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語言
English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相關網站
回首頁
售票網
企業採購
福利平台
海外專館
:::會員服務|快速功能
會員登入
黃金會員
前往會員專區
我的電子書櫃
訂單查詢
瀏覽記錄
下次再買
可訂購時通知
本月獨享
可用E-Coupon
0
張
可用單品折價券
0
張
可用購物金
0
元
可用 OPENPOINT
0
點
登出
訂單查詢
購物車(
0
)
電子書櫃
繁體
展開廣告
關閉廣告
HOT
語言學習書
拼圖專賣店
涼夏廚房
保養3折起
:::網站搜尋
全部
全部
圖書
電子書
有聲書
訂閱
影音
美妝
保健
服飾
鞋包配件
美食
家居生活
餐廚生活
設計文具
無印良品
星巴克
3C
家電
日用
休閒生活
婦幼生活
電子票證
寵物生活
票券
玲廊滿藝
故宮精品
電子閱讀器
雜誌
售票
海外專館
快速到貨
禮物卡
必讀暢銷榜
天天爆殺
今日66折
每日簽到
禮物卡
現領折價券
全站分類
曬書市集
電子書
兒童館
旅遊戶外
家居日用
美妝個清
健康運動
旗艦品牌
中文書
.
簡體
.
外文
電子書
.
有聲
.
訂閱
雜誌
.
日文書
CD
.
DVD
.
黑膠
線上藝廊
文具
.
動漫
日用品
.
婦幼玩具
彩妝
.
保養
.
洗沐
鞋包
.
黃金
.
服飾
3C
.
手機
.
電玩
家電
.
視聽
美食
.
生鮮
.
保健
寵物
.
家居
.
餐廚
運動
.
戶外
.
旅用
禮券
.
票證
.
票券
博客來
讀者書評
Vivi. / IG: r3ad1n9 的所有評鑑
取消
送出
確認
瀏覽次數(347)
分享至Line
分享至FB
複製連結
Lv.4
依據書評貢獻度、參與度
Vivi. / IG: r3ad1n9
29
則書評
29
本書評分
4
位追蹤者
13
次有幫助
全部書評
|
共29本書評分
主題分類
(可複選)
全部
中文書(29)
文學小說(19)
心理勵志(5)
人文社科(2)
藝術設計(1)
旅遊(1)
童書/青少年文學(1)
展開
評鑑星等
(可複選)
全部
5星
4星
3星
2星
1星
評鑑日期
全部
最近一個月
最近三個月
最近半年
最近一年
最近三年
三年以前
評鑑發表
全部
有評鑑內容
只評星等、無評鑑內容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
5
少年國際選讀VOL.2:洞觀12件國際大事 × 4大全球發燒議題
讀者評分
5.0
|
2025/05/28
培養國際觀與思辯能力的一本好書!
你平常會關注國際新聞嗎?會透過哪些管道接收資訊呢?
以我自己來說,最常接觸新聞的方式,就是仰賴 Google 或社群媒體上的演算法推播。通常只有遇到特別有興趣的議題,我才會主動深入查找相關內容。不過這樣的習慣其實有點危險,因為當我們長期依賴演算法的「餵養」,反而會很難接觸到各類國際大事與不同視角的觀點。
我們常以為國際新聞離我們很遠,甚至會覺得是「他國事務」,與我們無關。但其實,世界各地發生的每一件事,無論是選舉、戰爭、科技研發,或是國際經濟動盪等,都有可能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關心世界,不只是為了「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更是為了理解這些事件背後的脈絡,進而對自己所處的社會,有更多觀察與思考的可能。
這本書整理並挑選近期的 12 件國際大事,除了簡短介紹事件始末外,還提供了豐富的背景補充與延伸說明。有了歷史與文化的脈絡作為基礎,我們更能以宏觀、多面的視角來理解事件背後的成因與可能會造成的影響。而我覺得很不錯的地方,是每篇文章最後都附上由出版團隊整理的「觀察點」。這些觀察點不僅提供了切入事件的多元視角,也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讀者深入思考,進一步培養出屬於自己的觀點與思辨能力。
更難得的是,出版團隊在不同的議題上,也會盡量與臺灣相關的資訊做連結,拉近讀者與國際新聞的距離。
例如,在談到 SpaceX 研發可回收火箭、印度以低成本成功登陸月球,展現各國在太空科技上的突破時,文章也引導讀者回頭關注臺灣自身的太空發展。你知道嗎?其實臺灣也正在積極發展本土太空產業。
目前,我們的網路與通訊多半仰賴海底電纜傳輸,但近年海底電纜頻頻遭到破壞,為了強化通訊安全,國家太空中心目前正著手研發衛星通訊系統。不過,臺灣現階段還無法自主將衛星送上太空,目前仍需依賴歐美國家的火箭運載(像是福衛八號的首枚衛星,就預計搭乘 SpaceX 火箭升空)。因此,我們也正同步投入火箭技術的研發,希望有朝一日能建立屬於自己的太空運輸系統。
這些看似遙不可及的新聞議題,其實早已悄悄地與我們的日常產生連動。我們不只是從臺灣看向世界,更是在國際新聞中重新看見臺灣的定位與可能。閱讀國際新聞不只是「知道」而已,而是關心與參與的開始。
而這本書,不只適合青少年們閱讀,幫助他們培養屬於自己的國際觀點,也很適合成年人們快速掌握國際新知、理解新聞發展脈絡。推薦給大家~
展開
4.5
微儀式:小事帶來不可思議的改變
讀者評分
4.0
|
2024/12/31
用微儀式,一點一點累積生活所需的能量
❝人生會因為非常小的事情而崩潰,但也會因為非常小的事情而改變。❞
你有發現,你正在過著失速的生活嗎?在讀過《人生4千個禮拜》、《過勞崇拜》等書之後,好像有越來越多的書在提醒我們應該要慢下腳步、找回屬於自己的節奏。我覺得這本書的概念也稍微有一點類似。
在近十年的諮詢工作中,作者深深覺得我們身處在一個「像跑步機一樣的時代」,因為怕落後所以不敢休息,但耗盡精力卻也只勉強維持在原地,直到自己消耗殆盡、不得不退出眼前的這條跑道。作者依據他自己的經驗,開始嘗試在生活中進行「微儀式」,透過這些看似不起眼、非常細微的儀式,提醒我們應該要適時停下來、調整呼吸、妥善「配速」,讓生活盡量能夠保持在一個穩定、平衡的狀態。
▌豐盈的心,需要一點一點累積
有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什麼會有人因為一點小事就絕望、崩潰?但之所以會因為小事而崩潰,是因為早在崩潰之前,就已經累積了無數的失敗與挫折,最後的那「一點小事」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反過來說,我們也可以因為瑣碎的小事、小確幸的累積,而讓自己更有信心和餘裕去面對生活裡的挑戰。
書中泰京的故事讓我印象很深刻。作者從自己的經驗中,相信「每天堅持做點什麼」這件事本身就能夠帶來力量。所以當面對因數度落榜所以把自己關在房間的泰京,作者鼓勵他找一件事來做,什麼都可以,但是要堅持做一百天。於是泰京每天就在手機app裡畫一條線。在過了大概十週後,那一條線旁邊開始多了不同的小插畫,一條線變成了一幅畫。
