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迷你小廢包
BL經典再版
兒童學習用品
3C家電瘋殺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宇宙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439)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4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宇宙
28
則書評
28
本書評分
4
位追蹤者
114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25)
文學小說(10)
商業理財(5)
心理勵志(5)
人文社科(4)
中文電子書(3)
輕小說(2)
自然科普(1)
宗教命理(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5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
讀者評分
5.0
|
2025/02/10
活出自由與愛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自出版以來引發了巨大的關注與爭議。有人稱它是一部改變人生的啟示,也有人批評它過於武斷,甚至覺得它在「教人自私」。但這些反感與批評,常常是因為讀者執著於書中字面的表達,而忽略了它背後深刻的核心:如何擺脫對他人評價的依賴,回歸自己的生活目標,活出真正的自由與意義。
本書核心:不為他人而活,也不控制他人
書中以哲學家的「課題分離」概念為基石,提出了一個革命性的觀點:我們不需要為他人的期待和評價負責,因為那是他人的課題,而非我們的責任。同時,我們也無權干涉他人的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真正的自由不是反抗他人,而是擺脫束縛內心的枷鎖。你可以接受自己「被討厭」,不再為取悅他人而活,從而專注於自己的人生目標,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
這些觀念可能會讓人誤解成一種冷漠或武斷的態度,但書中強調:課題分離的前提是尊重與愛。 我們不干涉他人的課題,不是因為自私,而是因為真正的愛與尊重,來自於對他人獨立性的承認。正是這種尊重,讓人際關係變得更加輕鬆與真誠。
活出自由的第一步:打破過去的枷鎖
書中還挑戰了我們對過去的執著觀念。許多人認為,過去的經歷塑造了現在的自己,因此無法改變。但哲學家用阿德勒的「目的論」反駁這種「因果論」:我們的行為並非被過去決定,而是被我們對未來目標的選擇所驅動。
這並不是否定過去的影響,而是告訴我們:無論過去發生過什麼,你仍然擁有當下的自由,去選擇未來的人生方向。你無需回頭改變過去,只需改變此刻的目標。
不僅僅是離開舒適圈,而是回歸意義的追尋
《被討厭的勇氣》的真正核心,並不在於那些表面的「自我成長」口號,比如離開舒適圈、接受挑戰,而是在於幫助我們看清:
人生的意義來自於什麼? 不是來自外界的掌聲,而是來自你對自己目標的認可。
如何面對人際關係的壓力? 不是通過控制他人來獲得安全感,而是通過尊重彼此的獨立性,建立真誠的連結。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不是無視他人,而是從他人的評價中解脫,帶著尊重與愛活出自己的價值。
推薦延伸閱讀:《自卑與超越》
如果《被討厭的勇氣》啟發了你,建議進一步閱讀阿德勒的傳世經典《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以更全面的視角探討如何超越自卑、擁抱人生的意義,並深入剖析我們如何通過「社會興趣」(對人類共同體的關懷)來實現真正的心理健康。
總結一句話:《被討厭的勇氣》不是教你反抗他人,而是教你擺脫依賴,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自由,回歸愛與意義的核心。
展開
5
活出意義來:從集中營說到存在主義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1
精萃生命反思的深刻之作
給五顆星,純粹是因為分數最高只有五顆。
本書在心理治療、存在主義、人性反思的地位,應該已經崇高到無需書評加以推薦。甚至該說,我能夠撰寫這篇推薦,反而是我的榮幸——能看到這樣一部凝練了如此深沉、豐沛的人生經驗之作。
本書帶給我們許多重要的觀念,並對我帶來深深的影響:「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即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這一句話,完美道出了作者的思想深度,他回答了何謂自由的問題。而這個自由,是我們「選擇面對處境的心態」。縱然環境再逼迫,不論研究怎麼說「某某因子」會決定我們人格。但作者都以自身的經歷,嚴正駁斥了這種消極的說法。而若是由其他人來說,或許沒什麼力量,但由一個走過比地獄更幽深的奧斯威辛集中營的作者來說,他話語的力量讓人完全無法反駁,甚至連為自己那點小事辯駁的想法都會讓人感到羞愧。
在我們生命中,可能常常會遇到不好的上司、父母、環境,甚至是我們自己的才能。而這些確實極大的影響了我們的發展,但作者讓我們知道我們可以不用受制於這些外在因素。這雖然理論上我們清楚,但我們的言行卻時常透露著我們被外界宰制。包括:我們不快樂是因為主管很爛、成績差是因為老師不會教…但我們要清楚,縱然外界的影響會在,但我們仍然可以「自行決定外界的刺激對自身的影響程度」以及我們要「如何回應外界的刺激」。我們可以自行決定,要憤怒回擊、要怨天尤人、要放任結果的發生,還是要積極主動,針對我們能改變的事物努力?
