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3
user-img
茉思

18則書評

18本書評分

0位追蹤者

19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18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可複選)
展開
評鑑星等(可複選)
評鑑日期
評鑑發表
選擇
讀者評分
4.0
|
2024/03/23
我覺得本書的警探法蘭琪比較像是引述人,持燈帶領讀者一探死者生前的故事,與以往瑞卓利警探事必躬親,焦頭爛額的形象大有不同。

  全篇把重點擺在主角岱倫的人生觀點,她聰明美貌、自負驕傲,但是本身的硬條件「貧窮」,卻也讓她在愛情上缺少與人一較長短的籌碼。等到她突然發現原來自己擁有的「武器」也能讓別的男人沉迷的時候,她就無法自拔了...。老實說我覺得這故事還蠻警世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本錢玩一把愛情/金錢的遊戲還能夠完美脫身,參與其中必然身負一定的風險。

  我認為本書的重點不在於兇手如何殺人,而在於受害者她還活著時的一切,她的生活、她的觀點,是怎麼導致了這個結局。這點其實我還蠻喜歡的,閱讀體驗也還不錯。但如果是想看如何辦案的,本書可能就不是那麼適合了。
展開
妖怪爸爸上班去
讀者評分
3.0
|
2023/03/15
劇透警告

妖怪爸爸要去上班囉,他會遇到什麼事呢?前面幾頁非常寫實地表現出上班族的生活,例如要帶便當、要搭公車呀等等,但是爸爸的工作地是「地獄」,而且裡面畫了「鍋燒地獄」,裡面還有人…這個我真的不知道怎麼跟三歲小孩解釋這件事…所以變成爸爸是在看游泳池裡面有沒有人跑出來…欸…到後面更難自圓其說。總之,我覺得這個繪本不知道適合什麼年齡的小朋友,可能要再大一點吧!
展開
慢小黃出任務
讀者評分
5.0
|
2022/11/16

很喜歡這本書要傳達的意念,尤其是對我急性子的兒子來說,是一本很棒的書。尤其是他愛車子,所以一個月後在路上看到水泥攪拌車,他還記得書裡的內容,會說出「水泥攪拌車哥哥怎麼壞掉了」這樣的話呢!
展開
禁獵童話II:魔豆調香師
讀者評分
4.0
|
2017/08/17

本書的背景是設定在【禁獵童話I:魔法吹笛手】的兩年後,主要講述七大童話家族中「傑克與豌豆」、「睡美人」傳人的故事。女主角潔思敏(Jasmine)的親人在兩年前那場假造獵巫的事件中被害,孤身一人來到台灣與阿姨一起生活。但顯然命運不會就此放過她,她還是捲入了這場法器的爭奪戰。經由與伊莎貝、賽門的合作,他們最終來到塞林鎮,一窺紀載七大家族事蹟的「索林之書」,同時與前作的主角們會面,又是一場精彩刺激的大戰!

  來到了第二集,我覺得作者依然維持了她出神入化的筆法與豐富的想像力,運用文字為讀者創造出一篇篇截然不同的風景。不管是台灣的山林原野、泰國廟寺與潑水節,亦或是美國女巫小鎮,作者所營造的氣氛都能讓讀者輕易地代入那個情境。而且比起第一集,我覺得這一集的節奏控制得比較好,第一集太趕了,快到有點搞不清楚發生什麼事。(特別為什麼魔鏡加人魚匕首會長生不老我還是不懂?)除此之外,我很喜歡這集女主角的設定與表現,謹慎又纖細敏感,這種人最適合園藝了啊!尤其是對植物的知識,我覺得作者有很用心地蒐集資料,讓潔思敏成為名符其實的豌豆傳人。

  跟第一集一樣,第二集在後面也來了點小翻轉,我想聰明的讀者應該不難猜出來啦!這邊就不劇透了。只是我覺得最可惜的地方是為何男性繼承人的法器都那麼「普通」呢?前作的金斧頭嘛,就是一把很利的斧頭;本作的睡美人戒指,就是讓你睡…我覺得金牌特務的裝備可能還比較厲害…我認為作者應該賦予他們更多魔力才是,像是笛子跟魔豆就發揮得很好啊!

