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4
user-img
Jing Han Chou

37則書評

37本書評分

3位追蹤者

65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37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天下憚服:從布衣寄奴到南朝第一帝,劉裕鐵血征伐、啟幕南北朝
讀者評分
5.0
|
2023/11/01

南朝劉宋帝國,或許在歷史長河中是個不太會讓人注意的王朝,但是劉宋帝國是個承先啟後的重要樞紐,其開國皇帝劉裕更是一個了不起的軍事天才

南宋辛棄疾曾在一首詞中寫道:「…. 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就是在描述劉裕在戰場上的指揮若定與用兵如神的情景。這本書就是在寫劉裕的一生,撰寫手法不會艱深難懂,讀起來就像在看故事書一樣,會讓人想一頁一頁翻下去
展開
拿下全中國:仗該怎麼打,地該怎麼占?從秦到清,成就霸業統一全國的軍事戰略
讀者評分
5.0
|
2023/07/14
劇透警告

我自認為這一本讀完可以讓人耳目一新,以前讀歷史書只知道那些開國君王或將軍就是率領軍隊去打仗,但為何會打贏沒有多作說明
這本書用地理去解釋古代著名戰役和戰略的內涵意義,從這本書我才知道原來諸葛亮提的「隆中對」戰略眼光是相當博大精深,還有為何從古至今長江保衛戰的主戰場都是在江北地區甚至是淮河流域,另外在將近1800年前的晉滅吳之戰,古人就能發起相當厲害的軍團聯合作戰...等

看完這本書可以讓人大開眼界、增廣見聞,對古代戰爭史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看看
展開
《故宮六百年》套書(上、下冊)
讀者評分
5.0
|
2023/07/12

作者就像個導遊一樣,藉由述說紫禁城來講明清兩代的歷史,內容清晰易懂,讀起來不會讓人覺得艱深,就像在閱讀故事書一樣,讓人一頁一頁的一直想讀下去。
想了解紫禁城的歷史和由來嗎?想一次掌握明清兩朝的歷史嗎?閱讀《故宮六百年》套書就對了
展開
大明末代皇帝:崇禎
讀者評分
5.0
|
2022/10/28

作者寫法細膩、平易近人,清楚描述了崇禎帝獨特個性與心理的陰暗面,或許他不是一個優秀的皇帝,但是在整個明朝,他比許多皇帝更勤奮與努力

明朝會滅亡的原因很多,除了前面好幾任皇帝無所作為,另外跟氣候變遷(十七世紀小冰河期)、白銀荒、土地兼併嚴重…等都有關係, 崇禎帝就是倒楣接收了這個爛攤子,並因他有缺陷的個性、朝臣擺爛散漫,而使得整個國家只剩滅亡一條路

諷刺的是,大明王朝因農民軍而興,也因農民軍而亡,開國皇帝朱元璋若地下有知,必定也感慨萬千吧
展開
臺灣的勝算:以小制大的不對稱戰略,全臺灣人都應了解的整體防衛構想
讀者評分
5.0
|
2022/09/28

閱讀了李將軍所寫的書,真的是顛覆了我一直以來的許多觀念,作者強調弱國在諸多不利條件下,應發展出適合自己且創新一格的軍事戰略,砸大錢做對稱作戰方式將是徒勞無功。論述看似簡單,但細細研讀才發覺要如何制訂戰略、改變觀念、改變作法,如何落實「不對稱戰略」這才是最困難的

「不對稱戰略」其實並不是什麼很新穎的觀念,自古以來便有之。南北朝的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就曾使用「卻月陣」,以不足3000名步兵擊敗北魏3萬名騎兵; 南宋時,岳家軍以奇招擊破金兀朮的鐵浮屠和拐子馬,都是用類似的觀念應用在戰場上。自古以來,敵我雙方若戰力不平等下,訂奇謀、出奇兵,往往都能獲勝。戰法就是講究一個「奇」字,我相信就是在這時代也是如此

