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5年博客來春節過年各項服務詳情

Lv.4
user-img
光合作用

23則書評

23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轉瞬為風
讀者評分
5.0
|
2015/12/17

這是繼地圖上的藍眼睛,又一本我很喜歡的書,雖然兩者的風格南轅北轍:P。

這本書沒有奇蹟,強調的是腳踏實地的練習才是成功的關鍵;最喜歡春野台的教練說等到神谷跟連升上三年級,就可以跟鷲谷一較高下。真的讓人覺得未來有無限可能。

雖然青春離我很遙遠了,但強調團隊合作的接力賽,還是讓人熱血沸騰。
展開
胡夏 / 胡 愛夏
讀者評分
5.0
|
2011/01/19

從超級星光大道六認識胡夏。
那時就很喜歡很喜歡他的聲音。
覺得他的聲音有一種穿透力,可以唱進心坎裡。
終於,胡夏發行了他的專輯,當然迫不及待買回家聽。
覺得真是好聽極了。
除了主打的愛都是對的、胡愛夏、數到三不哭;我最喜歡的是最後一首:等待完整。
真的很棒,喜歡胡夏的朋友別錯過這張專輯。
推薦給大家^_____^。
展開
追風箏的孩子
讀者評分
5.0
|
2006/05/09

就像大部份曾經給過這本書評價的人一樣,我也覺得這本書很好看。故事的大綱是述說一對從小一起長大,情同兄弟的主僕所衍生出來的故事。有幾度看到熱淚\盈眶,尤其是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我喜歡故事的結局;雖然有人說這不算是個完美的結局。但就像書末男主角所說的:春天的來臨,總是從一片雪花的融化開始。所以,雖然有人覺得不完美,但,春天的來臨總是伴隨著蓬勃的生機,不是嗎?

我只能講到這裡了,剩下的,必須自己看過這本「追風箏的孩子」才能有所體會^^。
展開
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
讀者評分
5.0
|
2006/04/27

最近看了一本去年七月份買的書,書名是:「無國界醫生行醫記──出走到賴比瑞亞」。我覺得看完這本書後,會有很大的體悟。

1997年,無國界醫生(MSF)辦事處在台北誠品舉辦一場攝影展,展覽中的一張照片,改變了當時對未來充滿茫然與惶恐的宋睿祥醫師(當時的他是醫學院四年級的學生)。照片中,頭皮打著點滴的小孩深邃的雙眼,讓宋醫師對於「將來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醫生?」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原來世界上還有那樣的地方、那樣的人。

2000年,宋醫師從醫學院畢業了,他揹起行囊在世界各地展開旅行。好像冥冥中註定似的,他在拉薩街角的一隅,與MSF重逢了。曾經在心裡蟄伏的夢想,此刻開始慢慢的發芽茁壯。經過拉薩MSF工作人員的指點,2001年,他來到MSF位於香港的辦公室。在那裡,他了解到要成為一個無國界醫生首先要有兩年的工作經驗,再加上必須受過熱帶醫學的訓練,才能參加面試。

宋醫師終於成為MSF的一員。並且在2004年,接到任務通知的e-mail:到西非的賴比瑞亞一個叫Zwedru的地方擔任醫院裡唯一的醫生。在那裡的十個月,宋醫師遇到了許\多事,有些常常衝擊到他的想法。

曾經,在一天內簽下了六張死亡證明書,那種無能為力的念頭,讓他在醫院的值班室裡痛哭失聲。

在I.C.U工作一個月,天天面對著生命像流砂一樣在指縫間溜走,而漸漸的對死亡麻木,這樣的問題在他與一個來自瑞典的護士談過後,得到一個出口。原來,就算I.C.U是重症病人在對上帝說:I see you later!前的最後一站,也要讓對方走得有尊嚴 。

面對著一個年約十歲的小女生,因為延誤治療,所以不得不截肢的遺憾,感嘆著:
如果,她住的地方有交通工具,不必走上三天三夜來到Zwedru就醫……;
如果,當時她的身旁有醫護人員……;
那麼現在,她應該就能用左手向醫師道謝了。

在那裡要什麼沒什麼的工作環境下,常常考驗著窮則變、變則通的智慧,也因為沒有其他醫師,所以,必須成為一個全科的醫生。當賴比瑞亞又爆發內戰後,又和其他三個夥伴回到救贖醫院(Redemption Hospital),救治因內亂而受傷的病患。在那一刻,他終於體會到MSF真正的精神。