  雖說進行到第二部了,但其實還是有很多謎團未解。包括到底主謀者是誰以及為何要對七大家族下手呢?這次新出場的「聖騎士」的任務又是什麼呢?這些就有待第三集來個完美ending了,希望第三集別讓讀者失望呀!本書推薦給喜歡閱讀輕小說,能夠接受天馬行空幻想的讀者們。對了,其實我越看覺得很適合拍電影耶!如果能有真人版一定很不錯!
展開
禁獵童話I:魔法吹笛手
讀者評分
4.0
|
2017/06/04

「什麼?童話故事與聖經的七宗罪有關?」這應該是我看到書本簡介的第一個念頭了。眾所周知,童話是給小孩看的讀本,內容理當是歡樂正向的,即便這些童話故事的基礎可能不是那麼美好,不過從來沒聽說過童話中的物品是真的存在這個世界呀!

  我個人覺得本書最大的優點是作者以他強大的文字功力,帶領讀者深入其境,讓讀者閱讀內容之際,宛如親臨現場,參與感十足。從台灣的國家歌劇院、墨西哥的亡靈節、美國的拉斯維加斯,到加拿大的翡翠湖畔等等,不管是人物、景物,或是心情的描寫,作者都擅用譬喻,將之描寫得活靈活現,非常生動。

  看完本書讓我覺得,不管再過多少年,人類對於權勢、永生、金錢的追求永遠不會消失。即使手上已擁有比常人更多的資源,仍然會汲汲營營於別人手上有的東西,要懂得「知足常樂」談何容易呀?回到那句老話,要看自己擁有的,不要一直看別人手上的!

  結論,青春洋溢的主角、驚險刺激的旅程,再加上創意十足的主題,共同編織而成這本節奏明快的奇幻冒險小說。流暢的敘事文字,以及一點都不拖泥帶水的風格驅使著讓讀者想一口氣讀完本書,然後再大呼過癮!本書推薦給喜歡奇幻冒險小說的朋友!
展開
漫漫歸途
讀者評分
4.0
|
2016/10/03

平常我們總是在電視上,或是聽別人說印度有多麼落後與貧窮。但是從本書可以看到一個真正的印度男孩跟你述說他的日常生活故事。不管是狹窄的住家、簡陋的食物,或是缺席的教育機會,都會讓人反思與珍惜我們現在是生活在多麼好的環境。但從另一方面來說,從作者的描述可以發現,家人之間的緊密的感情著實可以勝過這樣的物質缺乏,精神方面的滿足未曾奪走他們對生活的希望。



  除此之外,我覺得這個故事之所以能有圓滿的句點,無非是有許多好心及有心人的幫助才能促成。不管是救起薩魯的遊民、好心帶他去警局的大哥哥、有愛心肯負責的索德女士,當然還有最重要的布萊爾利夫婦的支持,否則一個孤單的五歲小男孩如何能躲過街頭的險惡,還長成一個有能力回饋家人的男人?可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有時自己的舉手之勞,對別人來說就是影響一生的轉捩點也說不定。



  結論,本書透過一個男孩與男人的眼睛,帶我們去看位於世界兩端,兩個國家在生活、文化的不同,也經歷一個男孩被迫面對現實的無奈與惶恐,最後感受到他對尋根的迷惘與領悟。無論如何,經過這麼多年還能找到自己的家人就是個奇蹟,而奇蹟可不是每天都會上演的喔!所以一起來看看這本書吧!
展開
挺不錯餐館推理事件簿︰來一份翻轉蘋果塔
讀者評分
4.0
|
2016/08/05

本書是由數個短篇故事組成,故事場景都發生在一間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法式小餐館。餐館裡有外表嚴肅、內心卻明白剔透的主廚三舟,暖男形象的副主廚志村先生,對酒熱愛又專業的金子小姐,以及作為侍應生的「我」(高築)。

本書兼具極大比例的美食與輕推理,餐館裡人們的互動也是亮點所在。看完每篇都會有種「原來如此」的解惑感,與好想一嚐法式餐點的飢餓感。所以本書推薦給喜歡料理又喜歡稍微動點頭腦的人,啊~動完頭腦、吃點東西,補充點熱量最棒啦~
展開
妹妹的墳墓(博客來獨家飛鳥樹影雷雕毛氈書套贈品版)
讀者評分
4.0
|
2016/08/05

