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集晴

31則書評

31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4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1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傅科擺:耗時4年!首度根據艾可大師義大利文修訂版全新翻譯!近千則精心譯註!【新譯本+註解本】
讀者評分
5.0
|
2017/03/27

《傅科擺》帶給我們魔幻時空的魅惑。華美詭祕的文句,刺激讀者的視覺,空氣中震盪著無限神祕的因子,任何事都可能發生。作者的目的似不僅在於說故事,他們用撩撥人心的謎句,堆砌繁瑣冷僻的知識,為的是建構、留守一種美好的氛圍─在那兒,有博學深思美麗堅毅的佳人、風度翩翩雍容優雅的貴族、奢華詭麗的建築、幽玄靈妙的儀式、謎樣的話語和手札、如夢的片斷─您說,這不是頗令人嚮往憧憬嗎?
展開
歐亨利短篇小說選【原著雙語彩圖本】(25K彩色)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據說,歐亨利的臨終遺言是「把百葉窗打開吧!讓我再看看紐約,我不喜歡在黑暗中走回故鄉…。」我覺得歐亨利像是一個嘗盡人情冷暖的老頑童,永遠用他悲憫、深情而詼諧的眼眸看著這個世間,用細膩的筆觸寫下一則則才情、哲思、趣味兼具的短篇小說。他在熙來攘往疏離冷漠的都會間踽踽獨行,尋覓獨特纏綿的情感與傳奇、美麗而高貴的心靈、日常生活中令人啼笑皆非卻又發人深省的場景。永遠抱持著樂觀進取的信念,永遠不放棄希望。在故事的結尾,永遠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原來我們每天在街上、在市場邊遇見的人,他們的心和世上所有的名勝古蹟一樣豐富。我們無法旅行回歐亨利創作這些傑作時的紐約,但透過歐亨利的作品,我們重新覓得廣漠人間的最後溫情。
展開
愛的禮物:歐亨利短篇小說傑作選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最後一葉落下後,便是黃昏了。來到這裡,是為了履踐二十年前的盟約。遇見風燭殘年的老畫家,用油彩凝住生命的餘暉。原來菜單裡有破鏡重圓的密碼,而寂寞是化敵為友的契機。聖誕節來時,你要送心愛的人什麼禮物?

歐亨利的小說總是在出乎意料的結局之外,滿滿是溫馨的感動、辛辣的幽默、人類的歡喜與哀傷、人性的高貴與弱點…,讓人拍案叫絕、回味無窮
展開
傅科擺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傅科擺》帶給我們魔幻時空的魅惑。華美詭祕的文句,刺激讀者的視覺,空氣中震盪著無限神祕的因子,任何事都可能發生。作者的目的似不僅在於說故事,他們用撩撥人心的謎句,堆砌繁瑣冷僻的知識,為的是建構、留守一種美好的氛圍─在那兒,有博學深思美麗堅毅的佳人、風度翩翩雍容優雅的貴族、奢華詭麗的建築、幽玄靈妙的儀式、謎樣的話語和手札、如夢的片斷─您說,這不是頗令人嚮往憧憬嗎?
展開
歷史學家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下面這些絮語我本來無意形諸文字,但近來煩亂疲累的心緒迫使我從現實中暫時逃開,轉而關注來自東歐的陰闃鬼影和纏緜情愛,究竟會交織出怎樣的風情?說來奇怪,歐亞歷史中吸血鬼蹤跡的追尋與失落,究竟與我這個困守孤島的人何干?ElizabethKostova筆下那浩瀚厚實的山水素描、異國美食、乃至古老神祕的建築、典籍與歌謠,我連作夢都沒有足夠的想像力夢見他們,但此刻我卻對那個我不曾去過的迢遞時空感到莫名的「離愁」。
展開
魔法覺醒套書(魔法覺醒+血魅夜影)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魔法覺醒》真是本「色香味俱全」的作品。書中充滿多幀色澤豐美神秘的古老煉金術手抄本插圖,暗寓古老元素的相生相剋,解構與重生,讓女主角欣喜若狂、如獲至寶般地撫摩研讀。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男主角珍藏的《曙光乍現》與貫穿全書的《艾許摩爾七八二號》。謎樣之書的追索,讓人想起《風之影》和《歷史學家》,但《魔法覺醒》顯得平易自然得多。你可曾碰過一本自己會嘆息的書呢?