❝只是畫一條線又怎樣呢?這是你在人生中,再次下定決心並堅持完成的事。就像當初的一條線成了蘋果,後來又變成了蘋果樹。你想實現的東西也會一點點、一點點地擴大範圍,這樣就可以了。❞
▌過勞不只是過度勞動,而是生活的失衡
我們常常會覺得之所以會過勞,一定是做了太多的事,但就算沒有過度勞動,也很有可能會過勞、身心崩潰。而原因之一,就是能量不斷消耗,但卻無法好好補償。
我很喜歡作者舉的例子,如果工作每天消耗你60%的能量,但你從工作中獲得的補償(比方說金錢、成就感,或是否有意義等),以及生活裡休息或瑣事所獲得的充電加總,只能獲得55%的補償,那你每天都會有5%的能量是流失後補不回來的。每天累積下來,就只會越來越疲憊。而要避免失衡,就是要想辦法在日常生活中適時地給自己補償的機會。
▌比起「暫時性恢復」,「經常性恢復」更重要!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如果有機會、有時間,就會想要給自己放個長假,然後去旅遊,或是攤在家裡努力補覺,一天睡上十五個小時(?)。但你有沒有覺得,外出旅遊要安排交通食宿,還要確認路線行程,仔細想想,最後好像也沒有休息到多少。所以作者覺得,我們應該要在生活中製造一些微儀式,來讓自己可以經常充電。
微儀式的微,是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微,所以任何細小、瑣碎的事情都可以。比方說,喝一杯茶、聽一段音樂、給自己一句稱讚、給自己摸摸頭。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說在IG上給貼文點讚也算是一種微儀式。重點是你每天都能空出幾分鐘的時間來做,藉此提醒自己暫停,然後也藉此多照顧自己一些。
▌暫停,是為了要讓自己停留在當下
生活步調快,影響的就是我們常常會對許多還未發生的事情感到不安、焦慮。也因為焦慮,所以我們會不斷思考各種可能,希望能預先設想、預先準備。而這些微儀式的目的,也是讓我們能夠從這些想法中暫時抽離,然後重新感受當下,覺察並關照此時此刻的自己,我覺得重點是重新和自己的感受、情緒連結。
當下的自己是什麼感受,有什麼想法,哪些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每天都多理解自己一點,你就能越來越認識自己、越知道自己喜歡的、想要的是什麼。
▌寫在最後
這本書裡面有提到一些我以前沒有想過的觀點,不過我覺得內容對我來說偏簡單。但文字淺白這點,可能反而很適合已經累到快死掉、提不起力氣咀嚼文字,但又想要為自己找到方法撐住的人 (什麼比喻😂)
我自己覺得我這篇寫的比較像是概念的分享,具體要如何將微儀式安排到生活裡、如何練習、如何實踐,還是推薦可以翻翻這本書~
展開
4.5
寫給一般人的……藝術,先知道這些就好
讀者評分
4.0
|
2024/10/16
可以讓你更親近藝術的入門書
❝若我能用話語表達,就沒有繪畫的必要。❞──愛德華.霍普 (美國畫家)
你有想過其實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藝術嗎?從我們每日的穿衣打扮,日常所見的建築、廣告,再到各種休閒娛樂──影視作品、音樂、舞蹈、書本、展覽等,幾乎我們目光所及之處都與藝術息息相關。一如繪本《如果我是文化部長》中所呈現的,當我們再也無法享受各種藝術及文化的薰陶,生活終將變得了無生趣。
藝術不只是單純「美」而已,藝術是一種表達的方式。文字的表達其實遠比想像中狹隘,而且要精準的表達也很困難。雖然我們創造出許多的詞彙,但總會有些想法、感受是很難被文字化的。你一定也有過這種時刻吧?內心洶湧澎湃,卻很難找到文字形容。於是,有許多人選擇用創作及藝術來表達他們的情感、思想,並且可能因為時代的演變或是與不同人的交流而擦撞出不同的火花。而這本書,就是一本帶你認識藝術的入門書。
❝藝術的目的不在於呈現事物的外在表象,而是揭示它們的內在意義。❞──亞里斯多德
我自己是一個滿喜歡看展的人,寫下這篇的今天我才剛看完富邦美術館的梵谷展(梵谷是我的最愛)。雖說看展這件事情本來就是個人的主觀解讀,只是在看解說或是聽導覽的時候,總會有幾個瞬間會讓人有些許困惑──〇〇派、〇〇主義是什麼?△△法是什麼樣的技巧?▢▢▢是怎樣的媒材、使用起來又會呈現怎樣的效果?如果你想要對藝術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那非常推薦你翻翻這本書!
這本書總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介紹不同時期的藝術發展及主要藝術家,簡單來說就是個淺白的藝術史介紹。第二部分是介紹不同時期、流派的經典代表作品,包括作品的表現、手法、創作背景等,是這本書裡我最喜歡的部分。第三部分是以主題來區分作品,即使是在不同的年代背景,藝術家們都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去關注相似的主題。最後一個部分則是介紹創作技法,技法是怎麼被發明的?媒材要如何運用、作品最後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想要更理解展覽中的導覽解說,這個部分可以幫你打下一些基礎。
不過就如同書名所說,這是寫給「一般人」的藝術入門書,我覺得對我來說內容稍微偏淺,但勝在脈絡清晰、重點明確,若有相似主題或關鍵字,每一頁的下方也都標有索引指示,方便前後翻閱參考、比較。如果平常對於展覽、作品等接觸不多,這本書就是拉近你和藝術作品之間的橋樑。
展開
5
行如海潮:海洋與我們的故事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0
以閱讀在海洋裡徜徉
❝我撰寫這本書的目的,是為了讓讀者掌握一片海洋,無論你離海水有多麼遙遠。❞──Hannah Stowe (本書作者)
又是一本與海有關的書!作者Hannah自小在海邊長大,因此對海有著深厚的了解和熱愛。她從海中找到寧靜與和諧,也學到了各種知識──無論是海洋的、地理的、地質的,還是動物的,好像幾乎所有的領域都與海息息相關。
隨著年齡的增長,Hannah的所見所學也越來越多,她開始意識到人類對海洋、動植物,甚至整個大自然的影響。自然環境的破壞和生物鏈的改變等,都促使她想要更深入地探索她所愛的那片海。於是,她成為了水手、成為了海洋生態研究員,將她的所見所聞和個人經驗轉化為文字,分享給更多人。
可能是受到過往「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影響,大多數的工作環境都是以男性為主。這件事在船上更顯極端,作者身為年輕女性必須要付出雙倍努力,才能獲得一半的機會。即使已經證明自己做得到,但也不被人所信任,自然也沒有犯錯的空間。