我認為作者在劇情的編導上合情合理,他沿路撒下麵包屑,讓讀者跟著線索走,但是有時候書中配角們講的話、動作,又會讓你疑神疑鬼,猜測兇手到底是誰。我個人認為書中最精彩的地方莫過於中間的法庭辯論,以及結尾水落石出的地方。法庭辯論讓你覺得正義終於露出一線曙光,但沒過多久劇情就突然又來個出人意表的轉折,讓人瞠目結舌,大呼意外。而結尾的部分則是融入崔西與莎拉血融於水的姊妹真情,讓人感到惆悵。崔西與莎拉感情的展現莫過於兩人那彼此呼應的禱詞。

  這幾句話是怕黑的莎拉每次與姐姐睡前總要一起唸的「咒語」,後來也成為她被綁架後鼓舞自己的話。但我認為,這幾句話同時也是崔西鼓勵自己、支撐自己繼續尋找莎拉的動力,不怕「黑」,就是不怕困難,不怕花時間,甚至不怕知道真相後的帶來的衝擊。

至於真相是什麼,這裡就不透露,以免破壞大家看書的樂趣。只是我覺得作者在這個真相的安排上,衝擊性反而沒有法庭結果帶來的轉折那麼大,畢竟一開始莎拉的失蹤就跟崔西有關聯,所以我覺得作者這邊就只是補充說明得更詳細罷了。如果作者這裡有個更爆炸性的劇情高潮應該會令人印象深刻。

  結論,本書劇情環環相扣,作者在許多地方都埋下了伏筆,聰明的讀者也許一開始就可以猜出兇手到底是誰。不過隨著劇情進展,看著崔西一步步解開謎團,慢慢釋放心中纏繞多年的愧疚與壓力也很令人著迷。本書推薦給喜歡推理、解謎、謀殺案導向的讀者,本書的閱讀經驗應該不會令你失望。
展開
火星任務
讀者評分
5.0
|
2016/07/25

我最喜歡這本書的地方有三:一是大家都很推崇的「科學知識」。作者用了相對簡單且趨近真實的科普知識,讓這部小說的內容可以說服大眾,並且讓不具有資深科學背景的人也能懂得主角到底在做什麼。例如他到底怎麼算出需要幾顆馬鈴薯,他怎麼分離出氫原子,還有「海盜忍者」那些單位等等,這些讓讀者不會看得暈頭轉向;甚至這些計算過程因為馬克的語氣而變得更加有趣。


  第二則是我很喜歡作者所塑造出來的「馬克」。照理說,一個人被獨自留在距地球十萬八千里遠,荒涼又貧脊的火星,第一個反應應該是驚慌失措,再來是怨天尤人,最後是自暴自棄。畢竟這可是火星啊!不是外縣市的7-11,也不是地球上的南北極而已。但是作者讓我們看見的馬克幾乎沒有這些負面的情緒(當然偶爾會抱怨)。他寫在日誌上的話語顯示出他是個實事求是的科學家,但卻不失幽默風趣的一面,甚至偶爾還會酸一下自己或別人─看他寫給組員的信真是太歡樂了,明明他就處在一個求生希望機率很低的地方啊!我想作者塑造的這個角色,為這本書增色不少。


  第三點是有點老掉牙了,但我覺得本書呈現的主題「希望、團結」,讓人看了心情愉悅。誠如以上所說,馬克在火星上所做的事,讓你感覺似乎「努力,永遠都有希望」,所以你會一直想知道他做了什麼,到底能不能獲得回到地球的機會呢?而在地球上的人們,集結資金、人才,甚至是跨國合作,只為了營救在火星上的那一人。而馬克的隊員,一樣為了他,願意延長回到地球的時間,願意冒著更大的風險,這一切都是為了救回馬克。這麼多人,同心協力,只為了一個目標而努力,的確是很感動人心的。如作者所說,人類與其他動物不同的地方,「互助」就是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吧!


