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Roger

28則書評

28本書評分

3位追蹤者

89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Temeraire
讀者評分
4.0
|
2025/04/06
這部奇幻小說,曾獲得2016年星雲獎最佳小說、雨果獎最佳小說決選作,代表寫作與故事本身,都就具有相當優異水準,是值得一看的作品。

本書的作者為女性,能以女性思維出發,劇情中的女主角,內心經常出現各式小劇場,呈現出女性內心世界的豐富性。同時,書寫文筆也以有趣幽默展現,閱讀時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故事的背景設定,是架空的西方中古歐洲封建社會,而故事的世界觀,是以黑森林侵蝕人類領地,人類藉由少數巫師對抗。從故事架構來看,劇情發展可以是廣大的,應該能擴寫成的,但可惜的是,本書為單一冊完結,無法充分擴展劇情,也造就了收尾過於倉促,故事戛然而止,有些草率結束。

整體而言,仍是一部可以一看的非青年類型的奇幻小說。
展開
難哄【上中下套書】:Netflix熱播同名電視劇原著小說
讀者評分
5.0
|
2025/03/02
這部小說「難哄」,與姊妹作「偷偷藏不住」,都是我最喜歡的現代愛情小說之一,在我個人心目中,是名列前五名的優秀佳品,推薦一看。

兩本書的描述手法相當細膩,男女主角間的情感互動,細水長流般的逐步堆疊,雖然沒有一見鍾情般的轟轟烈烈,但感情逐步積累的過程,讓讀者有細細品味的餘韻感,感受更加深刻難忘。

兩本書的人物角色立體飽滿,人性反應相對真實,具有人物的真實感,不會有卡通化的角色反應,讓讀者更容易沉浸在角色中,跟著角色的遭遇與心境,一同經歷歡喜與痛苦。

兩本書的故事情節推進精彩,雖然難免有巧合遭遇,但情節營造合理合情,不會讓讀者有出戲般突兀感。

兩本書有趣的部分是,本書「難哄」的男主角桑延,是另一部姊妹座「偷偷藏不住」的女主角桑稚,是親兄妹的關係,兩書的劇情時間點,經常有彼此交錯情況。在前後閱讀兩書時,有相互補足劇情的效果,從其中一本書的次要劇情,可以連結找到到另一本書的主要劇情,作者巧思之處頗有意思。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除了是以愛情為主軸之外,也涉及了內心創傷的主題。人物不是傻白甜,愛情不是唯一目標、人性不是童話般的美好,故事的很大篇幅,也涉及了社會與人性的寫實黑暗面描述。

女主角溫以凡再次重逢男主角桑延之際,不是只有談情說愛而已,更有勇敢面對過去的內心創口,彼此救贖受傷已久的心,隨著角色的內心成長與救贖,讀者也可以跟著有所體悟與省思。因此,對於本書「難哄」的感受,比起姊妹作「偷偷藏不住」,個人覺得更勝一籌。
展開
偷偷藏不住【上中下套書】
讀者評分
4.5
|
2025/03/02
這部小說「偷偷藏不住」,與姊妹作「難哄」,都是我最喜歡的現代愛情小說之一,在我個人心目中,是名列前五名的優秀佳品,推薦一看。

兩本書的描述手法相當細膩,男女主角間的情感互動,細水長流般的逐步堆疊,雖然沒有一見鍾情般的轟轟烈烈,但感情逐步積累的過程,讓讀者有細細品味的餘韻感,感受更加深刻難忘。

兩本書的人物角色立體飽滿,人性反應相對真實,具有人物的真實感,不會有卡通化的角色反應,讓讀者更容易沉浸在角色中,跟著角色的遭遇與心境,一同經歷歡喜與痛苦。

兩本書的故事情節推進精彩,雖然難免有巧合遭遇,但情節營造合理合情,不會讓讀者有出戲般突兀感。

兩本書有趣的部分是,本書「偷偷藏不住」的女主角桑稚,是另一部姊妹座「難哄」的男主角桑延,是親兄妹的關係,兩書的劇情時間點,經常有彼此交錯情況。在前後閱讀兩書時,有相互補足劇情的效果,從其中一本書的次要劇情,可以連結找到到另一本書的主要劇情,作者巧思之處頗有意思。