英國歷史上曾認為女性會為船隻帶來厄運,女性上船會激怒大海。然而,與此相矛盾的是,船隻卻通常被賦予女性的性別,以「她」來稱呼。這讓我聯想到我們常用 “Mother Earth” 或 ”Mother Nature” 來稱呼大自然,因為大自然孕育萬物。如果說女性上船會激怒大海,怎麼想都很矛盾吧。
我很喜歡作者用抹香鯨來連結她與母親和外祖母的記憶。抹香鯨是一種母系社會的動物,雌鯨的孕期是14到16個月,而哺乳期平均為兩年半 (甚至有紀錄到母鯨哺乳到幼鯨13歲!),但是母鯨無法同時照顧幼鯨跟覓食,所以當母鯨去覓食時,其他雌鯨便會幫忙照顧幼鯨。
觀察鯨魚寶寶與母親的團聚,讓作者聯想到了自己與母親以及外祖母的關係。雖然作者和外祖母之間曾感到隔閡,因為外祖母自小為了家計輟學工作,早早步入婚姻,且從未出過國,而作者則常常去不同的地方冒險,享受每一次的旅程。然而,作者身上的刺青讓外祖母想起了她的弟弟,成為了祖孫之間交流的一扇門。而作者與母親一起游泳的童年記憶也讓人覺得很溫暖也很溫馨。
❝她告訴我,只要妳快樂,時間就沒有白費。她教我,幸福不是憑空掉下來的,得要天天培養。她教我,要永遠傾聽自己的內心,跟隨自己的直覺。她為我示範,妳可以用自己熱愛知識謀生,去建立自己的生活。她從不逼迫我,只是默默鼓勵,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
我也很喜歡作者分享的漁夫和海豹女的故事。類似的民間傳說有許多版本,我很喜歡作者的版本,讀起來特別的動人。尤其是海豹女對女兒說的話,那是多數母親對於孩子的鼓勵與祝福,就像作者的母親教會她的一樣。
❝我自孩提時,便以不同方式聽見海洋的聲音。鹹鹹的海風打從嬰兒時期,就在我生命中盤繞;哄我入睡的遠方濤聲;當我沿著懸崖邊的海岸小徑散步時,那令人難忘,在洞穴中和卵石海灘上陣陣迴盪的海豹叫聲;火烏鴉嘶啞的鳴叫,標示出牠們在海陸邊緣地帶的位置。我第一次在北海航行時,學會了聆聽船帆上的風聲、索具的嗡鳴、舊木船發出的咿呀聲。夜裡輪班休息時,我會把耳朵貼在船殼上,聆聽流經船底的海水。我一向喜歡聽船員在我四周忙進忙出的隱約聲響,這表示在我睡著時,事情有人照料。❞
看著作者寫的這些,我才發現原來海上有這麼多的聲音。鯨豚也會以聲音做交流,尤其是座頭鯨,不只用叫聲交流,在繁殖期還會唱歌吸引配偶。然而,根據發現,牠們不只在繁殖期唱歌,遷徙期間、覓食期也都會唱歌。至於為什麼這些時間會唱歌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但我很震驚的是,看到作者提到人類對於海洋的噪音汙染,會蓋過座頭鯨之間的交流。不同船隻的聲音、石油勘探時的爆炸聲、軍事操作中聲納發出的尖聲,都會阻斷座頭鯨的溝通。這種噪音污染甚至使得座頭鯨遠離了牠們的繁殖地。儘管座頭鯨會嘗試提高嗓門來應對噪音的增加,但有時牠們乾脆閉口不叫了。無法有效交流不僅影響了繁殖,也使牠們難以協調捕獵方式,進而影響到食物的獲取。
這本書的每一篇都是以動物為命名,還有附上作者的繪畫 (超美!可惜不是彩色的,不然應該更美!)。每一篇不只是科普該動物的知識,作者也融入了她的經驗及觀察。作者的文字很詩意,讀著很舒服也很有畫面感。每一篇我都有很喜歡的地方,但因為篇幅的關係沒辦法每個都分享。強烈推薦喜歡海的書友們去翻翻這本書!
❝保護行動可以透過科學、探索、政府及政策去做,也可以藉由藝術、文學和詩歌來實現。我們都必須檢視自己最能做出貢獻的地方,一旦確定之後,便須著手行動。❞
❝為海洋付出的方式不拘一格,每個人的努力都很重要,都是希望的象徵。匯集所有個人的努力,我們可以創造不同,並產生正面的改變。❞
展開
5
祕密花園【從荒原到花園,帶給你勇氣與希望的百年文學經典.全譯本】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0
讓你的心成為一座豐盛的花園
第一次讀《祕密花園》這本書,結果一口氣讀完,驚為天人!也太好看了吧!
看著瑪麗從刁蠻任性逐漸轉變成可愛活潑的樣子,看著知更鳥帶著瑪麗找到祕密花園的大門和鑰匙 (那一定是魔法吧!),看著瑪麗循著哭聲找到柯林──然後對方跟她以前蠻橫的樣子如出一轍,再看著瑪麗如何「對付」哭鬧的柯林,然後跟著保母與傭人一起看著這兩個小鬼的互動偷笑。
最喜歡的自然是看著瑪莉和迪肯慢慢地讓那座祕密花園「活過來」,植物從土裡冒出來、花朵逐漸綻放,小動物們開始築巢生下自己的寶寶,花園裡充滿生命力的景象,也讓原本體弱多病又總是生氣的瑪麗和柯林跟著慢慢變得開朗自信、健康快樂。一邊讀著這本書,我也覺得自己的心變得暖暖的,真好!
❝父母不想要的孩子,很少會長得好。❞
瑪麗和柯林從小有著相似的經歷,被父母忽視的他們其實內心格外的孤獨,他們的生氣、吵鬧,都只是想要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而已。但還好,他們遇見了彼此,孤獨的兩顆心在相互交流、陪伴下又能重新長出能量。
我很喜歡他們在祕密花園裡,圍成一圈「詠唱魔法」的樣子。那個畫面讓我想到了《龍貓》中,大家一起發功(?),讓果實長成了大樹的那個片段。那是很有能量,也很有生命力的展現。祕密花園在他們的照料下,變成了綠意盎然、百花盛放的樣子,我想,也是象徵著他們在彼此的陪伴與相信之下,逐漸豐盈的心。
我也很喜歡他們為了隱藏「祕密」想盡各種辦法,然後成功捉弄身邊的大人,也成功將「祕密」變成驚喜。這才是一個孩子該有的樣子吧!古靈精怪又活潑快樂,讓人看了會忍不住嘴角上揚。
欸,我是不是說了好多個喜歡?因為這本書真的很讚啊!直接進入我的人生愛書清單裡😍 強烈推薦大家去找來翻翻!
展開
4.5
奇蹟淚水管理局:當眼淚成為貨幣……【限量珍藏版:PVC透明書衣+淚滴書籤+作者印簽扉頁】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0
如果淚水能換成錢......
為了解決富有與貧窮失衡的社會問題,也為了矯治多數人為了錢不擇手段的偏差價值觀,各國元首及專家學者們一致同意使出最後手段──廢除現有貨幣制度,實施新的眼淚貨幣制。新的一年開始後,硬幣與紙幣都將全數銷毀,所有人的財產都歸零。從今以後,不論做什麼工作都只能獲得基本薪資:1000淚珠幣,剩下的,就只能靠自己的眼淚換取。
剛從心理系畢業的艾瑪是個共感力極高的人,容易「感同身受」的她時常為了各種事情而哭泣,是個名副其實的愛哭鬼。在因緣際會之下,她來到「淚水管理局」擔任分析師。淚水管理局的分析師們是負責分析從全世界收到的眼淚情感,並評估對應的金額,而艾瑪雖然也是分析師,但她和同事伊登及局長雷蒙是負責那些需要特別慎重分析的眼淚──
/
我在看這本書時所流的眼淚,不知道能不能再換個三本書 (笑。當初一看到這本書的書介時,我就在想:要是眼淚真的變成貨幣,我這個愛哭包肯定能成為大富翁吧😂
你還記得上一次自己毫無顧忌地放聲大哭是什麼時候嗎?