  最後,我覺得從本書內容可以延伸到一個更深的角度。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火星任務」,也就是別人鞭長莫及,無法及時幫助我們,只能靠自己解決的時刻。所以這時候要怎麼辦呢?無非就像馬克一樣,先自立自強,增加「活著」的機會,提高「能見度」,這樣別人才有機會看見你、幫助你。就像那句諺語說的「天助自助者」,如果自己不能先站起來,完全只想依靠外在救援,那很可能等不到別人救你,你就先陣亡了。所以,別把孤立無援當作死局,也許轉個角度、轉個心境,就會看見轉機。


  結論,本書雖然充滿很多科學計算與單位,但是讀來並不枯燥乏味,因為人物有趣,劇情緊湊,科學知識也不難懂(也許還能啟發人去當太空人或科學家的興趣呢!)。所以推薦給每個年齡層的朋友,是一本娛樂性高、知識性十足的好書!別錯過本書囉!

展開
Dr. 小百合,今天也要堅強啊!催淚、爆笑、溫馨、呆萌的醫院實習生活
讀者評分
3.0
|
2016/07/13

本書作者是一位在美國醫院實習中的醫學生(不過現在已經是正式醫生啦),他把在醫院中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紀錄下來,集結成了這本書。因為是直接面對生死的第一線,所以其中不乏對生命有深刻反省與啟發的文章。如果以主題粗淺分類的話,大約可分為「醫生守則」、「醫病之間」,「生命的價值」、以及「輕鬆小品」等。

  以「醫生守則」來說,裡面提到做為醫生,就要有「進廚房就不要怕熱」的心態,把吃苦當成吃補,畢竟這是人命關天的行業,沒有下定決心付出就不適合這個職業。除此之外,當判定病人病因時,應該多方面去觀察,務求調查到最接近真相的病因,才能對症下藥,醫學生許多的練習都是為了讓你能準備好面對疾病。我覺得這幾篇給了有志當醫生的讀者一些真實的醫生生活面貌,有滿腔熱血也許還不夠,有堅定的意志更是必要。

  而談論到醫病關係,我覺得醫生與病人之間應該是最重要的夥伴,共同來抵禦疾病這個敵人。只是有時候你要對身旁這個夥伴透露多少敵情(病情)呢?要全部據實以告,還是保留一點美好的空間?我相信大部分的病人都對醫生託付極大的信任,所以醫生要用什麼樣的技巧、方式來告訴病人病情,應該也是醫術以外的重要的溝通技巧。一個只有醫術而無同理心的醫生,恐怕也是很難被尊重的。

  至於探討生命的價值,則包括〈媽媽愛你,你知道嗎?〉、〈為什麼要救我?〉、〈新生兒加護病房的小baby〉這幾篇,它們都提到了生命在什麼狀況下值得被延續?該不該被保留?〈媽媽愛你,你知道嗎?〉明明是子宮外孕的病人,但為了有自己的孩子,媽媽寧願冒著自己的生命危險,也不願接受手術;〈為什麼要救我?〉裡的男孩全家遭遇火災死亡,只有他倖存卻全身燒傷。像這樣的狀況,該救他還是不該救他?該遵守醫生的道德還是尊重病人的願望?我想這並沒有標準答案,所以只能從各方面去考慮與討論。但至少如果在法律觀點出發,救人還是必須的吧!(除非病人簽下放棄急救同意書?)

  除了這些比較嚴肅的議題外,當然作者還是放了一些在醫院中輕鬆的短篇,例如〈醫生,我老婆要生了〉,或著〈可以借我冰條腿嗎?〉,有些實在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看來醫院生活也不是全然忙碌的,只能說日子怎麼過是自己決定的,快樂滿足是一天,自艾自憐也是一天,生命有限,何不盡量讓人生快樂一點呢?

  結論,本書用字淺白,作者並沒有刻意要談什麼大道理。不過看了本書倒是可以對醫院生活有更深一層認識,也可以說是「醫院甘苦談」吧!若想偶爾放鬆,或有零碎時間,本書倒不失為一個選擇。
展開
噬罪人
讀者評分
4.0
|
2016/07/11

  本書是律師呂秋遠從他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所觀察到的人性紀實。本書共由25個小故事組成,我不確定是否每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亦或經過改編,但是它們的確很像是會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遭的故事。雖然不是每個故事都有個結局,但其中都隱含著可討論的主題,讓我們可以藉由這些故事,不只可以汲取人生的經驗,同時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


  其中我最喜歡的有幾篇。在「可惜不是你」中,顯示了「生的放一邊,養的大上天」這句台語諺語。很多時候,日常生活培養的感情不是簡單的血緣判別,或法律判決-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之訴-就可以解決。付出的愛心與耐心豈是能說停就停的呢?

