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1
user-img
Suz

3則書評

3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3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屁屁偵探讀本11 新的怪盜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8
終於等到屁屁讀本新的一集!看到屁屁偵探被壞人限制行動還有點擔心,幸好最後沒事。話說,故事裡的反派人物怎麼有點熟悉……
展開
一位女士的畫像
讀者評分
3.5
|
2024/09/24
若說《碧廬冤孽》是以白描敘事,《一位女士的畫像》可見亨利•詹姆斯有如畫家工筆般,一筆一劃多層次地刻畫人物性格,端看形容古怪的、好奇的、厭世的、虛偽的,就能從人物喜好、思想言行和他人的觀察中有好幾種寫法。層層堆疊,讓人物在讀者心中栩栩如生。

譯筆方面,除極少部分中國用詞外,其餘無礙閱讀。書中對話內容,不知是否是十九世紀人說話習慣,擅於口是心非、拐彎抹角。簡單一句回話,讀時不免要從正反兩面推敲,才能明白此話的真意。這大概也是閱讀英國經典文學的另種樂趣吧。
展開
死囚的最後時刻:我在美國最惡名昭彰的監獄擔任死刑見證人的那段日子
讀者評分
3.0
|
2019/08/19


出自於對書題材的好奇,看了《死囚的最後時刻》,這是一本在美國最惡名昭彰的高牆監獄 ─ 德州亨茲維爾監獄 ─ 擔任死刑見證人蜜雪兒‧萊昂斯所寫的紀錄。

我斷斷續續讀完,帶書去了一些地方,初見書封,有些人會直接和我討論「支持死刑還是廢除死刑」的議題。然而,與其說這是一本討論支持死刑存廢的書,它更接近是記者蜜雪兒‧萊昂斯在德州刑事司法部擔任近三百起死刑見證期間,對她人生的影響與對死刑及死刑犯的看法。

「在監獄工作,不是只有目睹死刑。」一本死刑見證的紀實內容,除了關於監獄內獄警和死刑犯的日常、死刑執行外,我們可以有更多想像。例如:「越獄」,現實是否真如電影情節那樣。書中提到一位死刑犯,越獄時,將雜誌和硬紙板塞在衣服底下,像是穿著一副盔甲,使他得以翻越兩道刺網圍籬而不被刮傷,但也因為身上塞得太厚重,使他逃亡過程,自橋上跳入湍急又深的河水時,馬上就淹死了。

萊昂斯在監獄工作中,主要在死刑犯排立行刑日後,訪問死刑犯並與他們聊天,接著見證死刑的執行過程。在訪問死囚的過程,遇過曾讓她惋惜因一念之差犯下大錯的未成年死刑犯拿破崙‧比茲利(Napoleon Beazley),以及也曾有驚險的時刻:

「在赫南德茲被處死的那一天,我用西班牙語和他交談。他告訴我,我讓他想起他的女兒。接著他向我伸出手,我當場呆住了。一年前,一位七十八歲的牧師到死囚室探望一位名叫胡安‧索里亞(Juan Soria)的死刑犯。當索里亞要牧師和他一起禱告時,牧師把手放在牢房的送飯口裡。索里亞用力一拉,把他的手臂扯斷了。……」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監獄裡的食物,像是「馬桶酒」─ 犯人在監獄馬桶裡釀出來的酒,以及「最後一餐」。負責為犯人準備最後一餐的是一位名叫布萊恩‧普萊斯(Brian Price)的犯人,過去是為搖滾樂手,監獄裡一名受過正統訓練的廚師較他如何做菜。曾經有劇組在監獄拍普萊斯的紀錄片,當時他煮的是起司通心粉,萊昂斯:「那是我吃過好吃的通心粉。」

蜜雪兒‧萊昂斯在德州刑事司法部十一年的工作期間,面對死刑,無法迴避人們詢問她「支持死刑或廢死」的議題,她說:「和許多社會議題一樣,除非直接影響到自己,人們都傾向不去參與。對大多數德州人來說,死刑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偶爾會在晚餐聚會上引發爭論。」而對於見證死刑過的他們而言,死刑卻是具體的事實。「在我目睹過的死刑當中,有些人我覺得不應該被處決。但我可以這麼想,是因為他們沒有奪走我任何東西。」

蜜雪兒‧萊昂斯寫下《死囚的最後時刻》,讓死刑不單只是「抽象的概念」,更甚,希望可以讓支持「死刑」與「廢死」的人們,因更了解死刑的過程,而多一份思考。

關於這點,我看完書後,依舊沒有答案…。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