雖然我總是說自己是個愛哭包,但我其實對流淚這件事多少有些彆扭。我從小生長在一個不允許我流露情感的環境裡,哭泣更是被嚴格禁止的。「我還沒掛呢,哭什麼哭!不許哭!」是我最常聽家人跟我說的話,很多時候甚至是因為被責打而痛到哭出來,但又會因為哭泣繼續被打到「噤聲」。
即使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我到現在還是會在和心理師講到流淚時,下意識先說「對不起」,然後趕快抹去淚水,試圖把那些湧上來的情緒壓回去。每一次心理師都會輕聲跟我說「你不需要為了你的眼淚道歉,你很難過啊,就讓眼淚流出來吧。」
在和心理師一次又一次的會談下,我才開始慢慢地重新認識自己。原來自己是個情感充沛的人;原來自己可以擁有這些情緒、感受,甚至可以表現出來,不需要壓抑,也不需要任何人的允許;原來,會有人可以接納並試著理解擁有這些情感的自己。
回到這本書上,我超級喜歡這本書的故事設定。關於眼淚換成淚珠幣的機制意外的很嚴謹,打哈欠或因為外在刺激而產生的「反射眼淚」每次只能獲得淚珠幣一元;因為人類情感(快樂、悲傷)而產生的眼淚,會依據情感的輕盈或沉重而獲得一百到十萬元的淚珠幣;要是想透過欺負、毆打別人來奪取對方的眼淚/淚珠幣,這是「鱷魚的眼淚」,會在一個小時內腐敗、發臭;還有真心為別人流的眼淚,會成為水蒸氣,成為存在對方那裡的「氣體眼淚」(這個的故事超好哭,我好愛)。而每一次哭泣只有第一滴眼淚會被記錄並分析成相應的金額,所以也不是一直哭就會變有錢🤣
針對那些覺得自己不能哭、不該哭,或是哭不出來的人,淚水管理局也有相應的處理方式。比方像是「情境劇片場」可以讓人們嘗試在不同的情境演出,並且此學習覺察隨著情境變化的情感。又或者是透過觀賞影片來訓練同理心的「情感投射電影院」。我覺得這本書裡面藏著很多心理學應用的影子,看了讓人覺得很驚喜。尤其我在看到「情境劇片廠」這個段落的時候,馬上就眼睛一亮,這不就是「心理劇」嗎!感覺作者為了這本書下了不少功夫🥰
我覺得這本書的題材很有趣,故事風格也很有童話感,我很喜歡!其實這本書還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比方說社會問題的部分),不過礙於篇幅的關係,就留給大家自行前往「流淌的世界」探索囉💙
展開
5
唯有入地獄,才能救自己:40位哲人,40段省思,重啟人生的轉念新起點
讀者評分
4.5
|
2024/10/10
淺顯易讀的哲學小書
❝所謂活著就是學著與生命同步,毫無保留地接受它,化解我們對它的埋怨。❞
其實當初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很怕這是一本苦口婆心、告訴你應該要如何如何的書。也不是說這類的書籍不好,只是有的時候還沒讀到一半就開始覺得疲乏,甚至有的時候還會冒出「道理我都懂,但……」的抗拒心態。
實際翻開這本書之後,才發現這是一本溫和可愛的小書。說是小書,其實也就是拿在手上小巧輕便,但內容卻一點也不含糊。書中引用了40位哲學家、詩人、藝術家面對生活的哲思金句,藉由這些人的故事及視角,深入淺出的將這些想法與概念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上。每一篇都像是在走不同的路徑,而最後都會走向我們的內心深處。
▌練習面對、練習「走入地獄」
很多人 (包括我) 其實都會習慣性地壓抑或逃避自己的負面感受,因為我們總覺得有些情緒不該出現、擁有這些情緒是不對的──比方說忌妒,比方說厭惡。但人會有各種情緒感受想法,本來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是在華人教育下,四維八德的傳統觀念不斷地影響我們的思維。
❝勿以智者為榜樣,而以兒童為師❞──埃米爾.蕭沆
試著像個孩子一樣感受自己的情緒,並用動作表現出來吧。孩子們高興的時候蹦蹦跳跳,難過的時候流淚討抱,雖然身為一個大人未必能像孩子們一樣自在地手舞足蹈,但是快樂的時候允許自己放聲大笑、允許自己哼歌吹口哨;難過挫折的時候允許自己哭泣,然後自己拍拍自己、給自己一個擁抱。讓感受流動,才能減少壓抑與堆積所帶來的不適。
▌練習「重新觀看」,試著和你所看見的說聲嗨!
世界上沒有這麼多理所當然的事情,我們之所以會覺得理所當然,是因為我們不願意花時間、花心思去「看見」。但如果我們能夠停下來,去看見、去感受,而不是每天庸庸碌碌、讓自己變得麻木,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其實有很多的與眾不同。是你的「看見」讓事物變得獨特,是你為這些事物賦予意義、增添色彩。
▌你是人,不是物品
之前看過一個 reels 影片在談「情緒管理」,那個影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他在最後說「情緒會來就會走」,但我們要能看見情緒、感受情緒,讓情緒能有個出口,它才能夠流出去。
這本書也有提到類似的概念,作者提到,我們之所以會感到痛苦,是因為想要「管理」壓力。如果我們能夠試著看見它、面對它、接受它、安撫它,壓力才有機會慢慢變小。否則,所謂「管理」壓力,也只是繼續「加壓」而已。
❝如何獲得勇氣?(中略) 要獲得勇氣,就意味著要能接受自己的脆弱與無助,要認真面對現實,而不是與其對抗。莫捨棄我們的脆弱與溫柔,擁抱它。❞
展開
4
噬夢童話:史蒂芬.金最駭人的恐懼異境!