看完這本書,真的深深覺得要惜福。在賴比瑞亞,因為內戰的關係,老師死的死、逃的逃,所以,在救贖醫院的一個實習醫生,還要自己找老師來完成學分(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法拉當了五年的習實醫生)。在那裡,幾乎所有的人都有貧血的問題,而在台灣的我們,真的要因為有健康能捐血的身體而感恩(所以大家都去響應:捐血一袋、救人一命吧)。

宋醫師以他的「宋式黑色幽默」(本書的編輯說的)將許多無奈的、感動的事,化成一篇篇精彩的故事,如果,對這本書有興趣的人,可以在博客來網路書店找到它。

以下是無國界醫生在香港的網站:http://www.msf.org.hk

有能力也懂得付出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展開
佐賀的超級阿嬤
讀者評分
5.0
|
2006/04/27

那天偶然在博客來看到這本「佐賀的超級阿媽」,因為有部份的內容連載,所以看了一下。當我看到下面那段文字時,決定將它買下來。

「阿媽,我英語都不會。」
「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可是,我也不太會寫漢字。」
「那你就寫『我可以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我也討厭歷史……」
講到這裡,外婆終於傻了眼。
我以為外婆會叫我「趕快去讀書」,但她畢竟是外婆,想了一下,冒出這句話:
「那就在答案紙上寫『我不拘泥於過去』。」
師極了!
我真的這樣寫了,結果……
討了一頓好打!

上面那段話讓我覺得這個阿媽真是超級另類呀!永遠都以非常開朗的態度看待人生。看了書裡面寫的,果然是這樣沒錯。她自有一套她的生活哲學,就像吳念真導演寫的序一樣:佐賀阿媽更犀利,她是:再苦,也要讓老天笑出聲音來。

看這本書時,讓我又哭又笑的,阿媽真是太有趣了。看到學校老師還有賣豆腐的大叔那裡真的很感動。就像阿媽說的讓人察覺不到的才是真正的體貼、真正的親切。我想是那份體貼的心意讓人覺得感動。

作者曾說過,幸福不是靠金錢束搏,是靠自己的心來決定。這是他的外婆給他的身教。我想一個正確的觀念可以影響一個人一輩子吧。

展開
侯文詠極短篇
讀者評分
5.0
|
2005/06/24

我記得書裡的大半內容曾經在中國時報副刊的〝三少四壯集〞連載過。記得當初看完第一篇『你看誰不爽』之後,幾乎每個禮拜六刊出的文章,我都會剪下來,一直到現在,我仍留著當初的剪報。

後來,看到『見鬼』那篇,真是讓我笑到不行,於是用mail轉寄給朋友,他們也說讚哩!

本來,我並不打算買這本書的。但因為某個原因,我還是把它買回家了。看完後覺得還好把書買回家了,因為雖然大部份的內容我都看過了,但再看仍覺得很有趣;尤其是『內急』那篇,不管看幾次都覺得很好笑。

當然,這本書不光只是好笑而已。像是『單車大對決』裡的阿姆斯壯跟吳里克,也像作者說的讓我很感動。還有那個因為沒有升職而跑到歐洲旅行的女生,因為旅途中發生的事件而頓悟到,原來早得到不一定比較好。

我覺得如果說,侯文詠的『淘氣故事集』、『頑皮故事集』是寫給小朋友看的,那麼這本『侯文詠極短篇』就是給大朋友閱\讀的吧,不錯看喔。
展開
九層之家
讀者評分
5.0
|
2005/06/13

一開始看到書名時,很直覺的認為「九層之家」少了一個字,應該在『九層』底下加上『塔』;因為孤陋寡聞的我在看本書之前只知道有一種可以入菜的食材叫『九層塔』,並不知道還有一種客家甜點叫『九層糕』。

覺得這本書很好看,雖然一開始我有點搞不清楚狀況。不過這種情形並沒有困擾我太久,因為再往下看去先前的疑惑得到解答時,心裡就會有一個聲音:啊!原來如此。我想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因為我腦筋轉不太過來的原故,跟作者沒關係。