  還有「為愛落淚」,一段長達15年的欺騙,最後還被所愛之人提告「妨礙名譽、恐嚇取財」等罪名,這些年的真情相待又豈是這些罪名可一刀兩斷的?所以不難理解為何最後這女子一毛不取、一罪不告,因為告了就表示那些年她的付出是可以秤斤論兩的,但出自真心的東西要如何衡量?一句關懷的話價值一百元、一千元還是一萬元呢?所以女子不願求償,只要一句真心的對不起,對她來說,這才算是對得起她這些年的付出啊!

  「沉默的母親」說的也是媽媽想盡辦法要幫兒子避免刑罰的故事。兒子欠了錢,卻一點也無法察覺事情的嚴重性,還要老媽媽賣房子幫忙還債。好不容易錢還了,兒子獲得緩刑,老媽媽卻因重病去世。沒有媽媽在旁叮嚀的兒子卻仍不懂得反省,輕易聽信朋友的話,該去跟觀護人報到卻沒去,最後還是被抓回去關了。這讓我想起那句話「養子不教誰之過」,一昧的只會幫兒子擦屁股、處理他闖下的禍,恐怕不是教養孩子最好的方法,有時候該讓孩子承擔責任,面對自己的問題,才是真正的教育他長大。就像我們都聽過的小偷咬媽媽的故事,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還有最後那篇「懲罰」,說到故意製造車禍,卻不想負責的大學教授,藉口長年生活在外國,不懂台灣的法律,想藉此規避責任。我覺得律師在最後說的話非常鏗鏘有力,把法律該有的精神都表達出來了。在此引用書裡的話:


「如果被告只要認罪就可以搏取法院的同情,當認罪成為一種訴訟策略,成為請求緩刑的一種工具,而法院竟然相信這樣的認罪代表犯後態度良好,我不知道這樣的司法,如何獲得人民信任?」(P.248)


「如果被告在庭上明著講認罪,但是對於犯罪事實卻胡說八道,一在再被害人的傷口上灑鹽,請問司法要如何給被害人撫慰?民眾要如何相信司法?」(p.248)

  我覺得這番話誠實道出了受害者的心聲,不折不扣是一番正義之詞。沒有真心的認罪如何稱為認罪?只不過是做作的謊言罷了,不是嗎?這種假裝的輕蔑比死不承認還要更令人難受。


  結論,本書的故事淺顯易懂,有些故事真的能夠感動人心,發人深省。適合零碎時間隨手翻閱,或當作教育的題材分享給孩子是很不錯的。

展開
禁忌圖書館(Ⅱ)幻變迷宮
讀者評分
4.0
|
2016/06/05

  本書在劇情方面,第二集順暢地延續了第一集的情節,愛麗絲這次被傑瑞恩派到了水之伊掃的迷宮,水之伊掃是愛麗絲爸爸消失的關鍵人物之一,所以她也期望在這裡能找到爸爸消失的蛛絲馬跡。在冒險犯難方面,第二集可以說是第一集的進階版,格局更加廣闊。如果說第一集愛麗絲還在新手村摸索自己能力的話,那第二集愛麗絲就是開始獨當一面,來到城外靠自己撿裝備殺敵啦!在本集中,愛麗絲的能力更加成熟,同時尋找事實真相的決心也更加堅定。

 我再一次覺得作者描繪了非常立體的愛麗絲,在第一集我們就知道她是個有決心、有頭腦的女孩,在本集裡,作者又賦予她更多的人格特質,她與艾薩克之間的小曖昧,顯示她青春少女的一面;與黛克西、索拉娜之間的友情,凸顯出愛麗絲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勇敢。至於最後到底要不要為父親報仇,則是看到了愛麗絲在理智與情感的拉扯。

  結論,本書承襲了第一集的優點,在劇情方面往前推展,人物之間複雜的關係也逐漸顯現,到底愛麗絲最後會變成怎樣的讀者呢?她與艾薩克之間會不會刀劍相向呢?還有那隻龍最後會扮演什麼樣的關鍵角色呢?真是讓人迫不及待想閱讀第三集了!本書推薦給喜歡閱讀冒險、科幻、魔法小說的朋友,作者的想像力建構出的世界一定讓你大呼過癮。