讀者評分
4.5
|
2024/10/10
有滿滿的童話元素,沒有想像中可怕~
❝每個人其實都是地表上的鬼魂,想要相信自己有重量,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
自從七歲那年,查理的母親因為車禍過世,父親因此開始酗酒,查理就只能學著自己照顧自己,有的時候甚至還得要照顧父親。這樣的日子持續了三年,害怕會和父親露宿街頭的查理向上天祈禱,如果父親能戒酒,他就會「報答上帝」。
因緣際會之下,查理走進了街邊轉角處的「驚魂記之家」──柏德維奇先生的家。查理不但救了柏德維奇先生,也抽空幫忙照顧他養的德國狼犬雷達。兩人一狗長期相處下來,感情日漸融洽,但一直以來都深藏遠遁地的柏德維奇先生有一個大祕密,而那個祕密就隱藏在他家旁邊的棚屋下──
/
要說到對史蒂芬.金的印象,腦子裡第一個浮現的是改編成電影的《牠》,那個會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恐怖小丑……總之,這個名字好像就是和「恐怖」、「驚悚」有很強的連結。通常我對這類的書籍都是敬而遠之,但偏偏「童話」這個主題是我超級喜歡的!糾結了一陣子,我終於也迎來了我的第一本史蒂芬.金 🫣
我的童年有很大一部份其實是由童話故事堆疊起來的,不論是王子都是同一人的那套童話書(?)、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還是厚厚一本的格林童話集 (動不動頭就會掉下來,超驚悚😂),每一個故事都讓我深深著迷。所以,在讀到這本書裡面有提到超級多我所喜愛的故事時,我真的很開心也覺得很驚喜。
話雖如此,三十四萬多字讀起來還是有點累😅
因為沒有讀過作者的其他作品,所以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他的風格,故事的鋪陳滿長的,很多地方的敘述也很瑣碎,閱讀前期會需要一點耐心。不過,我好喜歡查理、柏德維奇先生和狗狗雷達的故事喔!因為覺得太感人還看到哭,這不是我預期看史蒂芬.金的書會有的反應XD
中後段查理帶著雷達在「童話世界」裡冒險的部分也相當精采,如同《傑克與魔豆》那樣去到異世界,遇見像是典型巫婆的朵拉和一肚子壞水的「容佩爾施迪爾欽」 (題外話,我很愛這個原型故事,對小矮人自己載歌載舞那段特別有印象,但一直覺得小矮人很可憐🥲),《牧鵝姑娘》的代入我也好喜歡!看著查理跟雷達跟著記號前進,回程卻再找不到留下的記號,那一刻像極了《漢賽爾與葛麗特》的故事──還有太多太多了!
❝我覺得愛一個人需要理由,但有時,憎恨就是存在,類似不受限制的邪惡。❞
❝他之所以做那些事,是因為他可以。因為他唯恐天下不亂。❞
童話故事裡往往都存在一個壞人,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改寫與詮釋,讓這些反派更有人性,讓人們看見這些反派的苦衷。我覺得很大一部份是因為我們更願意去相信人性的善良,也試圖透過這些改寫換位思考、培養同理心。但我也很喜歡這本書裡直白地說「有的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亂」,可能一部分也是跟自己的經歷有關吧,會開始慢慢明白很多時候並不是自己做的不好,有的人就是會毫無理由的討厭你、欺負你、對你充滿惡意。但你要知道,其實你就是自己的王子,你具備拯救自己的力量,你只是還不夠相信── (還記得《綠野仙蹤》裡,奧茲給獅子勇氣藥水嗎?「相信」就是最強大的魔法🪄
❝我想所有的世界都有魔法。我們只是習慣了而已。❞
推薦給和我一樣喜歡童話主題的人!
展開
4.5
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日本出版界話題作,只有紙本書可以體驗的感動)
讀者評分
5.0
|
2024/10/10
這本書是送給所有愛書人、做書人的情書❤️
宮內彰吾是著名的推理作家,除了作品廣為人知,拈花惹草的風流性格也在出版界也人盡皆知。明明已經有妻小,卻還不斷的與不同女性交往,甚至還有一名私生子──藤阪燈真。
在宮內彰吾因病過世後,長子松方朋晃也就是同父異母的哥哥找上了燈真,他說宮內死前還持續在撰寫一本小說,希望燈真可以幫忙尋找書稿,讓這本遺作能夠順利出版──
/
自從看到這本書的書介之後,我就一直對這本很好奇。所以今天當男友帶著那箱超取的書來找我,我打開箱子就先拿起了這本書,把箱子裡剩下的書和男友晾在一旁,然後開始專心地享受這愉快的閱讀時光──
兩個多小時後,我滿足地闔上了這本書。心裡想著,難怪讀這本書的時候,總覺得特別舒服。也難怪書介上說只有紙本書才辦得到,雖然和我一開始想的不一樣,但確實是如此。
以故事來說,我其實覺得走向不算太難猜,至少在說作家〇〇〇的時候,我馬上就有想到應該是〇〇〇〇。後來〇〇〇〇〇,我也有想到應該是〇〇〇〇〇〇。整體而言,沒有太多的高低起伏,就是很平順,但同時也很細膩。至少後來在描述心境轉變的地方,我有看到哭 (當然也有可能純粹是因為我是愛哭包的關係),然後〇〇〇〇〇〇〇那邊,我真的覺得好感人。
但故事的最高潮,果然還是「 」吧!看到這裡,內心的激動與感動實在無法言喻。
太喜歡這本書了啊!😭
對於出版社能夠做出這樣的書,我由衷地感到敬佩。
讀完這本書,能夠感覺到眾人──不論是作者、翻譯、編輯,以及讀者──對於書、對於閱讀的愛。很溫柔的、很溫暖的,也很浪漫的,匯聚在我手上的這本書裡。心裡想說的很多,但我想,千言萬語,都不及一句「 」吧 (笑。
★ 以上打碼內容,請購書解鎖😆
展開
5
剛剛離開的世界(限量作家手寫祝福 × 雙色印簽扉頁版)
讀者評分
5.0
|
2023/08/13
如果說《如果我們無法以光速前進》談的是那些因渴望被理解或不被理解而感到孤獨的人們,那麼我覺得這本書探討的則是──當你面對一個你無法理解的人時,你還願意付出愛嗎?
這本書一共有七篇短篇故事,各自在不同的時空中描寫角色之間的關係與情感流動。害怕死亡是不是一種缺陷?看不到的世界裡,是否存在著美?生理狀態與認知的不協調算不算一種病?語言的不同會不會阻礙情感的表達?侵略者與被侵略者之間能否存在和平?知識與記憶究竟哪個更重要?時間感的不一致,有沒有機會看見一樣的風景?
七篇故事,七種不同角度的提問,等著你翻開這本書,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
金草葉筆下的故事總是那麼美,每一篇都像是一封以科幻為包裝的動人情書,寫給在這個世代總是感到不安與孤獨的我們。
我好喜歡在〈最後的萊伊歐妮〉中,不論機器人賽爾是否相信對方就是自己一直在等待的那個人,那段相互陪伴的時間裡,彼此都是明確的存在。主角也是透過與機器人們的互動以及它們講述的過往而重新看待自己的「缺陷」。
我也喜歡在〈息影〉中,端喜與喬安之間真誠純粹的情感交流。語言只是一種交流的工具,重點是我們賦予了它什麼樣的意義。即使透過翻譯器以不同的語言交流可能會有所延遲,甚至語意有的時候會有偏差,但那份真誠的情感、那些珍貴的回憶不需要透過言語也仍然能夠清晰地被傳遞。
❝我們不僅僅是看到的、聽到的和認知到的不同,而且生活在各自不同的認知世界裡。在寫小說的這幾年裡,我持續苦思冥想的主題是,如何能讓不同世界暫時重疊,讓不同的世界有所接觸,以及產生接口(也許是線、點或共享的空間),但這些世界最終不可能徹底重疊,更不會共享,我們永遠只能獨自漂流在浩瀚的宇宙中。
但當我在這裡揮手,另一端有人給予回應時,這種瞬間的交錯便可以改變一個人,讓一個人回頭,甚至能夠讓一個人活下去。❞ ──金草葉
書末作者的話和劉芷妤寫的跋我也都好喜歡。讀完跋,讓人重新思考每一篇故事裡的「缺陷」究竟是不是缺陷,也讓人反思多數人的一致是否就能定義為正常?所謂「正常」,究竟是多數人的共識還是我們內心的認知?自己與他人之間存在的不理解,會不會成為相處的阻礙?