這本書讓我忍不住一口氣把它讀完。書裡有些內容讓我毫無防備的笑出聲來,也有些部份觸動我心底那根名為感動的絃。我喜歡九層之家裡人員的互動以及他們遇到事情所展現出來的態度(或者該稱為向心力),雖然他們一點血緣關係也沒有,但或許因為大家都是有故事的人,所以對彼此遇到的難題都能感同身受吧。我也喜歡唐育生有話要告訴魚魚時心底的開頭用語:〝親愛的魚魚〞……以及接在這句話後面唐育生想告訴魚魚的話,那讓我感受到唐育生的深情、無奈還有遺憾……。

作者別具巧思的將客家菜的名字用在每章標題上,感覺蠻特別的。看完這本書後除了有對書中人物各自歸屬的感想外,最先浮上心頭的想法即是:我也好想吃吃傳說中的九層糕喔!因為看著作者的敘述才知道原來九層糕是這樣一道費時費心的料理,我也想感受那種來自料理人堅持的用心與品嚐美食的感動。

對了,給個建議,如果這本書會再版的話,希望出版社能將書裡出現的各種客家菜的作法附錄於後,當然有照片是最好的。也許會有人疑惑的說:去找食譜不就得了,這本書的分類是文學小說並不是作菜大全。可是,就像作者在後記說的:吉本芭娜娜曾說如果看到別人的小說結束後再加上後記會有一種「賺到了」的感覺。對我而言,如果真的附上這些菜餚的作法,那也是「賺到了」^_^!

而且,因為這本書,讓我對:客家小炒、九層糕、薑絲大腸、鳥不踏飯、客家粄條……等,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它們不再只是一道道菜餚的名稱,而是成為我記憶中的一部份。因為它們,讓我讀到了這個故事。
展開
提著菜籃上米蘭
讀者評分
4.0
|
2005/06/02

看過這本書名很多次,但之前幾次都沒有想買來看的衝動;直到看了裡面的節錄連載後,終於下定決心把書買回家。

我覺得作者很幽默又有趣,從她幫她那些同學取的綽號就可窺知一二;不論是因為外型而定的:爆炸頭妹、長髮男、馬尾妹:還是因職業的關係而取的:甜內衣小姐;或是因為說話聲音太小而被作者暱稱為蚊子妹的同學,我都覺得很有趣。還有還有,她連校長、老師也沒放過,分別取了以下幾個稱號:不苟校長、希特勒美女老師、萬人迷男老師;而個人認為最好玩的是因為不看左右直接穿過馬路如虎口的人行道的路人甲,他被作者稱為:自殺先生。不過,後來在作者回德國前,他從自殺先生變成一百歲先生了。(想知道為什麼的人就自己找書看吧!)

看完書的感想是:作者應該是個樂觀而且有毅力的人。所以,才能從一開始什麼都不會,到後來畫的圖可以被老師當成講解的示範。而這是一個月裡所發生的事情。原來,希特勒美女老師對她的嚴格照顧(例如:要求作者兩天的時間畫完四十個全身肢體細部畫法的基本練習)是因為對她所有期待……。就像希特勒美女老師說的:任何成就,都是苦練的成果。

而不苟校長的治學態度就如同他的外號一樣。作者也說:不苟校長不是嚴肅,只是希望用一貫的認真來維持學校的品質;要求隨手關燈或是撿起學生掉的鉛筆放好不是小器,而是他從困苦的環境中養成不浪費的習慣。我看了覺得很感動,因為今天的不苟校長在全義大利有五十多所的分校,可是他仍競競業業、惜物愛物。就如同作者說的:真是個可愛、實在又不浮華的人……。

而書裡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兩個人:分別是追求心靈豐富所以喜歡看書的髮型設計師──瑪麗亞;還有四十年前從米蘭馬蘭哥尼服裝設計系畢業,但因創立了一間時尚學校而每年暑假都在巴黎或米蘭學習新知的阿媽校長。她們的生活態度及精神,真的令人感佩呢!而不知是不是因為作者耍寶樂觀的天性,讓我覺得她那些同學及在米蘭認識的人都好可愛喔。

不過,以這本書售價240元來說實在有點薄,所以只給這本書四顆星。因此想買的人可以自己斟酌看看囉!