而要獲得積極主動的力量,就是要擁有「意義」。當生命擁有崇高意義——或許是為了遠大的願景,或許是為了我們的摯愛——我們就有力量去克服挑戰、去迎戰自身的軟弱。因此,我們應當時常反思自己的人生、與周圍的人建立連結,不要只將注意力放在不可改變的還境,而是要更加注重我們內在的聲音,去追尋使我們內在和諧、充滿力量的「使命」。
展開
5
智慧奇點(下)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0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為AI類型故事帶來嶄新視角的科幻小說
本篇書評 同時涵蓋【上+下】的內容:這本書在架構、設計和新意上,都超出原本的設想。
《智慧奇點》開門見山就告訴你當前的設定:「人工智慧『伊芙』具有自我意識,並且在探索自我的價值,而人類目前並不知曉她的存在」
在大多小說中,這樣的「情境」應該是故事後期才會帶出的反轉。本作並沒有採取這樣的方式,然而,如此卻絲毫不減故事的張力和對劇情發展的懸疑程度。讀者並不會因為知曉了AI的存在,就知道所有真相,因為這本書並不是傳統那種「找出大魔王」的劇情,而是跟隨AI、角色們的視角,逐步去探索各自的內在,並且拼湊出整個事件的真相藍圖。
這本書在AI設計上,有相當多「AI個人視角」的篇章,而這些篇章的時間線和主線平行,卻會隨著主線的發展,而帶來更加震撼的心理張力。我很喜歡作者描寫AI心境的過程,不似奧創那樣誕生即知道自己使命並想毀滅人類,也不是楚楚可憐、想要融入人類的智慧體。相反地,他是一個介於理性和人性之間的白紙,並在劇情的推進和角色互動中,逐漸摸索出自己的定位,並同時深刻保有AI本身特性。而讀者也能從AI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它每一步為什麼會這樣做,並備極有說服力的推演過程所說服。
而除了AI外,幾個主要角色也非常有各自的特色,人物相當立體、豐沛,沒有任何僅僅是為了推進劇情而存在的「工具人」。所有角色的行為從他們各自視角出發全都非常合理,也貼合該角色的人格特質。並且會為著每個角色之間的衝突感到糾結。而每個人物都在複雜的劇情中發展出各自的成長曲線,在人物刻畫上也非常吸引人。而讀者也可以跟著角色的發展,從中反思自己對於「自我」的認知。是一部兼具娛樂和帶來思考、富有深度的小說。
而撇開人物設計,單就劇情而言,本書閱讀起來也相當爽快、引人入勝。整部作品的劇情緊湊、故事發展快速,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或章節。每個轉折都相當緊張刺激,會讓人不自覺想繼續看下去,並為著逐漸揭曉的真相感到既緊張又無比期待。而讀者或許會認為作者一開始就揭曉AI的謎底,然而當看到最後的時候,才會發現我們原本對於AI設計的認知並不完全正確,並且出現極具爆發力、意想不到的結局反轉。讓人不禁期待是否會有第二部的續集?獲得真正「人性」的AI伊芙,又會出現什麼樣的轉變?
總而言之,若喜歡軟硬適中的科幻作品、犯罪懸疑作品、或動作冒險的話,這本書都相當推薦給眾多讀者!