而當我讀完作者的話,我的腦海中浮現出每一篇故事中角色間瞬間交錯的畫面。那些短短的、彼此交織的瞬間,將他們的內心小宇宙緊密地連結在一起。即使他們很快又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軌道,但那些交錯瞬間裡形成的情感和回憶,卻深深地烙印在他們的心中,成為無法取代的寶藏。
這是一本非常美的書!我覺得這本書之所以美,並不是故事中架構的世界有多美好多夢幻,它美的地方在於每一篇的角色都以不同的形式表達出一種「也許我不能理解你,但是我愛你」的情感,即使只是嘗試去理解、嘗試去接納,也都是一種愛的展現。也因為如此,這本書的每一篇故事我都好喜歡,真的太美了!
展開
5
泅泳夜空的巧克力飛船魚【2021年本屋大賞冠軍得主傳奇出道作】
讀者評分
5.0
|
2023/08/10
如果,把你現在所居住的城市比喻成一個水族箱,而你是生活在這個水族箱的一條魚,你覺得你會是怎樣的魚呢?
五篇看似獨立,卻又彼此相連的短篇故事,以魚和水為意象,巧妙地揭示了那些在痛苦與黑暗中掙扎求生的人們,是帶著多大的勇氣與毅力,拚命地揮動自己的鰭,一邊努力游著一邊尋找適合自己生存的那片水域。
❝只要知道世界上還有一個人喜歡我,誇我很棒,
我就會為了生存下去,拚命揮動小小的鰭──❞
看過町田苑香的《52赫茲的鯨魚們》再翻開這本書,抱持著「作者是多喜歡魚啊 (笑」的想法閱讀,結果讀到第一篇尾聲心裡突然咯噔了一下──
我很喜歡與書同名的第二篇,因為現實因素而不得不迫使自己成長的啟太與晴子,明明都還是需要被保護的小朋友,卻已經開始在煩惱要如何生存──這種就算是大人可能也沒有辦法處理的議題。少了能夠保護自己、讓自己感到安全的環境,就只剩下自己為自己拚盡全力。即使有些害怕、有些徬徨,只要有一個人能夠鼓勵自己、肯定自己,就算未來的路上波濤洶湧,自己也能繼續揮動身上小小的鰭,奮力向前游去。
我也很喜歡第三篇〈穿梭波間的黃緞帶〉,原本三人之間的相互扶持就已經足夠動人(即使可能原本有點嫌棄😂),但這之後的反轉卻又將這個故事提高到另一個層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痛苦,雖然痛苦沒有辦法比較,可是我覺得沙世以丟石頭來比喻對那些「看似比自己幸福卻哭喊痛苦的人」的不理解很真實。雖然想對那些人丟石頭,但自己也沒有足夠的力氣丟出,最後腳邊堆滿了丟不出去的石頭把自己困住。
能困住自己的只有自己,然而,也只有自己能為自己找到力量脫離困境,繼續前進。
同樣都是以「沒有意義」作為頓悟的起點,沙世開始發現是自己困住了自己,而環姐則開始明白只有自己能為自己努力。相互呼應的兩個段落,兩種心境,雖然方向不太一樣,但是光是「看見」就已經是改變的開始了。
❝小小魚而如今游出這個水族箱,游向寬廣的世界,
希望第一次觸及的世界,對那隻魚溫柔慈悲。❞
這是一本精彩動人的好書。看完書的感動完全超出了能夠被語言化的程度,尤其故事的結尾實在太棒了,棒到會讓人起雞皮疙瘩,也讓整個故事、整本書變得完整而美好。超級推薦!
展開
4.5
永遠的蘇珊:回憶蘇珊.桑塔格
讀者評分
4.5
|
2023/08/05
這本書是西格麗德.努涅斯為追憶蘇珊.桑塔格而寫下的回憶錄。
著有《摯友》、《告訴我,你受了什麼苦?》的努涅斯初次遇到桑塔格的時候才25歲,而桑塔格43歲,才剛因為生病動手術後沒多久。努涅斯擔任桑塔格的工作助理好一段時間,後來在桑塔格的介紹下,努涅斯和桑塔格的兒子大衛交往,努涅斯搬入三四〇號公寓,和桑塔格母子同住了一段時間。
在近距離的相處之下,努涅斯看到的不僅是桑塔格光芒四射的那一面,也看到了她在日常生活裡的特立獨行。孩子氣的任性、缺乏安全感的扭曲、對於書本及電影等藝術的熱愛,都被努涅斯用直白的文字給記錄下來。
說來慚愧,不論是桑塔格還是努涅斯的作品我都沒讀過,所以對這兩位作家並不是太熟悉。只是偶爾會在其他書中看到引用自桑塔格《疾病的隱喻》或《旁觀他人之痛苦》的句子(最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被中斷的人生》所引用的疾病之國與健康之國的概念)。
然而,即使不認識她們,也還是能從這本書中讀出樂趣來。
在二十世紀的那個保守年代中,桑塔格無疑是思想相當前衛的女性之一。她聰明絕頂,才華過人,但同時,她也挑剔刻薄,很有自己的想法以及做事方式。她對這個世界感到憤怒,但她也在用她自己的方式熱愛這個世界。或許很多時候的她並不討喜,甚至可能到討人厭的地步,可是透過努涅斯的文字,卻也能慢慢感受到桑塔格的魅力,並且被她深深的吸引。
我很喜歡努涅斯細膩直白的文字,她將她看到的桑塔格——不論好的壞的全都寫下。看似平鋪直敘的文字,蘊藏著的是她對桑塔格的愛與懷念。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努涅斯說桑塔格讓她想起她的母親,無論怎樣都講不贏的那種人,所以她便時常裝傻來逼瘋對方。看到這邊忍不住笑出來,也太有趣了。
這本書的文字不算多,而且很平易近人,很好讀。不論你是否熟悉桑塔格,都能透過這本書來感受她的可愛與可恨(?),還有她無法被遮掩的光芒與魅力。
展開
5
縹緲【閻浮卷】(上)(下)套書不分售
讀者評分
5.0
|
2023/08/05
總共六卷的《縹緲》系列如今已經來到第四部閻浮卷,想到故事已經進展過半就覺得很捨不得開書,畢竟讀一本就少一本,然後再眼巴巴的等著下一本上市。來回糾結,就不小心拖到了現在🙈。
對於縹緲閣以及白姬、離奴和元曜已經是非常熟悉了,這次看到書裡面在提到許多前幾卷發生的人事物時都有附上貼心註解提醒出處,這才突然覺得,啊,已經過了這麼久了嗎?
