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Lonyueh

23則書評

23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5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3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面對難解的問題時,

很多人的直覺是不斷地思考「有什麼解答」

但其實,我們可能需要從更根本的「問題」著手,

當我們重新思考自己提問的內容,

我們也就是將自己從既有的問題框架中跳脫,另闢蹊徑。

好比說如果路上有一顆大石頭擋住我們去路,

我們除了問「如何移除這塊石頭」外,

也可以重構問題,改問「如何到達目的地?」

那我們的解答可能就有「繞路」這個額外的選項

越熟練於重組問題框架,

也就越能拓寬自己解決問題的眼界和可能性。
展開
全領域設計全集:將想像化為設計&讓印象瞬間成形
讀者評分
4.5
|
2025/02/02
在做設計時,

我們有時會需要不同的風格,

但我們不太可能一口氣就掌握所有的設計風格。

這本書提供了各種不同風格設計的範本,

讓讀者可以在需要的時候,

找到需要的風格,

看是當作參考或是直接套用都可以。
展開
具體抽象思考術:【日本亞馬遜最暢銷商業書TOP1】高手這樣切換邏輯,AI時代最強武器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有些人講話會給人太過空泛或簡略的感受,

有些人則是會給人太過瑣碎沒有重點的感受,

這些可能都是在思考或傳達上,沒有掌握好抽象和具體之間的拿捏。

我們需要依照不同的情境或需求,

在抽象和具體之間往返,

這本書針對抽象和具體探討,

讓我們對於抽象和具體的關係有更深的認識,

知道什麼時候該抽象,什麼時候又該具體。
展開
這樣聚會,最成功!美國頂尖會議引導師,帶你從策劃到執行,創造出別具意義的相聚時光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我有一些規劃聚會的經驗,

包括同學會、讀書會、演講。

但很多情況下,

我就只是把該有的要素安排到位而已,

好比說像是場地、設備、聯絡與會者等等。

但其實我並沒有認真思考「我想透過這個聚會達到什麼目的」以及「我該如何達到這個目的」。

我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有同樣的問題。

這本書提供了從事前的發想到執行的過程。

其實我認為這種「思考過目的」的聚會設計思維,

不僅可以用在比較正式的聚會,

也可以用在像是同學會、慶生會或是過年親友聚會等比較軟性的聚會。

讓這些聚會可以更具意義、更有記憶點。
展開
為何信任科學:科學的歷史、哲學、政治與社會學觀點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很多人會誤將「既有的科學理論」和「科學的本質」混淆。

於是就會有各種題偽科學辯護的說法,

好比說像是「科學的理論也不一定對」、「科學的理論老是被推翻」

有些人會用這些理由拒絕科學的解法(好比說不信任醫生拒絕就醫)

有些人則會用這些理由進行詐騙(好比說販賣一些偽科學保健品)

如果我們能正確地掌握科學的本質。

我們就更能清楚地看清偽科學的說法有什麼問題,

以及應該要怎麼反駁。
展開
成功人士都在做!鍛鍊大腦的超呼吸法:用呼吸控制自律神經,改善腦疲勞+腦缺氧,工作表現全面提升!
讀者評分
4.5
|
2025/02/02
雖然說呼吸法並沒有像初代JOJO或是鬼滅之刃那麼神。

但學習呼吸法也是有消除疲勞、改善心情、提升工作效率等效果。

這本書提供了各種不同呼吸法,

讓讀者可以依據不同的需求採用。

一開始讀可能會覺得好多種,

但其實也不用急著背起來,

在自己有需求時練習即可。
展開
微壓力:小情緒如何累積成大問題?巴布森學院全球領導力教授 ✕ 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 重磅力作!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這本書談的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微壓力」,

相較於明顯可辨識的壓力,

這種微壓力雖然分別來看不起眼,也不會造成立即性的影響。

但也正因為這樣,

人們很容易忽略掉這種微壓力在長期累積下會造成心理和健康的破壞。

生活中有不太友善的人際關係,

或者在不太友善的職場中工作的人,

特別需要注意這種「微壓力」
展開
The Dark Pattern 暗黑模式|欺騙使用者心理與行為的設計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現代人應該有不少購物行為都在網路上進行,