展開
雙欣戀
讀者評分
4.0
|
2005/05/21

這本《雙欣戀》不錯看喔。

裡面有兩篇,一篇講的是青梅竹馬的故事;另一篇說的是辦公室戀情。對了,還有一個小小的極短篇。兩篇的人物有點小小關連,但如果分開來看的話也是獨立的故事,因為作者交待得還蠻清楚的。

我喜歡《雙欣戀》的故事,沒有太多情愛的糾葛,淡淡的,一切彷彿都是很自然的事。我喜歡這樣^_^。

ps:結婚記事裡的林奕旻真是個優質好男人!
展開
你在我左心房
讀者評分
3.0
|
2005/05/20

看了大家對這本書的評價幾乎都是五顆星、四顆星;有點怕我給的三顆星會被其他喜歡這本書的網友們唾棄……。

最近對網路小說突然掀起莫大的興趣,所以就在網路書店上看看有哪些書是大部份的人都認為好看的。這本書就是在這種原因下買來的。

但或許是先看了網友們的評論對它產生先入為主的觀念,所以期望愈高失望就愈大吧。我覺得如果年齡上的設定在高中時期會好一點,因為根據自己國中生涯與工作地點附近常看到的國中生所產生的印象,實在很難說服自己書裡的主角只是國中生而已(所以我都自我催眠他們是高中生)。

再者,現在應該沒有老師會氣到對學生動手的吧?所以,看到張詠恩的導師打她那段,我實在不能認同……,而且邱昱軒發生車禍那段好像也太over了一點,感覺上有點灑狗血(喜歡這本書的人不要打我,我只是誠實說出自己的想法而已)。

總之,這本書好不好看,各位還是自己看過後才會有評價的,必竟我所說的只是個人的意見罷了……。
展開
愛呆西非連加恩: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
讀者評分
5.0
|
2005/05/19

會知道連加恩這個人,完全是拜媒體報導所賜。也因為這樣才知道他出了一本關於他在非洲當替代役的書。那時中國時報的副刊節錄了其中一篇文章,看過那篇文章後,我決定買一本回家閱讀。

看完書後,有一個感想:也許是作者信仰的原故,抑或者是作者本身個性使然,深深覺得他真是個樂觀的人。遇到困難,總是相信會有解決難題的希望;因為困難代表許多的可能性。所以他說:相信的人,總是最靠近奇蹟!

這本書其實算是作者在非洲的紀實,那幾乎眾人皆知的「以垃圾換舊衣的活動」,作者也並沒有大書特書,只是以很平實的口吻帶過。一個人成就不了所有的好事,必定要結合無數人的愛心、力量去付出才能讓愛普遍世間。所以他又說:Nobody can do it all, so we all need to do a little!我好喜歡這句話,現在,我用它時時來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為,因為每一個奇蹟都是從一顆小小的愛心開始累積的。

事情並沒有因為作者退伍而結束。之前從媒體報導中得知,作者帶著新婚妻子又回到布吉那法索繼續他未完成的志業……。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
展開
TV Soundtrack / Say Yes Enterprise
讀者評分
5.0
|
2005/05/17

求婚事務所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偶像劇。所以連帶它的周邊商品都是我收集的目標。

這真的是一張很棒的原聲帶,常常聽著聽著就聯想到求婚事務所的劇情,彷彿那些人、事、物都還歷歷在目,感覺好深刻。其實我不知該怎麼把心中對這張原聲帶的喜愛表現出來,總之,如果你看過求婚事務所,那絕對不能錯過這張專輯喔!
展開
高牆裡的春天
讀者評分
5.0
|
2005/05/15

這本書,是之前逛書店時買的。當時和同學約在書店見面,我提早到了。於是隨意逛逛,沒想到,竟然挖到寶。

作者丘榮襄先生是退休教師,目前是多所監獄的輔導老師,也常在報紙副刊上發表作品。而這這本書裡面的文章,全都是作者在監獄擔任輔導老師時與學員的互動與感想。

當時看了第一篇《最後一堂課》之後,就決定把它買回家仔細閱\讀。因為在書店掉眼淚實在有點丟臉…。每一篇幾乎都讓我有想哭的衝動。因為平凡,所以真實。而這些真實的故事,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就像書的封面所說的:花一小時閱讀,得到一生的感動!
展開
寒假
讀者評分
4.0
|
2005/05/15

寒假,是明琲的第二本書,但卻是我接觸明琲的第三本書(第一本是百年樹人)。該怎麼說說我對這本書的感覺呢?