  
展開
本所深川詭怪傳說
讀者評分
5.0
|
2016/05/29

本來看書背的介紹,以為是推理的內容。後來細細讀了之後,才發現這並不是以推理為主幹的小說,而是充滿了細膩人文關懷的故事。作者以本所(東京墨田區)流傳的鬼怪傳說為骨幹,衍生出七篇不同主題的文章。書中沒有鬼怪傳說的靈異恐怖,反而在字裡行間傳達出人情冷暖,相當引人入勝,不愧是得獎佳作。


  我覺得讓我印象最深刻,最吸引我的故事有幾則:



一是第一則單葉蘆葦的故事,在河邊不知為何蘆葦只有一邊長葉子。作者從這個傳說延伸了兩個事件,一個是在心裡愛慕小姐的貧困少年,另一個是小姐的吝嗇父親。從這故事,我覺得作者似乎暗示了事物的表象並非就是實際上的結果。


  本以為是善心助人的小姐,其實只是利用施捨來反抗父親;本以為吝嗇小氣的父親,反而是用實際的方法在助人。單邊蘆葦或許就是用來象徵---要是都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就信以為真的話,可能就像鬼怪傳說一樣,是「最可怕的事」也說不定。



  看完第一篇故事後就讓我對這本書的期待與滿意度大大地提高,因為覺得又有故事情節,但又有警世人心的效果,實在值得閱讀。



  第二則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洗腳宅邸」這篇故事。美代的父親娶了繼母阿靜,阿靜美麗漂亮又溫柔,但她小時候過著非常艱苦的生活,天天要幫人洗腳才能賺錢養活自己,阿靜嫁到這個家後還會被以前的洗腳生活嚇醒。美代於是用了洗腳宅邸的傳說來安慰阿靜。



  看到這裡,我其實覺得很感動,因為美代是毫無芥蒂地接納這個繼母,真的用心在想辦法安慰她。可惜孩童的純真有時還是抵不過現實社會的黑暗,阿靜畢竟還是選擇了註定會悔恨的一條路。



  不過我想即便如此,至少知道良善仍存在人性中還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感覺是黑暗中仍有光明啊!



  而這就讓我想到,這篇故事的下一篇「不滅的掛燈」,卻又諷刺地呈現了原本以為是人性中不滅的體貼善良,就像掛燈一般的存在人心。沒想到揭陋事實後,那其實是在黑暗中偷窺的一雙眼,有如伺機而動的蛇,充滿仇恨地注視著在乎的那個人。那亮光其實不是善意的燈塔,卻是毀滅的火炬。



  所以同樣是人性,作者卻用不同的故事表現出不同的面向,在閱讀這些鄉野傳說之餘,更讓人去思考這些故事背後的意義與價值。我認為這本書真的是兼具娛樂性與思考性,非常推薦可以再三閱讀的一本書。



  另外,我也還蠻喜歡「送行燈籠」這個故事。只是這個故事我看不太懂,到底長工有沒有跟著去保護阿倫呢?還是所謂的燈籠象徵的是一種關愛而已?感覺好像不是真的有強盜啊?難道長工跟小姐的事是什麼障眼法?希望有看懂的朋友提示一下,謝謝。
展開
被埋葬的記憶
讀者評分
3.0
|
2016/05/29


  我覺得本書的主題,或者說作者利用中古世紀的屠龍故事(發掘真相的過程),引導大家去思考的問題就是:「如果知道真相是殘酷的,那你會選擇遺忘還是想起它?」


  書中的人物就代表了幾大類:例如蓋文爵士,就是選擇掩蓋真相的代表。盡管對於這樣做對大家有所愧疚,但他仍是堅守自己的職責;有的人選擇揭開它,例如戰士威斯登,盡管知道揭開真相對大家有所傷害,他仍義無反顧。還有的人,例如艾索,其實已經知道真相是什麼,卻只想獨善其身,選擇遺忘,不去觸碰。


  很明顯地,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如果訪問書中人物的話,各有各的立場與理由,實在難以評論誰對誰錯。只是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就像紙包不住火,被掩蓋的真相,終有一天會重見天明就是了。