現今美中台三角關係詭譎多變,加上地緣政治牽扯的又複雜,可說是牽一髮動全身。作者在本書詳細分析美中台之間的政治、軍事現況,以及強調兩岸在軍力已失衡的情況下,應發展出適合自己的「不對稱戰略」。作者對於如何發展「不對稱戰略」有詳細說明,讓我讀了真是驚嘆不已,雖然我只是一名微不足道的小老百姓,自身對國防的參與只是義務役退伍的小兵,但閱讀完也讓我對現今我國的國防掩卷沉思

這本書值得台灣各政黨高層與國防部裡面那群肩掛一堆星星的將軍們閱讀,讓他們知道購買戰機、軍艦與坦克的政策是沒錯(這些武器應付灰色地帶衝突是必要的),但至少要思考如何能因應台灣地形與民情,發展出適合的「不對稱戰略」與獨特的軍事武器,否則一昧的投資購買雄壯威武的軍艦、坦克和戰機,甚至耗費大量資源研發源頭打擊性質的飛彈,怎麼追都追不過中共的軍事實力

古人曾說軍事是政治的延伸,但在台灣這奇特的政治環境中, 軍事也可說是為政治服務,或許發展「不對稱戰略」的武器無法立即讓國人有安全感,讓執政黨怕掉了選票,也或許是不知兵的政黨高層反對改革創新,讓國防部被迫繼續投資購買大型傳統武器,也或許是牽涉到複雜的利益關係…等等,實在是很可惜
展開
祥瑞.天命.竊國者:史上第一位儒家皇帝王莽和他的時代
讀者評分
5.0
|
2022/07/04
劇透警告

看完本書,心中的想法就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歷史巨輪的前進,想逆時代而行終將被現實給反噬
王莽以一介儒生橫空出世,但是它終究是個食古不化的老學究,迷信符命、祥瑞,一心追崇周禮,建立新朝後大開時代倒車,事事都以古禮為執政基準,搞得天怒人怨、遍地烽火
看到王莽的故事就讓我想起了項羽,秦朝一統天下後實施郡縣制,但項羽卻反其道而行走回古老的封建制, 大封諸侯、讓六國復國。但此舉倒行逆施的行為並沒有讓天下太平,反而是中原大地烽火不斷,最後還是失敗收場

本書與其說是王莽的傳記,我個人認為比較像是一部西漢200多年來的皇權與外戚的政治史,另外,這本書也在警醒世人:時代巨輪不停前進,任何人都無法阻擋歷史的演進,想逆時代而行,終將讓自己被時代給淘汰
展開
人性越界.犯罪心理解剖書:首部監所心理教師視角,逼近犯罪行為的起心動念
讀者評分
5.0
|
2022/05/03

犯案的人腦袋到底在想什麼? 他們跟正常人到底有哪裡不一樣? 他們是天生就會犯罪還是後天環境影響? 如果有人對以上問題充滿疑問,非常適合閱讀這本書
作者長期研究這領域與長期接觸犯罪的人,將這些犯罪的人內心深處用文字敘述出來,可以讓我們知道這些特殊的人到底為何要犯罪。也讓讀者可以去思考:或許他們跟我們其實沒有什麼不一樣,只是他們用了比較笨又直接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本書還提到了台灣監獄裡的日常生活模式,以及自由刑犯與死刑犯的心理狀況,可以讓讀者了解這方面的事情,滿足這類事情的好奇心。
展開
柴榮是個好皇帝
讀者評分
4.0
|
2022/02/24

這本書可說是為柴榮寫的一本傳記,作者將柴榮描述成一位雄才大略,堪比聖主的明君
我個人認為在混亂的五代十國裡,柴榮的確比這時代的軍閥頭子優秀,也比這時代的軍閥頭子更有雄才大略,但是柴榮在位時間太短,是否真的可位列千古一帝之列,我自己是還看不出來