也許是因為作者本身對品酒研究甚深吧,書中不但香氣四溢,更是美食當前,令人食指大動。我好想去男主角帶女主角去的那家隱身在牛津晨霧的咖啡店共進早餐,「每一口食物都冒著熱氣,氣味誘人,香酥的外層和入口即化的的柔嫩內層,搭配得恰到好處。」,也好想品嚐女主角阿姨的拿手炒蛋(蛋裡加了洋蔥、蘑菇、起司,還灑了一些莎莎醬!)和瑪芬蛋糕。喜愛烹飪的人有福了,《魔法覺醒》甚至對「如何宴請吸血鬼來家中作客」提供了實用食譜!
展開
魔法覺醒(平裝)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很久沒看到這樣雅俗共賞得令人驚喜的吸血鬼小說,既有《歷史學家》的古雅,又兼具《暮光之城》的純情和《夜訪良辰鎮》的香豔。作者用輕靈的筆觸融合魔幻、愛情、歷史、品酒、美食、DNA與煉金術,交織勾勒出一個女巫、魔族、吸血鬼混跡其間,充滿無限可能的迷人世界。也或許你本身就是法力強大的巫覡而不自知?只是耐心靜待著命中註定的那人出現,為你解開禁制的咒語?
展開
偷書賊(25萬本紀念版本)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偷書賊》和《為愛朗讀》一樣與納粹德國和閱讀有關,尤其令我想起捷克電影《分道不揚鑣》。但《偷書賊》採取了十分新穎、別緻的敘事方式:以「死神」為第一人稱敘事者,來描述一個小女孩如何透過閱讀與文字的力量,度過了戰火頻仍、顛沛流離的憂患歲月,「一個關於文字如何餵養人類靈魂的獨特故事,一個撼動死神的故事」,見證了人性的偉大與卑劣、光輝與殘酷、人類的可悲、可笑、可愛與可憐。書中夾雜了大量塗鴉、筆記、預言,還有書中書《抖字手》與《監看者》可讀,言語鮮活、意象鮮明,在殘酷而無法逃避的意識中,卻也有著淚中帶笑的黑色幽默。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顏色」的描述與掌握,「世界之大,何處無色,何時無色,豈有一個民族會不懂顏色?」《偷書賊》用樸實、真切的文字細膩描述各種顏色,對應書中的各種情景與人物的心境,讀來自有一種不同的風味。

展開
我願意為妳朗讀(電影『為愛朗讀』經典原著小說)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曾在劉森堯《天光雲影共徘徊》的散文集(整本散文集都是關於文學和電影,我覺得很不錯呢)中讀過一篇〈愛好文學的故事-從「朗讀者」這本小說談起〉。很喜歡文中的這段話:「年歲漸長,逐漸認識到外在世界的浮華虛幻和世事的詭譎滄桑,終究不免庸碌一場,不覺愈來愈往自己的內在世界退縮,從而再度在那裡瞥見到文學所散發的熾熱光芒,那無疑正是最佳的避風港。」這段話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朗讀者」(The Reader)就是《我願意為妳朗讀》,後來改編成電影《為愛朗讀》,由金獎影后凱特溫斯蕾和《英倫情人》雷夫費恩斯主演。這本書是以一個德國青少年的成長、追尋、啟蒙歷程為經,以文學經典作品的朗讀為緯,以納粹德國的罪惡與救贖為背景,悠悠講述一個特異的情愛故事。書本的朗讀,在一開始似乎只是男女主角調情、挑逗的戲碼與儀式,卻為往後故事的鋪陳與真相留下了伏筆。
展開
謎樣的雙眼【電影書衣限量珍藏版】:《沉默的雙眼》電影原著小說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謎樣的雙眼》最令我心驚的,不是痴迷的畸戀會如何扭曲人性、不是腥風血雨的政治迫害、也不是書腰上號稱「超乎想像的駭人結局」(其實那個結局早就在之前的對話留下伏筆,多多少少是可以預料到的)。而是生命會因為某一件事而互相糾結、甚至從此停滯不前…,以及記憶之無法自控。

透過人稱、視角的互換、時序的跳躍,呈現更加豐富的層次感與閱讀趣味。時而是以「全知」的觀點看著「現在」的男主角,看他如何飽受過往記憶的糾纏與暗戀之苦、下定決心寫書、又猶疑著該如何揀選用字、開端與結局、是否該鼓起勇氣向女主角告白;時而是以男主角的第一人稱,這又分為「現在的第一人稱」以及「過去的第一人稱」;讀者彷彿在男主角所創作的小說書裡書外出入移動著,有時與男主角並肩辦案、一起寫作,有時卻又以旁觀者的角度冷冷照看著書中關於罪與罰、記憶與愛情的追索與叩問。瀰漫著沈重的無奈感:人無法掌握自己的記憶,無法改變自己的嗜好(有好終須累此生,果然)。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在悲劇發生以後,也缺乏足夠的智慧與勇氣走出來。無法控制自己去愛一個人或不愛一個人。最終,書寫似乎是唯一的救贖,於是我們有了《謎樣的雙眼》。