也許就像作者在《百年樹人》的序裡面寫的:《寒假》寫的是成長,《百年樹人》寫的是夢想。因為寫的是成長,所以老實說我在看這本寒假時覺得有點痛苦。

這種痛苦倒不是說書很難看之類的,而是指書裡面寫出來的很多面是在一般小說裡看不到的,感覺蠻寫實的。但或許那些就是成長的過程吧。

其實我並不是那麼喜歡女主角(立雯)的個性。某一方面來說,我還蠻討厭她的,尤其是她與亮鈞、宴玲差點成為三角關係,她雖然知道這樣不對,但知易行難那一段,真是令我看得好氣…。

不過還好,還好她的身邊還有一個就算忙到昏天暗地還是在立雯身旁聽她訴說心裡爭扎的吳正穎;還好正穎就算再累再忙也沒有放棄過…;還好,最後立雯與正穎沒有錯過彼此;還好,正穎十年的等待終於等到屬於他的幸福…。
展開
地圖上的藍眼睛:兩個台灣女子的絲路之旅(大塊20週年經典紀念版)
讀者評分
5.0
|
2005/05/10

四年前的這個時候,也是五月初春暖花開的季節,陽光還不是很炙熱,風的溫度還帶點稍微的涼,那時的我和胖胖,正在澎湖展開我們生平第一次的自助旅行。

當時的我們,剛工作了幾年,閒來無事時總喜歡說說總有一天要出去哪裡玩之類的話,但,也總是限於紙上談兵的階段…。促使我們真正展開行動付諸實行的是那年二月我買的一本書:「地圖上的藍眼睛」。

我覺得那時我們的處境跟作者兩人雖不盡相同,但也相去不遠了。就像作者說的:「生活愈制式,想像愈豐富;工作愈忙碌,愈渴望未知的遠方。」只是我們對於是否要付諸行動這件事總是存著疑慮,事情就這麼擱置下來了。而本書的作者:杜蘊慈、黃惠玲小姐她們的情況也是一樣。真正促使兩位作者下定決心要完成絲路之旅這件事的契機是在於那一年(1997)作者看了整整幾個月空難、山崩、凌虐撕票的新聞後,恍然發現自己一直以為的安逸生活其實一捏就碎。既然如此,為何不把握當下呢?有夢就去追,想做的事就盡力去完成呢!於是,因為她們的話,我和我同學也決定把我們長久以來一直掛在嘴邊的計畫付諸行動,就這樣我們有了一次很愉快的旅行^_^。

這本書除了給了我行動的勇氣外,執筆的杜蘊慈小姐文筆也讓我驚喜。而且她的中外歷史、地理知識也很豐富(讓我懷疑她在寫這本書時身旁是不是擺著許多相關書籍啊?^_^),看了這本書,彷彿也增長了很多見聞。另外書裡面的地圖,也都是她親手繪畫的,清楚而明瞭。書裡附有很多照片,這是與杜蘊慈小姐同行的黃惠玲小姐的作品,雖然她說她是初學攝影,但我覺得她拍得很棒呢!尤其是那張拿來當成封面的照片,老實說,當初是因為先看到它的封面我才注意到書的內容的。

而每一章節後面附錄的旅人星球,它會告訴妳注意事項及當地的風俗習慣等等,總之,個人覺得非常實用。不過我最好奇的還是她們到底把沒有申報的錢藏在哪裡呢?作者說不能透露這個秘密,只提示說身上或鞋子裡未必是最安全的,我想,這是唯一我看附錄的旅人星球而沒得到答案的問題吧。

好像扯遠了,總之,我對這本書的感想是:很棒,讓我看著看著,似乎也跟著她們走過一趟絲路的旅程。不管是愉快還是不愉快,或是西伯利亞大逃亡的緊張、又更或者是離別時的感傷、惆悵,在在都讓我感受到這些多樣的情緒。所以要推薦給各位:「地圖上的藍眼睛」五顆星!
展開
流動的郵局
讀者評分
4.0
|
2005/05/09

一開始,我就搞錯了,我一直以為流動的郵局是一部長篇小說,但看了之後才知道其實並不是我所想的那回事。雖然如此,但各篇之間其實還是找得到某些關連的。

總覺得每一篇裡面都有一點淡淡的哀愁,那種寫實的感覺,幾乎讓我就要以為作者是原住民了,結果是內頁的作者介紹提醒了我的自以為是……。

之前說過,覺得每一篇都有點愁,但真正讓我流下眼淚的,卻是作者的後記:「如果可以再多說一點」,它的篇幅很短,可是卻讓我知道作者寫這些文章的動機,那是一個父親未竟的心願,所以,正在看這篇的朋友們,如果你們認識「塔桑妮」的話,請告訴她,「達曼」想念她…。
展開
讓飛魚去憂傷
讀者評分
4.0
|
2005/05/09