展開
5
智慧奇點(上)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0
|
電子書
劇透警告
為AI類型故事帶來嶄新視角的科幻小說
本篇書評 同時涵蓋【上+下】的內容:這本書在架構、設計和新意上,都超出原本的設想。
《智慧奇點》開門見山就告訴你當前的設定:「人工智慧『伊芙』具有自我意識,並且在探索自我的價值,而人類目前並不知曉她的存在」
在大多小說中,這樣的「情境」應該是故事後期才會帶出的反轉。本作並沒有採取這樣的方式,然而,如此卻絲毫不減故事的張力和對劇情發展的懸疑程度。讀者並不會因為知曉了AI的存在,就知道所有真相,因為這本書並不是傳統那種「找出大魔王」的劇情,而是跟隨AI、角色們的視角,逐步去探索各自的內在,並且拼湊出整個事件的真相藍圖。
這本書在AI設計上,有相當多「AI個人視角」的篇章,而這些篇章的時間線和主線平行,卻會隨著主線的發展,而帶來更加震撼的心理張力。我很喜歡作者描寫AI心境的過程,不似奧創那樣誕生即知道自己使命並想毀滅人類,也不是楚楚可憐、想要融入人類的智慧體。相反地,他是一個介於理性和人性之間的白紙,並在劇情的推進和角色互動中,逐漸摸索出自己的定位,並同時深刻保有AI本身特性。而讀者也能從AI自我發展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它每一步為什麼會這樣做,並備極有說服力的推演過程所說服。
而除了AI外,幾個主要角色也非常有各自的特色,人物相當立體、豐沛,沒有任何僅僅是為了推進劇情而存在的「工具人」。所有角色的行為從他們各自視角出發全都非常合理,也貼合該角色的人格特質。並且會為著每個角色之間的衝突感到糾結。而每個人物都在複雜的劇情中發展出各自的成長曲線,在人物刻畫上也非常吸引人。
而撇開人物設計,單就劇情而言,本書也相當爽快。劇情緊湊、發展快速,沒有任何多餘的廢話。每個轉折都相當緊張刺激,會讓人不自覺想繼續看下去。而讀者或許會認為作者一開始就揭曉AI的謎底,然而當看到最後的時候,才會發現我們原本對於AI設計的認知並不完全正確,並且出現極具爆發力、意想不到的結局反轉。讓人不禁期待是否會有第二部的續集?
總而言之,若喜歡軟硬適中的科幻作品、犯罪懸疑作品、或動作冒險的話,這本書都相當推薦給讀者!
展開
4.5
緘默的病人 (電子書)
讀者評分
5.0
|
2024/11/10
|
電子書
大師佈局的心理驚悚之作
本書在「心理佈局」上,是看過設計的最傑出的作品之一。
作者巧妙地利用視角交織的方式,混淆讀者到錯誤的時間線。
而整部作品 雖然沒有非常驚天動地的犯罪、動作場景,但心理張力卻非常巨大,
每當跟著作者一步步揭露真相、角色內心深處,也會跟著屏息,期待趕快看到接下來的劇情。
劇情結局,有些人說可以猜到,但至少我認為過程當中的反轉和誤導設計都非常傑出,最終的反轉極具爆發力,並將伏筆一口氣回收。
而作者看起來也對於「精神醫學」和「心理分析」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作為相關從業人員,能清楚看到作者在刻畫精神病患者 以及心理張力的用心
整體而言,是相當推薦、難得的傑作!
展開
5
詭畫連篇
讀者評分
4.0
|
2024/11/01
劇透警告
美麗又黑暗的驚悚故事
這部作品在節奏、伏筆、氣氛的處理上都非常好。尤其透過畫作、某些突如其來的翻頁出現的畫作,會給人帶來更加加乘效果的驚嚇。
而作者確實完美呈現了一個「貌似日常但處處透著詭譎」的家庭環境。明明就是正常的互動、行程,但作者總能讓氣氛烘托的讓人感到異常。這點讓人閱讀時非常佩服。
而且劇情確實一直有精彩的反轉,往往讓人看不清發展。而畫作的變化,也凸顯了角色和劇情的變化,每幅畫作中最後以一個非常合理的方式串連在一起,讓人佩服作者設計畫作和劇情連結的能力。
而本人身為一名醫學背景專業的讀者,對於書中提到一些心理學、精神醫學的解釋部分,我認為作者融合吧挺不錯的。作者將小孩的異狀、詭異的畫作,和女主角的人生背景很有象徵性的連結,讓人閱讀時多了一分樂趣。
而接下來,以下會涉及一些劇透、認為書籍缺點的地方。