展開
時間的女兒【經典新譯本】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對我而言,這本「推理史上第一奇書」的趣味自然不在那一大堆難以分辨的人名,那些錯綜複雜的英國史實,甚而也不在Josephine Tey以嚴謹考證精神創作推理小說的特殊書寫風格,或是挑戰William Shakespeare和Thomas More的權威。而在於,《時間的女兒》提醒了我,引領我去思考我們所認知的歷史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人類歷史記憶的建構和解消又是怎麼一回事。從前讀歷史故事時,我們習慣把裡面的人物分為好人和壞人,劉備是好的,曹操是壞的,同盟國是好的,軸心國是壞的,這樣不但容易記憶,而且也增加了閱讀的樂趣。可是,這些好壞的觀念判斷,這些我們信以為真的「歷史」,其實都不是我們自身的體驗,而是「被告知」的。就像後現代的思想家會說:「……我們被告知過去的歷史與未來的(將會發生的)歷史……,於我之外有一個超越的主觀(先驗的理性)可以看到我自己所不能看到的時間序列,於我們之外有一個歷史家告訴我們『我們的歷史』。」
展開
有時候很想要問為什麼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一本描述人生的疑問、停頓與轉折的小說。關於人生失去的準備,關於夫妻、手足與朋友之情。覺得這本書還不錯的原因,除了書中幾位主角的心境和我不謀而合以外,連配角都能用十分簡鍊的篇幅塑造得十分立體具血肉。雖然這本書的主題是「失去」與親人遭逢意外的打擊,但很巧妙地揉合了許多元素,用筆平實真切,不至於太感傷或太灑狗血,也不大強調心靈勵志或人性的堅強、樂觀,反而忠實呈現了人類的脆弱與「有限性」、婚姻與家庭的相互扶持與羈絆…。書中揉合的元素包括好萊塢的浮華虛幻、阿拉斯加的荒野求生、父母、子女、手足的關係、青澀的初戀、…,甚至還有些許推理懸疑小說的氛味!
展開
發光體(上下)套書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基本上是把同一個故事用三種敘事手法呈現:第一種是書中12個「恆星」角色分別向男主角述說他們的所知片段;第二種是法庭交互詰問;第三種是把時序回到先前,用「行星」角色的角度重建一些環節與現場。和紐西蘭十九世紀淘金熱的史地背景緊密結合,也寫活了當時的市井生活與淘金的技術細節。營造浪漫懸疑的復古氛圍,在這繁複緜長的紐西蘭山水捲軸中,有政客、淘金客、駭特(不是駭客喔);有追尋者、復仇者、逃離者;有船上淌血的幽魂、有不翼而飛的貨箱與子彈、有遨翔天際的信天翁、有命中註定、好事多磨的戀人…。
展開
她的對稱靈魂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神秘浪漫的氛圍、詩意細膩的場景描繪、家族的秘辛、幽冥兩隔的情愛立刻攫住了我。看似離奇荒誕的情節,在足夠份量的細節性描述下,竟也有了現實的肌理及令人喟嘆的力道。作者Audrey Niffenegger本身就是視覺藝術家與高門墓園的導覽員,無怪乎在描寫墓園景致方面讓讀者恍若身歷其境,對墓園歷史文化娓娓道來、纚纚如貫珠。

人死了以後去了哪裡?變成什麼?情愛真能跨越生死的隔閡?死而復生、借屍還魂是否可能?一個人類、貓咪與鬼魂共處的家居生活將是如何?萬一鬼魂只是無法離開的過去碎片呢?如果能暫時脫離軀殼,徹底擺脫所有過去與制約,讓周遭的人誤信你已逝去後,再以新身分復生開展新生活,你會願意嘗試嗎?…《她的對稱靈魂》將這些耐人尋味的元素與叩問,以巧妙的手法縫合在一起(啊,書中的華倫婷娜正是鍾情於女紅),寫成一部饒有興味的故事。
展開
刺蝟的優雅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特殊的敘事手法與觀點確實令人耳目一新,冷眼旁觀虛華人世的「非典型門房」與「早熟女孩」,在日常生活式的細膩描述中閃現犀利的洞見、辛辣的諷刺、些許詩意、些許哲思、些許自命不凡、好為人師、憤世嫉俗、或自卑或自負的情結。因為我也是寫日記的人,所以芭洛瑪兩本截然不同風格與關注的日記能博我會心一笑。《深刻思想》是仿日式徘句的吉光片羽,《世界動態日記》則以滑稽、甚至漫畫式的停格筆法捕捉稍縱即逝的動作。前者中我最喜歡第十一章關於樺樹的詠歎,後者中則以唯一描述非人體動作的第七章最令我印象深刻。
展開
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是我近期所讀的作品中「電影感最強且最容易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不但用簡鍊的篇幅塑造出鮮明生動的角色,自然融入情節當中,更是集浪漫、動作、史詩、戰爭、懸疑等多種類型片之大成,揉合多種迷人的電影元素:有壯闊豐美的場景、驚險刺激的冒險叛逃、爾虞我詐的諜海鬥智、亂世裡或淒美或香豔的情迷…。