老天沒有給柴榮更多機會,後周帝國也只是滾滾歷史洪流中的一個小沙粒,當然這本書也在自問:若柴榮長壽,是否能做到「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 這問題留給後人無限想像,也讓許多歷史學家不停做猜測。但是歷史不容假設,雖然後周帝國如曇花一現,但是後周帝國承擔著承先啟後的重任,畢竟有郭威與柴榮的前期努力,才能奠定了趙匡胤開創大宋320年的帝國

雖然趙匡胤在柴榮屍骨未寒、國家主少國疑時竊奪了神器,不免落下了欺負「孤兒寡母」的難堪罵名,但是歷史有時就是殘忍的、天意也永遠難以猜測,歷史上的是非對錯永遠沒有標準答案,一切就是讓後人去評論與想像

在幾千年的中國歷史中,五代十國是唐宋間的短暫時期,後周更是如煙火般耀眼但又瞬間即逝的一個王朝,但是還是值得好好了解後周這個朝代,好好閱讀郭威與柴榮的歷史,畢竟沒有他們,就沒有大宋王朝了
展開
病榻上的龍:現代醫學破解千年歷史疑案,從晉景公到清嘉慶25位帝王病歷首度揭密
讀者評分
5.0
|
2021/11/25

史書中對於帝王的豐功偉業都記載的很詳細,但對於帝王得了什麼病或駕崩的細節,都寫得相當隱晦。
作者是中國歷史愛好者,透過繁雜的史料記載去抽絲剝繭,透過本身的醫學專長去解讀病因,讓世人可以了解身為天之嬌子的帝王到底生了什麼病。

此書以醫學角度去看歷史,寫法淺顯易懂,非常適合歷史愛好者閱讀
展開
毛澤東的大饑荒:中國浩劫史1958-1962(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
讀者評分
5.0
|
2021/08/23

佩服作者蒐集資料、彙整資料的功力,能把1959年~1961年的大饑荒描述這麼清楚,寫出了這本書讓世人可以一窺大飢荒的慘況和中共的執政荒謬

看了這本書就讓我想起了呂世浩教授著的【帝國崛起】一書,秦國為了富國強兵,選擇了「強道」,使用了力與詐來改變國家。為了統治方便,使用國家的力量走向重農抑商,並推出軍功制,逼迫百姓尚武; 並使用詐術來做外交與內政的推行,楚懷王就是中了秦國的詐術而喪命於咸陽。因為推行力與詐,國君、文臣武將、百姓乃至整個國家的道德皆扭曲與淪喪,國家變成一部戰爭機器,最後秦朝也毀於力與詐的陷阱中,秦朝國祚只維持14年,至秦孝公推行商鞅變法至秦朝亡國也只維持150年左右

而中共的統治也有力與詐的味道,共產黨以鬥爭與戰爭起家並獲得江山,但是馬上得天卻不懂得馬上治天下,統治後把國家當成一部戰爭機器,把所有百姓當成士兵,把內政與經濟政策當成打仗一樣,最後中國變成如人間煉獄般可怕

雖然中國現在國力強大,連美國都要忌憚,但中共統治方式還是靠力與詐,包括在經濟上強行推「國進民退」、強力監管補教業,最近更倡導「共同富裕」的思想,有走回計劃經濟的老路;在政治上,就不須多提,都是靠力與詐來維持其政權,「天安門事件」、強推香港國安法事件,乃至新冠肺炎剛發生時中共竭力隱瞞與打擊相關言論都可以看出都是靠力與詐的老招

秦孝公推行「強道」,結果150年後秦人走入歷史,而中共也使用力與詐的方式能維持其國運多久我不做推測,但其違背道德與扭曲人心的行為,想永享千秋恐怕也難
展開
霸王之夢: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4
讀者評分
5.0
|
2021/08/04
劇透警告

拜讀呂老師的這本書後,個人淺見是吳國最後的走向跟幾百年後的秦國選擇強道頗像,有〝力〞與〝詐〞的味道。
吳國崇尚武力、四處征伐,降伏了越國,擊敗齊國數次,也幾乎滅了楚國。而吳國的後代為了爭奪王位,也是使用詐術,像公子光為了殺吳王僚,利用他的弱點來引誘他、欺騙他,最終一舉成事