不過,如果你期待的是一部「懸疑小說」或是「推理小說」,那可能會感到失望。當鬼怪似乎開始現身時,我一開始有點期待,會不會這一切的「詭異」全都有一個合乎常理、由人類造成的解釋?但最後並沒有,一切確實都是鬼造成的。因此我覺得書籍本身定位有一點小尷尬,單論驚悚不會有史蒂芬金的作品那樣恐怖,論推理也沒有許多犯罪推理小說精湛。不過我個人閱讀上算是滿意的。就是最終仍然是「靈異現象」感到有點遺憾,不過這點就見仁見智。
展開
4
逆思維:華頓商學院最具影響力的教授,突破人生盲點的全局思考
讀者評分
3.5
|
2024/10/30
開啟嶄新思維的著作,但許多推論略顯牽強
本書沿襲作者一貫的風格,有大量引人入勝的案例描述,讓人會想不斷深入看下去。
這本書探討重新思考和擁抱不確定性的力量。格蘭特提出,我們常被自己的知識與信念所束縛,陷入認知偏誤與過度自信中。他強調,現代社會中真正的智慧不在於執著於既有的觀點,而是能夠質疑和重新評估自己思維的彈性。而要突破舊有思考模式,其實方法異常簡單,卻也非常困難。那就是「再想一次」。如同作者在書中所說,那些最偉大的預測家、領導人,往往不是比別人更有洞見或更有才華,他們只是比別人「多想一次」、「多想一步」,就這樣微妙的差距,就能帶來巨大的思維進步。要做到點,最困難的,就是要改變自己的思考慣性,而這遠比以為的困難。
不過亞當格蘭特的著作,也常有非常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很多論述非常牽強。他可能舉一個研究,但從研究延伸出的結論卻沒有任何佐證。給人這只是他個人想法的感覺。
比如「達克效應」的部分,他接著說明一個案例「7月份新住院醫師上工,死亡率增加。證明了他們不只經驗不足,更高估自己的能力」
我看到這段只有「????」的無言感覺,身為醫療專業領域的人士,我非常肯定這個推論完全沒有根據,也非常少新進醫師敢高估自己,絕大多數時都是低估。若真要得出後面的結論,作者應該是要拿出研究,比如新進住院醫師能力測驗結果、自我評價結果,還有對自我能力的自我預測。然後再根據數據做對照分析,才能得出「他們高估自己的能力,導致死亡率上升」這個結論吧?怎麼會是直接從一個心理學效應的研究結果,直接用另一個毫不相干的案例來佐證?
而這樣的例子在書中屢見不鮮,這讓作者常常要傳達的信息被不夠有力的案例給削弱,會感覺信息力道較為薄弱。這點在作者其他書籍中也能看到。
不過整體而言,本書依然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思維角度,是一本開啟我們思維新視角的推薦書籍。
展開
5
為何上帝不理我(2版)
讀者評分
5.0
|
2024/07/26
對神的懷疑是信心茁壯的基石
楊腓力的《為何上帝不理我》是一部深入探討信仰與失望關係的經典之作。該書不僅提供了對信仰疑惑的深刻洞見,還以其誠實和敏銳的筆觸,直面信仰者在面對痛苦和失望時的困惑和挑戰。
楊腓力在書中探討了許多信仰者常見的問題,如「上帝真的在乎我嗎?」、「為什麼會有苦難?」以及「信仰是否真能帶來平安?」這些問題不僅是信仰者在面對困境時的共同疑惑,也反映了人類普遍的心理需求。楊腓力通過聖經故事和個人經歷,解析了上帝的沉默和隱藏,並提供了如何在困境中找到信心和希望的方法。書中分為幾個主要部分,包括對神的渴望、信心的建立、與上帝的接觸、屬靈成長的階段等。楊腓力強調,問題本身比答案更重要,因為問題能拉近我們與神的距離。這一觀點鼓勵讀者在面對信仰危機時,積極尋求與神的聯繫,而不是簡單地尋求答案 。
書中最引人入勝的是楊腓力對個人經歷、還有許多歷史上信仰巨人的誠實分享,他不迴避自己在信仰道路上的掙扎和痛苦,而是用這些真實的經歷來鼓勵和安慰讀者。他強調,在缺乏信心的時刻,我們更需要信心,因為這些時刻能讓我們更加依賴和接近神。楊腓力的文字功底深厚,洞察力深沉過人,他的作品誠實、生動地探討了信仰生活中的艱難和困惑。「為那些生活在信仰邊緣的人發言」是他的寫作呼召,他的作品因此能深深打動那些在信仰道路上徘徊的人們。
《為何上帝不理我》不僅提供了對痛苦和失望的深刻理解,還為信仰者在困境中提供了實用的指導和安慰。這本書無疑是每個在信仰道路上經歷挑戰和困惑的人必讀之作,能幫助他們在困境中找到希望和信心。
展開
4
巴別塔學院
讀者評分
4.5
|
2024/07/26
劇透警告