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將少女單戀的心路歷程,細膩真實的描寫出來,無論是痛苦還是喜悅,都讓讀者感同身受。女主角桑稚,在經歷多年單戀男主角段嘉許之後,仍義無反顧的傾聽內心的真實感受、勇敢的面對各種不利因素,在彼此真心關懷與互動中,兩顆心越靠越近。

雖然對於本書「偷偷藏不住」的感受,比起姊妹作「難哄」,個人覺得稍遜一籌,但依舊是引人入勝的佳作。
展開
輝達之道:黃仁勳打造晶片帝國,引領AI 浪潮的祕密
讀者評分
4.0
|
2025/03/02
這本書是由美國財經記者撰寫的輝達企業歷史,作者文筆流暢清晰,閱讀上相當舒適,是一本水準之上的商業書籍,值得一看。

本書的主軸是介紹輝達企業的發展史,也正是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的企業領導史,作者以黃仁勳的眾多員工與下屬的訪談記錄,以第三人視角來彙整而成,精簡扼要的描述輝達三十多年的大致發展。

可惜的是,首先,本書不是傳記或回憶錄,沒有黃仁勳本人的第一人稱視角,而是透過側寫方式為主要描述手法,少了黃仁勳本人現身說法的身臨其境感。其次,本書以輝達企業的重大事件描述,雖然以員工的不同視角來串起事件的始末,但少了以人為本的故事性手法,稍有制式的編年史感受。再則,因為本書篇幅關係,無法完整收錄輝達三十年的點點滴滴,摘要式的著重描寫,內容節奏雖然快速,但少了細品回甘的餘韻感受。

雖說如此,本書仍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商業書籍,尤其對輝達有興趣的讀者,仍有許多可看之處。

輝達的成功之道,建立在執行長黃仁勳個人的獨特領導風格:
(1)以身作則的全年無休加班(以精力充沛,來全心工作)。
(2)追求最快最優的成果(光速般的創新力與執行力)。
(3)不留情面的批判(要員工勇於承認失誤、從錯誤中學習)。
(4)追求長期的成長而非短期的股價(以不動搖的抗壓力,來持續支持研發與巨額投資)。
(5)提供優渥的福利與股票分紅(以低離職率,來留住人才)。
(6)扁平式企業的組織與管理(減少企業內鬥搶功、企業辦公室政治,來確保創意傳達與溝通交流)。

總而言之,輝達之道,就是,黃仁勳之道。

輝達的成功,與黃仁勳密不可分,黃仁勳的個人領導,成就了輝達的成功。然而,黃仁勳也將會是輝達的單點故障(一人故障,則全體故障),擔任高科技業最長久的30多年執行長一職,如今也已經年過60歲,這種獨特而無法複製的領導模式,將會是未來接任者的最大挑戰。
展開
何以帝國:跟著錢走,看見不一樣的中國史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0
作者是財經學教授,本書的第一個特點是,書中所引用的文獻資料嚴謹,大都是古代文獻與現代專書,歷史事件與內容切實。

本書的第二個特點是,在詮釋歷史事件時,以財政角度解釋,針對既定的歷史評價之外,增添了另一種觀點與視角,非常有意思。

例如:宋朝名將岳飛十二道金牌的退兵史實,除了傳統認定的精忠報國因素之外,多了財政的現實因素解釋。書中所言,岳家軍光是一年軍費的占比,就超過宋代朝廷一年總收入的10%以上,由於朝廷徹底掌控軍費,等同控制軍隊的命脈,無糧無草無軍餉,導致不退兵也不行。

總體而言,這是一本有趣的歷史書,以財政角度解釋,中國古代在歷經了城邦時代(人頭稅)、帝國時代(土地稅)、現代時代(商業稅),三種不同稅制的轉變過程與結果。同時,以財政危機因素,作為朝代滅亡的重大因素之一,解構出不同於傳統的歷史評價,這部分很有趣。
展開
張忠謀自傳全集(上下冊)
讀者評分
5.0
|
2024/12/13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自傳書,對於張忠謀人生以及臺積電的創立與發展,感到興趣的讀者,頗值得一看。