甚至有很多人可能在網路上購物的比例還遠超過實體店面。

但也正因為這樣,

網路電商也設計出一系列針對人類心理特性的銷售技巧。

其中有些技巧可以說不太道德,

或者說,可能會讓你做出一些不符合自身需求的消費行為。

而這些技巧在本書稱之為「暗黑模式」。

讀過以後也回想到自己確實也有一些受到「暗黑模式」而做出不必要消費的經驗。

以網路購物為主要消費管道的人都應該要了解這種知識。
展開
開始分心,就是快要變強了:哈佛醫學院的「思緒漫遊」講座,如何用分心提升思想的廣度與創造力,還能使心情平靜而愉快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這本書在談的是「分心」,

或者說是大腦的「漫遊狀態」,

已經有不少作品有提到過,

這種「漫遊狀態」常常是產生靈感的時候。

不過這本書更進一步,

先探究漫遊狀態中,

我們腦中到底真正閃過了哪些內容。

再來我覺得最驚艷的部分是,

漫遊狀態不僅和創意有關,

也和情緒有關。

漫遊的模式會影響情緒,

反之,情緒也會影響漫遊的模式。

我們可以透過刻意的「發散性漫遊」來讓自己心情變好。
展開
想法誕生前最重要的事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如何想出吸引人的創造性點子呢?

點子始終給人難以捉摸的感受。

有不少作品會提出一些思考工具。

這部作品則是作者分享他各個實務經驗的故事。

透由這些故事告訴我們靈感要怎麼產生。

我自己也很喜歡讀各種創意思考框架的作品。

但這種帶有「故事味」的作品也有不同的啟發。
展開
專業編劇養成術:透過具體的練習,真正學會撰寫劇本的方法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這本書和我讀的其他編劇書籍不太一樣。

內容並非從三幕劇或是起承轉合等架構下手。

作者告訴我們如果只是知道這些架構,

可能可以寫出一個架構完整的劇本,

但這離「有趣好看的劇本」還有一大段距離。

取而代之的,

作者強調想成為好的編劇家應該要「多看好作品」,

並且還要分析這些好作品。

讓「好作品應該具備什麼」在腦袋中長成一種直覺。

在我看來,

這種原則不只在寫劇本成立,

在所有的創作技能都適用。
展開
不便利的便利店
讀者評分
4.5
|
2025/02/02
一般來說,

在便利商店的消費流程遵循著固定的流程,

店員對顧客所說的話也幾乎都有固定套路。

但這間便利商店則是從一個神祕的流浪漢被雇用進來以後,

產生了店員和顧客的非標準化互動,

也在這些互動的化學變化中,

解決了每個人面對的困境。

我很喜歡這種風格的內容,

其實貫穿本書的「神秘流浪漢真實身分」反而不是我覺得精彩的部分。
展開
歡迎光臨夢境百貨:您所訂購的夢已銷售一空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我很喜歡這本書設定的世界觀,

夢境可以透由購買來體驗。

不同的夢境類型對應不同的慾望需求。

不過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我還不至於這麼驚豔。

這本書不只夢境的購買方和銷售方,

還包括了製作夢境的「製夢師」

也就是說,

這本書有三種角色:「消費者」、「銷售通路」、「製造商」

裡面還有銀行和金融的元素。

這種世界觀是有潛力發展成系列作的。
展開
思考力地圖:打造一顆靈活運用邏輯與直覺的頭腦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關於「思考方式」,

有相當多的作品在談,

不同的作品強調的面向不同

好比說有的作品強調「邏輯思考」,有的作品則強調「直覺思考」

有的作品則介紹不同的思考模型。

不同的思考方式或是模型,

有各自的優點和限制,

掌握這本書談論的各種思考方式,

以及這些思考模式之間的關係後,

再去讀其他各種思考方法的作品,

你可以從更宏觀的角度來掌握你所讀的作品。
展開
原子思考:減少80%的無效努力,增加1000%的驚人成長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這本書的核心概念,