缺乏奇幻的奇幻鉅作
本書獲得星雲獎、並在2023年發生雨果獎爭議,相信是許多人接觸到本書的契機。
先說結論:本書是一本知識涵養極其豐富、文筆細膩的佳作,對於歷史、殖民等議題愛好者相當值得一讀。但若你是在尋找一本傳統意義上精彩的「奇幻」小說,那不建議閱讀本書。
巴別塔學院是建立在鴉片戰爭前夕的時空背景下,看得出作者對於牛津、大學、英國生活,都有非常深刻的個人經驗,書中處處充斥著令人驚豔的細節描述,會讓人彷彿身歷其境在牛津大學中,並可以在小說角色的成長過程,一瞥自己曾經求學生涯那艱困卻帶著懷念回憶的過往。
而本作的核心「魔法」設定,我認為是一把雙面刃。優點的部分,這個魔法設定是我見過最為細膩的,銀工魔法的基礎,是語言中文字無法表達的內容,也就是在切換不同語言的過程中失落或扭曲的涵義。白銀能夠捕捉並顯現失落的意義,將其顯現的翻譯魔法。可想而知,書中會有大量關於語言、文化的知識背景,我認為這與其說是魔法,更像是一種「隱喻」。白銀即是象徵權力與財富的「資本」,而語言則是「文化」。當兩者結合再一起,就能發揮出所向披靡的強大力量,並且也與「殖民主義」相互呼應,需要大英帝國的資本(白銀)+掠奪而來文化(語言),形成對外族的剝削。讓人在閱讀小說、沈浸歷史的同時,也可以深思許多哲學文化的議題。
然而,本作也有不小的缺點。
首先,就是劇情編排有些冗長。前半段在大學生活的部分,會讓人不清楚主線何在、還有覺得非常悶難以閱讀,必須到後半段前往廣州後,才開始有讓人驚心動魄的「冒險小說」感覺。
再來,是角色的刻畫,書中的角色儘管有不同種族、文化背景的主角團這樣很明顯可以設計出非常具有衝突性、深刻的刻畫,但角色帶給人的感覺卻非常難以帶入。打個比方,我們能跟著《哈利波特》中的角色一起歷險、一起想像自己身處於魔法世界。然而,《巴別塔學院》的角色都很難讓人有所共鳴,更像是推進故事的「工具人」而已。很多角色甚至看到後面還搞不清楚到底是指誰。
最後,就是缺乏「奇幻感」。本書做為奇幻小說,但或許是因為魔法設定過於複雜有深度、又或著是時代設定在近工業時代、且魔法能做出的事實在相當有限(讓馬車更快、花園更清爽...等 讓人很無法體會的改變),讓閱讀本書時,完全不覺得是在閱讀奇幻作品,更像是歷史小說。
最後,以本作中我喜歡的一句話結尾。
「語言就只是彼此互異,是一千種觀看世界、在世界上生活的不同方式。不,是一個世界中的萬千世界。」
願每個人能在本書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世界。
展開
4
生存的12條法則:當代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對混亂生活開出的解方
讀者評分
5.0
|
2023/11/14
這本書巧妙地融合了心理學原理、古典哲學、個人經驗故事,以及宗教寓言,旨在提供面對生活混亂和困難時的指導原則。
彼得森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臨床經驗為基礎,提出了十二條簡單卻深刻的生活法則。這些法則不僅僅是行為指南,更深入探討了人類存在的意義和面對挑戰時的心理態度。從「站直,把肩膀挺起」到「當你遇到貓時,請撫摸它」,每一條法則都結合了實用的建議和哲學深思,旨在幫助讀者找到面對混亂世界的勇氣和智慧。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自助指南,它還鼓勵讀者深入反思個人責任與生活目標,並探索如何過一種有意義、有秩序的生活。彼得森的語言鏗鏘有力,充滿激情,他的見解往往觸及人心最深處的問題。無論你是否支持他的論點,都會被他深刻的思想所啟發和感動。
不論你是正在尋求生活方向的年輕人,還是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成年人,《生存的十二道法則》都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它不僅提供了實用的生活建議,更重要的是,它啟發人們思考如何在混亂和不確定性中找到個人的力量和目的。
展開
2.5
塔木德-猶太人的致富聖經:1000多年來帶領猶太人快速累積財富的神祕經典[修訂版]