自傳上冊於1998年出版,主要描述張忠謀30多歲之前的人生。首先,描述孩童時期,在中國動盪的歷史大時代裡的遷徙奔波。

1931年,出生於中國浙江寧波;1932年(2歲),居住於中國南京;1937年(6歲),因中日戰爭而移居於英國統治的香港五年;1941年(10歲),在珍珠港事件之後,仍居住於日本佔領下的香港;1943年(12歲),移居中國重慶;1945年(14歲),於對日抗戰勝利之後,搬至中國上海。

接著,記載國共內戰惡化之後,於1949年(18歲),移居美國後的求學時期。歷經哈佛大學的一年探索,而後轉學考至麻省理工學院,順利攻讀學士與碩士學業。

最後,因為博士考試失利,於1958年(27歲),初入德州儀器工作,又因為在職場初期,獲得「無法拒絕的機會」—德州儀器的全額就學補助,因而短暫的留職停薪,至史丹佛大學完成博士為止。


自傳下冊於2024年出版,主要描述張忠謀30多歲之後的人生,從30多歲的意氣風發,至90歲的遲暮年老。下冊的出版時間,雖然晚於上冊,長達26年之久,仍舊呈現出超過半個世紀的精彩人生。

自傳下冊的前半部,主要描述在美國的德州儀器篇。張忠謀在德州儀器任職,開啟與改變上半人生。自1964年(33歲)開始,陸續擔任鍺部門、矽部門、半導體部門之總經理,再至1972年(41歲),就任半導體集團之總經理暨全球副總裁。1980年(49歲),擔任品質與生產力總監。

而後,在沒有預警、沒有解釋之下,被德州儀器最高層連降四職等,最終,隱忍到價值兩百萬美元的股票承購權到期後,於1983年(52歲)自行離職,結束25年的德州儀器職涯。

自傳下冊的後半部,主要描述在臺灣的臺積電篇。張忠謀在「與命運的約會」中,受邀來臺灣開啟與改變下半人生。首先,於1985年(54歲)至1988年(57歲),擔任工研院之院長。同時,於1987年(56歲),兼任工研院之衍生公司—臺積電之創辦人暨董事長。

最後,逐一呈現出1987年的創辦過程、1997年的興起過程、200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奮鬥過程、2017年之後的尖端技術領先過程。至今,已累積近40年的臺積電職涯。


本書自傳以張忠謀的個人視角,一字一句的親自闡述了自己人生的過往。見證了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興衰;建構了臺灣半導體興起;表述了臺灣政府官員,對半導體發展的影響(李國鼎科技政委…等人)。

尤其針對臺積電的草創艱辛、研發與行銷挑戰、咆哮起飛歷程…等等,多有著墨。詳細紀錄了臺積電的發展歷史,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相信也能讀得津津有味。
展開
武道狂之詩 卷一 風從虎,雲從龍
讀者評分
4.0
|
2024/12/10
這部武俠小說,整體上算是值得一看的,但遠不如金庸、黃易、孫曉的武俠小說引人入勝。

本書的特色是,對武的描述,多有著墨。作者本身是學武出身,對於動作與發力的細節,比起飛簷走壁,比較接近真實武術。

可惜的是,故事發展有些虎頭蛇尾,前期劇情精彩度比後期好看得多,結局也相對普通。

不過,整體而言,這本仍可以看一看。
展開
英雄志(05-08)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9
孫曉的「英雄志」,是繼金庸的「射雕三部曲」之後,第二個讓我讀得廢寢忘食的武俠小說。

我個人的喜好,更勝於黃易的「覆雨翻雲、大唐雙龍傳」。對我來說,除了金庸、黃易之外,連同孫曉,就是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優點很多:

(1)故事結構連貫,劇情前後完整。
(2)劇情邏輯清晰,角色反應合理。
(3)人性刻畫立體,真實有血有肉。
(4)筆觸幽默風趣,頗具黑色幽默。
(5)寫作筆法特別,運用多種視角。

作者最常使用第三人視角,先從側面描述主角的言行,再轉換成主角的第一視角,挺有趣的。
此外,作者也常常運用動物視角,用來隱喻角色的特質與言行,很有巧思,這些都非常有意思。

缺點也不少:

(1)經過十多年,作者仍沒有完成最終結局。另類的富堅義博,明明極有才華天賦,寫稿卻嚴重拖拉。
(2)現有最後二十多章節,雖然筆法幽默,但是,部分配角性格卻呈現卡通化,人物個性浮誇,人性反應不真實。

整體而言,仍是非常推薦一看的武俠小說。如果結局有寫完,又有出繁體版本,一定會像金庸小說那樣,完整收藏一整套。
展開
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
讀者評分
4.5
|
2024/10/20
《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這本書,從書名來看,似乎是本時尚穿搭的工具書,然而,其實這本書是心理學的實證書籍。主軸是人們做選擇時的心理狀態,內容相當有意思。

書中有大量針對選擇的實例研究,結果會與一般人既有的認知有所不同。例如:試吃六種果醬的受試者,有30%的人買了果醬;而試吃二十四種果醬的受試者,卻只有3%的人會買果醬。一般人會直覺認為,選擇越多會更具吸引力,但研究結果卻顯示,過多的選項,反而讓人無法做出決定。每一個原本應該帶來滿足感的選項,在人們不得不取捨的過程中,被顯著削弱了。

真實世界中,不是只有小孩才做選擇,即使大人無法全都要。一旦我們選了A,就代表要捨去剩下的B、C、D、E、F、G......等等。A有A的好,當然,B也有B的好,其他選項CDFGG,也都有各自的好。在越多的選項中做抉擇,意味著要捨去其他選項的各種好。如此一來,選擇不再是件令人快樂的事,越多的選擇,反而破壞了原有的樂趣與滿足感。

豐富眾多選擇,主要缺點在於,取捨時的掙扎以及選擇後的懊悔,讓一件原本可以更美好的事,變成了負面的心理感受。例如:當你在高級餐廳,選擇了精美的A套餐時,原本應該是一頓美妙的極致饗宴,然而,看著別人選擇了B套餐、C套餐的美味模樣時,讓你的做出的A套餐選擇,不再讓你滿意、不再令你滿足,明顯的弱化了應有的愉悅感受。

針對太多選項的負擔,書中也有提出幾項實際改進建議,提供困惑的人們參考。這是本有意思的心理學書籍,推薦給對於選擇有所困惑的人們閱讀。
展開
英倫紳士潮:探索男裝的美好,就從這裡開始
讀者評分
4.5
|
2024/09/11
「英倫紳士潮」是一本介紹西裝的書籍,從西裝、襯衫、領帶、方巾、鞋子、風衣...,甚至介紹了香水、手錶...,內容相當多元,雖然主要以精簡文字呈現,但也讓人領略西服的大致全貌。

針對書中主要篇幅,整理小目錄如下:

(1)「西裝」的起源(從1670年的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的騎馬服飾開始演變)、款式(英式、義大利式)、領片(西裝領、劍領、絲瓜領)的選擇;肩腰比搭配、衣袖長、背後開岔(無開岔、單岔、雙岔)、褲長、顏色(黑色、灰色、海軍藍)的建議。

(2)「襯衫」的厚薄、領子(標準領、劈開領、長尖領、雙扣領、帶針領、繫帶領)的介紹。

(3)「領帶」的顏色、打法(溫莎結、半溫莎結、駟馬車結)、與口袋方巾的相互搭配、方巾摺法(單屏式、雙屏式、泡芙式、蝴蝶蘭式)的說明。

(4)「鞋子」的款式(牛津鞋、德比鞋、雕花鞋、全裁鞋、孟克鞋、樂福鞋、駕車鞋)、顏色(黑色、咖啡色、焦糖色)的簡介;麂皮材質的保養、鞋楦鞋把的使用。

本書內容精華扼要,最後,則以英國設計師-赫迪雅曼所言,來做結語與互勉之:
「買衣服時,用盡心機;穿上衣服時,小心翼翼;接著,表現出完全不在乎衣服的樣子」。
展開
大氣:萬物的起源
讀者評分
5.0
|
2024/09/09
劇透警告