這次共有六篇故事加一則番外,快來看看又有什麼樣的客人造訪縹緲閣,白姬又獲得了什麼樣的因果呢~
/
這次我最喜歡的兩篇是〈八咫鴉〉和〈狐骨酒〉。
我很喜歡在〈八咫鴉〉中,我們能夠透過故事一起和故事主角們思考「什麼是善?」,時常被歸列在惡的那方的鬼王因為一時善念,順手救了能夠淨化惡的八咫鴉,為了報恩,八咫鴉一心想要淨化鬼王內心的惡,卻不想讓鬼王一幫人的日子過得更加痛苦XD
這篇的故事很好笑,看到鬼王與八咫鴉初相遇的地方時我實在忍不住大爆笑,這種天雷勾動地火的畫面感覺很可以出個番外同人小本本🤣 而且最後的轉折也滿讓人意外的,在場的角色們感覺也都很傻眼XD
我們家(?)胡十三郎這次在〈狐骨酒〉 有不少戲份,光是這樣就很開心❤️ 加上狐生眾多,各種爾虞我詐十分精采。從這篇故事裡也能看到胡栗有別於以往的另一面,而且胡十三郎與胡栗之間的兄弟之情也很令人動容。負責在這篇故事中緩解緊張氣氛的孫道長整天抬槓超好笑,看白姬幾句話就讓孫道長把自己關回去也很有趣。胡十三郎真的是好孝順的孩子,我也想像白姬那樣揉揉胡十三郎的頭🦊
啊,〈葳蕤鎖〉這篇我也很喜歡,玉竹那份堅定又溫柔的情感好珍貴。是很單純,但同時也很感人的一篇故事。
看形形色色的人帶著各種慾望走進縹緲閣,最後付出代價走出(或走不出)(!)縹緲閣真的很有意思。也喜歡看白姬、離奴、元曜三人之間的互動,看到熟悉的配角們出場也會覺得很開心。(玉鬼公主這次出場時間短,但好可愛❤️)
期待下一卷的故事!
展開
5
連互訴月色真美 都做不到的我們【鬼才繪師OOI唯美插畫紀念版】
讀者評分
4.5
|
2023/07/26
劇透警告
自從看完《最後見一面,然後我們說再見》之後,就對作者神田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了讓更多讀不下書的人能更輕鬆地享受閱讀,她利用推特字數上限—140字,來完成一篇篇創作。
有別於前作是將一篇篇140字內的極短篇集結成冊,《連互訴月色真美 都做不到的我們》這本是在推特上的長篇連載。讀者們一天看一點點,就像書中的夏奈與艾爾互傳訊息一樣,很多事情會隨著時間的等待而醞釀出更多情感。
故事的設計很巧妙,由三個不同的視角——夏奈、艾爾,以及夏奈的青梅竹馬湊交織而成。而書本也用不同的底色所出視角區別,是我覺得還滿驚喜的地方。從夏奈視角推進故事的時候是白底黑字,而從艾爾視角陳述的時候則變成黑底白字,至於砲灰擔當(欸🤣)湊則是灰底黑字。
我覺得這本書的劇情上不算有太大的轉折,但作者的文字還是會讓人不自覺跟著主角們一起感受情緒的起起伏伏,反而會更讓人想要知道後續發生的事。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是一本看了會ドキドキ(心臟怦怦跳)的故事,好甜,好喜歡。我也好喜歡最後的結局,某種程度上也算是呼應了第一章的標題吧,這樣的結局,讓人看了覺得甜滋滋的。
喜歡❤️
展開
5
妖王的報恩(卷一)降妖
讀者評分
5.0
|
2023/07/26
因為一場意外車禍,袁香兒從現代穿越回到了古代。而穿越之後的她有了一項特別的能力,就是能看見生存在這世間的精怪魍魎。在姊姊的眼中,袁香兒什麼都好,就是經常會對著空無一人的地方自言自語,甚至是傻笑。
因為家境貧瘠,袁父將她賣給了「自然先生」余瑤。這也是袁香兒第一次發現,原來也有人能和自己一樣看見那些別人看不見的東西。余瑤收她為徒,教她各種術法 (雖然也總是趕她出去玩)。這天,為了能有一隻屬於自己的使徒,她確定去天狼山裡碰碰運氣,卻意外發現了一隻受了傷的幼狼……
/
這本很好看!而且很輕鬆就能讀完。雖然說主角袁香兒能看見各種精怪魍魎,可是看到目前為止,故事中出現的妖魔們其實都很單純,沒什麼壞心思。反而是人類會為了一己私慾,做出各種醜陋且令人失望的事情。
我很喜歡故事中出場的小妖們,烏圓跟錦羽都非常可愛 (錦羽喜歡玩的遊戲真的可愛到讓人笑出來😆)。但重頭戲果然還是身為天狼族後裔的南河啦!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其實一直讓我聯想到蝴蝶Seba的上邪系列,也是一人一妖,彼此的牽絆隨著相處而越來越深的故事。(這個作品滿久的,有人也讀過嗎?) 看一直想偷擼毛的香兒和傲嬌的南河互動真的很讓人心情愉悅(邊讀邊露出姨母笑),甜甜的,很喜歡,完全不介意作者之後再往故事裡多放點糖。
這本書的結尾停在了令人非常在意的地方,正是緊張刺激的時候結果來一個未完待續😂 好想趕快知道後續的發展是什麼~不知道出門辦事的師傅余瑤什麼時候會回來,感覺師傅身上也有很精彩的故事。
非常推薦給想要踏入玄幻的世界但又有點擔心自己會害怕的人,這本書我覺得算是很好的玄幻入門讀物,完全不可怕。喜歡甜寵文的人也不要錯過這部甜滋滋的作品哦~
展開
5
第一次的…:直木賞名家╳日本樂壇傳奇YOASOBI,小說音樂化奇蹟之作!【首刷隨書附贈.故事歌單珍藏卡】
讀者評分
5.0
|
2023/07/26
打從五月知道這本書要出版開始,我就一直很期待能夠閱讀這本書。結果實際拿到這本書之後,反而有點捨不得讀,因為這第一次的閱讀體驗超級珍貴!讀完就沒有了啊 (抱頭
猶豫再三,最後還是開書了 (被揍
這本書是由四位直木賞得獎作家——島本理生、辻村深月、宮部美幸和森繪都,以「第一次」為主題撰寫一篇短篇小說,再由擅長把小說音樂化的YOASOBI將這四篇故事轉化成音樂。
雖然開書之前有聽過歌,不過因為沒有去深究歌詞的意思,所以其實根本也搞不清楚哪首歌是對哪個故事😂 我也刻意在讀完之後才去找MV來看,不得不說讀完之後看MV有種剛剛讀完的作品馬上就被動畫化的感覺,而且還還原得很好(超多細節都被好好還原了啊!),這樣的閱讀體驗真的好滿足,好開心,也好感動。
四篇故事中,我個人最喜歡的是辻村深月寫的〈幽靈〉這篇。本來讀前面想說這是不是一個背會涼(?)的故事,但讀完之後覺得這篇故事也太溫暖治癒了!對應的歌曲「海のまにまに」也是四首歌裡面我最喜歡的一首,不只旋律讓人印象深刻,MV的畫面也很色彩繽紛,很美很好看!(尤其看到畫面中的那雙手拉起兩人的手時,我真的被感動到一個不行😭)
島本理生寫的〈只屬於我的主人〉是以書信體的方式來陳述故事。作為人類,我們有著非常複雜的情感,我們渴望能夠被人理解,但卻又無法坦率地說出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就像故事中的機器人,雖然感到害怕,但因為必須服從命令而被體內的運算程式抑制言行。而身為人類的我們,理應是自己的主人,那我們又是被什麼抑制了言行呢?(對應歌曲「ミスター」)
宮部美幸的〈不同顏色的撲克牌〉是以父親的視角來陳述故事,對應的歌曲「セブンティーン」則是以女兒的視角來詮釋,覺得這樣的安排也很能呼應故事中平行世界「鏡界」的設定,喜歡。不過可能因為篇幅有限的關係,前面的敘事節奏有點太快我差點跟不上。結局滿不錯的,感覺如果寫成長篇應該也會非常精彩。
由森繪都所寫的〈光之種籽〉是一篇很青春明亮的故事,這篇我看得很開心,裡面的角色們都太逗了,我看到大笑出聲。然後不得不說主角對自己下手真的是沒在客氣的🤣 我很喜歡故事的安排,雖然簡簡單單,但是看到主角頓悟的時候,還是覺得很感人,也很欣慰。對應的歌曲「好きだ」旋律跟MV都非常可愛!我尤其喜歡前面主角跳舞的那個地方,我看了好多遍~
這本書我真的期待了超久,超級喜歡❤️ 強烈推薦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去找來翻翻,而且讀完之後一定要去看MV,這樣的閱讀體驗真的超棒,超級美好!