當然,選擇〝力〞與〝詐〞的方式,國運通常不會長久,看看吳國,也看看秦國與後來的秦朝,無不很快就灰飛煙滅,進入了歷史的塵埃中

讀完呂老師的〝一場歷史的思辨之旅〞系列叢書,看完真的會讓人掩書慨歎。人生的智慧盡在歷史故事中,但古今中外多少人,面對同樣的事情發生,卻又做著同樣的事情與犯著同樣的錯
展開
通膨的真相:透視物價漲跌、利率升降背後,你我誤解最深的經濟現象
讀者評分
4.0
|
2021/07/07

讀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政府要做通膨率的調查是如此的困難,光數據的蒐集就是很傷腦筋的事情。但也是因為數據的蒐集與整理的複雜,也使得通膨率的數據可能充滿黑箱作業,政府在裡面做了多少手腳,外界不得而知
通膨率的高低的確會影響一國的經濟發展與國家財政政策,例如本書提到的,通貨膨脹對欠債的人有利,而一國最大的負債者就是政府,只要通膨率稍微調高一點點,政府的負債和利息就會大幅減少。
另外,人民通常聞通膨而色變,政府官員為了討好選民,會不會擅自變動通膨率的計算而讓數據好看,老實說,這都是外人不知道的事情

看完本書,才恍然大悟:原來政府每個月公布的通膨率也有這麼多秘密。若有讀者對於通貨膨脹的相關理論有興趣的,讀這本書就對了
展開
坐天下很累:中國式權力的八種滋味
讀者評分
4.0
|
2021/06/30

這本書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講:皇帝是全天下最幸運的人,卻也是最不幸的人
細讀此書中的八個故事,就會感慨最有權勢的皇帝和尊榮華貴的皇族,其實都是權力的囚徒
皇帝掌握全天下最大的權力,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殊不知,皇帝才是全天下那位被權力宰制的囚犯,而尊貴的皇族,太平時期也是享盡榮華富貴,擁有比老百姓更多的無上權力,但是這些權力的囚徒一旦失勢,一旦時不我予,下場通常都很慘

讀完此書,就覺得無限感慨,權力就像魔戒,古代無數人為了它而喪命,就是看看現代,類似的情況也是天天上演。政黨間的惡鬥、政客們的攻訐,哪一個是真正為過為民? 無非都是為了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
幾千年來,科技與社會的制度進步不少,但人心對權力的渴望卻始終不變。坐天下很累,但是卻有更多人覬覦著那把能俯視天下的椅子
展開
大宋之變1063-1086:破解百年大宋由盛轉衰的關鍵真相,還原北宋政爭君臣在歷史大時局的命運與選擇
讀者評分
4.0
|
2021/06/06

司馬光和王安石其實都是當世難得的人才,王安石富有創意,具有打破傳統觀念束縛的思維;司馬光正氣凜然,擁有為官該有的道德與悲天憫人的胸懷。但可惜兩人還是有缺點,王安石剛愎自用,不夠圓滑,只知用剛猛之力去推行新政,而司馬光過於保守,時代的巨輪不停前進,但是觀念與思想仍停留在過去仁宗時期
兩人都是北宋時期的優秀人才,可惜無法合作擰成一條繩,導致兩派人馬之間的鬥爭不斷,也導致了北宋的國勢開始走下坡。
這些故事都已經是千年前的往事,拿起本書閱讀完,心裡只有無限感慨,再看看現在的國家政治局勢,一樣重演著政治鬥爭的戲碼,只能說:歷史果然會不斷重演,政治上汲汲於名利者永遠都不會少
展開
血濺江東【南北朝蕭氏帝國往事】
讀者評分
4.0
|
2021/05/31