科學發現背後的人文故事,相當有意思

「大氣:萬物的起源」是一本有趣的科普故事書。

主要在介紹大氣的科學發展史,但是,並非只是如同教科書一般,只側重於提供科學知識的本身,最大的特色是,從人的角度出發,深入描繪了科學知識發掘過程中,科學家們的生平事蹟與性格,科學發現背後的人文故事,相當有意思,非常值得一看。

同時,對於科學人物的描述,都有來源與出處,不論是歷史記載、個人回憶錄、論文、專注、新聞報導,並非憑空想像而得,真實與嚴謹性也值得肯定。

作者能將大氣科學家們,做歷史的縱向連結與橫向連結,讓讀者閱讀過程中明瞭,科學家的發現,彼此是有著千絲萬縷的知識連結。作者憑藉著優異的故事手法,將人物呈現於讀者眼前,讀起來確實令人津津有味。
展開
出賣中國:中國官場貪腐分析報告(全新修訂版)
讀者評分
4.5
|
2024/09/07
「出賣中國」這本書是華裔美國政治學教授的著作,出版後獲選為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的年度最佳政治類圖書,以及「金融時報」最佳經濟類圖書。對於想了解一黨專政體制,造就的經濟掠奪,無疑是一本值得一看的著作。

本書蒐集中國法院歷年公開的貪污案件,來進行分析與歸納,探討造就中國式「權貴資本主義」的歷史起源與勾結手法。

本書內容系統有條理,闡述了在黨國體制(一黨專政)的體制制度下,政治權力極大卻又不受制衡,導致少數的政治菁英與經濟精英(生意人)相互勾結,共同掠奪了理應屬於大多數中國人民的國有資產。

本書系統整理了,貪汙腐敗的勾結模式,以及實例說明,完整呈現出中國官場腐敗的面貌。貪汙腐敗就是專政制度下的外在表現與必然結果。
展開
你問對問題了嗎?:重組問題框架、精準決策的創新解決工具
讀者評分
5.0
|
2024/08/27
這是一本有趣的書,值得一看!主旨是當遇到問題時,實行解決方案之前,請你多想想、緩一緩,別急著行動。


以「電梯太慢」問題為例:當住客抱怨大樓電梯太慢,你怎麼解決?

(1)「電梯太慢」問題,一般人通常會立刻從「太慢」這事著手。
首先,要換新馬達呢?還是換新電梯呢?
接著,投入技術與細節問題—要找哪間廠商施工?價位與工資多少?工期多久?保固多久?
再來,要怎麼取得住客同意?要如何分擔費用?

於是,一連串的解決方案,開始一窩蜂進行。但是,請你先等等。


「電梯太慢」問題,問題真的是「太慢」或「電梯」嗎?

(2)會不會是「時段」問題。
其實電梯根本不慢,只是高峰期使用率高,所以要坐電梯多等,才會感覺慢。如果公告電梯使用高峰時間,讓人避開高峰時段;改善電梯的升降演算模組,有沒有機會解決問題呢。

(3)會不會是「乘坐感受」問題。
其實電梯根本不慢,只是住客性格沒耐心,不擅長等待,所以才會感覺慢。如果電梯內裝一片大鏡子,讓住客可以整理儀容,分散注意力,有沒有機會解決問題呢。

(4)會不會是「居住感受」問題。
其實電梯根本不慢,只是住客對管委會不滿,所以故意提出抱怨。如果改善管委會的處事模式或者調整管委會成員,有沒有機會解決問題呢。

(5)會不會是「租金」問題。
其實電梯根本不慢,只是住客想藉此調降房租,所以故意提出抱怨。如果改善租金問題,有沒有機會解決問題呢。


本書提出一個觀點:在面對困難問題時,別先急著找答案。在提出解決方案前,先思考造成問題的其他可能。不要為了解決錯誤問題,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展開
午夜圖書館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3
「午夜圖書館」是發人省思的一本小說。主角在人生最困頓期間,決定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但在生死彌留之際,意識進入了神奇的圖書館。館中的每一本書,都是主角人生中的每個不同決定,所發展出來的不同人生故事。

人們對於人生的每個抉擇,常常會因為錯過而感到後悔,後悔很容易,抱怨我們不曾擁有的人生很容易。「如果當初如何...」、「如果當初不如何...」,因而陷入脆弱的心理狀態中,主角也是如此。