就是將看似棘手的大問題,

透過拆解成小問題的方式來解決。

面對太複雜或是規模龐大的問題,

我們會遇到兩個困境,

一個就是感到壓力和恐懼,

另一個就是不知道從何下手。

但如果能夠將這些大問題,

拆解成許多的小問題,

我們面對這些小問題就不再感到不知從何下手。

再將這些小問題各個擊破的話,

原本的大問題也就解決了。
展開
矛盾思考:翻轉兩難情境,找到問題的新解方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網路上流傳一句話叫「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兩個都要」

我們面對的很多困境,

往往就在於我們有許多不同的渴望,

而這些渴望卻又會彼此矛盾衝突,

正因為無法兩全其美,所以才會造成我們的困境。

但真的無法兩全其美嗎?

其實可能是我們受限於既定的框架。

這本書提供了幾個策略來跳脫這樣的困境,

讓我們可以跳脫框架,

達到兩全其美,甚至開創出新的局面。
展開
矽谷流鋼鐵般的自我肯定感:科學實證,矽谷菁英的3步驟情緒清理法,成為自己的終生盟友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我們東亞的文化普遍強調謙虛和謹慎。

但以現代社會來說,「自信」可能更為重要。

我們可能會覺得「自信」要不來自於外在成就,

要不就來自於天生個性或家庭養成。

但其實書中這種所謂的「自我肯定感」

是可以透過後天自我養成的。

書中以「言詞」、「思維」、「行動」三者所構成。

這三者是相互強化影響的。

對於感到自卑,想要培養自信,改變人生的人。

這本應該很有參考性。
展開
精準提問:找到問題解方,培養創意思維、發揮專業影響力的16個提問心法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提問」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也有很多用途。

這本書的「提問」著重於「了解他人」

除了作者本身的提問架構以外,

裡面有大量的訪談案例。

以及作者如何從學員的「原始問題集」修正為「良好的問題集」案例。

讓讀者可以更好掌握如何改良自己的提問方式。

這種能力不只可以用於訪談,

更可以在人際溝通以及解決組織內部的問題有幫助。
展開
內在動能:破除「贏在起跑點」迷思,建立成功態勢、掌握人生軌跡的成功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這一本書是「讓你成功養成好習慣,戒除壞習慣」這類型的作品

不過在本書,並不以常見的「習慣」為核心概念。

而是環繞「動能」這個概念展開,

對於習慣的養成,

大多人的直覺反應會以「堅持」為核心精神。

但我相信不少人都有許多失敗經驗

在本書則是將人的行為區分為「短期動能」和「長期動能」。

要養成好習慣,我們確實需要持續不斷地執行。

但並不是將重點放在「訂定目標」和「堅持」,

而是著重於「開始」和「行動」。

我在購買本書之前,

已經用這種精神養成運動習慣和飲食控制,

並且成功減重5公斤。

讀過本書以後,

也確認這套方法適用於我,

將來也會繼續用這種方法培養其他的好習慣。
展開
培養質疑思辨力:為了活得自由,美好人生的實踐法則
讀者評分
5.0
|
2025/02/02
這本的書名雖然有「質疑」,

但我認為在書中的內容應該比較接近「提問」

能夠掌握不同的提問類型,也就能掌握不同的思考方向。

我認為這本書最核心的價值,

就在於第三章和第四章,

第三章談「質疑的種類和作用」

第四章談「決定質疑的方向」和「改變質疑的規模」

大多人多少都會提出疑問,

但通常也都有一些特定傾向或是偏好,

本書第三章和第四章可以讓你比較有條理、有系統地掌握自己的提問傾向,以及缺少的提問面向。

後面章節提供的培養質疑能力和透由現實生活的案例示範也很有參考價值。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