《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正是這樣一本能讓讀者「聽到」音樂,又「感受」到溫度的精彩作品。女主角有紀一出場正是細雪紛飛的場景,「寒風刺骨。沒人的房間裡頭,溫度鐵定相當冰冷。就算點了爐火讓房間回暖,也得花上至少三十分鐘才能暖和起來。」冷冽的雪季,烘托出女主角的堅毅與美麗。男主角登上澤捉島時,自也是經歷一番寒徹骨:「他感覺自己就像正從玻璃碎片中走過一般,在皮膚的表面,彷彿有著無數撕裂切割的傷痕,每一道傷痕,都讓他感到冰冷而刻骨的痛楚…。」不知怎的,這段描述卻讓我想起《長路》中末世荒涼酷寒的海濱場景…。
展開
漂離的伊甸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推理小說迷對於「杜邦+我」、「福爾摩斯+華生」、「白羅+海斯亭」的探案搭檔組合自是很熟悉了。《沈默的羔羊》系列中的「女警+殺人魔」、《龍紋身的女孩》中的「記者+駭客」讓讀者開始見識到不同的「合作」型態。Tess Gerritsen獨樹一幟採用「雙女主角」的角色設定,兩個各有所長、各擅勝場的女子以彼此的專業合作無間,揭開一樁樁迷離曲折的奇案。不同於一般對女偵探易有的「女強人」刻板形象,Tess Gerritsen以女作家特有的細膩角度,在緊湊的劇情之中,不著痕跡地融入兩名女主角各自的身世、家庭、生活、個性與婚戀,使兩位女主角更加可親可愛。
展開
祭念品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Tess Gerritsen擅長多條故事線穿插的敘事手法,時空跨度甚大、看似不相干的古今兩條主線,隨著劇情的進展,巧妙地融合呼應為一。結局更常有出人意表的轉折,有「一案多破」的驚奇,再回顧之前的鋪陳,卻發現作者早就埋下伏筆,絲毫不覺突兀。除了情節的安排獨具匠心,Tess Gerritsen對場景、氛圍的生動描繪更讓讀者宛若身歷其境。隔著迢遞的距離,我們依然可以感受到《梅菲斯特俱樂部》的冷度:「她獨自站在夜裡,任由雪花輕落在沒有帽子遮覆的頭上。…她踩落在剛落下的粉狀細雪上,雪花像白羽般在靴子前飄散。」和《祭念品》的熱度:「下車後,他們踏進濕黏的暑氣。瑞卓利原本就不乖的深褐色頭髮被烘成毛燥的泡麵。…八月是在熱如餘燼的柏油路面上舉步維艱。」、「在新墨西哥州的驕陽之下,黑色路面熱如烤盤,火氣蒸騰。…幾秒之間,汗珠立刻布滿她的臉,沙子似乎熱到足以燒穿皮鞋。沙漠的太陽亮得令人眼痛。」
展開
摧魂者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摧魂者》可謂居於《治療》與《記憶碎片》間承先啟後之作。《摧魂者》中的人物談起《治療》中的拉倫茲醫師有如悠悠講述一則鄉野奇譚,其中一名角色更延續至《記憶碎片》中再度出現,這或許也是一種另類的「置入性行銷」吧?《摧魂者》是費策克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也許因為我是喜歡猜謎的人吧。「幾處高燈掛粉牆,人人癡立費思量;秀才風味真堪笑,贈彩無非紙半張。」《摧魂者》正是一本以「謎語」串起的小說,讀者與書中人必須一一解開謎語,才能得知「摧魂者」的真面目。而且書中的謎語安排都饒富深意,暗藏著破案的關鍵,這讓我覺得《摧魂者》是費策克的作品中最適合改編成電玩的一本小說。
展開
遊戲
讀者評分
5.0
|
2015/09/08

在費策克的作品中,最適合拍成電影的應該就是《遊戲》吧。果然慕尼黑Goldkind Film已經買下電影版權開拍中。目不暇給的緊湊劇情,明快的節奏感與張力,人質挾持、警匪對峙、談判鬥智、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遊戲…,這一切不正具備了賣座電影的元素,更讓人回味起《終極人質》、《謊言終結者》等影劇作品的經典橋段,尤其歹徒一步步逼甫受喪女之慟、酗酒又意圖輕生的談判專家伊娜揭露自身內心、家庭的隱私,更酷似《沈默的羔羊》的況味。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