主角在進入自己無數種可能的人生故事後明白了,所有選擇的結果,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只是人們往往因為錯過,因而美化了自己所錯過的結果。然而,當自己身處在所謂的美好之中,可能會察覺,其實,這個美好,並沒有想像中的那般美好。也會因為選擇了這個美好結果,因而付出了相應代價:同時喪失了其他的可能。

原本,主角因為想死而進入午夜圖書館,如今,主角因為想活而離開午夜圖書館。主角在經歷了無數次自己人生故事後,最終體驗到,「活著」才有會各種可能的故事展開,活著本身,就是美好。我們不需要了解人生意義而活著,只需要活在其中就好。

活著不是為了「功成名就」而活,活著不是為了「迎合別人期待」而活,活著不是為了「滿足別人認可」而活。我們不需要最華麗的房子、不需要最完美的家庭、不需要最美麗的風景、不需要最美味的食物,這些都不需要。如果少了愛,這些都不那麼重要。能夠在愛別人的同時,也能感受被人愛著,這才是人生所需要的。

接受活著所感受的一切,即使感受的,只是普普通通的事物,但那就是一切,那就是人生。人生也不可能永遠快樂,如果你總是這樣期待,會讓你現在的人生更不快樂。無論你如何過日子,悲傷也都無法避免的,因此,去接受這樣自己,去接受這樣感受,套用哲學作家梭羅的話:「重要的不是你看到什麼,而是你怎麼去看。」

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人生好書,藉由各種人生故事的可能發展,引領讀者自我思索、自我體悟。人生哲理,不用特別去學,好好活著,體驗人生,你的人生就是哲理。
展開
萬物藍圖:看晶片設計巨人安謀的崛起與未來
讀者評分
5.0
|
2024/08/11
「萬物藍圖」介紹英國「安謀(ARM)」公司的發跡過程,這家晶片設計架構的智慧財產權供應商,從早期的諾基亞、摩托羅拉的手機晶片,到蘋果、三星的手機晶片,全球市占率近乎99%,但卻非晶片業界者所熟知,是推動晶片設計業的幕後隱形巨擘。

作者用故事性方式,以人為主角書寫,閱讀起來相當有意思,跟「晶片戰爭」作者的風格,頗有相似之處,閱讀過程津津有味、引人入勝。

作者是英國財經記者,以英國觀點記錄晶片業的發展史。書中的主要篇幅,雖然著重在於英國「安謀」公司的興起過程,但其實也是描述晶片產業的發展史。從早期的快捷半導體、英特爾,到後期的蘋果、三星、台積電等晶片巨擘,這些晶片界傳奇人物,摩爾、賈伯斯、張忠謀、黃仁勳...都在書中陸續登場。

「萬物藍圖」跟「晶片戰爭」兩本書,雖然人物腳色有許多重疊之處,然而,視角觀點的些許不同,篇幅描述的比重不同,閱讀感也別有一番滋味,相當推薦此兩本書一起閱讀,對晶片發展史有興趣的讀者,應該會頗為喜歡。
展開
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讀者評分
4.0
|
2024/07/18
本書介紹台灣央行對匯率、利率的介紹,舉例非常清晰明瞭,想了解匯率、利率,本書很值得推薦!

不過,對於台灣央行長期低利率、低匯率政策,卻推導出難以說服、牽強的結論。


例如一:本書認為,影響台灣產業升級的主因,就是台灣央行長期低利率、低匯率,但這樣結論,實在過於單純化、單一化,且前後論述矛盾。

書中提到,台灣產業升級不利,是因為,台灣央行為了出口有利,而阻止新台幣升值,結果造成進口設備變昂貴,導致企業沒錢購買變得昂貴的外國設備,讓台灣整體產業升級停滯。

但另一方面又說,台灣央行為了阻止新台幣升值,釋放新台幣流通於市場,讓新台幣貶值,導致市場資金氾濫,再配合低利率政策,讓企業借錢變得更容易。

說法明顯有前後矛盾。先說了,台灣央行政策[低利率],讓台灣企業借錢變得容易(企業借貸多),又說了,台灣央行政策[低匯率],讓台灣企業沒錢購買新設備。

台灣產業升級停滯,其實導致原因很多,設備更新慢,確實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但台灣產業升級的緩慢,也涉及員工素質、技術開發、市場供需、領導決策、政府政策,影響因素非常多,本書卻只是簡單化,將台灣產業升級不利,單純歸咎於低利率、低匯率因素,這樣推導的結論,實在難以讓人信服。


