步的突破和攀升。

我認為這部分的內容,相較於《輝達之道》有更完整且精彩的描述,包括黃仁勳如何帶領輝達進行轉型、創新以及策略部署,使公司成為業界霸主並展開新篇章。

在看完兩本書之後,我認為兩本書相輔相成。

三個十年的架構鋪陳,讓《輝達之道》這本書更易於理解與掌握輝達這家公司的發展沿革。這樣的架構在張忠謀介紹台積電時也使用過,甚至在一些發展就在長久的企業也會使用。

基於這樣的架構,當我在閱讀《黃仁勳傳》時有一個明確的時間軸來對照內容的脈絡,以及細節上的差異,特別是輝達的第三個十年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

有趣的是,在《黃仁勳傳》中不經意的提到,黃仁勳對於一些事件的闡述與自我認知,未必如旁人所理解的,甚至有些過謙和正面的修飾。

我想當你看過這兩本書後,大概能體會我說的。

...

在《黃仁勳傳》中我看見了幾個核心觀點:

觀點一|技術創新驅動企業成功

書中多次強調黃仁勳如何帶領著輝達在技術創新上取得突破。從早期的 GPU 技術到後來的 CUDA 平行運算架構,再到後來的 AI 技術,技術創新一直是輝達成功的重要推動力。

觀點二|堅毅的領導力與決策遠見

黃仁勳在書中被描繪成一位具備強大遠見與堅毅信念的領導者。這和他在媒體上或公眾面前所展現的親和力有很大的不同,而他的領導風格和決策能力在公司面臨困難時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幫助輝達克服挑戰並鞏固市場地位。

觀點三|靈活應對市場挑戰的策略佈局

書中描述了輝達在不同時期面對的市場挑戰與競爭壓力。黃仁勳藉由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和適時調整公司戰略,成功帶領輝達不斷適應並取得優勢。

觀點四|企業文化的重要性

我一直認為,很難說明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是對的、或者說最好的。但成功的企業一定有鮮明、清楚的企業文化。在輝達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說輝達的企業文化就是黃仁勳本人的價值觀與信念展現;他重視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不僅使輝達員工感受到強大的凝聚力,還提升了整個公司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

觀點五|快速進入人工智慧技術領域

書中提到輝達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迅速崛起,與黃仁勳的策略眼光密不可分。你當然也可以解讀為運氣好,但他的確是及時抓住了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機遇,並將其融入公司的技術藍圖和產品開發中。

從以上五個觀點中可以看出,黃仁勳及輝達的成功不僅僅是技術的勝利,也是領導力、企業文化和市場應對能力的綜合體現。

...

總結來說,這兩本書我都很推薦。

由於兩本書的視角和重點不同,在閱讀時讓我所感受到的黃仁勳也有所不同。

相同的是作為領導者的智慧與遠見,以及在商業決策上的決斷力和專注力,一致被兩本書所讚譽。也都充分體現了黃仁勳對技術創新的熱情和專注,以及堅持技術驅動的公司文化。

不同的是,在《黃仁勳傳》中的人物形象更為鮮明。

聰明、努力和運氣,累計至今的成功都離不開這三者。在這本書中從他面對每一次的挑戰和決策的心境變化,都體現的很明顯。

而在《輝達之道》中更多是從企業發展和成就出發。

重點在於展示輝達在黃仁勳領導下所取得的技術突破和市場成功;強調輝達的戰略決策、技術創新和市場佈局。

如果你是想更了解黃仁勳這個人,以及他是如何影響輝達的,那麼我想《黃仁勳傳》更能滿足你的需求。
展開
user-img
1.0
|
2025/02/10
劇透警告
名聲大於實際
開始的時候, 寫得好好, 基本人物出身都有簡介,之後開始寫一些完全和輝達關係不太的事情,
黃仁勳的生平, 也寫得很少, 又講公司招工政策, 完全不相關的事,最後一章, 重要講黃仁勳和他有火花, 不明白為什麼他會這樣, 這個作者, 真係好奇怪
展開
user-img
1.0
|
2025/02/06
|
電子書
這本書根本不該叫黃仁勳傳
整本書內容8成都是在講輝達的故事
跟黃仁勳有關的不多
相比賈伯斯傳、馬斯克傳
那種才是真正的自傳吧
展開
user-img
3.0
|
2025/02/04
定這書名的負責人,應該沒看過這本書吧,只是想要撈錢。
如果是傳記,那內容也跟黃仁勳太少了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傳記
書名應該把“傳”拿掉,書名有欺騙之嫌,所以給3顆星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2/03
從本書可以看到一個很鮮活、很聰明、很能掌握機會、很有自己洞見、很有領導力的黃仁勳;
也可以看到情緒起伏大、易怒、偏執、把時間花在工作、較少陪伴小孩的那個老闆與爸爸的樣貌。
他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怕的領導者,本質上是個溫暖有遠見的人,看了很多衝突場景敘述,會發現大部分的員工崇拜他、很樂意追隨他,不是沒有原因。
想對現今人工智慧跟晶片發展的歷程有更多簡易了解,這本書沒有門檻可以輕鬆閱讀。
以一本採訪傳記來看,作者文筆好、譯者翻譯精準,並呈現出很好的故事性,推薦大家可以一看!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2/03
劇透警告
真實的黃仁勳
趁著年假休息,一口氣看完,喜歡作者輕鬆的敘事手法,加入活靈活現的人物刻劃,能看到跟在夜市媒體前不一樣的黃仁勳。(作者最後一次採訪被大罵真是太趣味了)
雖然也同步一直接收手上NVDA大跌的消息,但看完書,還是對黃仁勳統御的輝達滿懷信心!
展開
user-img
3.5
|
2025/02/02
這本書的重點在於人物描寫,讀完幾個章節後,就能對黃仁勳的個性與處事風格有更深入的理解。作者的文筆算好,但有時過於冗長地描寫與核心內容關聯不大的細節(如辦公室的螢光燈或山路上的樹影⋯)。此外,部分事件描述後缺乏進一步的分析與觀點,未能深入探討其意義,或許這是作者刻意留給大家自行思考的空間。

可能是我對這本書有錯誤的期待,也可能是我需要訓練自己有更多耐心來適應這種敘事風格。過一段時間再讀第二遍,希望能有不同的體會與收穫。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2/01
劇透警告
助力AI的人
傳記不只回顧了執行長的人生經歷,同樣涉及到AI行業關鍵人物與事件,這些更為重要。企業是在AI發展的歷程中進行了好的押注,商業上的成功已是定數,誠如張忠謀言「他就是比較聰明」,而書末對於AI可能造成的人類恐懼問題,執行長則無意回應,也讓我們因思考而警惕。
展開
user-img
2.5
|
2025/01/24
這本書就像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外型美麗,但一開口講話就索然無味…為什麼呢?
1. 作者的文筆太普通,描寫了很多事件及場景,但讀不到深刻的觀察及洞見,太像流水帳~~
2. 作者在後記說,採訪黃仁勳時,黃仁勳說他不喜歡自傳式的呈現及問題…沒想到這本書竟然就叫黃仁勳傳,太諷刺了~~
3. 一本好書一定有要表達的概念,是要講黃仁勳的管理之道,還是要講他的性格或努力…目前看起來作者寫得很薄弱~~~




只能說被大氣的封面騙了....
展開
user-img
5.0
|
2025/01/07
1月台灣出版社竟然有三本輝達黃仁勳的自傳,前所未聞;這本黃仁勳自傳令人期待,畢竟是黃仁勳本人授權採訪傳記。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