 
  結論,隱藏在常見的屠龍故事底下的,是值得細細深思的問題,而且是在閱讀完整本書後,才能領略到作者的用心。作者在描寫人物方面栩栩如生,不管是靈敏的戰士、垂垂老矣的騎士,或是風中殘燭的老人,都非常具體。推薦給喜歡慢慢品嚐書中哲理的朋友。
展開
沙漠之花
讀者評分
4.0
|
2016/05/29

本書的主角是一群日本自衛隊的士兵們,被派遣到索馬利亞進行墜毀直升機的救援行動,沒想到卻遇上了該地的部落公主向他們求援,於是自衛隊在非自願的狀態下捲入了一場國際衝突。原本是帶著維護和平使命而來的日本自衛隊隊員們,在敵人意欲至他們於死地的攻擊下,不得不鼓起勇氣、舉起武器反擊,每個人也在這場生命保衛戰中,領悟出對自身最重要的生命意義。


  我覺得本書最難能可貴的是,除了描寫自衛隊員們外在的動態-被青年黨與瓦茨登族毫不留情地攻擊、總是千鈞一髮地躲藏與反擊等實際的動作描寫,帶給讀者緊張興奮的心理感受外;作者對於每個自衛隊員內心、性格的描寫也很細膩,非常具有渲染力,讓讀者能一窺每個隊員背後的故事,進而對他們有同理心、認同感,於是不管隊員們是死是活,讀者都能感同身受。像我就很喜歡梶谷的爽朗帥氣、由利背後的黑暗故事也讓人忍不住想嘆一口氣;還有友永的成長絕對是最多的,而這一切都歸功於新開啊!所以看到最後,這些隊員好像都是你認識的朋友一樣,我覺得這是作者很成功的地方。


  這本書其實不單單是一本戰爭小說,我倒覺得其中對社會、對人性有許多的關懷與省思。包括對索馬利亞的現狀、對軍隊人權的維護,還有對個人價值觀的尊重等等,都有蠻多可以討論的地方。也難怪這本書會獲得如此多的正面評價。所以在這裡我也要推薦本書給喜歡戰爭場面、對書中角色成長有興趣的讀者,本書應該會帶給你一段不錯的閱讀體驗。
展開
煙霧迷漫你的眼:死亡的寂靜並非懲罰,而是度過精采人生後的報酬。
讀者評分
5.0
|
2016/05/29

本書分為數個短篇故事,從一開始凱特琳大學畢業第一次到殯儀公司工作,一直到她去學校進修殯葬禮儀課程,期間她開始思索「死亡」這件事,到最後她歸納出她自己的結論。有點難以想像「死亡」這麼一個嚴肅的議題,居然會由一位這麼年輕的女生娓娓道來,難怪會受到大家的青睞與矚目。我個人覺得本書最棒的地方在於凱特琳用一種輕鬆詼諧的方式,以鄰家女孩的口吻來分享她對死亡、遺體防腐、火化儀式的看法。但這並不表示她的敘述內容是流於口語無趣的,反之,凱特琳旁徵博引,用其他不同民族對待遺體的方式來佐證自己的看法,也引用其他有名學者的說法來正反論述。所以她讓你知道,對待死亡,真的不是只有我們知道的那種方式。


  我個人贊成凱特琳說的對於死亡這件事,我們該開始「看著它、聞到它、感覺它,親身體驗這件事。」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我們也跟美國人一樣,習慣將死亡隱藏,看到喪家自動繞道,言語中都避諱著不出現「死」。可是不看不聽,死亡也不會因此而不降臨。與其在死亡之後因為各個問題而使後人糾結不安,不如先依自己/親人的意願妥善安排好一切。我認為這就是凱特琳提倡的「善終法則」。我們為自己以及親人的生命終點做好準備,了解這是生命必經的過程,而在那天到來之前,我們可以盡力讓自己的生活過得精采。


  看完本書會對「死亡」這件事重新的省思,看看其他民族怎麼看待死亡、對待遺體,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然後想想自己以後想被怎麼樣的對待呢?死亡或許身不由己,不過自己的屍體還是可以自己先選擇怎麼處理的。本書推薦給所有人,我想每個人看完後一定都大小不同的收穫。
展開
紅皇后
讀者評分
4.0
|
2016/05/29