例如二:本書認為,影響台灣房地產倍漲的主因,就是台灣央行長期低利率、低匯率,但這樣結論,仍然過於單純化、單一化。

低利率讓借款容易,確實是房地產推升的原因之一,但影響房價的因素很多,房市的供給與需求是一項,房市的政府政策與稅制又是一項,每一項都是關鍵。

本書卻還是簡單化,將房價的高漲,歸咎於低利率、低匯率因素,這樣推導的結論,還是沒有說服力。


這是一本探討匯率、利率的好書,可惜的是,將台灣經濟問題,單一化歸咎於匯率、利率,是本書美中不足之處,但仍不失為一本值得一看的書。
展開
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暢銷慶功版)
讀者評分
4.0
|
2024/03/24
葛拉威爾看待世事的觀點,相當有意思,作者出版的系列書籍,都值得一看。

不過,有部分觀點的佐證,感覺相當牽強,或是,說是為了證實某項觀點而特意尋找。

在「只會一招的球隊」章節中,說明了籃球的弱隊,以小勝大的方式是,使用全場緊迫盯人戰術,利用強隊不使用的戰術來取勝,這章節中的結論,卻是認為大家為何都不使用這招。

其實,解釋很簡單,有打過籃球的人應該都知道,要全場的緊迫盯人,是不可能的事,這對於體能的損耗極大,作為短時間戰術運用很好,但是,在在籃球比賽全程都使用,根本是無稽之談。

就像對馬拉松長跑選手,提出全程衝刺戰術的建議一樣,根本是做不到的事。

或許,對於國小階段的女子籃球隊,還可以非常勉強可以做到,不過,國高中以上的籃球比賽、男子籃球比賽、業餘與職業籃球比賽,根本不可能做得到。

本書的其他文章中,的確有些佐證,頗具邏輯與說服力,然而,也有非常多佐證,解釋可信度相當勉強。

整體而言,本書還是有值得一看的章節,可斟酌閱讀。
展開
半導體地緣政治學
讀者評分
5.0
|
2024/01/24

這本「半導體地緣政治學」,以日本觀點,呈現半導體在經濟與政治的影響力,是本內容紮實的書籍。

個人認為,是僅次於「晶片戰爭」的半導體優秀書籍。若「晶片戰爭」(美國觀點)有100分水準,這本「半導體地緣政治學」(日本觀點)則有80分以上水平,至於另一本「半導體投資大戰」(韓國觀點)就只有60分水準。

雖然文中,有描述到「目前台海地區的平衡,是在美中雙方認可的{一國兩制}虛構前提下成立」的說法,但個人認為是翻譯方面的過度簡化,所造成的誤譯。

作者主要是想表達,美中都認可在{一個中國}傳統政策之下,維持台海現有的{兩種政治制度}。但這並非是表示,作者誤以為台灣與中國,同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的{兩種政治制度}。

作者為日本資深記者,本書有許多值得一看的觀點,同時,作者的文筆敘事流暢,內容豐富具可讀性。雖然有{一國兩制}簡化翻譯錯誤情況,但整體仍然瑕不掩瑜,若因此錯過這本半導體書籍,相當可惜。
展開
三體系列燙銀簽名套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01/24

三體是我個人最喜歡的科幻小說,也是我自己評價最高的科幻作品。勝於科幻大師以撒艾西莫夫的基地、法蘭克赫伯特的沙丘等經典科幻之作,以及姜峯楠的呼吸等優秀科幻之作。強烈推薦喜歡科幻小說的讀者,好好欣賞這部科幻神作。
展開
晶片戰爭(博客來獨家書衣款):矽時代的新賽局,解析地緣政治下全球最關鍵科技的創新、商業模式與台灣的未來
讀者評分
5.0
|
2023/12/11

一本紮實的半導體發展史,作者的故事式敘述筆法,頗有閱讀小說的樂趣。對於矽晶片有興趣的讀者,值得一看。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