一開始吸引我的,其實也是它的書名:讓飛魚去憂傷。在這之前,我不是張維中的讀者,但我好奇飛魚為什麼會憂傷呢?真正讓我下定決心買回家是因為它的內容連載裡面的:「代替說再見」。

其實一開始看「代替說再見」我一直以為那個以第一人稱敘述的「我」是個女生,沒想到看了幾行我就知道我錯了。不過這篇真的很好看,看到最後的結局讓我不禁也跟著微笑,感受到一股酸酸甜甜戀愛的感覺喔。

除了「代替說再見」外,我還喜歡裡面的:「遇見小丸子」、「圈外時光」還有「讓飛魚去憂傷」;推薦給大家,希望各位也會喜歡!
展開
太陽雨
讀者評分
4.0
|
2005/05/09

我是看了明琲的「百年樹人」後才興起想看她其他作品的念頭。而這本「太陽雨」就是出現這個念頭後的第一本。

如果以「百年樹人」及「太陽雨」兩本書比較的話,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百年樹人」; 但或許就是這種比較的心理因素作祟,讓我第一次看「太陽雨」時,感覺到有點小失望,我知道我不該這樣,畢竟,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回去看「百年樹人」不就得了?

話說回來,雖然讀第一次的感覺讓我有點小小的失望,但這兩天在家,我又把書拿出來看了幾次,覺得如同內容簡介所說的:有些是看過之後,事後回想起來才隱隱有感…,就像喝了茶之後,那種甜味在口中擴散開來的感覺一樣,心裡也有一股甜甜的芬芳。總之,這也是一本能讓人帶著滿足的微笑閤上最後一頁的書喔。
展開
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05/04/22

這本書我買了很久,是我很喜歡的書之一,三不五時就拿出來翻翻。也是因為這本書,讓我喜歡上明華園──原來一個家族的向心力可以這麼強,這是我喜歡明華園的最大原因。

而明華園的台柱孫翠鳳小姐,讓我對她更加欽佩。當我看到她痛失愛子的那段,我也跟著流下眼淚來,這對一個母親而言是一個多大的打擊啊;然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此時她先生投資的公司被連鎖跳票,面臨事業失敗的危機,幸好有一些雖然被牽連的長輩仍對他們施予援手,而明華園在此時呼喚著他們回家,孫翠鳳的人生,從二十六歲這一年開始,變得不一樣了。

劇團的生活是充滿歡樂的,跟著一個向心力十足的家族,台北的失意、煩惱,都暫時拋去了。我常常看著看著,就笑出來了,當然,也從書中看到辛苦的一面,我無法想像那種吃不成吃、睡不成睡的日子,但他們好像不以為苦,也許這就是生活吧。

二十六歲才開始學歌仔戲,我想那種辛苦是我們沒辦法想像的;有好幾次看到孫翠鳳小姐接受電視台訪問的片段,雖然,她都用一種很輕鬆詼諧的語氣談論當初學戲的過程,但我想在接受掌聲的同時,背後付出的心力是沒有辦法用言語形容的。

成功是努力加毅力,我想這就是孫翠鳳小姐成功的關鍵吧。
展開
藍色大門 Blue Gate Crossing
讀者評分
5.0
|
2005/04/22

很久以前,在第四台看過這部小說的電影,但,並沒有看完全,後來,在博客來看到有小說的出版,於是買了一本回家看.

這一看不得了,我又花了錢在博客來買電影的DVD及原聲帶^_^。

個人覺得,電影精彩,但小說更精彩,小說的描述很容易讓人就跟著文字轉為流動的畫面,而且,感覺上書裡的林月珍比電影的林月珍個性更鮮明,雖然主角還是孟克柔跟張士豪,但,林月珍就是一個鮮明的存在,我喜歡書裡的後記1,這裡跟電影裡其實是一樣的,我喜歡這樣的結局,雖然什麼都沒說,但讓人覺得未來有無限的可能。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