展開
5
縹緲【天咫卷】(上)(下)套書不分售
讀者評分
5.0
|
2023/04/24
故事來到第三部天咫卷,膽小的元曜感覺已經對於各種非人習以為常😂 這次天咫卷共有六篇故事加一則番外,不過對比前面兩部,這部感覺外出辦事的機會比較多一些。為了拯救光臧國師他們去了一趟「白玉京」,看到了浩瀚璀璨的仙界;為了尋找客人要的、幾百年才出現一次的物品,他們去到了藍田山;為了尋回失蹤的夥伴們,他們又前往庭院裡有著各式珍花的曲池坊黃先生家。
要說這次天咫卷的故事有什麼共通點呢,我想了一下,也許是「時間」。多少人與非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長生不老,嫉惡如仇的人也都希望作惡的人能夠早日得到報應,貪心的人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錢財,而相愛的人則是在等待承諾實現的那一天。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爲歡幾何?」—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也許人的一生有七、八十年那樣長,但說到底,不論我們經歷了多少風雨、實現了多少願望,在時間的洪流中,我們也不過就是個來去匆匆的過客罷了。
展開
5
黑霧微光:文壇新聲音,台北文學獎、打狗鳳邑文學獎得主馮國瑄驚艷之作。
讀者評分
5.0
|
2023/04/24
讀散文有一個優點,就是隨時可以放下書本,改日再繼續。但這本書,太好看了!翻開書之後,我就欲罷不能的一口氣讀完。作者看似輕描淡寫的文字底下,蘊藏著濃厚的情感,誠摯的描述裡,夾雜著人與人之間難分難捨的情與愛。
外婆用唇印在牆上幫他記錄身高。阿嬤雖然嘴巴壞,但其實也是很寵他的,尤其知道他可能被繼母欺負時,還特地告訴他:「阿嬤給你靠,知不知道?」姊姊被他「勒索、敲詐」,即使自己手頭緊,也仍然心甘情願地省吃儉用為弟弟付出。思維傳統的父親面對陰柔的他總是內心掙扎、不禁嘆息,但面對他人的質疑,他也總是護著他,說只要他喜歡就好。
因為曾經身處幽暗,所以更能看見微光的明亮。作者將他的故事書寫成一篇篇的散文,各自聚焦在不同的家人、不同的回憶、不同維度上的自己。但同時,這也是一本完整的記錄,記錄他如何走過了萬水千山,在更靠近自己的同時,也慢慢找到回家的路。
展開
4
二手書店店員日記
讀者評分
4.5
|
2023/04/24
這是一本實實在在的書店店員日記,從2014年2月5日一直到2015年的2月4日,整整一年的工作隨筆。作者(或是說店長) Shaun從2001年11月開始接手書店,並且意外地(?)經營得有聲有色。他的書店目前是蘇格蘭最大的二手書店,而且他也參與組織當地的圖書節,吸引不少人潮也帶動當地的觀光。
日記的內容很瑣碎,但平鋪直敘的文字讀起來又很有冷面笑匠的感覺。從一開始他就拿《書店怪問》這本書來舉例 (這本也很有趣,可以去找來翻翻),就知道經營書店這件事的困難,每天要整理書、找書就已經夠忙了,最辛苦的果然還是要面對各種千奇百怪的顧客,並且回答他們各種腦洞大開的問題。
隨著電商的崛起,書店的經營也變得更加的艱難。即便 Shaun 的書店是蘇格蘭最大間的,要支付員工的薪資也仍舊很困難。而即使 Shaun 不情願,為了開源他也只好透過電商平台賣書。日記每天都會記錄有多少訂單、多少顧客、多少收入,有的時候讀著讀著心情也跟著那些數字起起伏伏,收入低或找不到書的時候也會跟著焦慮 (雖然後者不是因為系統壞掉,就是因為自家店員妮奇老是把書到處亂放😅)。
展開
4
波登的世界旅遊指南:一直在路上,體驗在地風味的非典型之旅
讀者評分
5.0
|
2023/04/24
嚴格來說,這並不是一本常見的實用型旅遊書,不會手把手的告訴你出門該帶什麼、簽證怎麼申請、當地有哪些「必去」的景點及餐廳。比起旅遊書,我覺得這更像是波登的旅遊記錄,他告訴你那些地方、那些食物帶給他什麼樣的感受,他和你分享他在旅程中的所見所聞,然後盡可能的用影像或者是文字重現當下的那個感受,讓觀眾/讀者也能夠看見他眼中的世界。
閱讀的時候就好像跟著波登一起遊走在世界各地,而讀到自己也去過的地方時會更有感,不論是相似的體驗或不一樣的視角,都能讓人發現更多。不過我覺得書中很有趣的其中一個地方是,每個地點都會有非常詳細的從機場到市區的交通介紹。波登個人偏好搭計程車,因為那樣更有機會能直接與當地人交流互動,所以書中大多都有備註機場計程車到市區的價格,以及是否需要付小費等資訊。
❝我們每個人在旅行時,都是用不同的觀點解讀自己造訪之處以及所見所聞的一切。而我們經歷過的生活、讀過的書籍、看過的電影、承受的情緒,都影響了我們怎麼看眼前的事。❞
這是一本波登想做但來不及完成的書。他的寫作夥伴勞莉.屋勒佛查找並抄錄波登過去在《波登不設限》、《波登過境》和《波登闖異地》這幾個電視節目上去過的地方與說過的話,透過整理做成大綱。原本計畫波登能用他精彩的經歷和感受填滿這本書,而這些來不及的遺憾,就由親朋好友以和波登之間的回憶和對旅遊的想法補上。勞莉的引言寫得非常動人,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波登讓韓裔的節目製作人透過韓國特輯的規劃與執行,讓她重新擁抱自己的出生背景,接受自己的獨一無二。
這本旅遊指南,也是波登用他的方式記錄他的故事,也許有些人、有些地方因為不同的因素已不復存在或有所改變,但那些精彩且獨特的經歷與感受仍在等待我們去聆聽、去看見。推薦給熱愛旅遊、樂於嘗試新事物和喜歡聽故事的每一個你。
展開
共
2
頁
下一頁
前往
第 1 頁
第 2 頁