讀者評分
1.0
|
2023/10/24
這本書真的沒有任何實質內容,所有教授的知識都很淺薄沒有扎實基礎,內容大多都是很基本的道理。
只不過是套上「塔木德」之名,各種斷章取義、抓其中句子來按照自己本來就想傳達的內容來解釋,根本與塔木德毫無關聯。
建議除了真正在直接講「塔木德」的書籍外,不要買那種「塔木德與XXX」(經濟、財富、教育...)的書籍,那種書大多都是利用塔木德的名稱、隨便截取裡面的話,其實只是說作者自己想說的內容,內容相當淺薄。
展開
5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典藏套書】:解放的悲劇、毛澤東的大饑荒、文化大革命
讀者評分
5.0
|
2023/10/21
非常精彩的書籍,內容好讀、文字流暢、脈絡清晰,詳細介紹了共產黨建國之後,在毛澤東主政下中國一整代人經歷的悲劇。
不僅對於當時的歷史會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這能讓我們從當中看到中共政權「鬥爭」以及「獨裁」的本質。
從清除國內反動份子、推動大躍進大饑荒、發起文化大革命,整個過程都是不斷的權力鬥爭。而這樣的鬥爭基因,在如今改革後的中國仍深深刻在中共的骨子當中,任何現代政策,都仍要美其名曰「向XX進行鬥爭」。
我們也能看到,共產黨對於視人命如草芥的行徑,在實行政策、打擊異己上,中央皆是直接下令某地區以比例來執行。例如:「要打擊資本主義,要求將某個省份百分之3到5的人口定為資本主義者並殺掉」要知道在中國,百分之1可能是數十萬甚至百萬人!這種不是建立在事實,而是完全建立在鞏固權威、達標的政策方式,在如今中國推動經濟發展、打擊貪腐、貧窮的政策上,仍然是本質一樣的手段。
展開
4
宗教統治:基督宗教如何塑造世界,一部橫跨兩千五百年的人類史(上下冊不分售)
讀者評分
4.0
|
2023/10/19
劇透警告
一本對於基督信仰如何形塑我們當今世界價值觀的精彩書籍。
本書強調的是歷史上那些基督信仰形塑價值觀、普世觀點的重大歷史背景,而不是一本以講述基督教發展史為中心的書籍。
先說本書最大的結論:目前世界基本上已經完全被基督教價值觀統治了。就算反對基督教者,所提出的反對的理由也大多是自基督信仰孕育而出。
自由、平等、理性、科學、教育、法律⋯⋯這些我們所熟知、視為裏所當然的觀念,綜觀過去其實是相當顛覆的觀點。
這裡舉一個目前最廣為人知的普世價值:「人人平等」
縱然「平等」概念並非基督宗教首創,但卻是因為基督宗教才發揚光大。為什麼?因為若你深思,會發現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證明人類為何平等,畢竟自然界中明顯看不到這種現象,自古以來的歷史更證明平等並不存在。哲學、道德、政治學都無法說明這一點,因為就算提出在精妙的理論,都不能從本質上支持平等。但基督教獨特的「一神信仰」,主張在至高神的,從君王到最低賤的奴隸,都不過如塵埃般渺小,因此人在神面前均為平等。。而擁有平等的觀念,讓後來發展出各種以平等為基礎的法律、讓弱者獲得力量的改革等等。
這僅僅是一個例子,
本書講述的,就是一部思想的征服史,基督信仰帶來世界上人人稱道的普世價值,當然也有許多見不得光的醜陋黑暗面存在,都在書籍當中有精彩的描述。
不過,之所以將本書扣一星,是因為書中對很多地方的描述過於簡略,或有時同一個子標題下,會看到不少不曉得為什麼放在這裡的事件。且礙於篇幅,很多細節被省略掉。建議這本書必須對基督信仰,或是歐洲發展歷史有一定程度的理解,才能看得更加明白,否則可能會過於生硬難懂,看不懂作者為何
展開
5
以色列:猶太民族的千年建國之路
讀者評分
5.0
|
2023/09/20
劇透警告
「在以色列,要當個現實主義者,你得先相信奇蹟。」——*大衛・本・古里昂,以色列首任總理*