南北朝時期的各朝代歷史普遍比較短暫,尤其南朝各代的存在時期都更短了,普遍都不到一甲子
但是其政治上的權謀、人心的冷酷以及權欲薰心下的濫殺屠戮,更是讓人看了不勝唏噓
南朝時的齊朝可以說是幾千年來歷史長河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個小站,其吸引人程度更是比不上大家朗朗上口的秦漢、唐宋、元明清時期了。齊朝短短23年,但是其政治上的爾虞我詐、權謀分贓的程度實在不亞於其他赫赫有名朝代,政治人物的殘忍與冷血更是令人瞠目結舌

南朝的各朝代故事都相當短暫,但是細讀卻都十分精彩,若想了解南齊的故事,讀這本書就對了
展開
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三部曲)
讀者評分
5.0
|
2021/05/15

從小讀歷史,只知道國共內戰後蔣介石退到台灣的種種故事,但是對於解放後的中國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是一無所悉。這本書正好可以填補我在這方面的疑惑,看完了這本書,我才知道赤化後的中國實際上沒有比較好過。
國民黨在中國執政時期,也是很腐敗與極權,加上經濟與財政方面的失敗,完全失去了民心,導致最後國共內戰的全面失利。但是共產當執政後也是相當糟糕,毛澤東根本不顧民生與人權,完全只想把自己的心中想法用鬥爭、思想改造來治理中國,導致中國陷入長年的災難,若加上後來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大饑荒與文化大革命,中國的老百姓大概為了這個政權葬送了數以千萬計的性命。我個人認為共產黨執政後的中國之混亂,可以堪比五胡亂華時期,因為老百姓簡直是生不如死,性命如草芥

這本書內容不會艱澀難懂,讀起來滿容易的,很值得一讀
展開
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讀者評分
0.5
|
2021/05/03

我沒有看過這本書,但是我看到有作者是現任央行理事會成員,那對於低利率與低匯率的怪現象是否在平時工作上有跟總裁據理力爭呢? 若沒有的話,透過寫書來抒發己見又是為了什麼目的?
我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也是社會上一個為生活打拚的上班族,知道要買個房子對一般受薪階級是遙遠的夢想。但是我也了解高房價是有很多原因的,例如土增稅的減半也是造成炒房的一大原因之一,相信身為前任或現任央行理事會成員一定很了解,只是書本上把原因瞄準在低利率,我個人淺見是覺得不夠客觀
我比較好奇的是:作者都是前任或現任央行理事會成員,推薦序作者還是現任央行副總裁,相信央行許多政策上,作者群們可以在會議上為普羅大眾說出心裡話。若平常工作上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只能靠寫書來道出央行這20年來的政策缺失,這樣的方式對台灣老百姓其實幫助不大
展開
用地理看歷史:荊州,為何兵家必爭?
讀者評分
5.0
|
2021/03/11

作者以圖片描述地形對歷史、戰爭的影響,非常有趣
2月初買來這一本,一整個過年在家都是抱著這本書在認真了解書中的文字,並去推敲地形地理與戰爭的關係
這是一本讀了會讓人長知識的好書,值得推薦
展開
用地理看歷史:得中原者,為何得天下?
讀者評分
5.0
|
2021/02/05

用地理地形描述中國古代的歷史演變與戰爭型態,內容相當精采
邊讀邊回想歷史中許多戰爭史,會有相當多的體悟
非常值得一讀的歷史好書
展開
中國金融大歷史:從西周封建經濟到唐朝盛世真相(西元前1046~西元907年)
讀者評分
4.5
|
2020/11/05

好看! 顛覆了很多我過去對一些歷史人物的印象,這本書從經濟與財政的角度看歷史,的確跟從大部分從政治角度看歷史的歷史書籍有不一樣的觀點,古代的史官或皇帝可能會因個人主觀修改史書,但經濟不會,它就是坦然告訴人們過去發生的點點滴滴
想知道更多過去中國歷史的讀者,建議閱讀這本,從錢眼的角度去了解很多史書沒透露的秘密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