  本書一言以蔽之,就是低等階級反抗高等階級的故事。但是內容當然沒有這麼簡單,這樣的架構很多本書都有,例如飢餓遊戲、分歧者都是。但本書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作者賦予這本書的各種設定-血緣、超能力、人物角色,使得它獨樹一幟,不僅人物個性靈活、劇情也是高潮迭起,不輸其他類似的小說,讓人看了就想一直看下去。


  我個人認為本書最吸睛的地方應該就是人物設定了!這個國度裡,銀血人有各自的門脈與能力,從姓氏、外表就可以推知一二,有臂力強的、控制水的、控制火的、會讀心術的...應有盡有。於是看書就好像進入一個奇幻RPG遊戲一樣,看每個人使出渾身解數與主角你來我往,各種料想不到的招式傾囊而出,真的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呀!這樣的設定無疑滿足了讀者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讓讀者能更快地認同主角,投入劇情中。


  除此之外,在奇幻外表的包裝下,本書的主題還是想探討所謂的「自由平等」。這令我不禁有感而發,在固有的體制下,要突破僵局顯然是需要很多努力的,更別提要既得利益者接受這樣的改變。這讓我聯想到印度的「種姓制度」,血緣遺傳決定了一切,要翻身的機會難上加難,即便是教育也不容易帶來改變,因為社會氛圍即是如此。而現在的台灣也正面臨這樣的轉型,要獲得自由、平等、正義並不容易,花費數十甚至數百年看來亦是常態。這時不禁又想到少女馬拉拉能夠鼓足勇氣,以一己之力站出來對抗不平等,真是此時才能體會到她有多麼的不簡單。


  結論,本書情節緊湊,人物設定令人印象深刻,劇情亦有意想不到之處,堪稱是一本很有娛樂性的小說佳作,在此推薦給喜歡奇幻、冒險的讀者們,一起來進入這個奇異世界吧!

展開
禁忌圖書館
讀者評分
4.0
|
2016/01/22

  我認為作者對「讀者」的設定是很有趣的,這個設定大概跟「墨水心」系列有點類似,就是有些人(讀者)可以把書中的情節轉化為真。墨水心系列是唸出文字,即可把書中的人事物具體形象化到現實世界;而本書則是「讀者」可進入書中的世界,若能征服書中的生物,便可將牠收歸己用。這樣的設定無疑讓圖書館化為一個大千世界,每本書都是通往一個獨特世界的窗口,對於喜歡看書的人來說,多希望自己也有能力親身經歷書中的世界啊!想想看可以親自玩哈利波特的魁地奇、親眼看到魔戒中的樹人、該有多麼令人興奮!(當然如果不用一定要跟書中生物打個你死我活就好了XD)



  在本書情節方面,我想作者很成功地製造出一個懸念,讓艾莉思的所作所為有所本。尤其是進入到書中世界的冒險,非常的精彩刺激!光是看艾莉思如何動頭腦,想辦法解決眼前的難題,就讓人津津有味。除此之外,書中人物到底誰是站在艾莉思這邊的呢?是收養她的傑瑞恩?終結到底是利用她還是想幫她?灰燼呢?總覺得艾薩克之後也會再出現的。這些待解的謎團都還吸引著我們繼續回到禁忌圖書館裡。  



  在角色設定方面,我認為作者設定的艾莉思非常地活靈活現,一個自制、有責任感、聰明又靈活的小女生非常立體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她的個性與她的行為相符,也讓人不意外為什麼她是很有天分的讀者了。而且經過每一次的冒險,艾莉絲感覺越來越成熟,這樣的角色是我們喜歡的,我想這就足以讓讀者將自己投射到她的身上,進而融入本書情節之中。



  最後,本書推薦給喜歡奇幻冒險、童心未泯的讀者。作者筆下描繪的生物不僅獨特,而且栩栩如生(看到簇仔的描寫總讓我想到神隱少女的小黑炭們),冒險世界的描寫既豐富且多采多姿,非常地有創意。我想喜歡閱讀奇幻故事的人看完本書應該不會失望的,且讓我們跟著艾莉思一起去冒險,共同探索未知的真相吧!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