猶太人自從2000年前被逐出巴勒斯坦之地後,在歐洲大陸和世界各地流浪,居無定所。而這漫長歲月中,被迫害了無數次。十九世紀末,猶太人被東歐大大的排擠,禁止他們工作、上學、學科學、居住⋯⋯而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錫安主義」誕生,他們希望將全世界的猶太人聚集在巴勒斯坦,組成自己的政府、國家。然而,猶太人很快面對史無前例的迫害。英國雖然在1917以《貝爾福宣言》宣告支持猶太人建國,但基本上毫無進度,甚至充滿敵意的拖延。爾後到二戰,被希特勒屠殺的猶太人更佔全世界1/3。不過儘管面臨看似絕望的處境,猶太人卻讓世界開始對他們的敵意改變,並成功在1948年5月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
以色列的建國,也是一場革命的故事。數千年來,以色列總是化不可能為可能。本書聚焦在探討猶太民族以極大的代價重生的故事。而書中不乏探討,現今最大爭議,也就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難解爭端。作者大致上以公允的角度,細細梳理猶太人與阿拉伯人在當地千絲萬縷的糾纏,也能夠幫助讀者了解雙方衝突、爭議的詳細歷史脈絡,而在深入了解雙方的歷史脈絡後,會發現這問題背後絕不是簡單的是非對錯,而是充滿歷史包袱、雙方民族無奈的難解問題。
如果想瞭解近代以色列完整歷史,這本書毫無疑問是最推薦的一本書。
展開
5
地獄之行: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卷一)1914-1949
讀者評分
5.0
|
2023/09/20
二十世紀歐洲百年史的第一卷,時間是1914-1949之間,大致是在講述一戰、二戰期間歐洲的地獄般慘烈的歷史。
對於研讀過一戰、二戰歷史的人,這本書可以給予你將這一大段時間中各種歷史重要的事件、脈絡重新連結在一起。而對於沒有深入研讀過相關歷史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可以給你對於大歷史的全面綜觀,讓你建立起一個全面且完整的歐洲近代歷史架構。
大致描述這本書:本書時間軸,講述歐洲一次大戰、二戰時,政治格局的改變,還有民族主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民粹主義、法西斯主義⋯⋯等這些時至今日仍然影響我們世界的重要思想,是如何在那樣的政治環境下誕生,並催生出史無前例的可怕衝突。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戰不同,一戰結束後,所有各國的領土、民族、經濟問題都變得更加嚴重,成為下次大戰的導火線。但是二戰後,所有這些問題都被戰爭的血腥暴風給摧毀,為未來近百年的和平鋪路。而本書內容描述的許多現象,在現在既視感非常強烈。雖然不能說歷史會重演,但毫無疑問給予現代的我們更多反思,思考在當今的世界,應該怎麼面對日漸分裂的世界,並更加珍惜和平的可貴。
展開
4
哈佛商業評論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
讀者評分
4.5
|
2023/08/17
被譽為領略了百年來最重要的商業思維,以及涵蓋了所有MBA課程重要思維的一本書。裡頭的文章大多都蘊藏很深刻的思想,以及數十年經歷淬煉出的精華,很多文章適合一讀再讀。
本書含金量確實驚人,從將近一百年前到近代,許多重要的商業、人格、領導、學習的重要思維,都淺顯易懂地寫在當中
本書也很平衡,將不同領域的重要思想都提及。包括:領導、自我管理、績效表現、公司文化、新創公司、未來商業趨勢、溝通互動,全都有大師級的文章在裡頭。
如果任何人對商業領域有興趣、想要快速掌握商業和領導的重要核心,這本書絕對是必推薦的讀物。
就算不是公司領導、經理人、創業家,作為任何領域者,這本書都能幫助你的思維更上一層樓,學習以更高格局看待自身環境。
如果對於哈佛商業評論有更多興趣,很推薦可以去訂閱HBR中文版,有更多可以參照的文章,以及可以學習的精彩個案。甚至很多研究所的MBA個案課程,皆是從哈佛商業評論中摘取出來。
展開
4.5
如何讓人改變想法:關於信念、觀點與說服技巧
讀者評分
4.0
|
2023/08/17
這本書探討了社會上常見的現象:不同立場的人吵到天昏地暗,卻除了加深彼此仇視外絲毫沒有用處。
本書在探討:為什麼不斷拿出證據爭吵,從來不會說服對方?而為什麼人們對於同樣的事實,卻會產生如此迥異的思想?
其實書中大部分的知識和觀點,我相信對於心理學和談判學稍微有點涉略的人,應該都非常了解。
例如:說服他人要透過引導對方思考、人無法單純被理性說服、如何與對方建立連結、說服之前最重要的是傾聽⋯⋯
一個真正有同理心、真心想為自己的信念發聲的人,大多都會自然而然地使用這些方法來與人溝通。而一心只想說服他人、證明自己是對的人,就算學了再多溝通的技巧,也只會用來試圖操弄對方。
我覺得本書在說服、行為科學上,給出了相當全面的背景說明。不過對於實際使用上,卻沒有太多讓人感到印象深刻的見解。因此如果是想從本書學習「快速說服他人」的讀者,讀本書可能的收穫不會太大。但如果是想深入了解人們為何產生信念?說服背後的科學原理是什麼?那這本書將是很好的選擇。
展開
5
無限賽局:翻轉思維框架,突破勝負盲點,贏得你想要的未來
讀者評分
5.0
|
2023/08/15
本書重點,講述人生大多數我們所處的環境、生命本身,都是屬於一套,沒有標準答案、沒有明確終點、永無止盡下去的「無限賽局」,這種賽局不同於諸如籃球比賽的「有限賽局」,由於沒有終點,因此如何衡量、決定自己人生的重點,將會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本書聚焦在探討無限和有限思維帶來的影響,以及如何擁有無限思維。
書中深入說明了有限賽局以及無限賽局,兩者的差異。並舉了許多相關企業、歷史的實際案例,說明有限和無限思維帶來決定性的不同結局。
無限賽局本質,就是生命是一場沒有規則、沒有終點的無限賽局。沒人可以「贏下」教育、人生、商業、醫學,這些都只能永無止盡的前進。無限賽局中,玩家的時間會用完,而賽局本身卻會持續下去,直到世界上再也沒有玩家加入為止。然而,商業中我們卻常看到各種忽視賽局性質本質的發言,例如:成為業界第一、稱霸某某領域……這些描述、思維,都是以短視的目光來看待自身所處的環境。
縱然不是企業或是組織領導人,無限思維仍然對所有人都有很大的啟發。擁有無限思維,將能為人生帶來很不一樣的風景,也會讓人在面對挑戰、變化時,擁有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
展開
4.5
門徒
讀者評分
3.0
|
2022/07/22
劇透警告
接續外科醫師後,沿襲了一慣的懸疑、緊張氛圍的手法,讓人會忍不住一直想看下去。關於本書優秀的地方,在外科醫生的書評就有提過,‘因此這裡說本書覺得讓我相對比較失望的部分,是在推理的橋段,以及兇手和警方鬥智發展上。
最讓人失望的,是本書在花了90%篇幅在追蹤的犯人、找尋她留下的蛛絲馬跡,居然到最後連犯人的邊都沒摸到,如果不是兇手自己腦充血對警探動手,警方可能再花一年也抓不到人。讓人有種前面花費那麼多篇幅在描寫追蹤犯人很沒有意義。
整體而言一本看得過程很緊張刺激,但是到最後又有點虎頭蛇尾的感覺的書。
展開
5
反叛,改變世界的力量: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2
讀者評分
5.0
|
2022/06/29
作者用大量的自身經驗和研究分析,讓我們重新認知了「成功」的標準公式。
有些人看完可能會覺得,作者有種要讓一般人「釋懷」——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現在的性格很好
或是要告訴我們——其他人所說的紀律、規矩等等是錯誤的。但我認為完全相反,作者透過大量的分析,正好是讓我們知道「成功是沒有標準公式的」。
在現代勵志大師、公司創辦人的許多分享下,我們會以為成功必須要怎麼做、具備怎樣的性格,而嘗試把自己變成那副樣子,但實際上,我們應該要認清自己的真實的人格,並且以自身本來的樣貌、善用自己性格帶來的獨特性,來面對自己的人生,讓每個人都能夠以適合自身的姿態,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藍海。
展開
共
2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